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永兴(长安)晋王府。
“王先生,眼下父皇已经同意了我们的奏章,而且还让我都督关中,全权负责移民练兵事务,您看我们应当怎么做呢?”郭荣将刚刚接到的圣旨,顺手递给了坐在一旁正细细品茶的王朴,虚心的请教道。
“不知王爷,您想从何处入手啊?”王朴接过圣旨,随意的看了两眼,就放在了一边,在他看了,这道圣旨的下达是板上钉钉、水到渠成的事情,根本就不需要过于关注。原因很简单。皇帝年纪一大,膝下只有郭荣这一个儿子,这皇位的传承基本上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郭威又不糊涂,他一定会想办法来提高郭荣的威望,免得像后汉高祖刘知远那样,留下一个黄口小儿镇不住台面。而且,这次郭威下诏求策,本就是个烟幕弹,有严重的作弊嫌疑,这诏书还没有下达呢,郭威就已经秘密通知郭荣早做准备了。
“王先生,寡人想先办民政,妥善安置移民。”
“王爷这么想,就对了。王爷,这充塞关中,事实上并不是咱们想出来的,而是陛下的计划,我们只不过是在迎合陛下而已。不过正是因为陛下关注,这件事情,咱们就更应该把它给办好才对。关中十室九空,土地无主,到处都是荒地,这是移民的首要条件。可百姓迁移到关中能不能活下来,就要靠官府的作用了。现今中原流言四起,说是契丹要南下,那么第一批到达关中的百姓,可和以后在官府命令下被逼迫迁移的人相比较,他们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要有点钱,二要力气;没钱的百姓就算是有战乱,也跑不太远,而且中原战乱多年,打仗也算是司空见惯了,没有钱很多人明知道有难也无心逃走,另外,就是那些逃亡的人,大多都年轻力壮,年老体弱的人,一来乡土情重,二来也不愿意拖累家里,所以,那老弱病残是不会逃走的。有这两个特点,我们就很容易妥善安置。有钱,我们就可以低价卖粮食给他们,有气力就可以种地、建房子。我们要考虑的首要问题就是把这批人安置在什么地方才好。”
“既然他们比较有力气,那就把他们安置在永兴附近吧,永兴附近土地肥沃,而且还正好处于关中,一旦四边有事,随时可以把他们组织起来御敌。”郭荣说道。
正文 第23章 限制党项(2)
“王爷所说不妥啊。您的意思无非就是府兵制,让这些百姓农闲练兵,农忙耕种,战则出征,平时务农。天下安定的时候,用这种方法或许还行,天下战乱之时,朝廷应该有一支时刻警惕,随时都能出征的军队才行。特别是关中的西北面,党项等外族,善于骑射,攻城略地,速度极快。如果是府兵制,还没等咱们组织好军队呢,敌人已经打劫完逃之夭夭了。所以,在下以为,府兵制不可实行了。”王朴说道。
郭荣皱着眉头想了想,王朴的话有道理是有道理,可是,如果不实行府兵制,那么就要有常备军队了,那对于国家的财政来说,恐怕压力就大了。以关中(五代时的陕西植被还是很好的,青山绿水,气候适宜,不像现在的黄土高原)来养天下,进而争霸天下,恐怕难度会很大。在中原打仗,说到底,还不就是打钱、打人口嘛。现在南方的人口已经不少于北方了,而且南方还不像北方经常发生战乱,经济基础要好一些,这么大的经济压力,恐怕不是关中一地能够承受的了得啊。郭荣说道:“王先生,如果不实行府兵制,这那么多的青壮年劳力,全部种地,是不是太过于浪费了啊。再说,只靠关中防守或许还可以,要争霸天下,恐怕就不行了啊。”
“王爷,在下的意思是把这些人一部分留在永兴,一部分迁移到鄜州(今陕西富县)、延州(延安附近)去。”
“到哪里?”郭荣愣了,哪些地方不能说贫瘠,可是,自中唐以来,国事日衰,那些地方不仅有汉族的百姓,而且还迁移不少外族的百姓,比如党项的野鸡部落、杀牛部落等,迁移到那边去……郭荣眼睛一转,他明白了王朴的意思,与其被动的防守,强化中央,倒不如强化边疆,让敌人不敢入侵。
郭荣笑道:“王先生的意思是说,咱们在鄜州、延州分给这些迁移的百姓肥沃的土地,让他们难以放弃,这么一来,如果有外族入侵,他们恐怕会自己组织起来反抗?”
