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夜明-第4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胯下的战马打了个喷嚏,这匹马也是从蒙古人那里弄来的。听说左将军欠了蒙古人许多钱,李虎可管不了那些。
  十几年前他就是骑兵,当年从北境南下的将士在军中还有一百多人,混的最差的也是千总。陕西没有草原,养不起太多的兵马。
  李虎麾下这三百骑兵在军中的地位非比寻常。要知道,养一匹马的食料可以多养活五六个人了。
  分散往各处的斥候正在集中,又到了踏上归途的时候。
  一个士卒喷着热气来到李虎的马前,禀告道:“大人,都查探过了,这里方圆百里都没有人。牲畜都被征集走了,有人在这里也活不下去。”
  “放屁!”李虎呵斥:“没有人怎么会出现炊烟。”
  去年,左若下令迁延安府以东所有百姓往西。但当初时间紧急,处置匆忙,未能把所有的百姓都迁走。清兵渡河后,明军常有士卒在清涧、延长一代巡逻,在监视清兵行动时候,凡是遇见汉人百姓,一律强行带走。
  那士卒是新召入骑兵营的陕西人,嘟嚷道:“这里沟壑林立,有百姓藏在窑洞里哪里能找到。他们不愿意离家就算了,到了庆阳府也未必能活下去。”
  李虎阴沉着脸,强忍住挥舞鞭子抽打的冲动。
  因为他知道,被强行迁往庆阳府的百姓确实很惨。年轻力壮的还好,半数老弱没有熬过这个冬天。陕西从崇祯三年就开始闹饥荒死人,二十多年中好像一直如此。
  半个时辰后,分散巡逻的士卒各自返回,李虎清点人数完毕,拨马喝道:“走!”
  三百骑兵如在沙漠中高丘上缓慢行走的骆驼队伍,踏着厚雪往延安城方向走去。
  陕西就像永远清理不干净的泥坑,谁伸手进来摸一把,都会沾上满手油污。
  明廷统治陕西时,这里有义军。清虏占领陕西后,这里有义军。现在明军重新收复陕西,这里还是有义军。这些从陕西新招收的义军比北上的正兵差远了,不但不能严格执行命令,往往还各有主意。上个月,左将军在庆阳斩杀了两个妄图率部离开大军的义军头目,才让那些人收敛点。
  左若对不听话的义军心狠手辣,但严禁部下虐待陕西义军。他是陕西人,他自己动手尚可被陕西人谅解,要是让军中浙东士卒的骄横之气爆发出来,这仗也就不用打了。
  延安不远,但雪厚难行,路上要在冰天雪地的野外过一夜,次日午后李虎才到延安城外,他看见城东整齐排列了数百座帐篷。
  “蒙古人来了吗?”李虎心中微动。去年领皮袄子时,他便听说左将军请蒙古人入关助战。
  他这队骑兵可以自由进城。入延安城后,骑兵对入东城兵营,他赶往府衙复命。
  府衙门口也有站了二十几个蒙古人,正在哇啦哇啦交谈。
  李虎没有看他们,直接找守卫往里通报。
  片刻之后,守卫出来领他入内。
  走到府衙正堂,左若正在忙着什么事情,拿着纸件写写画画。他参拜后等了好半天,左若才反应过来让他平身。
  左若把手头的活放下,问:“李虎,你回来了,黄河那边有什么变故没?”
  李虎道:“清虏兵马看来不准备退回山西了。宜川的物资堆积如山,只怕冰雪一解冻,他们就会杀过来。”
  “嗯!”左若略一沉吟,道:“黄河就要解冻了,看来他们是想储备足够的粮食。去年把他们吓的逃到山西去,今年可是来者不善。”
  “蒙古人打硬仗是靠不住的!”他在李虎面前不说假话,“你看见城外的蒙古人了吗?”
  李虎点头,“看见了!”
