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转世小太监之乱世称雄-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醯糜欣恚谂员咚档溃骸翱龋芩胁恍心兀凑笕四翟趺窗欤颐蔷驮趺窗欤雀善鹄丛偎怠!鄙写笥卤徽郧壳笄榫攘诵悦父鲈赂耪郧堪觳睿醯么Υλ呈郑匀欢哉郧渴茄蕴拼恿恕�

当天下午,一行人回到京城,来到赵强的住处(如今赵强已经搬出皇宫,在灵镜胡同买了一处宅院,还雇了几个仆人和家丁)三个人接着计议办批发市场的事情,田精明和尚大勇都是精通世事之人,能力很强,所以谈到具体实施上的事务很是得心应手,只一个时辰就理出一份详细的方案。第二天赵强进宫向崇祯皇帝汇报了特区建设的思路,崇祯很痛快的批准了。为了避免地方官员的掣肘,赵强还请旨将在兖洲府救下来的定山县令张浩调任通州县县令,崇祯也准了。

筹备了两天以后,特区建设就拉开了架势。赵强将自己的行辕搬到了通州,就地指挥。由尚大勇带着一帮校尉赴直隶各洲县招用民工,田精明带着那帮老吏负责工料物品的采买,赵强以户部名义发文各省,征调各地有建筑经验的能工巧匠。他还带人到现场勘察,设计筹划特区的建设规划。

直隶地区人口密集,无地的流民无业者甚多,所以听说这里要招民工,不仅管饭,而且每月还有工钱,自然是应者云集,尚大勇他们专挑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优中选优,竟比招兵还要严格,很快就召集了8000多民工。赵强把民工分成四队,一队负责疏浚砖河河道,清理河道淤泥,整修堤岸,建设码头,使运河中的货船可以通过砖河开到这里。二队负责建设在特区区域中央集贸市场和仓库。三队负责修路,除了特区内部两横两纵四条路外,还整修了特区连接到外省的几条官道的通道。四队负责民用设施的建设,主要是在集贸市场的四周按照八卦的方位修建民房聚居区,作为工人的宿舍,在区域内道路的两旁则修建各式各样的二层三层的小楼,作为将来开办各种生意的场所。赵强就管着户部的国债和军需处,手里钱粮充裕,所以筹建工作事事趁手,进展很快,而且赵强为人大方,对手下宽厚,给民工的伙食很好,每顿饭都有肉,主食管够,每周还轮流的给民工放一天假,工钱也是足额及时的发放,对于各地举荐来的工匠们还特殊的给予补贴和照顾,专门辟了住处,还给配了伺候他们的佣人,这些民工从没有遇到过这么好的主顾,自然是干劲儿冲天,谁也不肯偷懒耍滑。只两个月的时间,市场的建设就已经初见规模了。

这一天,赵强召集几个幕僚开会研究市场经营的事情,田精明是总帐房,先汇报了建设前期的花费情况,只两个月的时间,连工带料的已经花掉了近100万两银子。赵强是个花钱没数的人,只要认为是该花的钱,他大笔一挥就批出去了,如今听到这个数目也是吓了一跳,因为这些钱是从国债银子里垫出来的,今后总是要还的,这市场能不能赚回这些钱来他心里也没底,几个幕僚听了这个数字,也是一脸的担心。

赵强咧着嘴嘬着牙花子说道:“靠,都花了那么多钱啦,这得哪辈子还上啊!”

