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臣奉诏回京,不敢有误。”王钰正色说道。
赵佶点头,声音越发的微弱:“是不是觉得朕比前些年老了?”
“回圣上的话,天子日理万机,为江山社稷操碎了心,臣恨不能为君分忧,死罪。”王钰只身进宫,却是神色如常,讲起话来,四平八 稳,滴水不漏。
“是啊,这么大一个国家,每天都得多少事要朕处理。眼下国家多事之秋,外有强敌窥视,内有奸党作乱。朕何尝不想作一个中兴大宋的明君,咳咳,小宝,你知道为什么君王自称寡人吗?”赵佶问道。
王钰摇头。
“因为皇帝,是世上最孤独的人,看似高高在上,却正如当年苏轼词中所言,高处不胜寒。这天下如果有一万个人,就有一万个人想当皇帝,可他们又怎么会想到,皇帝远比他们想像的难作,你说是么,王 钰?”
王钰仍旧面不改色,昂然答道:“圣上教诲,臣铭记于心。”
赵佶像是很满意,频频点头:“好,不愧是朕看重的人,不愧是国之至宝。当年调你到幽云任职,朕也是万分不舍,但没有办法,你资历太浅,威望不够。这些年来,你在幽云所立的战功,朕知道,你受的委屈,朕也知道。你身为重臣,朕希望这一切的恩恩怨怨,你都不要放在心上,要一心为国,九死不悔,你能做到吗?”
“臣不能!”王钰的答案,让赵佶突然皱起了眉头。
“为何不能?”
“臣为人处世,恩怨分明。臣受陛下知遇之恩,若不知恩图报,何以面对君王?金狗占我国土,杀我百姓,夺我金银,这等血海深仇,如不铭记在心,加倍偿还,何以面对百姓?若上不能报陛下知遇之恩,下不能安黎民赤子之心,臣有何面目立于世间?”
赵佶听罢,长叹一声,无力的靠在椅背上,喃喃的念道:“朕没有看错你……”
殿外,风雨交加,大宋江山,在这风雨之中,摇摇欲坠……
好一阵,赵佶靠在椅背上,双目紧闭,没有动静。王钰疑惑不解,试探着叫道:“圣上?”
赵佶突然抬起手,颤抖着拿起身边那道圣旨,递到王钰面前:“这次回来,朕给你备了一份厚礼,也是一副重担,你拿去吧。”
王钰双手接过,心里捉摸不定,这道圣旨,里面写的什么?交出兵权?赐三丈白凌?或是毒酒一壶?
“怎么不看?”赵佶仍旧闭着眼睛,低声问道。王钰应了一声,定住心神,展开圣旨。
“陛下,这,这……”王钰看完圣旨,突然起身,大惊失色。 “臣,臣不敢!”
“小宝啊,这道圣旨,朕思之再三,交给你最合适。从此以后,小心谨慎,勿负朕望,切记,切记……”
“陛下!”王钰手捧圣旨,牙交紧咬。
“去吧,朕累了。”赵佶双手撑住扶手,吃力的站了起来,摇摇晃晃向殿内走去。王钰拜辞出殿,立于台阶之上,浑身湿透,可哪是冷 汗,哪是雨水,已经分不清楚了。
“……擢升王钰为尚书右仆射兼领中书门下,推行新法,改革朝 政,凡文武官员,不论官衔,均受其节制……”
第四桶 第一百一十碗 赵佶退位
和七年,注定是一个多事之秋。这一年,一件大宋I有的事情发生了,满朝文武之中,最年轻的王钰,被天子赵佶擢升为右仆射。什么是右仆射?右仆射就是右丞相,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第一大臣,百官首辅。大宋官制,以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为首相,以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次相。但右仆射因为兼领中书省更亲近皇帝,是大宋朝廷一等一的权臣。在这之前,左右仆射一直由蔡京一人独任,而且兼管尚书,中书,门下三省,权势熏天。赵佶分出了右仆射,而且把最重要的中书省让王钰掌管,很意非常明显。
