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区人数达二十万外,其余各军区人数都是十万左右,驻扎在利于粮食补给运送之处,负责镇守边疆。
户部除去对财政收支要负责外。还有一项职能,便是完成大宋自赵与莒即位以来地第一次人口普查。从目前掌握的并不精确的数据来看,整个大宋,原先不包括金国统治区和淮北京东在内有户一千七百八十三万四千余户,包括淮北、京东和自金国收复的领土人口,则有户二千二百六十八万四千余户,折算是具体的人口数是一亿四千四百三十三万六千余人。这其中相当一部分是赵与莒登基之后大力推广基本医疗卫生和安全生育而新诞生的婴儿。赵与莒希望能在四年之后,将人口总数提高到一亿七千万以上,八年之后超过两亿…………二十年之后超过四亿。
要保持这种高数地人口增长。几样东西是不可缺少的:充足的粮食、一定程度上的医疗水平和妇幼保健知识,还有对人口增长的补贴。赵与莒将裁汰弱兵所节约下来的钱钞,尽数用于人口增长补贴之上。还从日渐增长的国库收入中给予支持,按照他的计算,每年用于人口补贴的钱钞数量不下五百万贯,而且这个数字还在继续增长之中。
自从赵与莒改革朝会制度以来,还从未出现过这么长地朝会,一连串的计划、目标,从他的口中念出来,六部主官是已经知道地,并且也认可这一份计划。这次朝会足足开了三个半小时。直到正午十二时,百官才略带疲惫地散朝。
陈子诚要离开皇宫时,却被内侍唤住,他知道天子要留自己下来另有吩咐,便随着内侍入了大内。到了博雅楼,发觉除了他之外,三位宰辅、户部尚书范钟也都在。他恭敬地向其余几位上官行了礼,他为人谦恭,又不象耶律楚材、陈昭夏那般锋芒毕露。倒是很得这些上官的好评,觉得他是个好打交道的人物。
“就请诸位在此,朕略备家宴款待诸位。”赵与莒也有些疲惫,嗓音更是显得有几分沙哑,不过他精神头儿还是挺好。在众人相互寒喧几句之后,他笑着道:“御厨已经在做准备了,在上菜之前,众卿且说说对今日朕宣布的方略还有什么要补充的么?”
“臣想确认一件事情。”魏了翁皱着眉,抢着说话道:“朝会时人多口杂。臣不曾问出。原本想请见奏对的,恰好陛下将臣留了下来。”
“陛下是不是已经决定要征伐蒙元?”顿了顿后。魏了翁又问道。
在赵与莒给工部的计划之中,规划的铁路要直通燕京,而现在燕京还掌握在蒙元手中。在长达万里的铁路修建计划里,这只是其中不受注意地一条,但魏了翁和有心人都意识到,天子在两年多之后,又准备用兵了。
“是。”赵与莒给了魏了翁肯定地回答。
出乎他意料,魏了翁得到这个回答之后便默然安坐,眉头虽然皱在一起,却没有劝谏的意思。赵与莒与崔与之对望了一眼,都觉得有些诧异,崔与之摇了摇头,表示自己并未去说服魏了翁。
“魏卿不是要劝谏朕么?”赵与莒好奇地问道。“收复燕云,乃太祖太宗遗愿,臣如何敢劝谏?”魏了翁摇头道:“况且我大宋自立国以来,边衅未曾断绝,大多源于燕云之失,辽人南下,金人南下,蒙元南下,莫不与此有关。陛下北伐乃顺天应命之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臣如何会劝谏?”