尚大勇现在是四个民工队的总监工,见赵强为难,直着嗓子说道:“管他呢,我们先干起来,实在还不上就他奶奶的不还了,这是皇上借的钱,他们还敢上门来催债不成。”

赵强笑笑说道:“你这主意不行,好借好还,再借不难,咱们借钱也好,做生意也好得讲信誉。不过你说的这条对,不管那么多先干起来再说。”接着赵强开始阐述自己早已想好的经营方案了。经营方案一共四条:第一,户部发文要求各地洲府在城里贴告示,将这里建设贸易市场的消息公告出去,号召各地商人到这里来贸易。第二,让田精明亲自到苏州去找张晓东,让他协助从南方采办一批丝绸、瓷器、粮食和药材,这些东西都是北方现在急缺的货物,不愁卖不出去,同时选择建立一批供应商的关系。第三,协调兵户二部和河道衙门,制作一批货引(牌照),所有特区派出的车船在运输途中一律优先安排,而且沿途不得抽税;第四,行文沿海各个市舶司衙门,凡从国外进口的大宗货物一律官价卖给特区,由特区负责对外发售。这几个条件是赵强琢磨了好多日子才想定的,一句话,就是利用官办特区的优势,把资源用足喽。

众人听了赵强的意见均觉可行,又在一些经营细节上添砖加瓦的补充了一些,赵强吩咐一个师爷草拟一份市场交易的章程,在市场的大厅里张榜公布出来,以示公平交易。

赵强看议的差不多了,说道:“各位还有什么事吗?”

这时候,尚大勇起身说道:“对了,赵大人,下官还有一事请示,市场前边的那个牌楼已经修好了,这牌楼上的对子应该写什么内容,请大人示下。”

对对子赵强可不在行,他冲众人说道:“你们大伙有什么好对子,都说说,咱们挑个好的。”

大伙七嘴八舌的开始议论,无外乎是“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这类比较常见的对子,赵强听了觉得俗气,都不满意。他起身围着屋子转腰子,忽然想起原来在小说里看过的一副对子,于是张口说道:“有了,你们听着啊,这个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东运河西运河,东西运河运东西,这个横批吗?靠!这个横批你们大伙再想想。”

“妙呀!”、“高啊!”他此对一出,立即赢得满堂的喝彩,这个对子把特区建在通州和紧邻运河的情形描述出来,对仗工整,还暗含着生意四通八达的意思,构思奇巧,寓意深刻,让众人由衷的佩服。大伙儿纷纷提出横批的内容,最后还是赵强一锤定音,横批:公平交易。

看看众人没有其他事情了,赵强说道:“我看就这么着吧,大伙分头行动,各司其职,争取大发利市,咱们都有钱花。”

众人散去,田精明和尚大勇留了下来,尚大勇用求教的语气问道:“赵大人,我跟您日久,发现您发言时常常先说一个‘靠’字,我琢磨了好多日子,也没搞懂什么意思,所以想向大人请教。”这个疑问田精明也有,不由也伸长耳朵听赵强的解释。

这赵强在现代是个小混混,整天嘴里不干净说话带脏字,自己也没意识到,回到古代当了大官这毛病也没改掉,如今见问起来,觉得好笑,又不好直说,只得敷衍着答道:“这个,这个‘靠’字吗,本来就是这个曹的字,这个,这个曹呢是三国演义里面一位大奸臣,啊,这个白脸儿大奸臣,对大奸臣呢,自然这个说话就不用客气啦,所以说话的时候如果这个生气、恼火、激动什么的,就先说这个字,来表示自己的这个情绪。”

尚、田二人都纷纷点头称是,心里佩服赵强,谁说我们赵大人不读书啊,人家那学问深了去了!

