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要能把眼前这关糊弄过去;他和裴矩二人刚才甚至商量好了抓两个替罪羊出来;以免此事牵连太广。
〃人都没了;再调查真相有什么用?封个再高的官爵有什么用?难道还能让他活过来么?还是为了塞天下悠悠之口?〃萧皇后以手掩面;哽咽着质问。
背后的那些猫腻她约略也能猜得到;那个少年过于正直;过于善良。总是一厢情愿地把所有人往好处里想。却不明白这官场本来就是时间最肮脏的;不能和光同尘者;最后的结局只有毁灭!
〃娘娘保重身体!〃裴矩和虞世基赶紧向后退了半步;眼观鼻;鼻观心;以免看到更尴尬场面。
出乎他们二人的意料;经历了最初的软弱后;萧皇后快速镇定了下来。〃就这些么?〃她抹去腮边的泪;冷笑着向两位肱股之臣询问。
〃就;就这些。臣等不知道该不该让陛下;陛下知晓?〃裴矩和虞世基二人被萧后盯得脊背发凉;低着头;有气无力地回答。
〃还是;还是别让陛下知道了吧!反正已经到了这般田地!况且你等已经瞒了他那么多;何必不再多瞒一件!〃萧皇后笑了笑;命令。脸上的表情突然变得轻松;仿佛顿悟禅机般;瞬间放下了心头所有负担。
〃但;但凭娘娘做主!〃裴矩和虞世基互相看了看;然后迫不及待地回答。一件让人魂飞魄散的消息居然如此轻松地就能蒙混过关;早知道如此;大伙又何必自己把自己吓个半死!
〃陛下刚刚睡着;你们去处理其他事情吧。等他醒来后;自然会召见你们!〃萧皇后回头看了看醉梦中的杨广;笑着叮嘱。
〃臣等遵命!〃裴矩和虞世基两人也心虚地向寝宫内看了一眼;躬身回答。
望着两位肱股仓惶远去的身影;萧皇后愣愣地站了片刻;然后又缓缓转回了寝宫内。没有必要再去问吉儿的意思了;丈夫所看重的人十有八九已经不在人世。这个曾经鼎盛的大隋朝;也很快就要如园里的琼花一样落去。既然结局已经依稀可见;与其清醒着忍受折磨;还不如和陛下一同糊涂着;直到路的尽头。
〃外边有什么事情么?〃龙床上的杨广翻了个身;喃喃地问。
〃没事;园子里的琼花落了!〃萧后笑了笑;低声回答。
〃嗯;没事就好!你也休息片刻吧。别操心太多;累坏了身体!〃背对着妻子;杨广梦呓般叮嘱。借着打哈欠的瞬间;轻轻用手抹去了眼角上的泪痕。
—————————————————尾声——————————
四月的天;就像上位者的脸;谁也预料不到何时阴;何时放晴。这种电闪雷鸣的气候最招人烦;特别是在心神不宁的时候。监军御史萧怀静手里拿着一支笔;坐在书房内沉吟。砚台上的墨都已经快凝住了;一份奏折却写了再揉;揉了再写;半天也想不好合适的措词。
〃反正姓李的已经兵败身死;怎么糊弄都不会有人替他出头!〃看了看对着窗口砸个不停的闪电;他自言自语地替自己壮胆儿。但左右眼皮却一直跳个不停;心里边也惶惶的;仿佛感觉到今天要发生什么大事儿般。
还能发生什么事情呢?对手不过是个莽夫而已。自己和东都的那几位大人只是动了动嘴巴就除掉了他。虽然又让李密捞的个大便宜;总比眼睁睁地看着他挑战大伙的底限来得好。况且会打仗武将多得是;当年晏子二桃杀了三士后;齐国不照样有司马将军撑起半边天么?
莽夫;到最后关头依然有妇人之仁的莽夫。想到当日的凶险情况;萧怀静至今还心有余悸。四万多郡兵从前线掉头向西;当时大伙都以为捅了马蜂窝。谁料郡兵只是各回各家而已;姓李的根本没有造反的勇气!
