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瑜神情一黯,长长地叹息一声,道:“尽人事,听天命,天不佑我,奈之若何?”
庞统微微一笑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都督此病,恐是心忧无东南风可破敌,方才抑郁成疾。”
周瑜悚然一惊,面带喜色地道:“士元既知我之病源,可有法子解吗?”
第533章舍我其谁
庞统道:“都督岂不闻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刘泽兵雄势强,不如暂避其锋芒,退而保江南半壁,划江而治,与刘泽分庭抗礼,都督以为此计如何?”
周瑜面色陡然一变,阴沉得让人不寒而栗。“此必诸葛村夫之言,士元岂可听他谬论!刘泽崛起于徐州,数年之间横扫淮南、荆襄,其发展之神速,令人瞠目,如果不加以遏制,久必为江东之祸。划江而治,看似完美,东吴坐拥江南半壁,进可攻退可守,其实不然,荆州富庶,皆在南郡江汉,荆南穷山恶水,蛮夷难伏,刘泽得富腴之地,我江东得贫瘠之土,如何能分庭抗礼?如今我大军陈于赤壁,万事齐备,只需一场东风,须臾之间便可获全胜,诸葛亮包藏祸心,惑乱军心,岂图为刘泽解围,此等险恶用心,某岂可无备?倘若他再敢妄言乱语,怠慢军心,某定斩不赦!”
庞统暗暗吃惊,看来诸葛亮和周瑜的关系,比他想象的还要恶劣。昨日初至东吴营中,心思敏锐的庞统便已察觉到了诸葛亮地位的尴尬,以诸葛亮的才能,至少在军中也是首席谋士的位置,但庞统看到诸葛亮在军中不过是一个边缘人物,虽然挂着行军参议的头衔,但根本就无法参与到东吴的核心决策圈之中,想来诸葛亮与周瑜有些有龌龊的。此时看周瑜的神情,分明是与诸葛亮有着难解的仇怨,言语之中。颇多恨意,诸葛亮在东吴军中不仅是难得重用,而且时刻还有性命之忧。
周瑜的为人,庞统那是有着很深的了解,外宽内忌,面慈心辣,如果是他认为可以相交的朋友,可以掏心窝子地对你好,两胁插刀,义不容辞;但如果他视为仇敌人的人。这一辈子也难在他的眼中翻身。甚至会不择手段地去谋害。
庞统的脑子在飞快地转动着,自己此来江东,就是想要得到周瑜乃至吴侯的重用,一展平生抱负。不负平生所学。至于封侯拜相。庞统自认为那是水到渠成的事,以自己的才干,将来混到那一步绝非痴心妄想。周瑜虽然器量狭小。但在柴桑之时,便与自己交厚,庞统不知诸葛亮到江东之后,却为何遭周瑜忌恨,纵然说文人相轻,但周瑜身为一国之帅,断然不会不招贤纳士广收人才,看来是诸葛亮的偏执误了他,周瑜自恃甚高,诸葛亮公然反对他的意见,这不是自己找抽么?
想着想着,庞统脑子里灵光一现,诸葛亮被周瑜弃用,这莫不是上天眷顾自己吗,只要此番顺着周瑜的心意,为他出谋划策,赤壁大胜之后,这江东首席谋士的位子舍我其谁?
坦白来说,打小庞统就和诸葛亮交情莫逆,两个人可以说好到了穿一条裤子的份上,但随着年龄渐长,两人的声名日显,庞统就感觉到了压力无穷,伏龙凤雏,龙永远是排在凤的前面,诸葛亮一表人才,儒雅风流,走到那儿都是万众瞩目的焦点,但他庞统形容猥琐仪表粗俗,在当前这个以貌取人的社会氛围之下,庞统永远都是活在诸葛亮的阴影之下。
庞统自卑也好,自惭形秽也好,总之在襄阳之时,总是觉得矮了诸葛亮一头,所以这几年他游历天下,从他的内心深处,还是刻意地想避开诸葛亮的光环,想自己去闯出一片天地。此次投奔江东,一直有着一个期许,一个极欲想出人头地的愿望,但看到诸葛亮在江东之时,庞统的心似乎有些发凉,虽然他没有刻意地将这种情绪显露出来。
诸葛亮被周瑜唾弃,庞统心中不禁是暗暗地窃喜,真是天赐良机啊!
