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之风流才子-第1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蓉苦笑。在石坚这件事上刘娥做得太急,前面宫里局面还没有控制下来,后面就按排吕夷简升迁,以便朝中有人与石坚抗衡。她向杨公公使了一个眼色,这个小杨还是比较识相的,他立即打了一个吹欠,说:“这和州几年洒家没有来了,没想到变化这么大了。洒家出去看看,郡主,石大人就教给你劝说了。”

现在的和州是比以前发生了许多变化。首先这次王坤也吸取了上次的教训,加上石坚也回到了和州,于是将这几个工厂全部搬到了和州,这给当地的经济造成了无比的繁荣。因为手中有了钱,并且和石坚处得久了,而且经手地钱数目越来越大,他对钱也看淡了。于是出资修了几条马路。一条是通往江宁府,一条是通往裕溪口,之所以选择这里,一是这里适合造深水码头,二是离裕溪河不远,这条裕溪河虽然不长,但上通巢湖,下达长江,乃是江淮一条要道,无论是陈琳北上还是孙曹争霸,都利用了这条河道。同时还修一条马路到达京城。最后这条马路有一千多里路,耗资无数。但是对王坤影不大,凭着他现在的三成收入,这点钱还不在乎。

与此同时,海客们在江芨的响应下,也在全国大造马路,一条是京城通往泉州的大道,这条道从开封直穿亳州,下庐州和州,奔江宁,真达泉州,因为考虑到沿江一带还有许多富户海商,在江宁又修了一条岔道,奔淞江,回杭州达泉州。还有一条大马路从京城出发,穿湖北湖南奔广州。还有朝廷修建到西北的马路。

这些马路的修造可不是光造几条马路这么简单。因为这时候人们对这马路一点也不懂。所以石坚都是按照他前世普标混凝土马路修造的。他可不想出现前世修了毁,毁了修反复浪费人力财力的事。这样不但需要大量地石子、黄沙、水泥,还有钢筋。因为炸药的出现,使矿石开采变得容易起来,可石坚不想使用国内的矿藏,他不但在大洋洲、两湾大陆标出了前世所有著名的矿藏,还在菲律宾群岛和印度尼西亚群岛、马来群岛上标出了所有著名矿石分布区。这让宋朝政府还真的以为海外地土地比宋朝本土资源丰富,造成了他们更加不想放弃这些地方。当然为了节约成本。朝廷听取了石坚的建议,在淞江吴淞江口开始再次修建大规模地炼钢厂。这样一来,进一步提高了海客的地位。最主要一点,使得人力资源变得金贵起来。

原来因为石坚新式纺织机器的公布,吞并土地现象进一步扩大,并且宋朝整个朝代并没有对吞并土地进行管理。这几条大马路的修造提供了大量的开矿业、建筑业、运输业、服务业的就业机会。因为缺少人手,不得不涨工人地工资。据户部一份奏折写道:“兹是祥符年间,江南富裕地区工人日薪不足七十文。偏远山区低于二十文。现日薪已至一百余文,还劳者不足。”

现在那些土地大户也在喊有了土地,可没有人或者雇不起工人种植棉花。没有办法,于是终于出现了后世地情况,有许多不法地海客专门去非洲或者大洋洲等海外地方掳掠人口。不过相比于那些老毛子。显然宋人对这些外来户要人道得多。只要你好好做事,伙食和待遇还是不错的。一时间宋朝土地上黑人、白人还有棕色人种到处都是。这种风气还在扩大。连辽国和西夏人也有不少人潜入宋朝打短工。

朝廷先是有许多大臣对这种浪费钱物修建马路还是很不赞成。可后来地户部统计报告指出。朝廷上半年支出并没有因为修造马路而减少,反而增加了不少。只是许多大臣面对这股洪潮不知所措。他们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总之历史上从来也没有出现过这情况,并且他们想弹劾都没有理由。因为从户部的另一个统计地报告指出,天下贫户自祥符中期一百六十多万户降低到四十几万户,这还多是灾区。也就是说天下开始渐近文人所描写的那种五谷丰登,衣食无忧地美好境界。

