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夜明-第2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翟哲有些愧疚,有些惘然,也有些兴奋。
  若他注定只能相信自己,那一定会继续自私下去。若他再这样走下去,和他当初鄙视的杨嗣昌有什么区别?
  他相信自己才是那个唯一正确的人,想必杨嗣昌当初也坚信他的“四正六隅”一定能成功。当年袁崇焕联盟察哈尔林丹汗时会不会想到那也会成为他的罪证。
  成王败寇吗。
  “不忘初心,方能始终!”他又想起卢象升初次见面与他说的那句话。
  他腰上配着卢公赠给他的腰刀,但正是卢公对待东口八家的方式教会他如何处理朝政,如死在卢公阎王名下的流民。
  崇祯十五年,夏秋,宁绍军镇围剿白头军,连克六县,收复失地。
  舟山参将黄斌卿因伤告假回家休养,逢勤因功授舟山参将。
  深山中的战斗还在继续,陈子龙封锁了各路关口,失去粮草来援的白头军越来越艰难。


第363章 覆灭
  秋天,李自成掘开黄河水淹开封,三围开封终于攻下,先后斩陕西总督傅宗龙、汪乔年,又败孙传庭于河南。
  中原,流贼不再是流贼,官军不再是官军。
  但对浙东的白头军来说,李自成的胜利没给他们的局势带来一点好转。陈子龙协调各县府关系,调集金华府、绍兴府和衢州府守军分兵守住各处关隘,把白头军锁死在深山中。
  宁绍军镇逢勤部征战已久,回舟山岛休整,返回的时候从俘获的白头军中挑选三千精壮之士。翟哲调李志安步卒替代围剿白头军。
  宁绍往西是浙东的群山,往东是大海,往北的钱塘江和杭州是通往富庶江南陆上通道。拿到舟山岛,阻碍在宁绍军镇东边的盖子被掀开了,浙东沿海岛屿全在翟哲的控制下。
  翟哲留在绍兴府,遥控李志安和左若两路兵马的动向,并不急于进攻。冬天临近,白头军被困死在山中,翟哲命左若和李志安宣告,从山中逃出来投降的普通山民,一律免罪,并让军中浙东子弟四处转告。许都看大势已去,迁密使与陈子龙接洽求降。
  信使飞马,铁蹄踏冰,陈子龙急书召翟哲,相会于杭州府富阳。富阳为杭州往浙东大军输送粮草的集结地,他在这里专设了粮草营。
  翟哲赶到富阳,江南才下了一场小雪,陈子龙穿了一件灰色的狐皮。从商盟在江南铺展开后,皮毛在江南愈发盛行,陈家也算是名门望族,陈子龙不能免俗。
  见翟哲并一干亲兵都不畏惧冬日的寒冷,只穿了件夹袄,陈子龙暗自咂舌。
  翟哲全权掌管此次对白头军的围剿,陈子龙在定策前必须要征求他的意见,虽然他心中早有了主意。
  见面几句简单寒暄后,陈子龙说出召翟哲来此的目的。
  “翟总兵,许都请降,您怎么看?”
