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风帆战舰-第1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姚启圣接过一看,只见信中写到:有三路敌军正向我方杀来。第一路,清军以鳌拜为征南大将军,起兵五万,向淮北杀来;

    第二路,扶桑倭寇出兵两万,水师五千,进犯江浙;

    第三路,荷兰番鬼和佛郎机番鬼联合起来,率五十六艘战舰,三千水师,正朝着厦门杀去!”

    政务院的几个内阁部长相继翻阅过信件后都大惊,财政部长王忠孝忙站起说道:“大将军,这三路大军来势汹汹,不可轻视,还望大将军暂且搁置出兵湖广计划,先行打退这三路敌军再做打算!”

    卢若腾也劝说:“是啊,大将军!事有轻重缓急,江淮、闽浙地区都是我军的经济政治中心,一旦给敌军攻过来,就算日后能打退也必定人心惶惶,不利于社会稳定,经济的发展。还请大将军先行打退三路敌军!”

    除了姚启圣、洪旭保持沉默外,其他人都纷纷劝说郑成功暂且搁置出兵湖广,先行打退敌人。

    郑成功没想到自己算计别人的时候,别人也在算计自己。

    而且出手就是一大杀招。

    这三路大军几乎同时进犯,如果说不是满清干的,郑成功死都不信。

    郑成功摆摆手让王忠孝他们几个先下去,叫警卫召集了南京的几个主要将领去国防部开会。

    听到召令,国防部长洪旭、海军总司令林习山、总参谋长姚启圣、第一集团军的军长万礼,第二集团军的军长姚国泰,第三集团军的军长黄庭等人急忙赶了过来。

    国防部军情局内,郑成功看着摆在一个大木桌上的沙盘,问道:“如果在不影响攻略湖广的计划下,我军有没有能力杀退敌人这三路进攻?”

    黄庭立马站直喊道:“只要扶桑倭寇敢上岸,末将一定保证将他们全部剁了拿去喂狗!”

    郑成功点点头,看向林习山。

    除了鳌拜那路大军是没办法,一定要打攻坚战外,其他两路,主要还是看海军的。

    淮北军区从一开始就是交战区,那边的百姓心里也清楚日后一定会打仗,心里有准备,家里时刻准备有备粮等物资。

    但江浙地区,自从郑成功收复以来,将近有三年没有发生过战火。

    这边的百姓安逸的太久,而且倭寇祸害沿海的事只过去一百多年,当年倭寇残忍的事还在江浙地区广泛传扬。

    一旦有倭寇攻上岸,江浙只怕会引起骚乱。

    到时轻者有奸商哄抬物价,重者发生打砸烧杀,造成社会混乱。再加上满清鞑子的间谍暗探一鼓动,只怕祸害更大。

    所以必须将扶桑鬼子和番鬼消灭在海上。

    林习山沉思了一会儿,说道:“回禀大将军,如果北洋、东海、南洋三支舰队同时出击,末将敢下军令,必定不放敌军一兵一卒上岸。”

    郑成功听到喝道:“好,既然如此,众将听令……”

    郑成功刚想下令的时候,姚启圣喊道:“慢,大将军!”

    郑成功疑惑地说道:“有什么问题,熙止?”

    姚启圣拱手说道:“大将军,现在我军既要筹备出证湖广的军饷,又要支付三支舰队以及淮北的军饷。军费耗资巨大,只怕财政那边支撑不起!”

    郑成功一听,顿时沉默了。之前就是因为步子迈得太大,所以才需要施琅他们干老本行。

    连出证湖广的军费都是七凑八凑才勉强凑够,郑成功还打算攻下湖广,除了抢掠大西军和清军外,贩卖土地来补充财政的。

    海军的费用支出,可比陆军的贵。现在出动三支舰队,只怕财政部长王忠孝要跑来死谏了。

    郑成功苦思了一会儿,也没有想到好办法,只好说道:“军费的事我会想办法解决的,众位回去先行准备。”

    打仗他们在行,花钱也在行,但说道赚钱开源之类的事,他们就两眼抹黑了、

    洪旭等人知道自己无法帮助,忙拱手喝道:“是!”

    郑成功为钱伤脑经,

    湘乡府衙内,

    洪承畴的脸色甚是复杂,似乎带着几分高兴,却又有一点内疚的样子。坐在椅子上,微闭双目,一言不发。

    堂下的几个手下都知道这是洪承畴的习惯,只有在重大事情时,洪承畴才会这样闭目思索。

    总兵张大元、刘芳名、副将高弟、高万里几个连大气都不敢出一口,只是站在一旁等候吩咐。

    大约小半个时辰之后,张大元几个才见洪承畴睁开眼来,眼中精光闪烁,是下定了决心的样子。

    “大元,你去准备粮秣,三天后,我军出发征伐大西军。”

    张大元面容微变,但还是低下头去:“是!”

    洪承畴巡视了手下一遍后,说道:“此战只许胜不许败!为了这次战机,老夫可是赌上了多年的清誉,派人去请了扶桑倭寇、西洋番鬼一同出兵攻打郑成功的底盘!”

    “什么?倭寇、番鬼?敢问太师出兵攻打郑成功的兵马有多少?”

    洪承畴想了想说道:“我大清以鳌拜为征南大将军出兵五万,炸称十万攻打淮北。扶桑倭寇出兵两万,水师五千,进犯江浙。番鬼出战舰五十六艘,三千水师,攻打厦门。”

    听到这三路大军只有这么一点兵马,张大元有点失落说道:

    “太师,你我都清楚郑家军的厉害,这点兵马只怕不能击败郑家军啊!”