为此。刘娥甚至看到国库里的钱多得用不完。她又想修一条到达河北的大马路,不过被大臣以怕辽国人误会给阻止了。这些大臣都在算小帐。反正让这些有钱的海客折腾去吧,也不用朝廷的钱。你看。现在朝廷有钱多好啊,太后一遇到开心事,首先就说一声赏。不过只有少数大臣才明白石坚为什么到现在才放开那种机器地用意,因为现在水到渠成了。要是当年放开,还不会因为天下土地严重兼并,导致许多流民流离失所,天下纷扰。

杨公公走了出去后,赵蓉才缓缓将前后道来。原来接到三川口大败的事后,朝廷都为之震惊。现在刘娥好不容易才将朝政稳定下来,如果此事公开,将对她地威信造成无比大的打击。她现在还将消息封锁起来,连报纸上都不敢刊登。朝中更是众云纷说,她才这想起有石坚的好处。无论什么事,他都一语中的。就连宫中那件大案,也让他抽丝剥屑,查了出来。她不由地怒道:“你们只顾吵,到是拿出一个可行的方法来,要是石不移在此,那有这么多事!”

这让众官面面相觑。事实要李德明和宋朝处于蜜月阶段,石坚就首发倡议要提防党项人。然后在朝廷还要以为元昊是强弩之末,攻打李士彬做做样子时,石坚又预料元昊必下李士彬,然后佯攻延州,在三川口伏击宋朝援兵,并据此让范雍和朱历取得了延州城外反击战的大胜。这再一次证明了他的才华和眼光,就连曹玮也自愧不如,况且他还留下那本《百战策略》。

但是王曾一班大臣却在心中诽谤,要不是你千防万防地,怎能将这少年逼走。当然他们也理解刘娥地心情,可是连石坚也要防范,这朝中岂不是没有你值得信任的人?况且石坚就等于是真宗临死前地托孤大臣,连真宗都破例同意他婚姻不得谏。也可以例外对待。现在出了大事,这才想起他。

看到这些大臣都不吭声了。刘娥也没有办法。于是宣告散朝。这时她又想起了一个人,那个人就是八王元俨。自从英王妃李织事发,元俨便一直在家装病,真正是闭门不出,不问世事,连自家几个儿子也管教着叫他们不要出门。

听到刘娥的来意,元俨说:“我已经生病了很长时间了,对朝中地事并不知道。又怎能拿主意?”

刘娥说道:“王叔真的不管了?这可是事关赵氏子孙大事。朝廷先受制于辽国,后受制于西方党项,长久下去,朝廷困窘,对我朝可是大大地不利。”

元俨这时才说道:“不是还有那个少年吗?”

刘娥吞吞吐吐地说:“可是,可是。”

元俨虽然不管世事,可是他却在一旁冷眼相观,对政局清楚得很。他对刘娥当时急吼吼地做法也有些不满。当时石坚为了使宫中那场危机化解。可冒了很大的危险。当时李织经营这个天理教,不但自己,就是丁谓这些人杰也没有得知半点风声,硬是让他抽丝剥屑,将一场天大的危机化解于无形之中。但他这样做没得到好处。却让刘娥生起了猜疑。虽然也承认她治国的本事,可对她的肚量元俨也算了解了。现在连他自己也不敢出门,以此避嫌。

元俨说道:“臣老了,太后要是问此事,你问蓉儿吧,或者她有办法。”

刘娥这才想起赵蓉,要论智谋,这个小郡主可是都使石坚佩服的人。于是元俨将赵蓉喊来。刘娥只是说了一句:“石坚现在才十六岁。已经做了少师。参知政事,以后他做的大事还有许多。将来以何封,请蓉郡主教哀家。”

她这才也说的是实情。现在不管石坚这个参知政事是真是假,可离宰相也只是一步之遥了。这次要是真是石坚在西夏立了功之后,也只有让他担任宰相了。那么以后怎么办?

