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迎祥一下子站起来,说道:“对,老天爷都帮我们,他能够做出什么名堂来?咱们继续打。把大家都叫进来吧,商定一个计策,看看接下来咱们打哪里。”
罗德曼他们驻扎之后,更加注重收集情报,四海镖局的人源源不断地为他带来各地最新的消息。卢象升整顿军纪,并且帮助周边农民抗旱救灾,深得百姓好评。
过了几天,听说高迎祥调兵北上,罗德曼赶紧将拿到的消息给卢象升,在打战方面他自认为领导还算是有方,但是在策略方面,比起卢象升来,他就自愧不如了。两人一个收集情报一个做出决策,倒也算是配合默契。
“卢大人,叛军又有新动向了。”进了帐篷,罗德曼就把手中的消息告诉了卢象升。
卢象升正在看书,听他这么说,便问道:“他们去哪里了?”
罗德曼说道:“他们现在正在调集重兵北上,看样子是往凤阳的方向去了。看样子有十几万人。”
卢象升笑道:“他们胆子还真是大啊,去年才在凤阳吃了大亏,现在就又敢跑到那里去了?”
“卢大人,咱们现在得赶紧开拔大军前去阻击他们才是啊。”罗德曼说道。
卢象升却是摆了摆手说:“不着急不着急,现在士兵们正在帮助村民修建一条灌溉引水渠,等这水渠修好了咱们再走也不迟。张大人不是说了沿途要为百姓们做一些实事嘛,可不能这样半途而废了。”
“卢大人,难不成咱们就任凭他们这样再打凤阳不成?虽然咱们在那里也有一些守军,但是驰援一下总归是好的。”罗德曼有些着急地说道。
卢象升这才不紧不慢地揭开谜底说道:“不要担心,本官断定他们现在肯定不敢进攻凤阳,要知道去年那一次战斗的惨烈,很多人的心中都已经留下yīn影了,再加上现在的凤阳城已经是固若金汤,他再去打凤阳,那岂不是自讨苦吃吗?所以才不用担心,佯攻罢了,罗大人还是继续关注一下他们的动静吧。”
“你说的是真的?有把握?”罗德曼疑惑地问道。
卢象升却是摇了摇头说道:“要说绝对的把握那是没有的,一切都是推测而已,兵行险招罢了。若是咱们现在就开拔前往凤阳驰援,而他们又转道而攻其他,那岂不是让士兵疲于奔命,就算是到达了目的地恐怕也削减了战斗力了。罗大人不妨再多搜集一些情报。”
既然卢象升说的这么有把握,罗德曼也只好作罢,继续去搜集情报去了,过了几天的时候,他又来到了卢象升的帐篷,直截了当地说道:“他们前往庐州方向去了。”
卢象升站起身来笑着说道:“好了,现在他们就是来真的了,咱们往庐州方向去吧。庐州现在守城将士有多少你知道吗?”
“两万。”罗德曼说。
卢象升沉思了一会儿,说道:“两万,他有十几万,这兵力比较悬殊啊,对了,你说他们是往庐州方向去了,本官记得那里很多河流的,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炮船?”
罗德曼说:“天字战船是没有的,那个太重了,内河根本就开不起来的,只能下海。不过小炮船还是有一些,那都是之前不用了的,现在放在巢县码头呢。”
“哈哈,那真是天助我也,有炮船就好办了,现在马上就下令调集那些炮船前往庐州地界听候差遣,前提是不要暴露出去让叛军所知道了。”卢象升看来已经是有了对敌之策。
事不宜迟,两人商定了计策之后罗德曼马上就写了信去调集船只去了,卢象升带领着所有的士兵往庐州的方向而去。
同时,二月,山西在遭受连年的旱灾、虫灾后,三月,又发生大饥荒。时饥民无粮,只得食树皮、草叶。树皮、草叶尽,乃人相食。临近山西的河南南阳,也发生饥荒。唐王聿键奏河南南阳饥,甚有母烹其女以食者。崇祯帝乃下诏发三千五百金赈济山西、南阳,并免山西被灾州县新旧二饷。再加上各地张雷名下机构积极赈灾,灾情得以缓解。
再说这卢象升,他带领着士兵一路朝庐州而去,不久之后就发现了叛军的踪迹,便一路追随而去。
罗德曼带领着两万人光明正大出肥西强行攻击高军中路,摆开一副野战的架势,在高迎祥他们的必经之路上驻扎。
得知了这个消息之后,李自成和高迎祥两人都是十分高兴,区区两万人,怎么能够抵挡得住十几万大军?他毫不迟疑地下令强行进攻。罗德曼也是且战且退,一路往庐州的方向而去,高迎祥追杀得不亦乐乎。
殊不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卢象升带领着几万人正不远不近地跟在他们的后面。
到了距离庐州城不远的一片河滩之上,罗德曼的士兵终于没有了退路,只能停了下来。这个情况让高迎祥高兴坏了,李自成他们也没有想到这一次战斗居然会这么顺利,找这个情况上看起来这几万人已经是他们的囊中之物了。
“一下子灭了他们两万人,这可是好久没有这么大的胜利了,这一仗一定会鼓舞咱们的士气,打下庐州就更有把握了。”高迎祥高兴地说。(未完待续。。)
第二百一十章 硝烟乱(1)
() 唾手可得的胜利就在眼前,让最近打了好多次败仗的高迎祥高兴得什么都来不及思考。
李自成张献忠他们也没有想到这中间会有什么yīn谋,于是便纷纷展开了进攻的架势。
当然,罗德曼这么做自然有他的道理,这些都是和卢象升商量好的计策,看似背水一战,实际上却是另有依仗。
高迎祥在整顿了军队之后,马上下令对这两万人进行攻击,虽然他们的手中有三眼铳,但是面对比自己人数多了十万的高迎祥军,还是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在开始的时候虽然沾了点便宜,但是到后面就完全是只能肉搏了。战士们一个个倒下,罗德曼不得已往城下退缩,一路上丢下无数尸体。
