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中华再起-第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到所有的士兵都列队完毕,太平军的最后一杆旗帜也消失在远处,张华轩却是断然令道:“全军列队,追击敌军!”

众人闻令,却是面面相觑,不知道这道台大人是何用意。

如果是想要追击敌军,刚刚太平军被火枪和大炮击退时,城内守兵应该全数出击,趁势掩杀,那么敌军只要摆脱不了追击,就最少也是个击溃战的局面,而此时敌人重新整队完毕,缓缓退去之时,张华轩又下令追击,距离这么远,敌人又准备有绪,这场追击战却不知道怎么打。

“间距五里,敌停我停,敌走我走,列队击鼓。”张华轩不管别人的想法,自己翻身上马,将手一挥,喝道:“追击!”

------------------------

今天就这一章了,下午作家班开会毕业,晚上的火车回家,明天回家后会快起来的,希望大家投票支持一下,谢谢。

第三卷 中流砥柱 (2)会议

附骨之蛆一般的淮军让太平军伤透了脑筋,而身为主帅的地官丞相与副丞相林凤祥、冬官丞相罗大纲等太平军的主要将领们,更是分外紧张,不停的让侦骑去观察清军与自己的距离奇Qīsuu。сom书,然后判断这一支战力强悍的清军的意图。

这三人是太平军自金田出发以来立下了赫赫战功的猛将,李开芳与林凤祥不必多说,罗大纲也是被洪秀全倚之甚重的一方重将,永安一战,都统乌兰泰率大军将太平军包围,罗大纲奉洪秀全之命率两千死士猛冲猛打,一举击破围困太平军的主力,清军主帅乌兰泰也被击毙于阵中,是役之后,太平军无人能挡,罗大纲是披坚执锐破阵的主将先锋,其勇悍立刻闻名中外。

此次北伐,由洪秀全钦定的李开芳与林凤祥两人为主帅,而罗大纲镇守镇江后安定市面,平买平卖不准抢掠屠杀,使得镇江立刻稳定下来,在勇悍之余还有政略,镇江是战略要冲,他自然不能离开镇守,此次过江攻打扬州,罗大纲只是带了一部精兵来助战,原本以为是轻而易举的战事却出现了如此波折,出于大局考虑,他也顾不得守土与北伐的责任之分,与李、林两人一同会议协商,三人决定不惜一切代价,解决掉这一股火器威力过大的敌军,保护镇江北面的安全。

只是定计之后,三人各领精兵,等候在清军来路上,按常理判断,在城上大胜之后清军可能会志骄意满,不把太平军看在眼里,为了争功会盲目冒进,虽然在城下败了一阵,三人却有信心在野战时把这一股清军击溃吃掉,不过对手却奸滑异常,远远咬着太平军不放,等三人领精兵返回想与对方交战时,对手又缓缓退却,根本不给太平军野战的机会,几次三番下来,到了傍晚时分敌人干脆扎下营来,不肯再追,看来是算准了太平军也很疲惫,不会连夜赶路逃走,而敌人有备无患的姿态,也使得三人知道,趁着夜色偷袭摸营,只怕也讨不了好。

“战又不战,逃又不逃,这岂不是又一个向荣!”罗大纲不愧猛将之名,身形高大,满脸的落腮胡子,看起来威猛无比,此时正苦恼的揪着自己的胡子,向着同僚们大声抱怨。

向荣自广西千里追击,只追不击沦为太平军将领中的笑柄,罗大纲话音一落,林凤祥便大声道:“这股清妖比向荣强的多,我看带兵的将领也比向荣强,罗丞相不要大意!”