赵蓉叹道:“太后,石大人自幼丧失父母,一度视太后与先帝若父母。”

刘娥听了也默然,真宗临死前,石坚痛哭流啼,那种发自内心深处地悲伤可是不装做的。

赵蓉又说:“最爱推锤客,功成听山风。闲来读黄老,五石冶炉筒。这首诗太后也听过了吧?”

刘娥点了一下头。石坚在这首诗里写了三个人物,一个是诸葛亮,她知道是石坚最祟拜的人,一个是李广,还有一个是张良。这首诗写得也只一般,不过逍遥淋漓,又因为是他写的,所以迅速天下传唱。

赵蓉又说道:“其实太后还不了解石大人,他对金钱官位视若粪土。可以说他这朝中百官中性格最疏散的人。只不过深受先帝和太后厚爱,他想为朝廷做一些事情,使朝廷变得强大富裕起来,使天下宋人有一个好日子过。其实石大人并不是要朝廷给他多高的官职,而是朝廷对他的信任,让他安心地为朝廷做事。”

听了赵蓉的话,刘娥这时也恍然大悟。本来她也觉得对石坚地做法做错了,现在终于明白事情的症结所在。她又是沉默了一会儿,才说道:“可是事已至此,哀家怕他为了避嫌,还不会来朝廷。不如这样吧,这次你和堇公主一道去将他请回京城。”

完没等赵蓉反应过来,她就摆驾起程。这让赵蓉哭笑不得,自己好心给她出主意,却没有想到给她摆了一道。

赵蓉现在将事情经过说了一遍,她也不怕赵堇听到,本来这件事就没有什么不可告人的地方,况且赵堇也为刘娥将石坚逼走了,和刘娥生了好几天的气。

石坚听了,他问道:“蓉郡主的意思如今本官该如何办?”

赵堇没有等到赵蓉说话,走过来摇着他地手说:“石大人,你就帮一下我的哥哥吧,他听到党项人入侵,每天都是在宫里忧叹。”

石坚听到这句话,终于说到他心中最柔软处,他和赵祯地关系非是君臣这间那种简单的关系,两个人之间更有一种亦师亦友的关系。他说道:“那好吧。我只有答应下来了。”

赵堇听到高兴地跳起来。她敢情也把石坚当作无所不能了,只要石坚一去朝廷,那么弹笑间,党项人就会灰飞烟灭。

然而赵蓉眉头却是皱了下,迅速松开。从内心处她也和申义彬一样的想法,认为石坚这次轻易地重返京城并不是一件好事。

石坚又问了现在的战况。当听到双方作战地人数时,他感到愕然,他没有想到规模竟然变得这样大。赵蓉又说道:“现在石大人回去后。可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进入书枢。”

石坚明白她的意思,他现在可是参知政事。赵蓉说地意思可以在朝中直接参与调动西北军务。

赵蓉又说道:“其二现在范大人和杨大人都是身兼副职,朝中地意思这个正职是为了你保留。但是此行将会有危险。特别是党项人知道你的重要性,凡你所在地地方将会受到他们最大的攻击。”

石坚想了一会儿才说道:“其实我对军事也不内行。”

这时候小杨公公正好回来,他听到石坚这句话,差点晕倒。他心想,我说石大人,你也不要这样谦虚吧。你若是对军事不内行。朝中也没有人会打仗了。

石坚又说道:“不过想在战胜党项人,必须还要到前线,这样才能灵活机动。”

这也是实情,若等朝廷得到消息再去判断,茶水早就凉了。

他又说道:“不过这一仗不管元昊是胜是败。特别是三川口一战,他才损失惨重。还有延州反击战。即使他攻下延州,也没有能力守住了。我想信他将很快退回去。只是他回去为了交差,恐边境人们会遭到他地掳掠。还有现在范大人去了边境,本官也放心了许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