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国主真是贤王也。”苟梦玉赞赏道。
赵诚下午又去西湖逛了一遍,踏着苏东坡亲筑的浅堤信步而行,寻觅着宋代文人的风花雪月。两岸垂柳依依,春风拂面。令人有飘飘若仙之感。
西湖天下景。游者无愚贤;浅深随所得,谁能识其全。苏东坡如是说。在柳浪地深处,酒旗飘飘,游人如织,头戴文士巾的学子摇头晃脑地呤诗作赋,商贩兜售着自己的货物。湖面上微波荡漾,亭台楼榭点缀其中,好一派歌舞升平之景。只是“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普通百姓,无论是文人墨客,还是贩夫走卒,并没有从这位远道而来的贺兰国王的身上看到自己闲适生活的隐患所在。
“国主以为这西湖风景如何?”苟梦玉见赵诚与刘翼两人连连赞叹西湖之美,故意问道。
“西湖美景天下第一。料想汴京也难及其十一。这固然不错。不过却多了几分人工修饰之意。曾有人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赵诚打击了一下他的骄傲之心,“因而就多了些脂粉之气,倘若贵国男儿都陶醉于这良辰美景之中,恐怕却让中原百姓小看了。贵国君臣难道只知西湖美景,殊不知汴京乃赵宋龙兴之地,岂能薄祖而厚今?”
赵诚这讥讽之言让苟梦玉有些羞愧,却也无法反驳,只得左右而言它。
当天夜晚,华灯初上,但万家***,茶楼酒肆***通明,让这临安城内夜如白昼。万花楼是临安城内最著名的一家青楼,历来受文人墨客及达官贵人地青睐,那腰缠万贯的商贾也拼命地挤进来,沾些文化风流之气,一掷万金则是免不了的。
楼中的妙龄女子都是色艺俱佳之人,从小就接受过文词曲赋的良好训练,故而在客人当中极受欢迎。宋国的文人达官们也争相来这万花楼中应酬,倒不是什么有伤风化之事,甚至有文人以成为万花楼中某位头牌小姐幕宾而为荣。只是风流事多,但有柳永才情者太少。
贺兰国王赵诚怀着十分好奇地心理,光顾了一回万花楼。
那嬷母见贺兰国王身份尊贵,却和蔼可亲,看上去潇洒英俊,又出手阔绰,特意招来自己手中最好的张三娘来为赵诚唱曲。
赵诚听惯了西域热烈奔放地地歌曲,看惯了西域歌姬胆大豪放的舞蹈,这大宋国青楼中小曲在他听了完全是另一种享受。虽然香词艳曲,赵诚并不喜欢,但是在此时的他看来,却是不虚此行,即使是这张三娘随便唱一支不入流的小曲,他也会极认真的欣赏。
他与刘翼两人坐在席前,相互品着美酒,偶尔品评一下张三娘口中的艳词,苟梦玉也全程陪同。几人正惬意间,只听隔壁突然传来响亮的唱和声: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歌声豪放,然而词更让人血脉喷张,这让正为赵诚吟唱的张三娘不禁受到了影响,手中弹奏的琵琶走了调,连连致歉不已。
赵诚与刘翼两人面面相觑,岳父地《满江红》也是他们两人所欣赏的,只是隔壁有人恰恰在这个时间地点,唱什么“踏破贺兰山阙”,不是故意找麻烦吗?要知道在这青楼里,寻常人是来找乐子的,要点唱这豪放精忠的《满江红》的恐怕仅此一回。外面刚才还喧闹地场面,便得哑雀无声,万花楼地客人们都知道贺兰国王在此,料想定会有大事发生。
立在门口的徐不放受不了这种公然挑衅,扬了扬手中地长刀,只得赵诚微点点头。那作陪的苟梦玉一脸尴尬,只得连连劝慰赵诚息怒。
“三娘,我这也有一首《满江红》词,你来弹这曲子。我来唱!”赵诚微微一笑道,又冲着苟梦玉道,“此事并非小王挑衅,若小王有得罪处,烦请苟大人为我作证。”
那张三娘本见赵诚极有风度,目光温和,以为他是谦谦君子,此时只觉得自己心房却被赵诚刀子般的目光刺得紧缩了一下。她只得找到了调子,弹起来。只听赵诚拍节而歌:
拂拭残碑,敕飞字,依稀堪读。慨当初,倚飞何重,后来何酷!岂是功成身合死,可怜事去言难赎。最无辜,堪恨又堪悲,风波狱。
岂不念,封疆蹙!岂不念,徽钦辱!念徽钦既返,此身何属。千载休谈南渡错,当时自怕中原复。笑区区,一桧亦何能,逢其欲。
来而不往非礼也,赵诚这一首《满江红》,却是直抵宋国君臣及士人的软肋,一曲歌罢,闻者不禁动容。苟梦玉大惊失色,隔壁也不见刚才的嚣张。
唯有刘翼等人大呼:“好!”
