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些小妾见他发火,纷纷回房。
刘忠敏喊道:“管家何在?”
管家急忙向前道:“老爷,小的在。”
“损失如何?”
“总共损失金子六百两,、珠宝首饰全部不见。”管家小心翼翼的回答。
一听这数字,刘忠敏差点给噎了过去:“这个死飞贼,要是我抓住他,必让他尝尝水火双棍的滋味。”与牛银斗如同一辙的语气。
就在此时,一名家丁急匆匆而来:“报告老爷,拷问司来人。”拷问司,便是刘忠敏亲自搞的一个司,如同大明的锦衣卫,专司拷问之责。
刘忠敏道:“快宣。”
随后一个拷问司官员急步而来,小声报道:“刘大将军,拷问司给人劫狱了。吴三桂的父亲吴襄不见踪影。”
刘忠敏心中升起一股不妙之感,先是偷天飞贼,而是拷问司被劫,这两件事恐怕是有心人特意为之。吴襄不见了?会不会是吴三桂派的人?
且不理刘忠敏如何善后此事。
阿九六人快马加鞭只须一日便抵达京师。京师现在是一片混乱,到处是大顺军随意抓人要钱或是强奸妇人。实在是与强盗无异。
他们对京师可谓相当的熟悉,又趁着混乱,轻易的混进了京师。
他们的第一件事便是到处搜刮易拿而且贵重的金子和珠宝首饰。每天晚上,只留一名太监保护阿九,其他三位便在东大街与朝阳大街等富华地段四处挨家挨户的搜刮。这所以选择这里,是因为这里是大明官员所住,非富即贵,而牛金星等人皆是挑这些大屋所居,钱财多聚于此地。
以这些老太监的身手,去担任飞贼的角色,简直是易与反掌。于是,连续三天,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收集众多的财富,若是以白银来算,恐怕不下百万两。
三人搜刮后,便在黑夜当中运输出去到离京师数十里外的树林里,林里有另外一位老太监守卫。然后又连夜再回京师继续搜刮。
到了后来,这些老太监竟然做飞贼做上瘾了,大叫原来做贼也是如此快活。这些老太监原本就失去男人乐趣,平时无事可干,现在竟然有如此好玩的东西,岂不心性大开。他们几乎争吵着要去。还是在阿九的压制下,分批上阵。于是他们便成了牛金星、刘忠敏口中所说的偷天飞贼。
这时,阿九六人已经把吴襄带回放珠宝的小树林。
吴襄已经给折磨的不成人样,幸好他还练过武功,不然早就挂了。
阿九飞身上马,回头看看了那熟悉的京师,才挥鞭打马而走。
马有九匹,马背上皆是鼓鼓的,不想而知,这便是阿九这三天的辛劳收获。原本,阿九想到皇宫刺杀李自成。却被冯作声阻止:“公主,练至我等境界,便有天人感应之事。洒家感觉到李自成身边也有不少功夫不差我等之人,冒然刺杀只怕不妙。”
阿九对冯作声的分析相信不疑,以他的功夫尚且不敢自称能杀李自成。人在做天在看,可能李自成寿元没尽!
当吴三桂看着满地黄灿灿的金子和成堆的珠宝首饰,不禁傻眼了。这位公主实在的神通广大,只是短短几天便能收集许此多的粮饷,这里恐怕不下二百万两白银。嚅嚅的道:“公主,这些,这些……。。”
“没错。”阿九道:“这便是为你所筹备的粮饷,我想,应该足够了。”
吴三桂道:“足够了。满洲人喜爱我大明饰品。如此高档的珠宝首饰,换得的牛羊足够一年多的粮饷。”
冯作声道:“此乃公主辛苦筹备而的粮饷,吴将军你莫要贪墨了。”
吴三桂铿的一声拔出宝刀厉声道:“公公,三桂虽然自知不敌,但是你若再行污辱,也要与公公拼个你死我活。”
冯作声毫不为意:“嘿嘿,吴将军过激了。洒家也仅是作为提醒而已。”
对于冯作声的话语,似乎并不反驳也不造成,显然是经过阿九的默许。
吴三桂哼的一声还刀入鞘道:“哼,多谢提醒!”
