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土司,则奏请发给银两,为之安排善后生活,拨给田产,建造房屋,彻底消除他们的反抗情绪。
3。将土司都吸引到府县,豪宅、美酒佳肴伺候着,要让他们乐不思蜀。他们深陷温柔窝,对领地的管理就少了,威望也就薄弱了,到时新任官职赢得民心后,百姓获得实际,自然不会有人对原土司言听计从了。
4。先期不进行大规模的镇压,从府县周边开始,一寨一村,由点到线再到面,慢慢对如平日罪行昭著、民愤极大的土司,以其他理由进行剿除,尽量不引起少数民族各土司的联合抵制。
5。对流官的派遣,必须派去有能力、肯吃苦、清正廉明者。
6。荒芜无主的土地,招农民耕种;未开垦的土地,号召农民开垦,官府发给农具、种子、对新垦的土地。减免整治地区的赋税,没收铲除土司的土地,分发给百姓,让少数民族享受到整改后的切身利益。
7。大力兴修水利,将耕种、纺织、冶铁、烧窑、采矿等生产技术,在整改地区传播,使这些刀耕火种的穷山僻谷得到开发。提高百姓的生活水平。
8。开设学堂,设教师,让儿童免费入学。百姓明事理、动法纪,不为土司煽动,则治理起来事半功倍。
9。派探子深入村寨绘制地图、了解情况,派兵据守险要峪口,修筑碉楼工事,威慑土司,不与交兵。
10。修建道路,招揽少数民族劳动力。积极在各府县创办工厂作坊,首先招少数民族进场打工。
姚启圣看完这些办法后,陈赞道:“大将军,此方案刚柔并济,深得治大国之道。大善!只是为何修建道路,招揽少数民族劳动力。积极在各府县创办工厂作坊,首先招少数民族进场打工。下官愚昧,还请大将军告之!”
郑成功解释道,“现在西南少数民族的村落大多还处于蒙昧,生产以及生活水平也是很糟糕的。招揽少数民族青壮打工,让他们有机会接触到繁华世界。当他们打共完再回到各自的部落,就会感觉由天堂回到了人间。那种贫穷,落后的生活,会让他们这些尝过好日子的人受不了了。而且随着他们的传播宣传,会引得更多的百姓向往我们的生活。到时这些人会更加欢迎、积极配合我们对他们村寨的整改,好过上好生活。”
姚启圣听到眼睛一亮,说道:“大将军好计谋,此计抵得上十万大军!”
郑成功听到姚启圣的赞扬,得意的笑了笑。
后世,那些偷渡都要去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情愿在那边洗碗洗厕所,都要赖在那边不肯回来,还不是迷恋那种物质的生活。后来华夏发展起来,不偷渡了,直接去大城市打工。
姚启圣想了下说道,“大将军,这方案已经够好了,只需派人挑动各土司的关系,让他们内斗。一方势弱的为了能存活下去,必然会派人联系我军。到时我军即可明正言顺的派人剿灭势强的一方,然后彻底架空势弱的一方。完成对当地的实际控制整改!”
听到姚启圣的补充,郑成功觉得比自己原来的土司都吸引到府县,让他们陷入温柔乡,消弱他们对当地的控制力的计策要主动。
郑成功说道,“熙止你的计策很好,但要注意力度,千万别让那些土司察觉,然后联合起来抵制我们,到时就麻烦了!”
姚启圣听到点头说道,“大将军说的是,和大将军原先的计谋相互配合着,效果当更好。”
郑成功问道:“这些方案要想实施,必须有一个德才兼备、知兵事、善治理的人才能处理好。熙止,可有人选?”
姚启圣琢磨了半天,开口说道:“大将军,属下保举一人,足可胜任。”
第八十六章 回程的路上
姚启圣说道,“属下推荐组织部部长、台湾总督陈永华。陈永华在台湾?15??理两年,成绩斐然,实在是西南整治专员的不二人选!”
听到姚启圣推荐陈永华,郑成功想到了陈永华在台湾的政绩。
陈永华当了台湾总督后,大力发展农业,兴修水利。
为了解决粮食从内陆运输困难的问题,陈永华鼓励百姓进行开荒,以米为最重要的农作物。甘蔗也是农业发展的重点之一,将甘蔗提炼出砂糖,再作为商品贩卖给日本、内陆。
当时台湾只会用煎熬海水来制造食盐,因此盐的品质很差。
陈永华为了改良制程而引进淋卤晒盐法,流程大概如下:先在盐田附近挖水沟,使海水淋到沙土上形成盐土,再将从盐土提炼出的盐卤,拿去结晶池经过日晒得到一颗颗的盐粒,提升盐的品质。
更重要的是在台湾自上而下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教育体系。
他把教育与选拔人才相结合,推行郑成功设立的教育制度,规定台湾儿童必须八岁入小学。
为了让高山族百姓认同郑家军的统治,陈永华要求高山族同胞居住区的各村寨设立学校,方便高山族子弟入学受教育。
为了吸引更多的高山族儿童入学,减轻高山族同胞的负担,陈永华鼓励他们送子入学,特地规定,凡是高山族子弟就乡塾读书者,蠲其徭役。
随着陈永华一系列的措施实施下,整个台湾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大量的荒地被开发出来,百姓的生活也日渐改善,对着郑家军的归属也越来越强。
想到陈永华对台湾整治的贡献,到是一个好的人选。
郑成功说道:“陈永华到是一个好的人选,只是他走后,台湾怎么办?”
姚启圣回答道:“台湾现在一切都已经走上正轨了,只需派人官员萧规曹随就行了!”
