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荒川太郎与木村小次郎中,小林光一很难做出选择。
从根本上讲,东海冲突以空中战场为主,而且小林光一坚持主张控制冲突规模,也就得尽量限制交战范围。在没有绝对必要的情况下,应尽量避免海上交战,毕竟海战的损失与代价远远超过空战。
如此一来,空中自卫队司令荒川太郎就是头号人选。
问题是,中国会控制交战范围吗?
不管小林光一如果看待中国的态度,中国海军的东海舰队已经出港,南海舰队与北海舰队正在集结,连陆军也在积极备战。中国不但要夺回钓鱼岛,还很有可能趁此机会完成统一大业。
打起来后,战争规模就不由日本决定。
如果以海战为主,木村小次郎才是理想人选。
小林光一不得不在两者间做出选择,而且他知道,这个选择将决定日本在这场冲突中的基本军事方针。
这也正是让小林光一感到为难的地方。
如果只是选择军事指挥官,还没有什么问题,毕竟跟美国学了几十年,空自与海自的将领都懂得协同作战。
以何为重,才是关键。
最终,还是喜田多一郎帮小林光一下定了决心。
中国来势汹汹,肯定不会善罢甘休,从长远考虑的话,应该由木村小次郎担任军事指挥官,只是在冲突初期,双方将集中力量争夺制空权,所以得让荒川太郎统筹指挥空中自卫队与海上自卫队的空中力量。
在人事任命上,木村小次郎为舰队司令,在舰队参战后统一指挥作战行动,荒川太郎为航空司令,专门负责空中作战。
做出这个安排后,小林光一让喜田多一郎把其他人叫了进来。
此时,离牧浩洋确定的开战时间还有不到四十个小时。
确定军事指挥官,只是日本进行战争准备的第一步,此后还得调集兵力、制订作战计划与协调支援力量。
所幸的是,一些准备工作早已开始。
木村小次郎与荒川太郎走马上任时,海上自卫队的两支护卫群已经到达冲绳、第三支护卫群也已动员,空中自卫队在冲绳部署了一百二十架作战飞机,并且着手拓展邻近岛屿上的野战机场。
一切顺利的话,五月的最后一天,日本就能投入三支护卫群与近两百架作战飞机。
行动最迅速的不是战斗机,而是潜藏在海面下的潜艇。
事态恶化的时候,海上自卫队的两支潜水队群就进入战备状态,随后除四艘正在进行例行维护的潜艇之外,其余十四艘潜艇在二十四小时之内陆续出港。到五月二十八日,已经有六艘潜艇进入东海,八艘潜艇在冲绳以东的菲律宾海活动,维护的四艘潜艇也能在六月一日之前出港。
也就是说,此时已经有六艘潜艇进入交战海域。
虽然这六艘潜艇没有越过东海中线,甚至没有进入有争议的海域,只是按照海上自卫队的部署,执行前进警戒任务,但是不等于不会遇到麻烦,因为中国海军的潜艇也早已进入东海,也在执行类似的任务。
海面下,没有看得见的战线。
在潜艇的直接对抗中,随时有可能擦枪走火。
别忘了,引发这场冲突的,正是双方潜艇在东海遭到袭击。有了前车之鉴,不管是日本艇长、还是中国艇长,在遇到可疑目标的时候,都会积极果断的掌握主动权,而不是重蹈覆辙。
当时,在东海活动的潜艇中,有六艘041型,其中一艘就是修复后的“海龙”号。
指挥“海龙”号的,仍然是萨非墨,只不过他现在已经是上校了。
这个军衔,与他的职位显然不大相称。
按照传统,常规潜艇的艇长一般是上尉,即便是新式潜艇的艇长,也最多是少校,攻击核潜艇的艇长为少校或者中校,只有战略核潜艇的艇长才是上校。如果在常规潜艇部队混到上校,多半是某支潜艇分队的指挥官了。
只是,在第二次朝鲜战争后,军衔与职务不相称的事情并不罕见。
战争结束后,萨非墨有机会“上岸”、或者去核潜艇部队服役,比如与他同时晋升为上校的汪誉涵就上了岸,在南海舰队担任潜艇兵参谋长,还有两名稍晚一点晋升的艇长在进修两年登上了核潜艇。萨非墨没有高就,也没有转行,而是留在了潜艇部队,负责041型的改进工作。
这个决定,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只是以当时的情况来看,如果他不去,就会有另外一名参加过战争、而且取得过重大战果的艇长去负责这件事。
原因很简单,041型的改进工作直接关系到了中国常规潜艇的未来。
第二次朝鲜战争后,中国海军对潜艇部队的发展方向做出重大调整,常规潜艇的地位大大降低。根据由徐褶涛制订的发展规划,在未来二十年内,中国海军至少要建成三十艘攻击核潜艇,代价是不再发展常规潜艇。
按照这份计划,在未来二十年之内,海军中的常规潜艇将陆续退役。
问题是,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
从长远发展来看,核潜艇确实是理想选择,特别是在海军步入远洋时代后,只有核潜艇能够伴随舰队作战,而性能不尽人意的常规潜艇很难在远洋活动,甚至无力到达数千海里外的交战海域。
只是,短期内,常规潜艇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二次朝鲜战争中的几场海战也证明,在近岸浅水区域,常规潜艇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
至少在未来二十年之内,中国海军仍然是一支需要依托岸基航空兵的近岸海军。