“那卿向朕确认是为了……”赵与莒道。
“臣是确定之后好与范尚书商议,安排好钱粮运送之事。”魏了翁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不可因此之故误了陛下大计。”
赵与莒点了点头,看着内侍开始布菜,便招呼众臣入席。因为只是一桌便席,故此并不是设在燕喜殿,每个大臣身前的小几上,很快就摆上了四道菜一盆汤,赵与莒自己也不例外。
菜很简单,三素一荦,汤是玉米炖排骨,以天子和大臣来说,是非常简朴的了。崔与之看到这个想起一件事情,微微笑着道:“陛下,臣家中少个厨子,听闻陛下御厨中颇有些人抱怨,说是自陛下登极以来他们没做过几次象样的菜肴,如今手艺都在退减,陛下既是如此小气,倒不如打发两个给臣…………反正臣薪俸有多,又不打算为子孙积存什么。”
听他说得有趣,众人都是面带微笑,崔与之喜欢向天子讨要东西,这事情满朝皆知,有谏官还以此攻讦过他,不过被赵与莒维护下来。但象现在这样讨要御厨,那还是有些荒唐,赵与莒放下筷子,笑道:“好,朕便打发两位御厨去卿那儿,这两位都善做滋补药膳的。”
崔与之原先是委婉地劝谏,要赵与莒当花钱时便花钱,勿要过于节俭,免得失去皇家的体面,结果赵与莒却是顺水推舟真赐了两名御厨给他,他也不拒绝,笑着谢了恩。
“各处官仓中粮食够么,范卿,你在户部任郎官时便主管粮食,你心中最有数吧。”
吃完之后,赵与莒向范钟问道。
范钟明白,赵与莒不是问这太平日子粮食是否够吃,而是在问若与蒙元打起来粮食是否够吃。他心中微微盘算了会儿,然后道:“徐州连着两年粮食丰收,臣为便于救济中原qi書網…奇书,自三年前便将粮食调往徐州仓储,故此仅徐州存粮,足供五十万大军三年之需。”
说起这个的时候,范钟也隐隐有些骄傲,他原本在刑部当差,平调到户部后因为年纪较长的缘故,很多人以为他学不得户部地新式算数和记帐方法,他却花了三个月时间便将这一切都精通,而且在劝农与粮食储运上,颇有一些得意之处。
“若是加上安抚百姓流民呢?”赵与莒又问道。
包括崔与之在内,所有人又愣了一下,因为赵与莒在这句话中,又透露出一个消息。
修改加入:
注1:一千七百八十三万四千户的数据,依据嘉定十六年一千四百一十万户推算得出,此数据又是来自于网上《南宋人口的发展过程》一文。金国在章宗太和二年(西元1207)有户八百四十一万三千(《金史?地理志》),但金末的战乱使得人口锐减,到了蒙元太宗八年(西元1236)仅余一百一十万余户,蒙胡屠杀之数,不少于三千万。在本书之中,宋与蒙胡共同灭金,蒙胡肆虐的范围受到了控制,战后救济重建及时,因此算减了三百万户人口…………饶是如此,战争之残酷可见一斑。在计算总人口数时,区区未能查找到具体每户约是多少人口的数据,故此采用的是金国章宗太和二年的人口与户数比例,约是每户六点三六二九。另外,在古代数据中,“口”往往是指男丁数目,与现在人口数目不同,若是哪位读者看到数据中说一千一百万户二千四百万口,那就有可能是指这一千一百万户中有两千四百万男丁。
第一卷、朝为田舍郎 二九八、励兵秣马剑指北
自从灭金之战后,蒙胡为了便于防守,将他们控制的河北路所有居民无论汉族或是其余,尽数北迁至辽东,故此,若皇帝此次动兵的目的只是将蒙胡赶出长城以南,那么就不存在什么安抚百姓流民的问题。
可现在赵与莒提出这个问题,这就意味着赵与莒此次北伐的目的,是彻底打垮蒙元了。
魏了翁扬了扬眉,似乎想要劝谏,但到嘴的话又缩了回去。他这表现被赵与莒看在眼中,不禁微微一笑:“魏卿有何话说?”
“臣……在想,陛下此次北伐,意欲直捣黄龙,是不是嫌仓促了些?”