    洪承畴点头道:“这点,老夫也清楚。只是这一次,老夫并不指望这三路能击溃郑家军,只要他们能牵制住郑家军。那么我大清放手剿灭这大西贼兵。到时……“

    洪承畴抖抖衣袖,站起身来,看了看桌上那幅地图,指着图上郑成功的势力范围说道:

    “江浙、闽赣地区除了占据水利外,都是易攻难守的地方。只要我军能占据西南西区,郑成功就没有了地利,而我大清也再没有后顾之优,可以安心对付郑成功,到时三面夹攻,必能令郑成功首尾难顾。”

    其他人听到忙歌颂道:“太师好计谋,这下郑海寇再无翻身之日了!”

    洪承畴听着手下的陈赞,摸着胡须微笑着。但内心却是狂呼着,“大西军内讧,这是天赐良机、千载难得!只要这三路大军能拖住郑家军,不需要多久,只要半年,不,只要三个余额,老夫就能击溃大西军。到时,就能尽起大军围剿郑成功了。一定要牵制住郑家军啊!”

 第五十一章 债券

    郑成功在为军费的事烦恼着,没有钱,军队就无法出证。军队无法出证,那就失去了趁清军南下,歼灭的最好机会。

    增加税收,倾销商品……

    各种能想到的方式都给郑成功思考了一遍,最后还是给一一否决了。

    一旦增加税收不单会打击到自己的威望名声,而且还容易造成社会动荡,绝对是下下之策。

    倾销商品,短时间内能聚拢到一大笔钱,但镜子等物品的价格就会直线下降,只能当廉价商品贩卖,对日后的收入造成重大影响。

    倾销商品是万不得已才能实行的下策。

    怎么办,到底在怎么办!

    郑成功坐立不安,在书房走来走去。

    看到大将军着急的样子,姚启圣也是很头疼,要说军略之类的他在行,但理财这方面他真的是不太懂。

    姚启圣无奈地说道:“大将军,要不向那些大商家大豪族借一点钱!”

    郑成功听到停下来说道:“借钱,向大商家大豪族?”

    姚启圣点点头说道:“是啊,跟他们借钱,等我们宽松了立马就还给他们。只是这样一来,只怕要付出一点代价!”

    郑成功头脑好像有一点头绪,但总是想不起到底是什么!

    借钱!付出代价!

    借钱!付出代价!

    口里念了几句,郑成功突然想到,刚才的头绪究竟是什么了!

    自己真的一个猪脑袋,亏自己还是上世还是学经济学的。

    可以借钱!

    不过不是低头下气地向那些大商家大豪族借钱,是发行债券!

    债券是一种金融契约,是政府、金融机构、工商企业等直接向社会借债筹措资金时,向投资者发行,同时承诺按一定利率支付利息并按约定条件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

    债券的本质也是借款,债券购买者或投资者与发行者之间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债券发行人即债务人,投资者(债券购买者)即债权人。

    不过这种债券不是向特定的莫一人或者一部分借款,而是面向全社会。

    只要有意购买的就可以购买,基本上债券都是信用债券,凭借的都是债务人的绝对信用而具有坚实的可靠性。

    郑成功微笑着对姚启圣说道:“熙止,不用忧心了,我已经想到筹集军费的办法了!”

    姚启圣听到忙问道:“敢问大将军是什么方法?”

    “呵呵,到时你就知道了!”郑成功神秘地说道。

    一个星期后,郑成功叫人紧急赶制的一大堆铜制印刷的债券就新鲜出炉了。

    为了尽快筹备军饷,同时间在南京、杭州、福州、厦门等大城市的四海商行营业网点门口前树起了一杆长长的帆布。上面大写着:四海商行债券

    几个伙计正卖力地呐喊着。

    “来啊,快来看啊!”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错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家店了!”

    “好消息!好消息!各位乡亲父老,你们幸运了,有包赚不赔的机会送给你们!”

    ……

    本来四海商行的营业网点就开在闹市中,听到四海商行的伙计的叫卖声,不少百姓都停下脚步过来围观。

    一个老汉听到包赚不赔的机会,忍不住问道:“我说小哥,你们这是在干嘛?”

    看到有人询问,那伙计忙堆起笑脸说道:“大爷,我们四海商行新近推出了一种债券,只要你买了这债券,啄啄,你就发财了。一年以后我们四海商行不单会偿还你的本金,还支付7厘的利息给你。大爷,你说这不是包赚不赔嘛!”

    那个老汉听到两眼发光说道:“真的,到时真的出了能偿还本金外,还有7厘的利息。”

    那个伙计骄傲地说道:“当然,大爷我们四海商行怎么会骗你!你也不想想,四海商行是谁的家业?国姓爷的!国姓爷还能骗你不成!”

    老汉急忙问道:“这真是四海商行发行的?真的是国姓爷批准的?”

    伙计拿着一张债券放到老汉眼前,指着债券上的一行字说道:“看看,这债券上标明着四海商行,还有国姓爷的签名!”

    指完债券上的字后,伙计再用手指着旗杆上贴着的红纸说道:“大爷,你再看看那纸上写的字,上面有我们平南王府印玺。”

    老汉面红的说道:“我不识字!”

    伙计顿了下,无奈地说道:“大爷可以找一个信得过的人读给你听!”

    老汉把眼一环视,就看到围观的有一个是同街坊的,最主要他从前还是个秀才,识字的。

    老汉忙走过去喊道:“刘先生,你书读的多,帮忙说一下那大纸写的是啥?”

    看到周围的人都眼巴巴地看着自己,那刘生感到自豪感。

    看吧,还是我们这些读书的才社会的顶梁柱。

    刘秀才走到那大纸前,妆模作样一番,才摸着胡须大声喊道:“批准四海商行发行债券,发行面值一两、五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