  “那些人马上都归你管!”左若在空中比划三个手指头,“一共三千人!土默特人和察哈尔人各一半,你这几日先去跟他们熟悉熟悉,五日后领他们去陇西。”
  李虎很郁闷,没想到这个任务还是落到他头上。
  他咬咬牙拱手道:“大人,黄河西岸的两万多清虏,延安城又不似西安那么坚固,末将愿留在延安守城。”左若军中人不怕恶战,怕闲置。更何况,李虎一直是左若的先锋官。
  “你以为我让你去陇西是游玩踏春吗?”左若的声调慢慢提高,初始从嗓子眼深处细弱游丝,到最后已是雷霆之怒。他下达命令,从不许人讨价还价。
  “陇西的道路通畅与否,直接关系陕西的大局,春荒就要到了,要是再不运些粮食过来,我就要对陕人动刀子了!”
  李虎被骂的心惊胆战,大气也不敢喘。
  这半年,左若坚守的很苦,也很憋屈。摄政王要他利用蒙古人,蒙古人哪有自己人可靠。他宁愿相信义军,也不会相信蒙古人。
  左若道:“只要有钱有粮,我在陕西十万兵马也能召集起来,宗茂上任户部尚书,也变糊涂了!”
  这些话在陕西也只有左若有资格说,李虎听了,要马上忘记。
  李虎不敢再犟,左若继续传达命令:“你去陇西,连你的三百骑兵加上蒙古人,共三千三百人,若只能维护陇西的商路,也丢了我军中先锋之命。你要找准机会,配合吴三桂夹击西安以南的阿济格军。南线的压力小了,我才能在西线放手施为。”
  李虎大声道:“末将遵命!”
  左若脸色坚毅,道:“只要能撑过今年,让我腾出手来,满清只有逃出关外。”


第673章 武器
  新年之后,广西巡抚张家玉上任,去年在淮扬战场初露头角的江柔携五百兵马随行,任梧州游击将军,统管梧州和怀集兵马。
  张家玉向朝廷要了现任广德守备李钰同行,经兵部改签为桂林守备。
  许义阳向朝廷表功,陈友龙部将刘虎豹任柳州守备。
  至此,朝廷在广西布局完毕。
  陈邦博封怀忠侯,广西总兵,其余有功部下也各有封赏。许义阳也官升一级,正式踏入总兵这道关口。
  在封赏广西诸将的同时,朝廷正式昭告天下,改封郑芝龙为镇海王,世代镇守闽粤两地,并请郑芝龙举荐广东和福建两地巡抚及各府官员。有了朝令,郑芝龙便能如愿以偿掌控闽粤两地。治理地方需要文人乡绅,郑芝龙从海上获取财富,他利用乡情控制了福建,但在广东一直水土不服。
  与此同时,赣州总兵施福率部离开江西,九江总兵朱守壮率部进驻南昌,江西总督万元吉开始推行新政。
  许义阳在长沙过了非常舒坦的春节。年前,他地位虽低,但长沙大小官员谁看不出来他前程似锦,只怕奉承找不到门路。
  元宵节后,朝令一出,他狼狈的逃出快活的日子。
  大将军府与兵部共同行文,命许义阳在湖广募兵,优先引入府兵,凑足一万正兵。府兵经过一定的训练,本义是正兵的预备,但不是府兵都愿意转为正兵,各总兵有时候也不希望军中都来自府兵。
  许义阳军中已有一千多士卒,还要补齐八千多人的空缺。兵部从今年淮扬战场的府兵中抽调了三千人改为正兵,命他在湖广筹足剩下五千人。
  原驻守长沙的总兵张守禄被调至徽州府,长沙只有府兵守备。许义阳先找湖广巡抚张煌言,再找长沙守备协商,要从地方抽调府兵。
  好在张煌言与他是浙东同乡,在长沙、岳州、荆州等地给他挑选了三千府兵,又协助他在湖南苗蛮交界地募集淳朴的土人两千。
  兵部效率很快,从湖广和淮扬的各支正兵中抽调的武官纷纷赶赴长沙,在南京码头装满武器盔甲的货船在水师的护送下分拨驶往湖广。
  一支有三成老兵作为骨架的兵马,不需要多久,就可以拥有相当可观的战斗力。
