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燃烧的海洋-第5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李,你还是这个脾气。”

    “没办法,干了几十年的情报工作,很多东西早就根深蒂固了。”

    “行,我也不麻烦你了。”牧浩洋笑了笑,说道,“这几天,我还要过来,索要一些军队的资料。你要忙的话,就不用陪着我了。”

    “不用麻烦我了?”

    “你是大忙人,我可不能占用你的宝贵时间。”

    李明阳笑着摇了摇头,说道:“好吧,有事的话给我打电话。”

    牧浩洋没多罗嗦,等李明阳离开后,去借阅了与日本核力量有关的情报资料,然后去泡了杯浓咖啡。

    对日本来说,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战略威慑能力。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国际秩序中,五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都有核武器,因此核武器成为大国的重要标志之一。虽然日本与德国迅速恢复元气,成为经济大国,也具备了一些地区影响力,但是在重大国际事务中,日本与德国必须跟美国合作,归根结底就是没有大国的必要基础。

    相对而言,德国的处境还稍微好一些。

    在欧洲地区,法国为欧盟提供了核保护伞,而德国是欧盟的主要成员国之一,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就通过欧盟获得了大国的影响力。

    在西太平洋地区,日本却没有这么好的周边环境。

    全面投靠美国的单边政策,使日本在战后数十年内,一直没有获得与经济实力相称的外交与军事实力。

    第二次朝鲜战争,改变了西太平洋地区的战略格局。

    从此开始,日本走上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东海战争,再次促使日本谋求获取相应的军事力量,为日本当局废除“无核三原则”打下了基础。

    只是,在成为真正的军事强国之前,日本仍然得依靠美国。

    这一处境,使日本在发展核武器的时候非常小心谨慎。说得直接一点,日本成为核大国威胁到的不仅是中国,还有美国。

    虽然从经济、工业、科技等实力上讲,日本完全能在短时间内制造出核武器,但是核大国的门槛已经大大提高,特别是在美国率先把军备竞赛带入“国家战略防御”层面上后,拥有核武器不再是成为核大国的充分条件。必须在此基础上,拥有完备的战略防御与战略报复能力,才是货真价实的核大国。

    第一次印度洋战争,从根本上说明了这个问题。

    结果就是,日本在发展核武器的时候,不得不采用一种全新的方法,即首先建立国家战略防御系统。

    必须承认,通过与美国进行军事合作,日本拥有西太平洋地区最完善的战略防御系统。

    根据二部提供的情报,日本已经建立起了海陆一体化的战略防御系统,即由舰队提供外围与前沿防御,部署在本土的反导拦截系统则提供第二道与第三道防线,形成覆盖整个本土地区的反导防御网。

    海军方面,日本至少拥有十二艘具备反导拦截作战能力的大型战舰。

    按照新的编成方式,这十二艘战舰中,六艘部署在北方舰队、四艘部署在西部舰队、两艘部署在南方舰队。部署方面,北方舰队主要负责日本海方向上的反导防御作战,西部舰队则主要面对东海与黄海的战略威胁,南方舰队主要在西太平洋、也就是冲绳群岛东面的菲律宾海活动。

    从海基反导能力上看,日本已经超过美国。

    如果这十二艘战舰全部部署在威胁方向上,能同时拦截两百四十枚射程在五千公里以内的弹道导弹。如果进行前沿部署,还能利用反导导弹高达六百公里的射程,在敌国本土上空击落处于助推阶段的弹道导弹。

    海基反导防线后方,是以THAAD与“爱国者3”为核心的陆基反导防线。

    日本当局早就宣称,日本的反导拦截系统能够同时应付五百枚中远程弹道导弹,确保东京、大阪等特大城市免遭打击。

    当然,这里面肯定有水分。

    到二零三零年,美国的“国家导弹防御系统”也仅能同时对付四百个目标。

    不管怎么说,日本拥有西太平洋地区最强大的“战略防御系统”,其发展核武器的野心也因此急剧膨胀。

    问题是,中国也有较为完善的“战略防御系统”。

    按照二零三零年公布的国防白皮书,中国已经建立起了“国家战略防御系统”,能够为北京、上海、广州等特大城市提供有效的战略掩护,并且可以进行前沿部署,进一步消除战略威胁。

    虽然在这份白皮书中,没有多少具体内容,比如通过何种方式建立防御系统,海基、陆基、空基与天基防御系统所占的比重等等,但是在面对战略威胁的时候,中国最有效的防御手段不是拦截来袭导弹,而是通过毁灭性的战略报复,使潜在敌国在考虑进行战略打击时不得不有所顾虑。

    要知道,到二零三零年,中国基本上达到了“华盛顿条约”中核武器限制条款的上限。

    在拥有上千枚核弹头的情况下,中国的战略报复能力不比美国差,哪怕只有十分之一的核弹头能够突破潜在敌国的战略防线,就能给潜在敌国造成无法承受的损失,自然没有必要大力构筑战略防御系统。

    对日本来说,建立起战略防御系统只是第一步。

    核武器不是大国的充分条件,却是必要条件。

    根据二部提供的情报,日本的核武器计划中,前期研究以理论为主,即尽可能的打好基础,以便尽可能的缩短实施时间。直到“中华项目”启动之后,日本才改变了核武器的发展方向,把重点放在了“第六代核武器”上。