他既然到最后都没造反;再牵强附会地说其心怀不轨就糊弄不过去了。不如把〃功劳〃全推给瓦岗军。想到这;萧怀静终于下定了决心。既然如此;秦叔宝和罗士信两个也不用在大牢里关着了;许给他们些好处;两个不入流的地方武将还不感激自己平反昭雪之恩。武将么;就该是文人手里的剑;指向哪里便砍向哪里;最忌讳自己想东想西。
〃萧大人忙什么呢?〃一声招呼从门口传来;打断萧怀静的思绪;抬起头;他看见裴仁基缓步踱进书房。
〃在想给江都的奏折。裴、虞两位大人问李将军到底有没有反意;我不太好回答!〃萧怀静抬头看了虎牢关守将裴仁基一眼;然后又将心思集中到奏折上。
〃萧大人当日不说手里有确凿证据可以证明姓李的造反么?直接呈到东都不就行了么?何必费这么大的劲儿?〃裴仁基看了看团在书案旁边的一堆写废了的纸张;有些惊诧地问。
〃当日;当日我也是被东都所逼;才不得不那么说。但现在看来;越王殿下可能是误信了谣传!〃萧怀静皱了皱眉头;说道。
他最烦别人哪壶不开提哪壶!此事本来与姓裴的无干;但此人偏偏多生是非。当日在自己下令封锁关门;并派兵捉拿秦叔宝和罗士信二人以防走漏消息时;此人就有些推三阻四。若不是有段大人事先有所准备;特地送来了亲笔信和越王殿下的手谕;说不定一个完美的谋划就要坏在姓裴的手里。
〃哦;原来反与不反;俱在大人一张嘴!〃裴仁基却没有半点不惹人讨厌的觉悟;说出的话让萧怀静听起来直憋气。
〃裴大人这是什么意思!〃萧怀静本来就看裴仁基不顺眼;将笔向向案上重重一丢;厉声质问。
他是大隋皇亲;后台硬度在整个朝廷中数一数二;可不怕得罪一个裴氏远方子弟。况且监军的权力本来就比主将大;双方真的翻了脸;最后姓裴的肯定要吃不了兜着走。
平日只要萧监军一竖眼睛;裴通守肯定忍气吞声。谁料今天所有东西都不对劲儿。听到对方的怒喝;素有窝囊之名的裴仁基非但没有退让;反而向前走了几步;站在监军大人的面前冷笑道:〃我也接到密报;说萧大人蓄意谋反!〃
〃你;你血口喷人!〃萧怀静被裴仁基的举动吓了一跳;身体后仰贴上了墙壁;厉声叫道。
〃放心;萧大人死后;我也会向江都上本;申明这是一场误会!〃裴仁基笑着拔出横刀;扫起一片殷红的血光。
红色的血;淌满整个屋子。
太原;唐公府。处理掉朝廷派来的王威、高君雅两名隋将后;所有人都长长出了口气。万事都已经具备;只待建成和婉儿等人返回太原;李家就可以放手一搏。虽然为了这一天付出的代价有些大;但化家为国的机会毕竟已经来到了眼前!
也有人神色凝重;唐公李渊的心腹爱将刘弘基就是其中一个。处理完了善后事宜;他将二公子李世民拉到一旁;神神秘秘的不知道嘀咕些什么。也许是出了什么误会;二人最后竟然争执了起来;说话的嗓门越来越大。
〃二公子玩得好手段;就不怕青史上留下骂名么?〃猛然;有一句话顺着风传开;钻入了所有偷听的耳朵。
〃今后的历史;将由你我来写!〃李世民笑着回转身;大步远去。
第六卷 《广陵散》卷终
酒徒注:到底开不开第七卷呢;嗯;这是一件非常难以决定的事。
第七卷 逍遥游 第一章 羽化 (一 上)
如果可以在死去的李大将军与活着的犟小子李旭之间任选其一的话,黄门侍郎参掌朝政裴矩大人肯定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后者。虽然李旭的所作所为曾经让人甚感头疼,但活着的李旭从没主动给他惹过半点实际上的麻烦,并且一年四季孝敬不断。而死了的李大将军却把他推到了浇满了油脂的薪柴堆上,稍有不慎,便会被烧得尸骨无存。