“孔明啊孔明,非是我庞统出卖于你,是你自己恃才傲物,不能见容于周瑜。大丈夫立身处世,自当建一番功业,今日便是我庞统扬名天下的机会,如何能遂你之意忤逆于周瑜?你莫要怪我无义,将来之世人,只知道天下有凤雏而不知有卧龙!”庞统在心里暗自思忖,思路越来越清晰,功名富贵就在眼前,无论如何自己也要抓住才是,至于诸葛亮的策略,就让它见鬼去吧!
就是在一瞬之间,庞统的心思已是经过了三回六转,他已经暗暗地打定了主意,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跟诸葛亮持一个态度必然会遭到周瑜的敌视,想要上位,就得去奉承周瑜,至于诸葛亮的担忧,也许仅仅是诸葛亮太过谨慎了,刘泽有那么高深的智慧吗,我看未必。机会就在眼前,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都督所虑者,其实倒也不是难事,统虽不才,也习得过阴阳天象之术,大后天月尽日,便是冬至日,一阳复始,东风必来,可助都督成其大功。”
周瑜顿时两眼放光,拉住庞统的手臂,失声道:“此话可当真?”
庞统正色地道:“军中岂敢有戏言,事关重大,统断不敢诳哄都督,三日后若无东风,都督可斩庞统人头以正军法。”
“好!好!好!”周瑜兴奋异常,从榻上跳了起来,只差点就手舞足蹈。
庞统急切地劝道:“都督病体未愈,歇息要紧。”
周瑜拉着庞统的手道:“无妨!无妨!听士元之言,我这病竟然已好了七八分,浑然有说不出的畅快。士元能识得东风,真乃我周瑜之幸,江东之福呀!来人,速传本督将令,召诸将议事——”
庞统连忙拦阻道:“都督也太性急了,即便有东风,那也是大后天的事,何须今日便调兵遣将?都督身体尚未康健,还需静养才是。”
周瑜一拍额头,笑道:“士元所言极是,是瑜高兴过度,一时忘形了,此事的确急不来,须得细细谋划才是。士元你此番立了如此大功,我定当禀明吴侯为你请赏,暂时你就留在中军,担任长史一职,在我身边出谋划策,等破了刘泽,士元你便是头功。”
中军长史虽然不是什么高官厚爵,但却是主帅的智囊谋士,参与军中的核心机密,在军中也算是举足轻重的职位。庞统一来,周瑜便授予其机要位置,足见他对庞统的信任。对于庞统而言,能得到周瑜的信任,那么今后在江东飞黄腾达自然也不是难事,他不禁大喜过望,躬身拜谢。
周瑜双手相搀,道:“士元今日便留在我帐中,你我多日未见,今夜便秉烛促膝,一叙离情。”当即吩咐手下置酒席盛情款待庞统。
次日,周瑜先传黄盖前来。黄盖进帐参拜,周瑜上前一把将他搀住,道:“公覆棒伤未愈,切勿行礼。”
黄盖称谢,目光打量了一下旁边的庞统,由于他不认识庞统,自然心存疑惑,心想此人与都督是何关系,为何会在都督的帐中受到如此高的礼遇?
周瑜含笑介绍道:“来,公覆,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襄阳庞统庞士元,刘泽连环锁舟之策正是出自士元的手笔,昨日方投来,我已委其为中军长史,你二人多亲近亲近。”
庞统长揖一礼,道:“襄阳末学庞统见过黄将军,久闻黄将军驰骋疆场战功彪柄,今日得拜君颜,统三生有幸。”
黄盖亦回礼,但他的心思显然还是放在周瑜这边,寒喧了几句,便向周瑜道:“都督今日传唤,可是将有所行动?”
周瑜点点头,道:“德润已将诈降书送到江北,刘泽深信不疑,火攻乌林之计已是箭在弦上,只是无东南风相助,火攻必难成功。士元先生已经料算到后天将会刮起东南风,正是我军出兵良机,公覆你速派人送信至江北,向刘泽言后日四更天率船队向其归降,同时准备二十条快船,内附硫磺、硝石、火油、芦草等引火之物,随时听候将令,准备出征!”