第二十章批发市场

崇祯12年6月,特区贸易市场正式开张营业,而且一开张生意就异常的红火,完全超出了赵强他们的想象。

中国地域辽阔,物产丰富,地区间的出产差异性很大,物资交流需求旺盛,地区间货物差价也很高。在明末年间,民间已经有一大批专门从事贸易的商人,地区间贸易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并逐步形成了晋商、徽商、浙商等以地域为代表的民间商会组织。但由于交通不便利和信息沟通手段落后,加上世道纷乱,民间贸易成本很高,风险也极大,南北的货物运输一个往返就要几个月的时间,往往走的时候是本地急需的货物,几个月以后运回来时,已经多的卖不出去了,而且货物运输的交通工具和人力成本很高,再加上沿途的官府抽税和盗匪的劫掠,要想通过贸易赚钱是非常难的。这个特区贸易市场的建立,有效解决了南北贸易中的很多问题,货物运输是官船、官车,没有了地方上的勒啃,而且统购统运,采购和运输成本大大降低,各地的商人们直接到市场上选择自己需要的货物,以最快的速度运回本地销售,大大降低了经营的风险;而需要什么货物或者想出售什么货物,也都可以通过贸易市场来帮助实现。所以这个市场一建起来,各地的客商就纷至沓来,贸易市场也就一下子热闹了起来。

通州本就是连通南北的交通要道,如今建了这个大市场,更是一下子成了南北物资交流的集散地。在通州的各条官道上,行人、马车、轿子每天都是川流不息;在砖河通往运河的那段水路也是万帆云集,在特区码头上所有的堆场和仓库都堆满了货物;在交易大厅里,等着交易的商人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贸易市场做的是批发业务,从各地采购大宗的货物,运到市场里,加价以后再对外批发,赵强在批发价格上随行就市,不乱加价,而且所有出售的商品一律明码标价,比商人们自行采购、运输的货物价格还要低,受到了广大客商的一致赞誉。饶是如此,这一买一卖之间的巨大利润空间也让赵强赚了个盆满钵盈。赵强还选择有信誉、有实力的商家建立合作关系,让他们负责在各地货源的筹集和采买,并把兵户二部联合发放的商引(执照)交给他们,沿途运输就少了很多麻烦。

到了月底一盘帐,大市场在一个月里居然净赚20多万两银子,看着帐房交来的大把的银票和白花花的银子,赵强兴奋的一夜没睡着觉。第二天一大早,他就召集几个幕僚碰头开会,商讨下一步的事情。

虽然一夜没睡,赵强精神头依然很足,照例由赵强先训了一通话以后,田精明汇报了一个月来的经营情况,贸易市场净赚了20多万,市场建设后期工程基本上都完工了,花费不大。听了这个消息,大伙儿都是异常的兴奋。

接下来谈下一步的工作安排,还是田精明率先说道:“赵大人,我这里有几个事情请大人定夺。第一个是我们这个市场交易是采用统一采购和运输,再对外批发的方式。这种方式适合于象粮食、煤炭、木材、瓷器、药材等这些大宗的货物,所以那些本钱小或者比较零碎特别的货物就不好进行交易,很多本小的商户都提意见,希望我们能给他们想想办法。”

“恩,这个问题吗?”赵强埋头琢磨了一下,然后说道:“这个问题好办,咱们把贸易管理办法修改一下,以后官家只负责几种主要的大宗货物的采购和批发业务,剩下那些商品。我们让商人们自由贸易,我们在市场里设立一些个摊位,租给商人们,作为交易谈判之所,这个办法怎么样?”

“靠!好主意。”大伙一致赞同。

“那我说第二个问题,现在我们这个市场生意红火,往来客商人数众多,这个吃饭、住宿等等非常的不方便,有很多的商家来打听,我们在道路两边建的那些小楼是否可以发卖,交给他们来经营生意?如果可以,那多少钱发卖合适,请大人定夺。”

“对呀!我们在这儿还有一大笔买卖没做呢!”赵强想到这些个临街的店铺要是卖出去,那就又是一大笔收入,不禁兴奋的跳了起来。他搓着手,来回的踱步,盘算着卖多少钱合适,大伙儿知道他主意多,都支着耳朵等着下文,转了几个来回,赵强也没想好,于是冲众人问道:“靠!这还真不好定,定高了没人买,定低了咱们可就亏了。”

见赵强也没准主意,大伙一阵失望,尚大勇性急,忍不住说道:“靠!干脆就2000两一个铺子,反正盖这些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