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夜明-第3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柳随风先到,与马士英闲聊的一会,陈子龙才来。到了这里,两人立刻觉得西营总兵府像个乞丐棚。
  柳随风像个主人般张罗,领着陈子龙在庭院中转悠,说笑到:“陈总督,你看看马阁部的眼光,我在江南从未见过如此雅致的庭院!”
  三人边走边聊,等在厅堂坐定后,闲扯了小半个时辰才进入正题。
  马士英为首辅,是名义上的主审,先引出话题,道:“大将军遇刺案事关重大,得圣上和大将军信任,由我三人查访此案,如今期限将至,案情的脉络也差不多都理清楚了,我们三人要共同出一份结果,也给世人一个交代!”
  他话中把皇帝与翟哲相提并论。
  柳随风皮笑肉不笑,道:“马阁部是主审,该由您出结论!”
  陈子龙插话:“此案查访到现在,无疑何腾蛟是主谋,从者为郑森!”
  “郑森还有同谋!”柳随风紧跟一句。他说的每句话都代表翟哲的意思。
  郑森的同谋指的是秦淮河畔的那些士子和从宫中揪出来的小太监。陈子龙还想给皇帝留一份情面,如果把那些太监都处死了,皇帝的颜面荡然无存。
  柳随风一说法,马士英与陈子龙都沉默了,眼睛盯着他,想听翟哲到底要怎么样。
  “所有被抓起来的人都有罪!”柳随风说话中气十足,“何腾蛟和那两个刺客当斩首示众,宫中阉人兴风作浪,不杀不足以平军心,侯方域等士子不知为国效力,反而在前方士卒流血流汗时作乱,当革去功名!”
  “一百多人全部要革掉功名啊!”陈子龙叹息。他是十年寒窗出来,知道想考中进士有多难。被格去功名后,那些人的身名和财富无疑从天上坠入地狱。文官一向珍视士子功名,这样做也仅此于取他们的性命了。
  “当然!”柳随风回答的很干脆,“不但要格去功名,还永远不许在参与科举!”间歇片刻,他又补充了一句,语重心长的说:“大将军仁慈,不愿意见太多的血!”
  厅堂中安静片刻,都在回味柳随风话中的威胁。
  不等陈子龙在说话,马士英点头赞许道:“这样处置合情合理!”
  其实这些他都不关心,哪怕翟哲把那一百多个士子全斩杀了,与他何关?那些复社士子与他冤仇颇深。他关心的是这件案子结束后朝廷的变动。
  “郑森怎么办?”陈子龙提到刚才柳随风漏掉的那个人。
  “此乃军中事,大将军自有处置!”
  柳随风从衣袖中掏出一份名单出来,道:“近来大明诸事不利,危机四伏,湖广的襄阳一直攻而不克,清虏又隔江陈兵威胁南京。内阁几位大学士观望者多,做事者少。大将军心忧国事,昨夜拟了一份名单,要把朝中格局变一变,引入一些干吏,请两位过目!”
  那片纸片轻飘飘的,从折叠的表面能看见从里面映出的墨迹。
  一片纸,如重千钧。
  马士英从衣袖中伸出手来,舌头舔了舔干枯的嘴唇,他想让自己的手不要抖,但就是忍不住。
  陈子龙看他的模样,嘴角浮现出一丝不屑的笑容,他是翟哲的亲家,当然不用担心自己的前程。在来南京之前,他已经预感到自己要入阁。南京总督的实权比内阁大学士大,但那终究是权宜之计。
  马士英小心翼翼打开纸条,翟哲的字不好看,但很有力。
  第一眼,他看见自己的名字,于是他的抖动的手自然停下来。
  后面的内容他看的很快,从内阁大学士到各地总督,皆有人选。如此,他即使还是首辅,其实权力也没那么大。但从内阁首辅中这几个人选来看,虚置内阁的时代要过去了。
  纸片从马士英手中传到陈子龙那里。
  陈子龙一边看,眉头皱起来又舒展开。
  柳随风把他的神情看的很清楚,因为这份名单有他的名字。
  不久的将来,大明将告别唯进士方能入阁的时代。
  陈子龙还在看,柳随风估计时间差不多,转告翟哲的原话,说:“呵呵!大将军的意思,这份名单只供参考,但陈总督升任吏部尚书,马阁部转任礼部尚书,不能再变了!”马士英虽然转变的很及时,但有参与刺杀的嫌疑,不可能再任实权兵部尚书。
  陈子龙把名单放下。
  这件事还需等到皇帝批准,但好像所有人都在把皇帝不当回事。
  “还有一事……”柳随风卖了个关子,喝了一口变凉的茶水,道:“大将军先驱逐清虏出江南,再收复湖广,为国事殚精竭虑,军中的意思,该进一字王!”