阿九道:“冯公公也是好意,而这些粮饷也确是来自不易,还望吴将军好生利用。“
“末将遵命!”
“冯公公,将吴将军的父亲抬进来。”阿九继续道,“吴将军,令父已经救将出来。只是时间短暂未能进行护理,有些虚弱。”
吴三桂却是不答理,大步走向抬进来的人面前,没错,这便是自己的生父。只是满脸伤痕,精神委靡,虚弱之极。吴三桂颤声道:“父亲,父亲!”
吴襄一见吴三桂精神为之一振,弱弱的道:“阿三,为父还以为这一生便不能再见到你了。此次多得公主冒死相救。你须得好好报答公主。”
吴三桂虎目含泪:“当然。”当下来到阿九身前,啪的跪了下来,恭声道:“公主大恩大德,末将没齿难忘。请受末将一拜!”说完,便砰的一声跪了一个响头。
阿九没有阻止,目光却多了些赞赏,轻声道:“我身为公主来见你,你不跪我;为你筹粮饷,你不跪我;但是却为了令尊而跪我,足见吴将军本性忠厚。我也不需你报答,你替皇上好生守卫疆土,报效朝廷便是最好的报答。”
吴三桂砰的一声又跪了个响头威严的道:“公主胸怀广阔,令末将羞愧。公主放心,只要末将有一口气在,必不让敌人占我大明一寸土地!”
--------------
就在吴三桂向公主表示忠心之时,刘忠敏正在大和殿当中正在大肆渲染偷天飞贼的厉害:“闯王,这偷天飞贼数天以来,制造窃案五十六起其中包括牛将军和微臣的失窃,已导致损失将近白银二百万两之多,现在京师内人心惶惶。另外,拷问司在昨夜被劫,吴三桂之父吴襄已经被人救走。臣请闯王下令封锁城门,挨家挨户进行搜查,以免让贼人走脱。”
闯王李自成很是不爽,刚刚还想与贵妃再进行深度身体结构试验,却被刘忠敏强行拉来,还没坐稳便听到这些坏消息当下怒道:“何方飞贼如此大胆?左将军,你是如何治理京师的,封锁城门还用得着来禀报么?还不速速快去执行。若是走了吴襄,小心本王砍下你的脑袋。”
神色凶狞。若是李岩在此必定发现,闯王不再像以前般温和反而凶煞之极。
刘忠敏也是感觉到闯王与平时的异样,跪下道:“臣遵旨。”
就在此时,一名传令兵快步来到殿前大声道:“报,有紧急军情!”
李自成道:“读!”
传令兵展开火柬后高声道:“十万明军齐集南京,意图不明!”
---
有书友发现打错章节了,汗,已更改。
强推最后一天,呼唤票票!
HOHO
--
应天就权难
第四十五章、大军逼境
第四十五章、大军逼境
--
清早要票,:)
--
传令兵展开火柬后高声道:“十万明军齐集南京,意图不明!”
此言一出,满殿之人皆是大惊。这十万明军从何而来?左良玉的么?
李自成沉声问道:“此报来自何人?”
“来自军师李岩。”传令兵回答。
“军师?送报之人所在?”宋献策问道。
宋献策自从由宝丰举人牛金星推荐到李自成农民军中,他便出谋献策,才智非凡,深受李自成的敬重,凡战役战斗计划必先向他征求意见。
宋献策精于奇门遁甲及图谶等术,李自成信若神灵。宋献策根据明王朝政治腐败,即借术数指出其“国运将终”。更是为了更快地建立农民政权,树立李自成的威望,他又提出“十八孩儿当主神器”的口号。此一口号的提出和宣传,对于动员争取群众,鼓舞农民士气,孤立明王朝统治者,都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李岩是李自成的军师,而宋献策则是大顺军的国师。同样的,宋献策有着不输于李岩的才智。
传令兵听回答道:“回国师,送报之人外在殿外守候。”
“宣。”
不久,一名士卒跟随宦官快步来到殿中,跪下就拜道:“臣李子兴拜见大王!”