“末将遵命!”黄盖大喜,拱手转身而退。
还未等他出得大帐,周瑜将他唤住,因为周瑜看到黄盖的步履还有些蹒跚,那一百军棍可不是儿戏,为了假戏演的逼真,每一棍都打得结结实实,黄盖的伤委实不轻。
周瑜满怀歉意地道:“公覆伤势未愈,却不得不带伤出征,我心有所忧,不知公覆能否吃得消?”如果换作其他的军务,还可以派别的大将出征,但此番设苦肉计要诈降的是黄盖,别人还真是代替不了,虽然说黄盖的棒伤已经军中最好的医匠治疗过了,也将养了几日,但毕竟时日尚短,此番上战场,凶险万分,周瑜担心黄盖能否抗得下来。
黄盖爽朗地一笑,道:“都督放心,末将的身子骨可没那么娇气,此番一战,定不负都督所望。”
周瑜感激地点点头,目送黄盖离去。黄盖回营之后,即刻传阚泽过来,商议了一番,由黄盖亲笔写了一封书信,差心腹渡江送往刘泽那里。
信刚刚送出,就接到中军传唤,周瑜升帐点将,黄盖与阚泽赶忙直赴帅帐。
第534章据理力争
黄盖和阚泽来到帅帐的时候,各营的将领都已经到了,一齐地汇聚在大帐之内,济济一堂。黄盖朝着周瑜一拱手,周瑜点点头,黄盖了然,退至一边,立在了韩当的下首。
周瑜扫了一眼下面,该到的人都已经到了,他危襟正坐,轻咳一声,沉声道:“诸位,赤壁大战已是迫在眉睫,今日召诸位前来,便是商议进军之事。现如今我军已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而这东风,来自襄阳的庞士元先生精通阴阳天象之术,已然测出后天将会刮起,所以我军的出征日期,便定在后天凌晨时分。”
周瑜的话音刚落,底下便是一阵窃窃私语。
“后天会刮东风?真的假的?这庞士元是何许人也,岂有如此本事能识得天象,真乃奇人异士。”
“我看倒是未必,常言道‘天有不测风云’,这风云变幻,常人如何度之,一旦误判,后果可是不堪设想。”
“就是就是,倘若没有东南风,这一把火烧将起来,烧掉的可不是北军营寨而是我方自己的船只。”
“……”
诸葛亮与庞统比肩而立,诸葛亮的脸色明显地很难看,微微地瞥了庞统一眼,似有嗔怪之意,低声道:“士元兄难道忘了你我前日之言?”
庞统却是不动声色地道:“都督破刘心意已决,我也曾好言劝说,都督执意进军,我等人微言轻。奈之若何?既然都督下定决心,我也只能是助其一臂之力。”
诸葛亮道:“士元兄好生糊涂,你言明东风之事,周都督便会仓促进军,而今敌情未明,一旦陷入刘泽的圈套,江东必陷万劫不复之境。你我虽是文臣,用不着冲锋陷阵,但覆巢之下,安有安卵。败军之际。性命何以保全?”
庞统微微一怔,他不是没有考虑过后果,但远没有诸葛亮想得那般谨慎,诸葛亮的话在他听来。有些危言耸听的味道。“孔明贤弟多虑了。如今江东兵强马壮。何惧刘泽,只要这把火烧起来,刘泽断然没有半点翻盘的机会。周都督运筹帷幄。胸有成竹,早已思量好了破敌之策,你我只需坐看靖军灰飞烟灭。”
诸葛亮被他一言呛了回去,竟是无言以对。接理说庞统也是极聪明之人,刘泽那边极不寻常的状况他居然视而不见,只是一昧地迎合周瑜,邀媚献宠,果真是利令智昏。
众将的一阵骚动让周瑜脸色微微一变,重重地咳了一嗓子,帐内的喧嚣立刻终结,众人的目光,齐刷刷地盯在了周瑜的身上。
周瑜环视诸人,沉声道:“此事虽然听得令人玄虚,但士元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