赵与莒摇头道:“朕想过许多次,还让军事参赞署拿出过不下十余份战况推理,都以为如今已经准备成熟。而且,朕派到蒙胡中的细作也传来消息,蒙胡士气已竭,财力已尽,如今正是北伐良机。”
“拖雷正在寻人开矿,此人甚是英武,若是再拖延下去,没准倒给他学着我们大宋恢复一些国力。”赵与莒又道:“赵善湘不在,朕就替他向你们说了,如今朕手中有火枪手六万,龙骑兵六千,足以横扫蒙胡了。”
火枪手的装备与训练都需要时间,故此时隔两年之后,赵与莒还只是装备出了六万火枪手,他不能把全部的资源都用于军备之上。即使是这样,他已经给了蒙元足够大的压力,让拖雷不得不把自己王国的每一滴汗水和血液,都用在无休止的军备竞赛之中,从而也让他所谓的“仁政”完全变了味。
“陛下只是对蒙元用兵,若是察合台、窝阔台也合兵来攻,当如何处置?”魏了翁又问道:“陛下会不会攻入草原?”
“朕在耽罗、北海岛准备了四万匹以上的骏马,用于攻击蒙元尚可,深入草原大漠,等朕手中有三万人的龙骑兵之后再说吧。”赵与莒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摆出了自己的难处。
所谓龙骑兵。便是火枪骑兵,将火枪兵的强大杀伤力与骑兵地机动性结合于一处。是赵与莒用来在攻击战中对付蒙胡骑兵地一样利器,但龙骑兵的训练与装备比起火枪手更难。如今大宋龙骑兵装备地火枪,并不是武穆零三,而是更适合于骑兵使用的“去病零四型”,同时还配有被称为转轮枪的手铳。
魏了翁又点了点头。表示支持天子的看法。他心中最初也在犹豫,从他的立场来看,“苟能制侵凌岂在多杀伤”,若是能恢复旧地,收复燕云,那么就足够了,但跟着赵与莒这么久,连真德秀那般顽固之人都改变了。何况常年在赵与莒身边地魏了翁,他也考虑到北方草原上有大宋发展所需要的毛皮,考虑到想要为后世子孙免除祸患。必须清除草原上的一切敌对力量。
在这一点上,魏了翁与赵与莒是一致的:草原上只允许为大宋的织机提供毛的绵羊存在,而不允许会跑到大宋的篱笆里捣蛋的狼游荡。
赵与莒地这次赐宴,实际上是一次小范围内的动员会,与此次军事行动相关的部门,特别是要筹备粮草地户部,必须提前动起来。现在已经过了中秋,凛冬将至,战事应该是安排在来年春暖花开之后,提前小半年进行准备。到时候才不至于手忙脚乱。
陈子诚离开皇宫之后。直接去了户部,调阅粮食宗卷。天子留下的都是朝中重臣。唯独他一个侍郎,用意是什么他心中自知。在户部忙到了晚上八点,几个被他抓着的小吏一个个面如土色,他这才伸了个懒腰站起。
“今日有劳诸位了,我在群英会做东,请诸位一聚如何?”他笑着道。
那几个小吏相互交换眼色之后纷纷推辞,陈子诚知道他们一来有些欺自己年轻,二来也是试探,又劝道:“诸位不必客气,本官宴请诸位,尚有事相商,诸位千万要给这个面子。”
话说到这番,那些小吏也不好再推辞,当下打发人回家报信的、收拾东西的都忙碌起来,陈子诚唤了一人出去叫车,片刻之后,当他们出得户部之门时,门前已经有三辆马车候着了。
群英会这些年来已经成为临安最大的酒楼,整整半条街都是它的铺面,无论是文人骚客高官显贵还是豪商巨贾,都喜欢来这里。这不仅仅体现了身份,同时也因为名流集聚,所以也是一些消息交换的场所。
陈子诚的收入甚高,这是公开的秘密,不仅仅因为朝廷优待大臣,他身为户部侍郎有丰厚地薪俸,也是因为他在流求时没少投资,他地收入甚至可能数倍于丞相崔与之。但是赵与莒早就教过他们韬光养晦之道,故此陈子诚并未将这群小吏引至花费最多的群英会翠雨楼,而是选择了陶然楼,在群英会所有楼宇中,这里面地消费算是中上,与他们的身份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