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儿不为奴-第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杀过来,那可真是上天无门,下地无路了。
  “大伙不用想其它的了,新会城一定要打,也一定要拿下,不然,全军上下就是死路一条!”
  周士相再次重申了攻打新会城的决心。
  “若千户一定要打新会城,那卑职不得不提醒千户大人,新会城墙上可是摆着十几门红衣大将军炮的。”
  开口的是近卫营的试百户李辅国,他被任命为近卫营的试百户后也算是尽职,跟随近卫营押运粮队的过程中表现也算可圈可点,凭其从前当绿营千总的经验,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因秃子蒋和性格粗率而导致的一些细节问题,和近卫营另一个试百户林再生合作得也算愉快,至少蒋和上山后并没有私下向周士相密报李辅国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红衣大将军炮?”
  周士相有些愕然,不知道这是什么炮。一边的邵九公忙告诉他,所谓红衣大将军炮其实就是明朝的红夷大炮,不过因为避讳那个夷字,所以皇太极将红夷炮更名为红衣大将军炮。
  “红夷大炮是崇祯年间明朝从澳门采购的,当年孔有德在登莱造反不成后便率部渡海投了满清,因他在登莱掳了不少明朝制炮的工匠,所以满清就让他替清军造炮,当时孔有德造的炮就是仿照红夷大炮来的,这会清军之中操纵火炮的也多是汉军旗那帮忘祖的王八蛋。”
  经宋襄公这么一说,周士相立时明白过来。李辅国有心显摆自己的见识,顺着宋襄公的话又往下说了起来,却是说得这红夷炮的优点和缺点。
  结合李辅国所说,再加上自己的判断,周士相大致可以肯定红夷炮的性能和同期欧州人使用的火炮大抵相同,都属前装火炮。前装火炮的缺点是射速极慢,发射一次以后,必须灌水入炮膛,熄灭火星,以干布帮在棒子上伸入炮膛去擦干,再填入火药,助燃物,塞进去炮弹,然后再点放,这些动作相当缓慢和烦琐,还不包括修正炮位。
  不过伴随着缺点的优点却是红夷炮的杀伤力极大,在直线范围内,炮弹可以横穿几十人,落地跳坑时更是可以连人带马砸个稀巴烂。虽不及后世开花弹来得厉害,但炮声一响,炮弹飞射而来的场景还是着实叫人心惊肉颤的。
  宋襄公又说了件事,说是老奴奴尔哈赤当年就是在宁远城下叫红夷大炮给打死的。邵九公和李辅国听了这话后却是有些不以为然,想来他们并没有听过这码子事。
  老奴是不是叫红夷炮打死的,周士相不关心,他关心的是如何应付新会城上那十几门红夷炮和数量不少于此的小炮。他前世就听过一句名言,说是大炮乃战争之王,虽然这战争之王日后不断被新的武器所取代,如坦克等,但在新式武器没有出现之前,大炮的威力在同时期的武器中的确是老大哥,尤其是这17世纪的中国,在这个还是以冷兵器为主的时代,大炮对于战争的影响绝对是巨大的。
  最直观的就是当己方士兵向城墙冲去时,城上却不断飞射炮弹来收割人命,而己方却只能挨打还不了手,这种完全被动的战斗伤亡巨大是肯定的,对于己方军心的打击同样也是巨大。
  周士相必须要拿出一个应对火炮的办法来,要不然炮声一响,十个士兵九个没听过炮声,也没见过火炮的太平军恐怕真的拿新会城束手无策。
  周士相在沉思之后提出了一个他迫切要知道的问题。
  “红夷炮最远能打多少里?”
  “这个?”
  一众军官们也没几个见过红夷炮的,哪里知道这炮弹能打多远。宋襄公也是没有亲眼见过,倒是秦智生、邵九公、李辅国三人见过,但对于这红夷炮到底能打多远,三个人给出的答案却不一样。
  秦智生说红夷炮能打七八里,邵九公却说没那么远,只能两三里的样子,李辅国给出的数字却只有里许。
  到底哪个才是对的,周士相无法判断,众人也都说不准。
  “千户问这个做什么?”