  “该进,该进!”马士英心中有数。他心情很好,几天没睡个安稳觉,好像突然听见喜鹊在枝头叫。
  对他来说,礼部尚书和兵部尚书没什么大差别,兵事决于翟哲一人,他之前那个兵部尚书等同于应天府总督。几日前,金小鼎才被任命为南京提督,他换任礼部尚书行事更加自由,而且还是名义上的首辅。
  “进一字王吗?”陈子龙低下头,好像在自己问自己。
  这是翟哲不废隆武帝的条件了!
  柳随风不搭理他,摆弄衣袖,转向马士英说:“此事还需马阁部并刺杀案详情一同入宫禀告皇帝,若陛下同意了,后日便可公告天下!”他两手从上往下垂,表示衣袖中再没有东西。
  他的职位为吏部侍郎,在陈子龙之下。但那不过是权宜之计,他从未在朝为官,需要一个台阶,不出一年必然入阁。
  刺杀案与内阁调整以及大将军封王为捆绑策略,翟哲以不扩大刺杀案为条件,逼迫隆武帝就范。
  三人达成共识后,马士英当日下午乘马车直奔皇宫。
  宫中侍卫已经全部被换做西营兵士,每日食物和清水由西营兵士运进去,太监和宫女都无法出宫。
  马士英先命管家向许义阳要了一道命令,才得以步入皇宫,外宫岗哨林立,只有内宫保持一份安宁。马士英请见皇帝,小太监传话在奉天殿觐见。
  五天功夫,朱聿键白发增加一倍,他坐在龙椅上,仍然有皇帝的威严。
  马士英三跪九叩。
  朱聿键的声音有气无力,“你来了!”
  “臣来了!”
  “翟哲怎么还不抓我走,鲁王到南京了吗?”朱聿键已经认命,等死比死更恐惧马士英认真的答复:“鲁王为藩王,没有着圣旨怎敢入京!”
  朱聿键稍稍振作精神,想起马士英还能保持自由,刺杀案竟然没有牵连到他。
  马士英掏出奏折,双手拱过头顶,说:“这有两份奏折,其中一份是刺杀案的审理的结果,请陛下过目!”
  小太监伸手接过来传递到皇帝手里。
  隆武帝接过来,眯着眼睛看,奏折很长,他的视力不怎么好,看的很吃力。
  宫殿下,马士英一直没有听见皇帝让他平身,抬头见朱聿键看的入神,竟然自己自己爬起来站在一边。当皇帝的威胁不存在了,做臣子的也就不那么畏惧。
  阳光从窗户中投射进来的亮斑在缓缓走动。
  两份奏折很长,但不超过三千个字。朱聿键眯着眼睛看,如忘记了时光。
  突然间,宫殿中爆发出一声怒喝,那是老龙垂死的哀鸣,奏折被扔到了地上,砸在马士英身前十几步远。
  “连锦衣卫和东厂,也要由他的人担任吗?我不同意!”朱聿键不再畏惧,他不怕死,他只要守住朱家的江山。
  “陛下,请三思!”
  “马士英!”朱聿键指着他的首辅,他在笑,笑的很凄凉,“我知道了,你果然是个吃里扒外靠不住的东西!”
  宫殿中除了皇帝,只有两个小太监。马士英壮着胆子,吐露真言:“微臣也只是为了保住一条性命!”