更重要的是,建造什么潜艇,不但要考虑海军的需要,还得照顾国际市场,特别是那些希望从中国采购潜艇的盟友的需求。
要知道,第二次朝鲜战争,已经证明了中国潜艇的先进性能。
在战争结束的第二年,巴基斯坦就提出采购计划,希望通过采购与引进的方式,购买多艘041型常规潜艇。
出售潜艇不是问题,只是出售给巴基斯坦的潜艇肯定得做一些改进。
比如在动力系统上,巴基斯坦军港缺乏基础设施,所以前两艘041型没有配备AIP系统,从第三艘开始才安装AIP系统,计划在中期大修时,为前两艘加装AIP系统。此外还得改进空调系统,适应在低纬度的热带海域作战;增添巴基斯坦海军的通信指挥系统,以便更好的使用。
这些外来需求,直接推动了041型的改进工作。
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巴基斯坦,以及随后订购041型的伊朗、委内瑞拉、埃及与阿联酋等国的外来需求,为中国海军提供了改进041型所需的经费,并且让中国海军决定研制更加先进的常规潜艇。
外销的潜艇肯定与海军自己的有所差别。
比如在所有外销的041型潜艇上,都没有配备电磁战武器,直到十年后,中国才以军火贸易的方式,向巴基斯坦出售了潜艇用的电磁武器,并且为巴基斯坦装备的八艘041型修改了火控系统。
当时,中国海军在041型上做的最大的改进就是配备电磁武器。
作为实战经验最丰富的潜艇艇长,萨非墨担任了041型改进工作的战术顾问,负责为造船厂与潜艇设计所的工程师提供战术意见。
在这件事上,萨非墨花了两年时间。
虽然第一艘接受改进的041型,也就是由他指挥的“海龙”号重新服役时,他已经是潜艇兵上校了,但是部队里的好位置已经所剩无几,萨非墨拒绝了周渝生的邀请,没有担任东海舰队的潜艇兵参谋长,而是回到潜艇上,再次出任“海龙”号的艇长,并且继续在东海舰队服役。
回到基层部队是萨非墨自己的选择,周渝生没有强迫他。
当时,也需要一名实战经验丰富的艇长来发现改进后的041型有多强的战斗力,能够执行什么样的作战任务。
按照周渝生的部署,“海龙”号担任的是前进反潜任务。
也就是说,“海龙”号没有留在预定的舰队作战海域,而是前出到冲绳群岛附近,监视过往舰艇,特别是日本海上自卫队的潜艇。
这个任务既万分危险,又充满了机会。
只要萨非墨坚决果断,很有可能打响这场战争的第一枪。
第四十五章 深海猛龙
第四十五章 深海猛龙
作为极富传奇色彩的潜艇艇长,萨非墨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善于寻找与把握机会。
也许水面战舰的舰长不需要这个能力,可是作为潜艇艇长,这个能力直接决定了所能取得的战果。
在第二次朝鲜战争中,萨非墨用行动证明了这一点。
在伏击第72特混舰队的战斗中,如果没有把握住稍纵即逝的机会,他就不可能一举击沉“华盛顿”号。
只是,这个能力,往往得承担更大的风险。
“海龙”号在五月初出港,最初几天在舟山群岛以东活动,随后前往济州岛附近,监视美韩联军的联合演习。在此期间,萨非墨让“海龙”号进行了几次“模拟攻击”,检验潜艇使用电磁武器的战术。也就在这个时候,中日潜艇在东海遇袭,东海争端急剧升温,萨非墨奉命率领“海龙”号南下。
按照计划,他应该前往冲绳岛附近,监视进出那霸港的舰艇。
因为周渝生随后调动了更多的潜艇,另外一艘041型先一步到达,所以萨非墨临时改变了行程,让“海龙”号留在了大隅海峡西端。
正是这个决定,让“海龙”号首先与日本潜艇遭遇。
二十六日凌晨,“海龙”号的拖拽式声纳发现了大隅海峡里的几个可疑目标,随后又探测到了出现在土噶喇海峡里的两个可疑目标。调整巡逻线路后,“海龙”号在二十六日上午八点左右确定从大隅海峡进入的是四艘“苍龙”级,土噶喇海峡里是两艘“亲潮”级常规潜艇。
以一敌六,显然不是明智之举。
虽然“海蛇”号有六具鱼雷发射管,可以同时发射六条反潜鱼雷,但是只有两条火控线路,只能同时引导两条线导鱼雷。在攻击常规潜艇时,一般用两条鱼雷对付一个目标,因此很难同时攻击六个目标。
再说了,当时局势还没有失去控制,萨非墨没有收到主动攻击的命令。
他能做的,只是监视由这两条海峡进入东海的日本潜艇。
接下来,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
土噶喇海峡里的两艘“亲潮”级没有进入东海,而是在即将离开海峡时转向,绕过口之岛后向南去了。
受岛屿阻挡,“海龙”号跟丢了这两艘潜艇。
直到二十七日,萨非墨才收到周渝生发来的消息,在冲绳岛附近的041型发现了两艘日本潜艇。
显然,这两艘潜艇去了冲绳。
问题是,四艘“苍龙”级没有改变航线,从大隅海峡进入东海后就以四节的巡航速度向西南方向航行。
这个速度,能最大限度的降低潜艇发出的噪音。
不可否认,“苍龙”级是非常先进的常规潜艇,特别是从第五艘开始,用日本自行研制的氢氧粒子膜燃料电池替换了“斯特林”发动机之后,巡航噪音进一步降低,丝毫不比041型差。
只是,潜艇的噪音水平具有方向性,在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