  宋襄公没有去瞎猜测三人哪个说得对,他关心的是周士相想要干什么。
  “此次我军攻打新会城,早在高要时我便与铁百户商量过此事,当时我决心以爆破方式炸毁新会城墙,然后全军从缺口突入其中,现在我仍然不改决定,攻打新会城咱们不强攻,也没强攻的本钱,西宁王的几万大军都拿不下新会城,我太平军这区区两千号人马就能拿下?因此我们只有爆破一途!”
  语气稍顿,周士相又解释道:“不过在此之前,咱们须弄清清军的火炮能打多远,这样就可以在他们火炮的射程之外挖掘地道将火药埋在城墙下,要不然这火药便没办法送进去,再者,咱们也不能活生生的当靶子叫清军的火炮炸。”
  “爆破?”
  一众军官中,只李辅国没听过这个名词,一时不知道是何意,边上的林再生向他解说了几句,这才恍然大悟,不过随后却是一脸怀疑之色。
  在李辅国的认知中,历来夺城之战,多是以炮轰城墙,周士相却要用火药爆破炸毁城墙,这个办法他闻所未报,潜意识里就觉得此法怕是不妥,又或是不大可能达到目的,那城墙就能轻易的叫火药给炸塌?
  “千户,爆破的法子真的有用?铁百户他们真能把新会城给炸开?”
  李辅国将信将疑的问了一句,毕竟他没见过周士相在罗定州城做的爆破试验,也不知道颗粒火药的威力。
  周士相肯定的点了点头:“能!你们随我来。”
  说完起身带着众人往陷阵营走去,铁毅那边已知道千户大人要做什么,早早吩咐人将营中那两口大棺材抬了出来。
  看到那两口加固过的巨大棺材,李辅国着实一愣,听铁毅说了这两口棺材的用途后,他盯着看了半响才摇了摇头,有些担心的对周士相说道:“这两口大棺材目标太大,新会城里的清军又不是瞎子,如何才能安于城墙下,若是以人力运送,怕不及地方,就被城上的火炮击中又或是被他们的火铳射中,那样一来岂不是白忙活?”
  李辅国所说乃是实情,这么多份量的火药堆在两口棺材中,威力固然惊人,但就算能够炸毁新会城的城墙,但谁又能保证在运送过程中不被清军击中呢。火药这东西可不是闹了玩的,碰着火星就炸,要是还没送到城墙上就炸了起来,那可真是要炸死一片自己人了。
  周士相轻声一笑:“所以我们必须弄清新会城上的火炮最远能打多少里,唯有知道了他们火炮的射程,咱们才能安全的挖掘地道将棺材送到城墙下。”
  “这得挖多少里地道,能成?”李辅国一脸失色。
  周士相的目光看向铁毅,说道:“你别忘了,铁百户和他手下的兄弟可都是矿上出身,他们最擅长的事情就是挖坑掘洞。”
  “去年老本贼……西宁王大军围城时,城里的清军可是在各处都设了大缸监听,陷阵营挖地道,清军不可能不察觉,要是叫守军发现了咱们在挖地道,不还是没用?”李辅国根据自己的经验判断这个法子怕还是没有用。
  这一回用不着周士相回答,而是铁毅在那哈哈一笑,道:“咱们又不是挖地道通到他城里,就是被他们监听到又能怎样!”
  周士相面容突然一肃:“铁毅,地道一事可有十成把握?”
  “千户放心,咱们矿上出来的兄弟别的不会,这挖坑打洞却是最拿手不过,末将保证把这两口大棺材送进去,亲手点燃它炸了新会的城墙,要是末将坏了事,不用千户叫人动手,末将自个就抹了脖子,省得千户和大伙骂末将的娘!”