  翟哲答的很干脆,“好事!兵士征战辛苦,白头军藏在深山中围剿不易,能让浙东少流点血,我当然也愿意。”
  “得翟总兵这番话,我就放心了!”陈子龙喜笑颜开。军镇养寇自重已是常态,翟哲这般好说话,让他有些小小的惊喜。
  “民从贼,多因饥寒!若浙东那些大户能拿两三成的粮食出来,白头军也无法举事。”
  翟哲在重复卢象升当年说过的话,不过不再是鹦鹉学舌,而是他在江南两年的感触。只在蒙古,他不会对大明之苦有切肤之痛。就像许都这样的人举事,绝不可能做到像陕西流贼那样绝。
  只看宁绍之地,七成的田地集中在官绅手中,还有不少百姓自愿把田地挂在官绅名下,以向官绅缴纳地租逃避朝廷的征税。如此官绅勾结,逃避地税,朝廷税金日益枯竭。否则以大明如此大的帝国,怎么连百万兵也养不起?朝廷征兵加饷,都落在那些无权无势的升斗小民身上。横征暴敛,再遇天灾,难怪中原流民日益势大。
  陈子龙默然不语。他何尝不明白其中的道理。
  “从你那里拿的那两本书,我认真看了。若大明多几个像陈大人这般的官,也许还有些希望。”翟哲两排牙齿露在外面,像在说笑话。他向陈子龙示好。陈子龙现在不会归附他,但世局会变化的,大厦将倾,仅仅靠几个武夫撑不起来。
  陈子龙没有发怒,幽幽的说:“这样的话,翟总兵还是少说为妙。”
  开封被攻破,孙传庭失去河南,大明实在没多少能战的兵马。李自成部如初升的太阳,已然露出了朝气。左良玉躲在楚地,明摆着不奉朝令。现在各部总兵的眼睛都盯在退守潼关的孙传庭身上,若孙传庭能打败李自成,大明还能吊上最后一口气。
  招安之事,属陈子龙和浙江巡按左光先掌管,没翟哲这样的总兵武将什么事。从富阳县离开,他没着急回绍兴,而是直奔括苍山下李志安的兵营。
  白头军举事不到半年,浙东六县已然恢复了从前的秩序。宁绍镇兵马军纪严明,从不扰民,百姓见到官道上驰骋的骑兵,让在道边但并不慌乱。
  括苍山四周沟壑丛生,道路不熟的走在这里一不小心就绕进了深山绝谷,或者走到悬崖峭壁。李志安的大军驻扎在里括苍山二十几里外的一片山坡上,周边几十里岗哨林立,堵住白头军出山的道路,不让米盐等物资进山。
  翟哲到了兵营,让季弘传信,与许都会面在括苍山口。
  两人是几年的老朋友,许都性格豪爽,留给翟哲的印象很不错。在许都眼里,翟哲也不是坏人,至少当年勇救卢象升不是假的,复任总兵后从不专横欺民,麾下兵马军纪严明。
  到了这个时候,再说那些威胁的话,纯粹是自找没趣。到所有的幻想都破灭的时候,许都找回了些许曾经的豪气与洒脱,脸色萧然。
  翟哲在棉袄里套上了软甲,他不再像在草原那样洒脱。那样年少轻狂,拔刀一怒为美人的年纪已经过去了。
  “你向卧子求降,我没有反对。”
  “我想,我可能是错了!”许都好像有很多想不明白的烦恼。
  “你没错,但我也没错。”翟哲指着不远处一块光溜溜的大石头,示意与许都并肩坐过去。
  “以前我幻想你不来攻打我,想着你我能暗中想通。但你是官兵,我是贼。我手里什么也没有,能拿什么与你交换?”许都苦笑。
  “是我对不住你!”翟哲另有所指。若不是他,许都没这么快举事。
  “你我都没有错,错的是这个世道。”许都长啸一声,从林中惊出几只飞鸟。
  翟哲犹豫了一会,还是决定出言提醒:“你归降,朝廷未必能容你。”
  “卧子既然答应了我,自然会有把握。”
  许都绞的一起的双手暴露了他心中的不安。
  话已经说到,路要自己走。翟哲不会死逼着许都,他想逼也逼不动。这样的官宦出身的子弟,实在是没有陕西绿林流贼那样百折不回的势头,恰如《水浒传》中的宋江,也一心想着招安。
  大雪覆盖括苍山上松林时,三万多饥肠辘辘的白头军汉子从山顶退下来。还有少数人不相信朝廷,决定留在深山中煎熬。
  许都等两百多名小头目被浙江巡按左光先拘捕金华府大牢。翟哲命季弘把许都一家老小暗中接到宁波府藏起来,有六十多岁的老母,还有一个七岁的幼儿许义阳。
  浙东诸县在一种劫后余生的庆贺中渡过了春节。
  正月十五,左光先不顾陈子龙泣血反对,斩许都并诸多头目于金华府外,震慑群贼。


第364章 布局
  “许都死了!”