从此以后,朝野内外,皆称王钰为“宝相”,同公相蔡京, 相童贯,隐相梁师成,并列四大权臣。但民间,多称王钰为“小王相爷”,区别于已故的“老王相爷”王安石。百姓们希望,新的宰相能改变国家积弱的局面,希望新法能尽快推行。回为大宋实在已经耗不起了。
王钰上任右仆射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亲自赶往尚同良府邸拜望,希望他改变主意,重新出山担任参知政事一职,作自己的副手。尚同良被刺之后,万念俱灰,深感国家已经没有希望,于是请辞副宰相一职。王钰在尚府,同尚同良长谈三个时辰,终于使这位两朝老臣回心转意,带伤出山。
赵佶表面上对王钰表示了极大的信任与支持,王钰上奏,请求皇帝收回成命,召回流放岭南的罪臣李纲,担任开封府尹,赵佶准其所奏。又根据王钰的建议,任命因言获罪的御史孟昭,为参知政事。一场变法图强的运动,即将在大宋轰轰烈烈的展开。以挽救这个满目疮痍的国 家。
宣和七年七月,病重的赵佶咳血昏迷,醒来之后,急召王钰,蔡 京,童贯,梁师成四人进宫议事。当着他们四人的面,写下了著名的 《罪己诏》,颁布天下。承认自己的一些过失,以求挽回民心。
八月,赵佶病势恶化,王钰等大臣守候在龙榻之前。赵佶抬起枯如树皮的手,颤抖的写下了“传位于太子赵桓”的诏命。赵桓即位,尊其父赵佶为太上皇,改年号为靖康,大赦天下。并正式下诏,命王钰推行新法,改革朝政,军政。
王钰召集尚同良,孟昭,李纲等人,以《上皇帝万言书》为蓝本,草拟新法。涉及官制,军制,税收等诸多方面。新法的拟定,天下瞩目,所有人都拭目以待,想知道小王相爷的变法,会不会像老王相爷那样,不了了之。
为表示自己对王钰的信任和恩宠,新近即位的赵桓,下诏在京城西南角,为王钰修建了一所崭新的官邸,并御笔亲书“敕造宝国公府”门匾,赏赐金银无数。
夜半三更,宝国公府的书房里,仍旧亮着灯光。耶律南仙驻步走 廊,看了一阵,转身对后面丫环吩咐道:“给相爷准备宵夜,他不喜欢吃甜食,记住了。”
书房里,灯火通明,王钰盯着桌上一样东西已经很久了。书案侧 面,一身便服的吴用也默然不语,看着桌上那个东西。那是王钰的幽云骑军司都指挥使金印,谁持有这方金印,就能统帅十万南府骑兵。
“宝相,下官认为,此计可行。”吴用沉思良久,拱手进言道。
王钰闻言点头,伸手抚摸着印匣:“太上皇任命我为右丞相,虽然没有提到南府军兵权的归属,担按理说来,我应该不再掌兵。现在满朝文武都盯着这方金印。”
“是的,宰相掌兵,于制不合。但依下官之见,如果宝相主动交出这方金印,朝廷会不会收,还是未知之数。毕竟,南府军不是谁都能统领的。如果相爷主动交出兵权,这样一来可以显示您无私之心,二来可以杜绝悠悠众口。”吴用说道。
是啊,自古以来,大臣功高盖主,从来不会有好下场。当你的功劳高到皇帝都不知道该赐你什么的时候,就只能赐死了。现在自己位居百官之首,位极人臣,更应该小心防备。
敲门声响起,耶律南仙的声音从外面传来,王钰还没回应,就听吴用在旁边说道:“宝相,恕下官多嘴,这本是您的家事,不该我这个外人过问。但是南仙姑娘跟随您这么久,如今住在府上,没有一个合适的身份,名不正,言不顺,您看……”
王钰轻笑一声,站起身来,对吴用说道:“这就见外了,你随我东征西讨,镇守幽云,我几时把你当作外人了。这事我心里有数。”吴用听后,不再多言,起身告辞。行至门口时,对耶律南仙躬身一揖。
“我好像听到你们在说我?”耶律南仙站在王钰面前,轻声问道。
“哦,有么?听错了吧?”王钰搪塞道,耶律南仙知道他不肯说,倒也不追问,望了一眼书案上
,又问道:“怎么?你决定要冒这个险了?”