已经常年不问政事的杨广很容易糊弄,特别是在取得了萧皇后的首肯的情况下,裴矩和虞世基二人随便编造个诸如“被瓦岗军遣刺客所害”之类的谎言就能将李旭的死因搪塞过去。但文武百官的悠悠之口却很难塞,自从李大将军战死的消息传到江都后,那些以前跟其有过交情的,没有交情的,甚至早就巴不得这一天到来的家伙们突然都变得正义起来,各类问责的奏折如雪片般向行宫里飞。两位参掌朝政的处理动作刚一迟缓,河南就传来了荥阳通守裴仁基率部造反的消息。还没等裴、虞两位从震惊中回过神儿,襄城通守郑勃又以“似有不轨图谋”的罪名剁了东都派去的监军王孝逸。紧跟着河东李渊借故杀了高君雅和王威,彭城张芮斩了朝散大夫柳茂,就连近两年刚刚被朝廷破格提拔,素有“忠义”之名的江都通守王世充,都按兵于淮北不奉号令了。上书朝廷说久领大军在外,恐为流言所伤,身死兵散云云。
裴矩被气得七窍生烟,但拿借机生事的人却无可奈何。凭心而论,东都这次做得的确太过。大伙看姓李的不顺眼,找机会倾轧他一下是正常之举。但无论如何也不该将此人向绝路上逼。先前有这样一位盖世名将震慑着,某些蠢蠢欲动的家伙还不敢明目张胆的造反。现在口实有了,威胁尽去,人家能不把握这送上门来的好机会么?
眼下唯一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敷衍办法就是由江都下旨将背后陷害李旭的那个人揪出来当众处死,借此平息一下各地军官们的愤怒。但这个替罪羊又实在难找。能调动王辩和裴仁基二人,让他们放开虎牢关防线者的官职绝不可能太小,此外,在查无实据的情况下倾东都之兵堵李旭的后路也是个大手笔行为,没有越王杨侗的首肯,虎贲郎将刘长恭自己绝对没那个胆儿。
“怎么着咱们也不能将越王殿下治罪吧,他小小年纪又懂什么?”朝房里都不是外人,所以裴矩也不怕有人弹劾自己诽谤监国皇亲。众所周知,越王杨侗不过是个摆设,东都的军政大权眼下实际掌握在光禄大夫段达、太府卿元文都、检校民部尚书韦津、右武卫将军皇甫天逸、右司郎卢楚等人手里。至于这些人为什么非将李旭逼上绝路的原因,不用猜,他也能略知一二。
“其实,这事儿不怪段大夫他们下手狠,李大将军骁勇是骁勇,但做事有些太不自量力了!”另一个参掌朝政的大臣虞世基也为李旭的死而深感叹婉。在他眼里,李旭的死绝不是因为东都方面误信李家叔侄即将造反的谣言那样简单。即便没有这个谣言,段达等人依旧会想方设法除掉他。而谣言的出现,只是为东都提供了一个良机而已。
只是段达等人行事过于肆无忌惮,并且落下了太多的把柄。其实即便他们不出手,再缓个一年半载,朝廷之中也有无数大人物跳出来,用尽一切手段让姓李的身败名裂。这一切都是早已注定好的,任何人改变不了。
“是啊,有些东西,先帝都浅试则止,李将军居然一头就撞了上去!不头破血流,才怪!”秘书郎虞世南对其兄的说法深表赞同。早在李旭未战没之前,他就和很多秘书学士私下里议论过,认为此人眼下名声虽然响亮,将来必不得善终。因为其所作所为的那些事情,已经远远超出了一名武将的职权范围!
秘书学士们私下认为,李旭必死之罪有三。第一,擅开官仓,沽名钓誉。第二,擅更选士之道,扰乱地方官秩。第三,私分匪患区田产,示私恩于士卒。
洛阳附近的官仓里装的都是朝廷为了战备而储存的粮食,先帝早有遗训,擅动官仓者处斩。但在李旭所犯下的三条死罪之中,这一条反而最轻。毕竟他奉命督师河南,没有理由让弟兄们饿着肚子和流寇拼命。况且如果管城被贼军攻克,粮仓里的存储也会便宜了瓦岗众,不如先给郡兵和饥民们分了,反而断了贼军的念想。
但第二和第三两条大过却是罪无可恕。无论李旭当初的立意有多善良,这两条政策施行起来效果多么好,都于事无补。九品中正制选材已经是绵延了数百年的旧例,以先帝之人望,曾经想以科举完全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