郑成功想了想也觉得是,决定让陈永华回来担任西南整治专员。
确定了整治西南的方案和人选后,两下两万大军镇守西南,同时建立军校,招揽士兵。
郑成功率领数万郑家军开始启程回南京。
来的时候,为了躲避满清的耳目,是坐船舰沿江而上,去到汉口的。
但回程的时候,却是不需要这么麻烦了。
由湖南经安徽回到南京,一路上百姓不论男女老少,无不夹道欢迎。
每经过一个县城,进城的时候,郑成功都会叮嘱手下将士,“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给老子牢记了,那个混蛋敢违反了,就不要怪老子不客气。”
“不敢!”
“大将军放心,小的绝对不会犯错的!”
……
看到手下都拍胸口保证不犯错,郑成功大声喝道,“进城!”
一看到郑家军进城了,家家户户张灯结彩,鞭炮齐鸣,郑家军受到了英雄归来的待遇。
郑家军的士兵拼命地高昂着自己的头,眼睛直视着前方。
站在街道旁,看着郑家军士兵威猛雄状的样子,百姓叽叽喳喳的议论起来。
“郑家军的火炮好大好多呀!”
“这你就无知了,告诉你,郑家军能大败清军,靠的就是这些火炮。你不知道嘞,那天炮轰清军铁骑可是漫天烟火,哇,好家伙,一下就干掉十几万清兵……”
“你就吹呗,吴三桂军都没有十几万。那天是只杀了五六万,天下地上一起爆炸,连山都炸蹦了……”
“是吗!那么厉害,怪不得郑家军这么厉害!这下我们就不用再担心清军再杀过来了。”
“清军还想再杀过来,国姓爷不去找他们的麻烦,他们就该求神拜佛了。早晚有一天,国姓爷一定会带兵北上灭了满清,抓拿清狗,报仇雪恨的!”
“对对对,早晚一天国姓爷一定会扫平北方,报仇雪恨的,那该死的鞑子,竟然让我们剃发易服,如果不是国姓爷,我都没有脸面见祖先了!”
“是啊,多亏了国姓爷。那****的女真狗贼,霸占我们的田屋,还妄图想奴隶我们。我呸!真希望国姓爷早日率军北上,铲除那帮清狗!”
无数的百姓拿着自家最珍贵的食物酒果递给了那排着整齐队伍的郑家军士兵。
“辛苦你了小哥,来来来,尝尝我自己种的梨子,润润喉咙!”
“拿去,孩子,俺家老母鸡下的鸡蛋,多吃一点,多杀一点鞑子,好为大家报仇雪恨!”
“怎么说是强拿,这是大娘送给你的。拿着,不用害怕。将军怪罪下来,让他来找大娘,大娘给你作证!”
……
郑家军士兵谨记着纪律,死活不敢拿百姓的东西。
但百姓却是死活要将东西送到士兵手中。
很多时候,看到将士不敢收东西,都是趁着将士的不注意,偷偷塞到他们的口袋。
等到出城的时候,很多士兵口袋里都装着不少东西,食品果酒、甚至连银宝都有。
不知道是哪个百姓的,无法送回去,郑成功只好让士兵将这些东西上缴,让军令官找好记录,然后将这些都送给那些贫苦的百姓。
自崇祯二年以后,战乱不断,百姓一直生活在恐慌担忧中。
城头的大王旗变幻不断,今天是左良玉、明天是清军、后天又变成是大西军,每次变换,百姓都要遭殃一次。
好一点的只是打劫一番,最怕的是清狗的屠城,那真实惨无人道。
现在沿路的百姓看到郑家军的军威雄壮、军纪严明,都对郑家军充满着信心。
有这样的军队保护着,自己这些人还需要害怕什么!
百姓担忧地心慢慢平静下里,安心地生活,辛勤地劳动,为明天好日子努力着。
郑家军的士兵看到百姓衷心的感激,连自己都舍不得吃的都要送给自己。
听到郑家军会誓死保护他们的安全,百姓那激动的样子、灿烂的笑容。
郑家军士兵深受感到,也深刻明白到自己肩上的责任。
知道一个合格的军人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
第八十七章 嘉奖与祭奠
1654年12月27日,郑成功率军终于赶在春节前回到了南京城。
洪旭、卢若腾率文武官员出迎二十里,迎接四万大胜归来的郑家军士兵。
南京百姓自发出城迎接郑家军凯旋,十数万人列于道路两侧,绵延十里,欢呼声震耳欲聋。
一座临时垒成地土台前,旌旗如林,战鼓如雷。
在郑成功、洪旭、林习山等数十位将军的引领下,四万郑家军将士列阵昂首挺胸而立,每个人手中都捧着一只盛满酒水的大碗。
郑成功顶盔束甲居高而立,手中也捧着同样的一只大碗。
寒风萧瑟的西风,吹拂着已经留长的胡须。
郑成功喊道,“兄弟们,各位父老乡亲们!”
随着郑成功的喊声,震耳的战鼓声、欢呼声、喧嚣声逐渐趋于平静。
郑成功继续大吼道,“满清鞑子窃我华夏神器,残害百姓,狼戾不仁。幸仍有各位壮士义士起兵反抗,誓欲扫清华夏,剿戮群凶,扶持汉室,拯救黎民。”
四万郑家军士兵秉气收声,个个神情激动,不少人捧酒碗的双手甚至开始微微颤抖起来。
“今岁七月,我军出师西进,经六月血战,连战连捷,破敌十万之众,光复四省。”
郑成功的声音愈发洪亮激昂,“明严代天下黎民苍生,敬各位将士!来,干!”
说罢,郑成功双手捧碗高举过头,遥敬所有将士后,将酒水一饮而尽。
“谢大将军!”四万将士同时举碗一饮而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