  “陈子龙,张国维,钱肃乐,……他们都背叛了朕吗?”朱聿键从龙椅上爬起来,他想逃离这个地方。
  他本为自己的性命担忧,但突然他又觉得性命没那么重要。


第545章 后果
  “陛下不同意!”
  坐在翟哲面前,马士英难免有些惊惶,这本是最好的结果,不用死那么多人,而且,他还可以继续在内阁呆下去。随着权力重回内阁,他多多少少能从中分一杯羹。
  除了对朱聿键本人,这应该朝野都能认同的结局。做错了事,当然要付出代价。
  《吕氏春秋》摆放在翟哲的案头,他使劲揉了揉眼睛,说:“无妨,大明曾经有很多奇特的皇帝,如嘉靖躲起来修道,万历十几年不上朝,总能找到办法的!”
  朝堂之争就像那盘棋,就算他让步又怎么可能下出一个平局出来。
  “陛下有个儿子,今年才两岁对吧?”
  “是!”马士英心头一跳。
  “离结案还有一日,你去转告陛下,若后日我见不到圣旨,那便只能让太子即位,我以大将军的身份摄政了!”
  翟哲的语气很平和,好像已经早有准备。他必须要执掌权力,这是他回到南京城的原因,也是他策划这场刺杀的目的。
  “啊!”马士英不寒而栗,答道:“好,我这就入宫!”
  还是下午,还是奉天殿。
  马士英挺着胸脯走进去,挺着胸脯走出来。从此刻起,他已投靠为大将军下的一条狗。
  刺杀案爆发七日后,内阁公布审理结果,内阁、江南总督府和大将军府共同认定的结论天下无人敢质疑。
  辰时,许义阳骑着一匹黑色的战马,西营士卒们押送了十二个犯人。
  何腾蛟夹在囚车中的,脖子后面树立着一块木牌。
  两个刺客,五个阉人,还有四个郑森的亲随。只斩杀十二个人,确实让很多观望的人没想到。
  街道两旁的士子百姓躲在屋檐下或者窗户后面偷看,这几日南京城内气氛压抑,不干己的人都希望这场风波早些过去。不用白日看见城防兵不时在街道上奔走,晚上还好宵禁。秦淮河那一夜后,无论怎样达官贵人手里都捏着一把汗。
  午时三刻,马士英扔下令牌,刽子手的鬼头刀在空中划过一道慑人的弧线。
  十二个首级坠落在四牌楼前。
  十二具无头尸首趴伏在地面。
  许义阳纵马回到兵营,萧之言和顾眉走后,他没有家了,唯有把兵营当做家。义父走的很突然,只给他留下了一封信。他那几日疲倦,正在兵营中睡觉,萧之言没有告知他,没来得及去送。
  他心里明白,义父被调任湖广,是在为刺杀案负责。
  何腾蛟能一干犯人虽然被斩首了,南京城紧张的气氛一直没有平息下来,因为郑氏的三万兵马还分别在镇江府和南京城外。
  翟哲之所以要求七日之内做出决断,正是要在郑芝龙反应过来前造成木已成舟。
  次日清晨,隆武帝临朝。
  因大将军翟哲武功卓越,加封晋王,统领天下兵事。
  其余人事变动,如姚启圣为湖广巡抚,张煌言为浙江巡抚,堵胤锡为湖广总督,季弘为锦衣卫千户等等。其中最令人瞩目的当然是陈子龙升任吏部尚书,江南总督空缺,复社几社诸人都得到重用。
  当然,最扬眉吐气的是大将军府的那些幕僚,各领官职到地方赴任。他们都不是进士,连举人也是凤毛麟角,这已经在改变大明官场的规矩。尤其是姚启圣升任二品巡抚,让很多人看见了希望。
  内阁的变动只是开始,不可能一步把所有大学士都换掉,但如柳随风、堵胤锡等人入阁已是水到渠成。
  圣旨发往各地,如两广、云贵等地连大将军遇刺案没听说,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