王钰点了点头:“不错,上次太上皇召我一人进宫,就已经赌过一把,这回再赌一把。”
“嗯,南府军不是谁都能管的,如果换帅,势必动摇军心,影响战力,这一点朝廷应该明白。”耶律南仙说道。
王钰转过头,看着那方金印说道:“我越来越觉得这朝政大事就像是赌博,我在赌,皇帝也在赌。你以为太上皇和圣上真的就那么信任我么?表面上看,我是右丞相,百官之首,圣上还给我造了一座豪华的官邸,可以说是皇恩浩荡了。可如果不是被逼无奈,他两父子绝对不会这么冒险的。现在蔡京还是左相,虽然权力分给了我一半,但他仍旧管着审官院和尚书,门下两省。变法路上,他是第一头拦路虎。”
次日早朝,王钰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向皇帝赵桓上交那方南府军大印,表示自己辞去骑帅府长官一职。但赵桓坚持不准,仍命王钰统领南府军,驻防京师。赵桓这么做,是受其父的影响。因为京城各部禁 军,现在已经有些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的味道了。蔡京为相多年,虽从来没有掌过兵权,但禁军之中,其门生故旧极多,已经让皇帝生出了戒心。
九月,王钰的第一部新法推出,第一个下刀的,就是朝廷的军制。划大宋全国为十二个卫戍区,简称卫,卫的军事长官,称某某卫指挥 使,为正三品,带诸卫上将军的头衔。掌管辖区内所有军事力量。卫下设道,为第二级军事单位,道的军事长官称某某道招讨使,隶属于指挥使。同时,为防止各卫军事长官拥兵自重,从此以后,大宋武官设定任职期,每期六年,任期一满,或留用,或调任,由皇帝裁决。同时,从即日起,监军一职成为常设官职,由文官充任,上到卫,下到道,都派遣监军一员,任期为三年。监军不得干涉军事指挥,但有密折专奏 权,负责向朝廷上报辖区内军务要事。
全国十二卫,归枢密院率领,不再由四衙掌管。但若要调动军动,需要有皇帝诏命及御赐兵符。
同时,王钰命幽云十六州,开始向内地大批供应战马,各卫指挥 使,以长江为界,长江以北的七大卫戍区,必须在一年之内组建完骑兵部队。而南方五大卫戍区,因地制宜,发展多兵种。全国操练新军,逐步裁撤旧军,因为金国在北面,随时可能南下,若是操之过急,反而会生出祸端。军队实行征兵制度,军人,成为一种终身制职业。
新法适当的向全国各卫的武将放权,以利于军队的建设和训练。但各卫戍区的军饷,装备,及各种用度,将由中央朝廷统一发给,地方官府不再承担。坚持军政分开,互不干涉。
新法推出后,赵桓下旨,全国施行。大宋十二卫的指挥使和监军,都由赵桓亲自任命,王钰也顺理成章的成为京师卫戍区的最高长官。种师中,也被任命为幽云卫戍区的指挥使。而与此同时,朝廷昔日派往南府军中的数十名武将,除种霸留任外,其他人都分别派往十二卫担任要职,主持操练骑兵。
大宋军队的改革,从上至下,雷厉风行的开展起来。九月中旬,三名阻挠新军法施行的高级武将,被赵桓免职。除此之外,新法的推行,并没有受到过大的阻碍,皆因大宋军制本来就已经暴露了许多的弊端,改革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随后,在王钰主持下,中书省拟出了大宋军功制度,划军人职衔十六等,也就是所谓的军衔。武官的提拔擢升,严格按军功行事。立有战功的将领士卒,可以得到金银,奴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