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地位名气,亦是远远超过后学晚生刘宗周等人甚多。是以此时别人皆不敢开口说话,唯有他凛然而出,直接指斥王都所言不对,开口反驳。若是别人,只怕这些言官们立时便会群起而攻,而这位德高望重的境山先生一出,那王都等人面面相觑,却也是无法可想,只得呆立一旁,听他说话。
崇祯帝见是何乔远,便点头道:“你有话,尽管讲来。”
何乔远出班奏事之后,却不说话。颤微微从怀中掏出一封奏疏,递呈上去,崇祯打眼一看,却见是《开海禁流疏》。崇祯打开略略一看,因见是恭楷的蝇头小字,密密麻麻写了满纸,因不耐烦细看,便又张口向何乔远道:“奏疏朕回官再细看,你且先来说说看!”
“陛下,臣以为南方之事,海禁为祸甚大,唯有开禁之事,弭盗安民,莫先此举。”
“何以见得?”
“陛下,自太祖皇帝列十五不征之国,因日本屡犯海禁,又由我天朝子民出海而去,成为异国之民,成了背弃祖宗的刁民,是以太祖颁海禁之令,除了留下泉州等港口开放之外,本朝制度就与那南宋绝然不同,寸板不准入海。官司也不抽税,海关亦无厘金收入。再有郑和下西洋后,宣宗皇帝因大学士夏原吉奏说宝船一事劳民伤财,其弊甚大。宣宗皇帝准奏,烧了南京宝船厂,就是连造船的图纸,亦是一张不留。自此之后,我大明没了官师,没有能战的水师,致有嘉靖、万历年间倭人入寇,四处烧杀抢掠,海上竟无半个大明的水师官兵抵挡!”
崇祯听他说到此处,仍然是不得要领,却因这位老臣德高望重,到也不能喝斥,只得勉强一点头,道:“说的甚是,朕知道了。”
“陛下,想来陛下还不明臣的意思。臣是说,有海禁百余年后,海上有警竟致不能抵敌,那么海禁何用?阁臣夏原吉原意是要节省用度,方裁撤船厂,大明不造大船,那么倭人入侵之后,我明朝受的损失,失去的财物金银,岂不是远远超过几个宝船厂的浪费么?”
海禁一事,自明太祖以来以然略有争论,却从来没有人敢在朝堂上公然反对,若不是何乔远身份超然,只怕立时就有人上前与他理论。饶是如此,这太和大殿上仍是议论纷纷,各人均想:“这何老头子从南京赶来,怕是热的晕了头了。”
崇祯脸色已是很难听,觉得很难再听这老头子唠叨。他知这何乔远是泉州人士,而泉州则是明朝每年出海船只最多,出外谋生侨民最多的港口城市,是以何乔远为家乡说话,图个老来虚名,回乡之后也得些现实好处罢了。他想来想去,便认定了何乔远目地在此,因冷冷道:“朕知道了。不过海禁一事是祖制所定,有大诰在前,朕不敢胡乱更改。你且退下!”
何乔远见殿上诸人全然不解其意,皇帝及诸臣皆是一头雾水,心中当真气急。他原本亦是一呆书生,辞官回乡之后,到是对民生有了更直观的了解,知道明廷的财赋大半来自江南田赋,而难得的一些矿山和工厂却已在万历年间被神宗派出搜括的宦官黄门打击的奄奄一息,此时虽然略有恢复,却已是不复当年盛况。论起富庶,江南无一城市可与泉州相比。待他听说张伟在台湾大力发展贸易之事,亲自携了门生子弟,乘船出海,至台湾参观一番。回乡之后,综合其对北方及江南、泉州各处为官的了解,苦思良久之后,终下定决心要上疏皇帝,要令大明如同张伟那般的对外贸易,依他的想法,若是以明朝来做张伟那个弹丸小岛所做的事,定然是事半功倍。到得十几二十年后,整个南方定然富庶非常,那建州和贼兵起事,自然也会轻松被敉平。
不顾皇帝和群臣的反感,他皱着双眉,仍站在大殿中心,向着皇帝陈辞道:“臣意以为,海禁一事好比治水。禁不如导,国家不准寸板出海,实则海上商船不绝,大半是那些敢死之徒拼命出海,贩卖货物至南洋。因暴利诱人,无法禁绝,从世宗年间的汪直,到现下的郑芝龙、张伟,哪一个不是从这海外贸易里得了暴利,成为富甲天下的巨富?国家与其仍是持禁,到不如放开海禁,公开贸易,设立有司收取税赋,则利润不归走私商人所有,而归国家矣!以个人的实力,又如何同国家相抗?只要陛下开放海禁,则贸易畅通,诸事顺谐,天下金银源源不断入我大明府库,则可以足财赋,备军饷,平乱民,抗外夷,其利甚大!”