就在他们快要坚持不住的时候,卢象升终于出动了,潜伏已久的卢象升部队有着最昂扬的斗志,当卢象升下令进攻的时候,士兵们都好似下山的猛虎,张牙舞爪让人心生畏惧。。。
这个情况是高迎祥他们没有想到的,因为一直以来探子们都没有发现卢象升部的存在,现在突然之间出现,自然给高迎祥部带来一定的恐慌。
不过这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卢象升这里也只有一万人不到,就算是和罗德曼的人加起来还不到高迎祥部的零头那么多,因此高迎祥他们并没有把这个情况放在心上,只是分出一小股力量来对战。
眼见着卢象升的部队出动了,庐州城防军自然也不甘示弱,毕竟叛军就在自己的城下。如果不出兵的话那是绝对不行的。于是三万城防军也从各个方向向高迎祥部展开了进攻。
这一下高迎祥他们终于发觉到了有些不对劲。这敌人一下子就从两万变成了六万,达到了自己的半数的水平,虽然不至于让他感觉到胜利无望,带来的压力也确实不小。
如果真的是这样就够了的话那对于高迎祥来说算是幸事了,因为这样的兵力布局自己要打赢也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之后出现的状况就让他始料未及了。
那是数十艘密密麻麻的战船,虽然比较小,但是毕竟属于热兵器。他们的出现让高迎祥的心都凉了半截,他可是不止一次地在火器上面栽跟头了。
看到战船的现身,卢象升和罗德曼都是暗自松了一口气,要是没有这些战船的帮忙,这一场战斗的胜负还真的是很难说的一件事情。
见陆地上面已经展开了激烈的战斗,船上的水手们自然是没有闲着,赶紧装填炮弹展开进攻。
因为数量很多,所以虽然炮弹的威力不怎么样,但是实际上综合实力却是非常恐怖的。那黑sè的小圆球呼啸着落在人群之中,每一次爆炸都能够带走十数人甚至是数十人的xìng命。比卢象升他们三方绞杀的速度还要快得多。这样一来,原本处于优势的高迎祥部在四面打击之下。逐渐落了下风。
虽然知道自己最大的敌人就是火炮,但是高迎祥也没有办法,他不具备使用那些重型火器的条件。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若是硬生生地在这里消耗,恐怕这十万大军也支撑不了多久的。
高迎祥马上将李自成给找了过来,让他带领三万jīng兵突围,绕过庐州去袭击和州。
眼见着李自成带领jīng兵从队伍之中脱离了出来,卢象升和罗德曼都是大惑不解,不知道他这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等到李自成部强行打开一个缺口,带领大家离开的时候,罗德曼马上率领自己的部队追击而去,卢象升和庐州城防军继续对高迎祥部进行围杀。
这罗德曼的军队在整个三支队伍里面算是战斗力最强的,毕竟配备了威力强大的火器,让他们去追击是再适合不过了。卢象升和庐州城防军自然是没有什么话说,只是加紧对高迎祥剩余的这些势力进行围剿。
突围之后,李自成部首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下了含山县。
唐高祖武德六年分历阳县西部地区设置含山县。武德八年县废。武后长安四年复置,更名武寿县。唐中宗神龙元年,复原名含山县。明初裁革历阳、乌江、含山三县,存和州,含南一部分属无为州。洪武十三年十一月复置含山县,属和州。
攻下含山县之后,李自成并未善罢甘休,他马不停蹄地再往江浦而去。江浦位于长江与松江府的交界处,乃是应天府的南大门,若是此地被攻下,让他占了这军工厂,恐怕会实力大增。
意识到这个状况之后,罗德曼不敢怠慢,下令让士兵们连夜赶路,务必要尽全力阻止这样的事情发生,同时他派人快马前往松江府和应天府报信。得知李自成带军前来,两地马上戒备森严了起来。
应天府作为旧都,实力自然不容小觑。而松江府最近几年因为张雷在这里开设了众多的工厂,经济实力腾飞的同时武装力量也得到了加强,不管是他们其中的那一个,都不是现在的李自成能够对付得了的。
当然,李自成也并没有想过自己要带着两万人进攻这两个地方,他另有打算。
再说高迎祥,见李自成带着人马离开,他马上鼓舞士气让大家不要丧气,他已经想好了对策。
两军对垒,激战数rì,互有死伤,某一rì,天还没亮,高迎祥部率领着所有的士兵,抛弃了帐篷辄重,只带上干粮,轻装上阵,退离了庐州。
远处对高迎祥军进行监视的卢象升部斥候看到了这一情况,马上将情况报告给了卢象升。卢象升想起了车厢下之战的时候,高迎祥也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进行了反攻,于是急急忙忙地让军队展开迎敌。
但是情况却和他想象之中的不一样,高迎祥部并没有趁他们熟睡之时展开进攻,而是退走。卢象升马上率领部队展开了追击,庐州城防军却没有跟随一起,而是留下来打扫战场,河上的炮船也在同一时间撤走了。
高迎祥部队从庐州出来,一路往滁州方向而去,他刚从那儿来,现在又要回到那里去。
之所以对拿下滁州有这么执着的追求,是因为滁州的地理位置。
滁州,古称“涂中”、“新昌”、“永阳”、“清流”。先秦时期为棠邑(今南京市**区),三国设镇,南朝建州,隋朝始称“滁州”,因滁河(涂水)贯通境内,又“涂”通“滁”,故名为“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