“王爷这只是其一,毕竟那些地方虽然有外族人在,可是朝廷威严尚在,那些外族也不敢随便生事,迁移百姓的安全还是有保证的,可是,外族想来彪悍,而且善于骑射,咱们的百姓迁过去之后,可以由官府下令,让他们家家养马,时间一长,这些百姓的骑射功夫也不下于外族。到时候,咱们就可以从中征兵,很快就能建立一只骑兵部队啊。”
“妙,妙啊,古之诸葛也不过如此啊。”郭荣由衷的赞道:“那移民的安置,就有先生全权负责了。寡人则下令重组白衣军。恩,我想把匡胤、彦超他们调回来,先生以为如何啊?”
重组白衣军,事实上是强干弱枝了。自从唐玄宗设立节度使的官衔之后,这藩镇就算正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中唐、晚唐的历史就是唐王朝zf与藩镇之间斗争的历史,而五代史也是藩镇与中央的斗争史。节度使掌握着藩镇的军权、政权、财权,三权于一体,权力极大。唐玄宗设立节度使,是为了对付边疆少数民族日益猖獗的骚扰,让节度使有权力随时出兵打击入侵的敌人。在打击敌人入侵、扩张领土这方面,节度使是起过积极作用的。可是,唐玄宗最大的错误在于,让少数人一人兼数职,比如安禄山,就兼任了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这么一来,地盘扩大了、实力增强了,野心也就随之而来,随着安禄山、史思明的相继造反,唐王朝中央权利大大的削弱,让藩镇最终拿到了人事权,节度使的更替,有藩镇自己决定,而中央只能赞成(不赞成的话,藩镇要么反叛,要么就不理中央)。
这一百多年的藩镇历史,到了五代的时候,已经引起中央政权的关注。中央有意识的削弱藩镇的权利,再加上中原战乱频繁,很多强有力的节度使们都在战乱中烟消云散,尘归尘、土归土了,中央渐渐的抓到了人事权。在五代时期,中央对付藩镇的主要方法有四个:分散、调任、滞留、平叛。分散的意思是,把节度使的辖地给缩小,过去一个节度使的地盘,现在把他分成五六个,势力自然就下降了;调任的意思就是,迅速的调动节度使,让节度使在地方的时间大大的缩短,使节度使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在当地建立威望,比如郭威刚刚当上皇帝,就任命滑州节度使郭崇为宋州节度使,陈州节度使药元福为晋州节度使,相州节度使李筠为潞州节度使等;滞留的意思,则是指这个人有节度使头衔,但是却不到节度使驻地去理政,比如后周的曹英是曹州节度使,可由于他还担任着侍卫步军都指挥使的职务,所以曹英只能是留在汴京,而不能去曹州。第三个就是平叛,调任令下达了,那人不听从,就快速出兵,把他给灭了,比如慕容彦超。
可是,正因为中央这些削弱藩镇的政策,确实让节度使的权利降低了,可就像春秋后期那样,诸侯权利在卿大夫,卿大夫权利在家臣,节度使是没什么权利威望了,可是各个藩镇的镇将的权利却增加了。
为了避免镇将们坐大,郭荣提出来强干弱枝。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以扩充禁军为借口,削弱藩镇。禁军,顾名思义是保护皇帝的军队,在过去禁军征兵和藩镇征兵是一个样子,贴个告示,招收百姓入伍巩固国防。而现在,禁军扩充不再是招收百姓了,而是直接从藩镇里面招收,也就是把藩镇的精兵强将,全部征收到禁军里面,同时,还不允许藩镇扩充兵力,这么一来,天下的强兵都是皇帝的私军,藩镇的兵力数量上少了,质量上也差了。
而郭威为什么会选择关中做试点呢,因为关中的节度使没有一个强力人物,而且很多人都是白衣军出去的,都是郭荣的小弟,因此,在关中强干弱枝,没什么阻力,等关中整合了,再整合中原,不就顺理成章了吗?也是因为没有阻力,所以,在关中强干弱枝一定会成功的,这么一来,主持人郭荣不就水涨船高了吗?