明朝文征明所作。
第四卷 贺兰雪
第五十四章 满江红㈡
岳飞无疑是这个时代最让宋人扼腕长叹的一个人物。
他曾气吞山河,有直捣黄龙府女真人兴起之地的豪气,金国名将兀术也曾感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可是就在岳飞可望一鼓作气收复中原的时候,却被十二道金牌给召了回去。结果,被以“莫须有”的罪名给结果了他年轻的生命,让亲者痛仇者快。
生前招皇帝与权相的猜疑,死后在孝宗年间却又是加谥号,又是追封为王,这些死后的荣耀难道可以弥补岳飞的冤屈吗?若这些遗憾没有发生,世事也许会有另一种局面。
高宗赵构怕钦宗归南复位而杀岳乞和之说,在民间相当流行。高宗的这种用心的确是存在的。但是一个新立的君主,不谈复国,是很难取得人心的。因此他在左右矛盾之中,一边多次议和,一边摆出光复的架势。秦桧不过是把握住高宗皇帝的心理罢了,从某种程度上讲,他是替高宗皇帝背了黑锅。秦桧死后也没得到什么好下场,宁宗年间被追削去王爵,改谥“谬丑”…………这绝对是一个让人他在阴间也要感到羞愧的谥号。但后来韩胄北伐失败,史弥远等谋杀韩胄讨好金人,又恢复秦桧的封谥。这种变更成为了政治需要,羞耻之心荡然无存。
但是,宋国士人对高宗皇帝的质疑,只是私下里议论,至多骂骂秦桧。像贺兰国王这样公开地说皇帝地不是。却是极少。果然。当赵诚唱出这一首《满江红》之后,苟梦玉及万花楼中地客人们都愣住了。
赵诚本不是特别不爽,岳飞也是赵诚所景仰的一位武将,岳飞词中的“贺兰山阙”也不过是一种虚托。贺兰山与辽东的黄龙府相差十万八千里,如同其他人用诸如“楼兰”、“西北”之类地词汇,不过是用来代指自己的敌人敌国而已。
他只是借题发挥,若是隔壁包间中无人唱什么“踏破贺兰山阙”,他可不会公开指摘宋国皇帝的不是。
“本王出身蒙古大漠,自幼仰慕汉家衣冠文物,以读汉书说汉话为荣,身边如刘明远等汉文士常伴左右。现又有贺兰国王的封号,然贵国子民却公然说要踏破我贺兰山,这是何道理?难不成。贵国对我贺兰有所企图?”赵诚倒打一耙。
“国主言重了。这不过是几位酒喝多了的太学生的猖狂之言。”苟梦玉只得耐着性子解释道,心中暗骂赵诚无耻。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太学生这些预备官员们,总是关心江山社稷,并且敢于公开指摘朝堂大员们的不是,而且大臣们往往不太敢得罪的一部分人。他们借此机会在隔壁诵唱岳飞的这首慷慨激昂的《满江红》,无非是表达对外族人地仇恨,对朝中君臣醉心于偏安一隅地不满,甚或是宋蒙约好一事极力反对。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刘翼道,“我家国主亲为使者,目的就是为了贵我两国约好,共灭女真。依苟大人看,这胡虏肉、匈奴血。我家国主身上有没有?”