说到此处,他伏下身子,向皇帝叩首道:“臣的话说完了,伏惟陛下明鉴决断。”
崇祯早就不耐烦。若不是看他三朝老臣,年事已高,满头白发仍是勤劳国事,自已也曾亲下谕旨,夸赞他“老成体国”,又将他召来北京咨问国策,早便将他喝斥退下了。因皱眉向他道:“国家以农桑为国本,断乎不能以工商为重。先生退下!”
见何乔远仍想说话,崇祯忙向刘宗周道:“你来说说!”
“陛下,臣意与陛下同。国家当以农桑之业为本,我朝立国两百余年,未曾与百姓争利,也不是一样致天下太平?现今国事纷扰,首要还在教化人心,涮新史治,抚流民,治军备,徐图更改之。何大人所言虽是有理,到底是剂猛药,需天下太平,诸事顺谐之时,再议不迟。”
“朕意亦是如此!即刻着有司商议海禁一事,勿使滋扰百姓为要。”
他沉吟一下,觉得此时触怒张伟到底不妥,又道:“那张伟公忠体国,还算的是勤谨事上。赐其都指挥使司的世职,好生抚慰着,不使其滋事生乱。至于江南兵备一事,着南京兵部尚书切实整顿,着左都御史刘宗周巡按检视,务要确保江南无事!”
正文 第六十章鼎革(二十一)
(更新时间:2006…2…26 19:23:00 本章字数:4434)
今晚大汉龙腾还会发布两章公众,请还在看公众的朋友们到我的新作《唐风》里投票支持,多谢大家。如果有熬夜习惯的,最好是过十二点十分后起点清空上周数据后投票,请大家多支持我的新书,谢谢。
………………………………………………………………………………………………………………………………………………………………………………………
这次廷议过后不到半月,张伟于台湾已是知道经过。与何斌闲谈说笑时提起,浑当是笑话,到是从吕宋回台述职的施琅听了之后大惊失色。因见张伟与何斌二人神色自若,浑然不把此事放在眼里,施琅急道:“这事情可非同小可!若是朝议之后当真迁海民,毁船厂,禁绝商人出海,咱们在台湾的工厂虽然还能赚南洋贸易的银子,不过内地出产的商品出不来,咱们这里造出来的布匹、烟卷、火柴入不得内地,再加上人员来往断绝,别说赚钱,咱们简直就成了睁眼瞎子啦!
张伟摇头微笑不语,何斌却先啃一口西瓜,向着施琅让道:“尊候,不必着急。这是从冰窖里刚起来出来的,汁多沙甜,是咱们台湾出产的上好西瓜。你在那吕宋椰子吃的多,这玩意是好久没吃到了吧?”
施琅面色凝重,勉强吃上一口,向何斌答道:“是,那么甚少这么好的西瓜。我已命人带了种子过去,吕宋天气比台湾还热,估摸着也能生出不错的来。待长了出来,自然要命人送给两位兄长品尝的。”
却又纳闷道:“怎地你们现下涵养城府这么深了?这才多久没见,二位就历练的如同宰相一般了。朝议的事,竟似全不理会,这到真教人佩服。”
张伟见他添唇咂嘴吃的香甜,却又凝神皱眉的想着朝议的事,因大笑起身道:“尊候莫急,这点子小事还难不倒咱们!”