  萧之言悄然拐进门口,发出的声音把翟哲从堆积的案牍中惊醒。
  他抬起头来,没有留意萧之言的异状,随口答道:“我知道!”
  “你费这么大功夫,只为了夺取舟山岛,值得吗?”萧之言的眼睛很亮,他的脸上没有从前那般的微笑。
  “值得!”翟哲伸手示意萧之言坐下说话。
  萧之言站着没动。
  翟哲这才发现萧之言的神情,推开身前的文书,认真的说:“再过上几年,你会发现,我为了控制舟山岛付出什么代价都是值得的。”也只有面对萧之言他才会开口解释吧,独断专行久了,想找个聊天的朋友都难,他很珍惜和萧之言的患难之交。现在,以他的身份,再难找到可以交心的朋友。
  舟山岛归宁绍军镇,翟哲的战船可以畅通无阻往松江、吴淞等地,甚至可以驶入长江口。现在体现不出来,但若江南失守,那将是宁绍的咽喉重地,卧榻之侧怎可能容他人酣睡。驱走黄斌卿让他日后在于郑芝龙的对话中至少有了守势的本钱。
  “黄斌卿是孟康下的手吗?”
  “不是!”翟哲的耐性出奇的好,没人有资格这样来质问他,但他不愿失去唯一的朋友。
  “我可以让他死,但我没有!”翟哲仰起脸。
  两人就这样对视着,也不知过来多少时候,萧之言坐上翟哲对面的椅子,说:“我一直没有娶妻,所以没有儿子,许都的儿子许义阳,我想收他当义子。”他纵使心中有众多不满,但翟哲还是他的兄弟。
  萧之言从未因为翟哲当上总兵改变对翟哲态度,因正因为如此格外受翟哲珍惜。
  “那是最好不过的了!”翟哲拍掌站起来。
  萧之言也陪着笑了笑。
  “还有那个眉楼的主人,难道你还想让人家一直这么着?”翟哲笑的贼兮兮的,“萧副将,该把人家娶回来了。”
  萧之言嘴边的笑容稍稍温暖些,但没有回话。
  若是一年前,以许都的家族地位,萧之言想收他的儿子当义子,那是个天大的笑话。但现在不一样了,左光斗斩杀许都后,还命浙东诸县追捕许都的家人,萧之言愿意收许义阳当义子,那是天大的恩情了。许都之死,萧之言不觉得冤枉,但他就是从心底想为许都做点什么。
  萧之言离去不久,两个带着斗笠的汉子步入总兵府。
  前面一人,虽然用斗笠挡住脸,但总兵府的亲兵都知道那是谁,除了季弘,哪里还会有个独臂的汉子在这里出现。季弘一袭白衣,看上去像个白衣飘飘的侠客,担任暗营的首领后,他几个月也不再这里出现一次。
  季弘带着斗笠不是为了遮掩自己身份,而是不让他身后的那个人太过显眼。两个人悄然进入翟哲的书房,方进把两人领进门,看到翟哲的手势便退了出去。
  “翟总兵!”后面的那人掀开头上斗笠,竟然是许都的亲信朱大彪。
  “你比许都聪明!”翟哲靠在椅子上。
  “我劝过大元帅,可惜他对陈子龙一心信任。但我知道不是陈子龙,是左光先!”朱大彪现出一股悲愤之色。
  “你想好了?”
  “白头军树倒猢狲散,还有些人躲在括苍山上,元帅死后,再没有希望了。”朱大彪哀叹。在他绝望中的时候,曾经的老朋友给他带来了希望。现在不是与虎谋皮了,而是别人赏他一口饭吃。许都归降后,宁绍镇兵马知道山上还有白头军残部,但并没有穷追到底。
  朱大彪是个务实的人,所以坚决没有跟随许都下山。也正因为他是个务实的人,所以才敢跟随季弘来到定海卫。
  “我与许都朋友一场,他的家人都在我这里。”翟哲做这件事是因为许都曾经帮过他,当然还有些附带的福利。
  “若非如此,我怎么会来到这里。”
  “你且回去整顿残部,只留下一千人,其余的人都送到左若的兵营,我会给你粮草补给。”
  “遵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