罗大纲眼睛一瞪,刚要反驳,李开芳却先点头道:“向荣私心重,麾下的绿营兵战力也不高,官村一战后咱们打的他落花流水,这人从此就不敢和咱们对阵,今天却是咱们先败,扬州城里的清妖却是不急不缓,摆出这样的架式来追击,一点儿漏子也没有,依我看,是比向荣强的多。”

罗大纲出身天地会,啸聚为匪,后来是冯云山知其名将他招入太平军中,现下虽然与李开芳地位相同,在整个太平军中的资历相差却是甚远,在天王与东王心里,只怕也是李开芳更值得信任,李开芳一说话,他便默然不语,只是扯着自己的胡子不做声,一会功夫,便又扯断了几根。

三人一时沉默下来,周围也有不少高级将领,不过在这三个主帅面前也没有插话的资格,况且,他们也拿不出什么好的主意来。

“依我看……”李开芳断然道:“扬州城的清妖并不是想和咱们死战,否则昨天咱们一败,他们就能趁势掩杀,现在摆出这样的姿态来,只是因为江北大营被破,那里可是有一个钦差,还有江宁将军,都统,副都统,全是高官大将,江北大营败的急,他们不晓得情形如何,自然不敢就放着咱们安然退走,否则清廷追问下来,丢了钦差和那些大将,任是谁也交待不过!”

这话说的甚是有理,又是主帅的判断,旁人自然没有什么话说,罗大纲眼睛一亮,向着李开芳问道:“那咱们该怎么办?”

“不理这股清妖!”

李开芳自从金田投军以来,还没有打过这样窝囊的仗,永安一役时被向荣和乌兰泰围着,那是敌人兵多将广,今天一战之前,大伙儿痛快淋漓的破了江北大营,士气正旺,人数也比敌人多,而且全是精锐将士,却被一万来人的清妖逼的束手束脚,他心里很不舒服,不过身为主帅,却只能挑选最合适的做法。

见罗大纲愕然,他又沉声说道:“咱们原本就没指望打破江北大营和占据扬州,既然扬州清妖大炮多火器多,攻城太难,不如就绕道而走,按原本的计划,打临淮关,攻凤阳,从安徽入河南!”

这个计划原本就是在天京时就决定了,在太平军诸王和将领们的眼中看来,江北距离敌人的腹地最近,可能受到的阻碍也就更大,听说胜保已经到了山东,如果大伙儿在扬州这里和敌人纠缠,胜保可能会直接进入苏北助战,紧接着就是其余的大股清妖,在平原地带与优势清妖会战,在他们看来并无胜算,当然要加以避免。

虽然,在进入安徽和河南后该怎么打,其实太平军的上层诸王和优秀的将领们,也并没有什么成算。

“我赞同!”

林凤祥与李开芳私交很好,两人在很多事情上都有一致的看法,要不然,也不会被一起挑中成为北伐军的统帅,各领一军北伐。李开芳一决定,他便第一个出来支持。

“就这么办吧!”罗大纲有些迟疑,却也很快下定了决心。

几个主帅决定一致,别的人自然没有什么话说。当下决议今晚不再休息,而是连夜冒险全营出动,甩开身后的清兵,去与夏官丞相胡以晃及国舅赖汉英会合,对方已经打下了安庆,正在筹备攻打安徽的临时省城庐州,再加上活动在江西的秋官丞相曾天养,几部精锐合兵后,不但能在军事上占有决定性的优势,还能保障后方城市与粮道,使北伐成功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第三卷 中流砥柱 (3)追击

太平军连夜退却,隔了几里地的淮军上下当然不知道,凌晨时分,换班的骑兵借着细微的亮光发觉到了异常,一小队十来人的骑兵大着胆子靠近了太平军的营盘,发觉对方已经全师退走,大惊小怪的骑兵大呼小叫回到淮军营里,立刻求见张华轩,禀报给他知道。

“撤走了?”

张华轩披着夹衣,坐在大帐里抚着下巴思索。他咬着太平军不放,当然不是对方揣测的害怕朝廷责罚,扬州一战,江北大营败了,就他打了胜仗,清廷再蠢也不会怪罪到他的头上。这一次咬着不放,纯粹是要给这一部太平军施压,把他们迅速赶走,让他们回到原本的历史轨迹上去。

事实上,现在的态势与历史上也差不多,太平军想轻取扬州失败并不影响大局,昨天一战他们的精锐死伤也不多,从苏北进军也从来不是太平军高层们的选择,这次在扬州城下战死的精兵不多,还打破了江北大营,所得远大于所失,也不存在面子上过不去的问题,借着张华轩给太平军压力不够的契机,迅速摆脱离开,这应该是符合常理的行为,而不是对方假借退兵,吸引淮军主力追赶,最后杀一个回马枪。

想通了此节,张华轩精神一振,一把丢掉披在身上的夹袍,喝道:“击鼓传将,追击发匪!”