  许义阳忙碌且兴奋,他是大明最年轻的总兵,大明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总兵。连傻子也能看出来,摄政王对他刻意栽培。
  湘水之侧,他仰天长啸,慨然发誓:“彼以国士待我,我当以国士报之。”
  大明从未停止过加强军备,忠贞营中二十五岁以下会骑马的士卒几乎全被抽调走,萧之言和车风的骑兵初显雏形。
  朝廷多次清理各地隐匿占地,以及没收投靠清虏乡绅的土地,南京朝廷甚至有能力撑起三十万至四十万正兵。
  从南京码头出发的水师战船不仅驶向湖广,更庞大的船队由户部官员押运通往四川。
  张焕与水师同行,他在春节前返回南京向摄政王陈述政务,春节后带着四川巡抚的光环返回成都。
  一个商贾模样的中年男人陪在他左右,两人一路相谈甚欢。
  张焕这个四川巡抚来的太容易。郑芝龙臣服后,朝廷会在闽粤象征性的委派官吏,身为镇西王的吴三桂见此情形,同样也请朝廷委派四川巡抚。
  张焕本是朝廷常驻成都的使者,与吴三桂相处融洽,翟哲出于笼络吴三桂的考虑,把张焕这个使者改为巡抚,当然仍是个无权无兵的巡抚,只是为了蒙骗四川人。
  那中年男人挺着圆圆的肚子,眼睛迷成一条缝,脸上从不脱了笑容,一路奉承张涣。
  张焕却不敢轻视他,这个人是柳全的亲信,日升昌号有名的掌柜之一柳虞谦,在南京城是有名的财神爷。
  此次随张焕入川的伙计比官员多,官员比兵士多。为了不引起吴三桂猜忌,翟哲行事十分谨慎。
  水师战船在江洲靠岸,吴三荣领着一帮兵士在岸边等候。
  柳虞谦抓紧最后的机会道:“小人到了成都,户部安排的事情都要倚仗大人。”
  张焕和颜悦色答复:“镇西王看上去严厉,其实为人很和善,你此行是为了陕西,也是解四川之困,他一定会行以方便。你我都是为摄政王办事,到了四川不分彼此,只是有句话我必须要先说在前头,你若是有什么难处可找我,我再找镇西王,切不可擅自做些不该做的事情。”
  柳虞谦笑道:“小人知道什么紧要,我要是没把这件事做好,只怕连南京也回不去了。”他说的随意,其中蕴含着一股森然之意。张焕在南京逗留了一个月,对新上任的几位朝官稍有了解,这一定是户部尚书宗茂的手段。
  客船靠岸,随行的兵丁和伙计先上岸找苦力前来搬运货物。
  张焕下船时侧首偷看,货船舱中装满了整齐的箱子,封口处粘贴了封条,他也不知道里面放了什么东西。
  吴三荣先迎上来,老远便笑容满面,深深作揖,道:“恭喜张大人,张大人朝廷入蜀,是蜀地百姓的福气,也是镇西王之福。”
  张焕连忙还礼道:“哪里,都是摄政王信任,镇西王抬爱,在下自知将入川当巡抚后,一直惶恐不安,生怕不能顺应蜀地民心。”
  吴三荣道:“王爷在成都等候,特命我来江洲迎接。”
  两人正在寒暄时,与张焕不在一条船的户部郎中李宝来也下船凑过来。他还没开口,张焕先回头指着他给吴三荣介绍道:“这是户部郎中李宝来,此次入川主要是督促往陕西运送补给,这些船里的货物都是要送到陕西的,还请吴将军在王爷面前美言几句,行以方便。”
  吴三荣忙与李宝来见礼,只是他对李宝来却没有对张焕热情。
  李宝来上前抱拳,道:“吴将军!”
  吴三荣打了个哈哈,道:“左将军千里奔袭,功勋盖世,若不是左将军收复西安,我们也无法收复汉中。此事就交给我了!”
  李宝来去年也曾来过四川,但他没有与吴三桂的亲信打过交道。
  三人一路上岸,岸边排列整齐的兵丁随之退走。柳虞谦没有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