    日本的这个选择,也与政治有关。

    虽然谁都知道,反物质是最理想的“核原料”,可以用来制造出威力远远超过氢弹的毁灭性武器,但是在国际上,反物质被公认为深空宇航的重要基础条件,是宇航大国在扩展宇航事业时必须迈过的门槛。

    日本正是宇航大国。

    如此一来,日本就可以用宇航的名义,进行反物质研究,甚至以此制造反物质。

    显然,为了避开政治上的麻烦,特别是对美国产生的影响,日本在核武器领域走了一条弯路。

    只是同样得承认,如果日本制造出了足够多的反物质,肯定会首先用在军事上。

    到此,牧浩洋不得不承认,黄峙博的判断有足够的依据。如果不能在日本制造出“反物质炸弹”之前解决中日争端,那么日本将成为中国的首要威胁,而且今后再也没有可能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

    那么,战争会在二零三五年爆发吗?

    虽然主动权掌握在日本手上,只要日本制造毁灭性武器,中国就别无选择,但是在具体操作层面上,中国自身的问题有决定性的作用。这既包括政治上的问题,也包括军事力量上的问题。

    说得直接一点:中国有能力在二零三五年击败日本吗?

    第三十三章 超级航母

    第三十三章 超级航母

    相对而言,在这几年中,中国的军力增长速度远远比不上经济。

    第一次印度洋战争之后,黄峙博按照牧浩洋提交的战略报告,把军事建设重点放到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略项目上,特别是战略科研项目,比如“中华项目”,以及针对太阳的探测活动。

    虽然在此之后,爆发了中越战争,但是基本国防政策没有受到影响。

    更重要的是,在这几年里,中国的军力建设处于转型时期,国防力量从最基本的武器装备到最高层的指挥结构都受到了影响,在前景仍然不太明朗的情况下,军力建设速度自然有所减慢。

    必须承认,这绝对不是坏事。

    军事建设与修建高楼大厦没有区别,只有首先打好基础,才能建起摩天大厦。如果基础不够牢固,大楼建得越高,倒塌的风险就越大。显然,军备竞赛,就是建造一座“军事摩天大厦”。

    受技术**影响,在这轮军备竞赛中,所有参赛者都得从头做起。

    正是如此,美国也在加强基础建设,在新型军事技术领域投入了巨额资金,没有把重点放在扩大军队规模上。

    说得直接一点,技术**到来,将淘汰所有老式装备。

    这就如同冷兵器时代的骑兵不可能对抗热兵器时代的机关枪一样,只有抓住了军事技术**的先机,才能在未来战争中取胜。

    当然,军事技术**绝对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最近几年诞生的众多军事技术都没有得到实战检验,因此也就没人知道新技术在战争中的威力。

    中美是领跑者,同时也是开拓者。

    在军事装备发展方向上,都得没有可以借鉴的对象,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结果就是,在技术**已经兴起的情况下,新旧装备体系并存,而且将成为今后数十年内军事力量发展的重要标志。

    拿海军来说,新技术产生的影响已经显现出来,但是没有取代所有老式装备。

    到二零三二年中期,中国海军已经拥有五艘航母,即“黄帝”号、“长江”号、“黄河”号、“昆仑山”号与“天山”号,此外还有两艘“昆仑山”级航母正在建造,即“秦岭”号与“太行山”号。

    看上去,中国海军的实力远远超过日本,仅次于美国。

    事实上,这是大幅度缩水后的造舰规模。

    在对海军装备计划调整之前,“昆仑山”级的第一批就有四艘,即“秦岭”号与“太行山”号应该在第一批建造,在二零三三年底之前服役。第二批也有四艘,在二零三五年之后取代“黄帝”号与“长江”级。按照腾耀辉的规划,在二零三五年之前,还将建造C3级超级航母。

    与之相比,现有的舰队规模,明显小了许多。

    暂且不说C3级航母在什么时候开工,至少“昆仑山”级的后四艘已经取消。在海军现有的战术体系下,不需要这么多航母,而且在大笔资金用于战略项目之后,也没钱建造这么多航母。

    当然,这不等于中国海军不需要航母。

    在即将到来的全面战争中,海军肯定需要更多的航母。结果就是,“黄帝”号没有按计划退役,将服役到C3级航母诞生的那一天。此外,“长江”号与“黄河”号在二零三一年底回到造船厂,进行服役之后的第一次全面改进,更换了主要电子设备,增添了数座自卫防御系统。

    按照牧浩洋判断,腾耀辉没有放弃打造“大舰队”的理想。

    也就是说,在腾耀辉出任总参谋长之后,很有可能把C3项目提前到二零三四年,而且第一批至少建造两艘。

    为此,牧浩洋专门查阅了与C3项目有关的文件。

    对牧浩洋来说,C3项目并不陌生。

    他还在总参谋部负责海军装备建设工作的时候,大概在“黄河”号服役后不久,海军就提出了C3项目。可以说,这是一个非常超前的项目,因为当时C2项目刚刚确定下来,海军的主要任务是建造“昆仑山”级航母。

    在最初的规划中,C3项目只是C2项目的完善方案。

    说得确切一点,C3项目的第一份计划书中,标准排水量被限制在九万吨以内,主要针对C2级存在的问题,以尽可能提高舰载航空兵作战效率为目的。随后,大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