“岳将军这首词。说的却是女真人。刘副使何必故意望文生义呢?本官定当禀明朝廷,让那几位太学生当面向国主陪礼道歉。”苟梦玉道。“但若真要计较,国主身为使臣,客居我临安陪都,却污蔑我大宋高宗皇帝圣誉,怕也是有些过了吧?”
赵诚微微一笑:“那好,苟大人,此事暂且揭过。可否请隔壁那几位太学生来一会?在这万花楼里,能听得到这岳元帅这首豪迈之词,也是令本王倍感意外的事情。”
“请国主稍待!”苟梦玉见赵诚不想将事情闹大,他也打着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主意,欣然同意。
时间不大,从门外走进了一溜三位年轻学子,各个身着长衫,头戴文士巾,脸上都浮着酒色,怕是喝了不少酒。苟梦玉大概是教育了他们一顿,个个脸上都有些不情不愿的神色,只是那年轻的脸庞上都长着青春痘。
“临安末学参见贺兰国王大驾。”太学生们重重作揖,口气中却没有太多的恭敬之意。赵诚对他们行着注目礼,心想这些学生,今天在自己逛西湖时,怕是远远地见到过自己。
“诸位士子,请坐。”赵诚命人赐坐。
年轻的太学生,有钱佑、李舫、陈时臣三人没有推辞,郑重地坐在赵诚地面前,有和赵诚理论一番的姿态。
“国王大驾光临我临安城,意欲何为?”钱佑开门见山地问道。
“自然是蒙宋约好,共灭女真。”赵诚道,“纵是无功而返,领略西湖风光山色与南朝风物,也是不虚此行也。”
“那末学抖胆一问,若是灭了女真,贵主当如何以待我大宋国?”李舫道。
“自然是睦邻友好,共分天下。”赵诚回答道。
“口说无凭。只是不知,大河上下,我大宋是否能光复中原?贵主莫非是想效仿宣和年间旧事,虚以委蛇,怕也是对我大宋江山虎视眈眈吧?”陈时臣冷笑道。
这陈时臣面黑,丝毫不惧赵诚身边护卫杀人的眼神,大有鱼死网破之势。
“那依陈公子所言,我欲何为?”赵诚反问道。
“依在下所推测,贵国以一己之力攻金,恐怕力有所未及吧?彼国与那女真人有何异同?不过是逞口实之利,意欲借我大宋之力,以成灭金之实。倘若金国被灭,则是蒙宋开战之时,此事乃我大宋朝野人所共知之事。国主远道而来。恐怕是白忙这一遭了。”陈时臣道。
那钱佑也道:“哼,国主方才所唱之词,意欲何为?岳鹏举已逝多年,然我大宋朝精兵良将无数。光复中原批日可待,不劳贵国费心。”
“真是这样地吗?”赵诚轻笑道,“自宋国君臣南渡以来,也曾有光复中原地雄心壮志。诸位方才吟唱岳元帅之词,意气干云,然可见光复汴京有期可待乎?至于精兵良将嘛?淮东李全之事小王也曾有所耳闻。若是贵国朝臣一心,上下用命,何曾有李全将淮东搅得鸡犬不宁?”
“那是朝臣偶有失察。”李舫维护着自己地朝廷。
“哈哈。”赵诚却大笑,“尔等是书生,所谓关心天下大事。本无可厚非。但若是仅凭书生意气,恐怕也是难让百姓依靠。尔等可知军国大事并非如一餐一宿简单,一军出击,兵士要训练有素,帅将要知兵善战,又要钱饷、兵仗、粮食齐备。临阵者,讲究一动一静一止一进,须臾就知胜负。若是如岳元帅一般受人制肘,身死何处尚不可知。岂能浴血奋战?”
“文官不爱钱,武将不怕死,天下俱平矣!”三位太学生都异口同声道。
“嗯,这话虽没错,难道诸位不知这话实在有些空泛了些吧?”赵诚道。“如何文官不爱钱。又如何才能让武将不怕死呢?本王盼诸位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