他向一头雾水的施琅解释道:“漫说从朝议有结果到派出大员出巡地方,到知会地方官员准备,到真正实行,以大明官僚习气,拖沓无能的办事能力,你道真能将咱们逼死么?”
轻蔑一笑,向何施二人道:“书生见识!当真是可笑之极,世宗时倭人犯境,一直到万历年间,朝廷何尝停过海禁?汪直那会子,大明国力还是强盛之时,都管不了走私商人。这么大的国家,办起事来有那么容易的?”
“这到也是。不过当真施行起来,于咱们还是大有不便就是了。”
何斌见张伟神色,知道他要与施琅交待大事,因起身向四周围侍的下人挥手道:“都下去,没有传唤不要进来!”
见下人皆鱼贯而退,房中再无外人,张伟乃向施琅正容道:“你说的对,虽说咱们不怕,到底还是有诸多不便。从朝议来看,现下的这些所谓的君子正人对咱们都是一肚皮的成见。想拉拢,是很难了!”
何斌却向施琅问道:“你来台之后,可去那些烟厂和丝厂、布厂看过了?”
施琅点头道:“全数都看过了。这烟厂也罢了,我不吸烟,对这些东西殊无兴趣。这丝厂和布厂当真了不得!也亏志华兄想的出来!依我看,若是朝廷不禁海运,咱们三年内,就能把江南的几千家丝布作坊打跨,整个大明南方都得穿用咱们的丝布!”
“不错,若是给咱们多来几十万工人,多造几千家水力工厂,漫说是中国,就是全南洋,那些白种夷人的地盘欧洲,都得穿咱们的制造的丝布了!”
“廷斌兄,现在台湾便有过万的丝布工人,每年出产的数量已足够往内地销售了。这丝布不比他物,只要家里还有点余钱的就得买来穿用。江南丝布都是几十几百人的小作坊,出产的办法也不如咱们,成本比咱们高出许多。咱们的布运将过去,立时就能把全南方的坊丝织布业打跨!到那时,银子还不是想怎么赚就怎么赚。”
张伟听他二人说的热络,却忍不住打断两人话头,向何斌笑道:“廷斌,账不是这样算的。若咱们真的那么做了,不给别人留条活路,只怕不是赚钱子,是大把的赔钱啊。”
他摆手道:“比若那些布厂作坊什么的都破了产,那些失业的工人怎处?”
施琅诧道:“这可是朝廷头疼的事了。他们不是说什么大明以农桑产国,不以工商为重,不与小民争利么。这些人,正好可以回去种地。”
张伟从鼻孔中哼将一声,向施琅道:“谁说江南是朝廷头疼?那么大一块富庶之极的地方,留给朝廷去破坏浪费么?当初我若不是在台湾一手一脚的苦拼苦熬的,而是把江南那几个省给我治理,五年内,我能荡平南洋,二十年内,能教大明疆土扩大十倍!四十年内,我能教有太阳照射的地方,都有汉人的疆土!”
何施二人知他说的虽是狂放,却也并无夸大之辞,他当初与何斌施琅赴台创业,除了十几条小商船,百余名手下之外,再无他物。纵是连住的地方,也是临时搭建的茅舍。现下不过六七年光景,台湾已有百多万人,十余万军队,可用来纵横四海的无敌水师舰队,袭辽东,伐日本、战吕宋、夺琼州,皆是无往而不利。地盘越来越大,手下文臣武将无数。除了行事手断稍显霸道,治台方略皆以法理而行,不以那些儒生所云的王道教化之外,当真是全无缺点,当真是千百年来少有的大英雄,大豪杰。只是张伟脾气到也是怪,属下无论是何人拿这一番话来夸赞奉迎,皆被他骂的狗血淋头。他常道:“我算的什么!只不过是运气好罢了。漫说不能与前贤相比,纵是袁督师的才略,也是远过于我!”,别人不知道张伟自觉是因来自未来,知道历史发展的方向,占了先手方无往而不利,是以不喜人奈,各人被骂之余,反到又夸赞张伟谦逊,不肯比肩前贤,张伟纵是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