轰隆隆的鼓声迅速响起,张华轩发下令去,命令全军立刻出发,追击逃敌。

说是追击,方向却是不对,太平军应该是绕过扬州,往西北方向去了,张华轩却是一马当先,向着东北方向的邵伯镇而去,一众淮军将领面面相觑,却是不知道张华轩的用意,倒是苗以德跟随张华轩多日,对这个大人的想法约摸能猜中一点,不过身为中军军官,却是不敢胡乱说话,只是带着人簇拥在张华轩身前身后,小心护卫。

太平军的主力已经全部退走,过万淮军浩浩荡荡杀往三叉河与邵伯镇一带,有一些来自镇江的零散太平军一看即走,根本不敢交战,偶尔有些散兵游勇不开眼,也迅速被开路的中军营用来复枪打死。

等大军杀到了三叉河与邵伯镇一带,零散的清军与太平军都多了起来,淮军一边清散那些小股的太平军,一边收罗江北大营的败兵,小半天功夫,居然也收拢了两三千人。

这些清兵打仗不行,扰民却是行家里手,军营附近原本就很少有百姓敢住,此次大败后军纪荡然无存,没有了最基本的军法约束后这些散兵游勇越发祸害百姓,沿途几十里下来,乱兵们抢掠百姓,胡乱杀人、强奸等很多罪行数不胜数,仅是张华轩亲眼所见,就不下十几例。

犯事的清兵被张华轩下令抓捕起来,其中绝大多数是绿营兵,也有少部兵的八旗兵,绿营兵还算老实,八旗兵却是邪行的很,被抓捕时还高声叫骂,声称张华轩这个道台管不到他们,就算犯了军纪,也只有八旗的佐领参领们才管得着。

这些旗兵大爷所说的当然是事实,当苗以德汇报的时候,却发现张华轩的脸冷的可怕,当下不敢多说,老老实实退下,继续下令拿捕犯事的军人。

等到了黄昏时分,落日西斜,一万多淮军押着几十个太平军俘虏,还有收容的三千多清兵,再加上捆起来的四百多犯了严重军法的溃兵,形成了一支颇为奇怪的队伍。

因为天色已经晚了,上万人宣宣赫赫走了五六十里地,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是很难。最少在现在这个时代,背着火枪跨着腰刀,带着随身的被褥和给养,还要奉命做出各种战术动作,没准儿就得真枪实刀的干,肉体疲惫,精神压力很大,再走上几十里的路,任何一支军队都会感到疲惫,反正就张华轩的认知来说,现在这个时代能做到的很少,基本上只有淮军一支部队可以如此。

军令一下,后勤辎重工程部队立刻开始挖营扎寨,建造最简单的营房和牢固的防御。古人行军做战,晚上袭营十偷九胜,其实就是因为军队行军一累,将领也敷衍了事,在营寨建造上不肯多费力气,所以才会被敌人屡屡得手。淮军不管多累,营盘也可以很简单,外围防御设施却一定要牢固,这是张华轩定下来的死规矩,绝对不可以敷衍了事。

工兵等几个营开始动作搭营,后勤伙夫们也开始在斜坡上开挖炉灶,准备埋锅造饭。

大队的淮军士兵却是不敢妄动,再累再乏,没有军令,就一个个排成方阵,站得笔挺,不敢有丝毫懈怠。

几个绿营将领跟随张华轩跑了一天,对他们来说极是辛苦,可张华轩身为一军主帅却还是精神奕奕,没有一点疲惫之色,这些客军将领只得老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