第144章 报仇
  次日一早,休整一天的太平军即向新会城进发,为求一举攻占新会,不仅前营五大营全部出战,后营所有的保安队员也被勒令随军,另外宋襄公还组织了500名强壮妇人身着男装藏于军中,最后更是将缴获的车马也都带上,为的就是迷惑新会守军,造成太平军人多势众,大军来攻的假象。
  朱二的骑兵队在补充了十多名会骑马的士兵后继续充任全军哨探,负责沿途警戒和军情传递。骑兵队在路上同样发现几队清军探马,不过对方显然无意与太平军纠缠,远远看见后便打马转头回去。
  一路并无任何清军前来阻拦,太平军抵达新会城下时已是日落时分,城内清军据城而守,四门紧闭,根本没有半点出城和太平军一较高低的意思,显然吴进忠部的覆没让城内清军知道单凭城中这点兵马根本不是太平军的对手,因此和去年李定国大军来攻一样当起缩头乌龟,等侯广州的援军到达。
  城中清军不出来,正合周士相所愿,顾不得对再次见到家乡有太多感慨,更顾不得去看一看那座他亲手堆起的空坟,就下令虎捷营戒备城中清军,其余各营就在新会城下安营扎寨。
  朱二骑兵队奉命游动于城下,以便诱使城上清军放炮,好测出清军火炮射程,不过城内清军却并没有放炮,只在骑兵队靠近之时用弓箭驱赶。
  见骑兵队不能引诱守军,周士相随即下令震虏营佯攻城上,这回成功诱使清军开炮,得出红夷炮的射程约在三里左右,不过为此付出的代价却是30多条鲜活的生命。
  清军开炮时,太平军中不少士兵都为之震惊,捂着耳朵趴在地上不敢动弹,只那些在罗定听过爆破声的军官和老兵才一脸坦然,丝毫不惧那如轰雷般的巨响声,反倒是取笑那些吓得快尿裤子的新兵。被老兵们如此耻笑,新兵们都是红了脸,不过心中的畏惧却是不经意淡了下来。
  虽然不怕城内清军胆敢出城夜袭,周士相还是带人巡视了各营,命各营都挖了壕沟,部署明暗哨,并制定了清军夜袭后各营如何应对的章程出来。
  随军而来的妇人们也忙着准备食物,为防止士兵色胆包天,周士相将女营安置在最后侧,他亲自领着近卫营横断其中,并抽调一队近卫兵专门承担女营的巡视任务,同时传下严令,任何人未经许可敢潜入女营,一律砍头!
  下此严令,周士相也是不得已,谁让眼下的太平军兵员组成太杂,军官也好,士兵也好,军事素质和个人品德都不算太佳,用三教九流来形容营中状况,虽说有点过了,但也差不到哪里去。
  防微杜渐,周士相有理由相信他的部下中肯定会有那么些不堪之辈,大战在即,为了防止不必要的事情,他还是将丑话说在前头的好,免得真有人色胆包天,虫子上了脑做出什么丑事来。
  当夜无事,清军没来夜袭,营中也没闹出什么丑事。
  第二天,按宋襄公的建议,周士相将俘虏的汉军旗和20多名屠杀妇孺的绿营兵押到了城下,先使人劝降城内清军,城内的回答却是三声炮响。
  守城清军拒绝投降本在周士相意料之中,并不奇怪,在清军开炮后,他下令将俘虏押到军前,就当着城上清军的面将他们一一砍头。
  换作从前,这种在敌军坚城前屠杀俘虏肯定是不智的行为,因为这么做的后果只能激起守军顽抗到底的决心,对于攻城起不到任何作用,不过现在周士相也无所谓杀俘的不良后果,城内清军摆明了就是死撑到底,有去年成功抗击李定国数万大军成功先例在,他们根本就不会有任何投降的念头。当着他们的面杀掉这些俘虏的旗兵,目的只是告诉他们太平军夺取新会城的决心,同时也借此事分散守军注意力,以掩盖另外一件大事。
  邵九公的雄威营分到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