正文 第24章 限制党项(3)
第24章限制党项(3)
王朴显然是知道郭荣是什么意思的,正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要练兵是一定要将领的,而赵匡胤、王彦超这些白衣军出身的将领,一来相互之间熟悉,关系密切,二来他们能力也强,用他们为将练兵,那自然是万无一失的。不过,他们俩现在都在河南为官,而且都是颇有权力的节度使,让他们留在河南,对郭荣来说也是一种助力。如果河南有变,这两股子人马就可以作为伏兵来使用了。
就是基于这种考虑,郭荣心里犹豫,方才出言征求王朴的意见。鱼和熊掌难以兼得,王朴想了想,说道:“王爷既然要练精兵,没有强将,那自然是不行的,在下也觉得最好将赵匡胤、王彦超等人抽调回来。不过,赵匡胤、王彦超等人现在也是官居节度使之职,王爷您上奏陛下,请求调任赵匡胤、王彦超,可否请陛下让他们保留原来的节度使官职,而到军前效力呢?”
看着王朴笑呵呵的样子,郭荣自然明白王朴的意思,王朴是主张用强将练精兵的,这事实上也符合郭荣的想法,乱世之中,军权是安身立命的根本,要是没有了这个根本,那是什么事情也办不好的。即然练兵为主,那就把他们都调来好了。郭荣想着,忽的心中一动,有节度使的头衔,却不留在管辖之地,那么当地的政权、军权、财权就必然分开,相互制约之下,不就可以重新归于中央了吗?
郭荣想着,心中不仅暗暗打定了主意,日后可以利用这样的法子,不仅要减少节度使的数量,而且还要那些节度使不上任,让节度使变成名誉头衔,这样子,朝廷才能真正的安定下来,没有了内患,才能抽出手来对付江南、冀北之地。
郭荣说道:“王先生说得很对,寡人等会儿就上书父皇,请求父皇将赵匡胤等人调回关中,以作整顿军队只用。“薄税养民”的全力原本在朝廷,不过父皇既然让我们在关中实行,想必是为专门让我们应付移民的。这些移民到了关中,又要盖房,又要种田,还要纳税,服徭役,特别是第一年,庄稼没有收成,百姓没有房屋、家用,这……这事情要是处理的不好,恐怕百姓会有激变啊。”
“王爷,只要有朝廷的支持,这些事情都好办。说白了,充塞关中和薄税养民事实上是一样的,咱们只要抓住一点:让老百姓能活下去。就可以了。”
“让老百姓活下去?”郭荣重复道,让老百姓活下去的办法很多,只不过这都要朝廷的支持才行,可是,现在朝廷也不富裕啊。
“王爷,以臣下看,天下可能会有两三年时间的平静期,南方的楚国刚刚攻占李唐、吴越,它需要时间来消化这些地方,而且楚国连年征战,想必国库充裕不到哪里去,所以,如果北方没有大变,楚国是不会轻易出兵的,虽然,楚国天天都在叫嚣着所谓的“北伐”。而北面呢?刘崇在晋州吃了大亏,他现在整天恐怕在担心我们会不会出兵讨伐他,至于契丹嘛,耶律德光死在中原,契丹人在中原也算得上伤了元气,虽然他们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