李自成问道:“起来回话。你来说说,这份军报是如何一回事?”
“谢大王。”李子兴站起来道,“回大王,当日军师奉旨前往南京,驻军大名之时,无意中从一流民口中得知,南京军马频繁调动,恐怕又起兵事所以赶往京师投奔大王。军师大惊,于是派斥侯快马查实。崇祯准备率领十万大军誓要夺回京师。军师便立马便小的八百里加急送军报。”
宋献策抢先问道:“军师可曾明查,这十万大军属于何部?”
李子兴回道:“回国师,乃是属左良玉部。”
丞相牛金星讶道:“怎么可能?这左良玉怎么会如此轻易将手中大权交给崇祯?莫非其中有诈?”
李自成也沉吟道:“牛丞相所言有理。左良玉向来桀傲不训,更是拥兵自重。想当年就在川陕一战中,杨嗣昌命令左良玉堵截张献忠,左良玉却袖手旁观,杨嗣昌九檄左良玉,左良玉仍置之不理。从而使张献忠从容出川攻打襄阳。”
牛丞相拱手道:“大王英明。”
宋献策却反对道:“大王,臣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但说无妨。”李自成道。
“军师向来谨慎,对待兵事更是上心。此次,只怕也非空穴来风。崇祯刚失京师,心中自然不甘,急着收服也是在理。小臣恳求大王小心应对。”宋献策侃侃而谈,配合他那英俊的脸孔,显得相当潇洒。
牛金星蔑了一眼宋献策,脸上闪过一丝狞色,却强压下心中的不满:你这个白眼狼!却是没有反驳。若是论政事民生,牛金星当仁不让,可是若论军事,并非他所长。不过,他知道必定有人反驳。
果然,刘忠敏道:“大王,小臣对国师的分析不敢苟同。正如大王所言左良玉乃是狼子野心,又岂会让那狗皇帝骑在自己的头上呵屎撒尿。所以小臣认为,这实在是流言而矣。”
李自成显然是相信后者多一点问道:“既然如此,刘爱卿你有何对策?”
刘忠敏好不容易才把李岩赶出京师,又岂会轻易让他回来。就算是真有十万大军,也不能让他立功,让李岩去拼命还差不多。当下道:“小臣窃以为,第一件事,让军师继续打探此事的真伪;第二件事便是让军师安排杀手,暗中将崇祯杀死,这样便可省去众多麻烦。”
“妙,妙!”李自成拍手叫好,他实在有些厌倦打仗,这些拼命的事还是让别人去做的好,“刘爱卿此计甚妙。”
“大王,若是真有十万大军攻将过来,又将如何?军情紧急啊。”宋献策急忙反对。
“国师莫急,我还有话未讲完。河南也驻有兵力八万,加上军师所带兵力,也有十万。足当挡住明军那些垃圾兵士。只要大王下一道旨令,让李岩就在防御便可。”刘忠敏道。
乍一听起来,刘忠敏此计可谓一举两得,既不用调动京师精兵便可阻拦崇祯的大军,又可节省大批粮草。可是知道军事之人心中明白,河南是有驻兵八万,可是一半皆是老弱残兵,李岩所带的二万兵更是有八成是残兵,只怕就是再垃圾的明军也能将其击溃,这刘忠敏分明是置李岩于死地。
殿中大部分都知道,可偏偏李自成不清楚,可见他已经有多久没有理政事了,只听他道:“嗯,刘爱卿此计甚为妥当,就如此办吧。”
@奇@京师可是个好地方哦,不但美女而且财富也多,不能因为刘忠敏和李岩的私斗而失去。
@书@制将军李过站了出来道:“启禀大王,小将以为左将军此计甚妙,但是尚有一纰漏。”
@网@李过乃是李自成的侄子,自少便跟随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