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武崇烈和武继植刚奔至重光门下,埋伏在重光门上的千余名士兵一齐放箭,箭如疾雨,呼啸射来,武崇烈和武继植措不及防,身中数十箭,两人被射得像刺猬一样,连人带马摔倒在地,其余士兵也纷纷中箭倒下,死伤上百人,其余士兵吓得掉头便逃。
武三思在后面看得清楚,两个儿子中箭落地,他心中又急又恨,一口血喷了出来。
东宫内一片混战,喊杀声震天,武三思的军队越战越少,其余武士见大势已去,纷纷跪地投降,武三思也被十几名士兵抓住。
这时,从东宫大殿内走出一群人,为首之人正是太平公主,后面跟随着高戬和十几名家将,太平公主得意万分,几乎要狂笑出来。
她得到二张的最后支持,率领太平府的两千家将以及韩至寿率领的一千内卫士兵先一步埋伏在东宫内,另外武懿宗又派三千监门卫士兵协助他伏击武三思,终于让她成功地干掉了武三思。
这时,几名士兵将武三思押了上来,武三思身负箭伤,身体十分虚弱,太平公主走到他面前笑道:“如何,最后还是落到我的手中。”
“贱人!”武三思骂了一句。
太平公主扬手便是一记耳光,喝令道:“将他拖下去,绞死他!”
太平公主心硬如铁,在这个关键时刻,她绝不会留下武三思让张氏兄弟改变想法。
两名士兵一左一右,用绳子勒死了武三思,随即有士兵将他尸体高高倒掉在桅杆上,对重光门上大喊:“武三思已死!”
太平公主负手望着重光门,她相信在这个时候,张氏兄弟已经别无选择。
……
圆壁城内的安静终于引起了张氏兄弟的疑心,按照计划,武攸宜会在一更前后解除武崇训的军职,并分兵两路,一路由武延基率领进入太初宫和太平公主汇合,另一路则由武攸宜亲自率领,守住龙光门和圆壁南门,防止李臻的千骑营和内卫进入宫城。
但应该由武延基率领的军队却迟迟没有露面,玄武门上,张易之久久凝视着两百步外的圆壁南门,他疑惑地对张昌宗道:“难道武攸宜杀武崇训没有成功吗?”
张昌宗摇了摇头,“如果没有成功,圆壁城内一定会大乱,羽林军会发生内讧,不可能这样安静,或许还没有得手,再等一等!”
这时,一名士兵飞奔来报:“启禀两位将军,东宫平乱已结束,武三思被诛杀,太平公主请求开门入宫。”
张易之和张昌宗对望一眼,张易之心中涌起一种不安,直觉告诉他,在没有解开圆壁城疑惑之前,不能让太平公主进入太初宫,他连忙道:“告诉武懿宗,让他安抚住公主殿下,稍稍等一等。”
士兵飞奔而去,又过了片刻,有士兵指着圆壁南门大喊:“快看,有动静了!”
只见圆壁南门缓缓开启,一支羽林军列队鱼贯而入,为首大将似乎就是武延基,这支队伍不多,只有一千余人,行至玄武门下,武延基大喊:“改朝换代,光明重开!”
这是今晚的秘密口令,只有武延基知晓,这是为了防止出现假冒的武延基,张易之走出城头问道:“武将军,怎么会拖到现在?”
武延基没想到张易之在宫门上,他连忙在马上躬身道:“回禀张将军,发生一点意外,武崇训负伤躲进了粮仓,他身边还有一百多亲卫,我们花费了较长时间才杀死他。”
武延基命人将武崇训的人头扔上城头,有士兵将人头呈给张氏兄弟,两人看了看,张昌宗正要下令开门,张易之却一摆手,又问道:“武攸宜呢?他怎么没有来?”
“回禀将军,武大将军在稳定军心,尤其是武崇训的手下,他担心会出现内讧。”
圆壁门上,李臻在远远注视着玄武门的情况,他见玄武门迟迟没有开启,便知道一定是二张生出了疑心,立刻向远处的李湛招手示意。
这时,张昌宗低声问张易之道:“五郎觉得有问题吗?”
张易之沉吟不语,他问题倒没觉得,他是有点担心武延基进来后,控制了宫城,太平公主会怎么对付他们兄弟,他是不是要留点余地。
忽然,远处隐隐传来了喊杀声,张易之和张昌宗一惊,连忙向远处望去,似乎是圆壁北城门那边传来的喊杀声,只见一名骑兵疾速奔来,手执令箭大喊道:“启禀将军,千骑营开始攻打龙光门了,大将军希望太平公主殿下立刻来和李臻谈判,否则,千骑营攻进城门,局势就控制不住了。”
张昌宗大急,怒视张易之道:“你还在等什么!”
他立刻喝令道:“开启宫门!”
张易之还想再阻止,但他心中也开始没有底了,最终没有喊出来,眼睁睁地看着宫门一点点开启了。
一种强烈的不安忽然冲击他的内心,他厉声大喊:“关闭宫门!”
第408章 神龙政变
但是已经晚了,玄武门外陡然爆发出惊天动地的呐喊:“杀啊——”
一千士兵汹涌冲向开启了一半的宫门,门楼上郎将急得大喊:“快城门!快关城门!”但任凭士兵拼命推动绞盘,但大门已经被羽林军士兵死死顶住,无法动弹。
张氏兄弟惊得目瞪口呆,浑身冰凉,“将军快走!”十几名心腹士兵推攘着他们便跑。
这时,两百步外的圆壁城南门也轰然开启,等候在大门后的上万羽林军士兵呐喊着杀了出来,马蹄声轰然响动,三千骑兵跟随在士兵后面奔涌而出,一员头戴金盔的大将,一挥战刀,大喊道:“得二张人头者,赏金千两!”
攻打玄武门的士兵更加疯狂,大门终于被完全推开,羽林军士兵们汹涌而入,向张氏兄弟逃跑的背影杀去。
奔至一条长廊,中郎将裴宽张弓搭箭,一箭射出,正中张易之后背,张易之惨叫一声,扑倒在地上,他一把拉住张昌宗,大喊道:“别丢下我!”
张昌宗一脚踢翻他,没命地向长生宫逃去,张易之眼看大群士兵杀来,他惨叫着闭上了眼睛,百名士兵一涌而上,将张易之乱刃分尸,人头被一名校尉抢走。
太初宫已完全失陷,羽林军和千骑营骑兵分两路,李臻率两千骑兵杀向长生殿,杨元琰、李湛、武延基各率三千羽林军士兵杀向东宫。
张昌宗早已吓得魂不附体,发狂般地奔至长生殿前,他现在只有一个念头,圣上赶紧醒来,救他一命。
黑暗中,宦官夏忠从殿内迎了出来,“将军,圣上在这边!”
张昌宗紧急刹住脚步,大骂:“混帐,圣上在哪里?”
夏忠迅速看了一眼远处滚滚杀来的骑兵,急道:“在这里!”
他拿出一卷圣旨,“这是圣上旨意,可救你性命!”
张昌宗急忙上前抢过旨意,打开却见是一张白纸,他顿时一愣,就在这时,他忽然觉得胸口一阵剧痛,只见一把匕首已经插进了自己胸口,眼前是满脸狰狞的夏忠,夏忠咬牙切齿道:“若不杀死你,我怎么能活命!”
他凶残地又猛刺两刀,匕首插进张昌宗的心脏,张昌宗大叫一声,倒地而死,夏忠颤抖着手割下张昌宗人头,奔下台阶对骑兵大喊大叫,“大将军,我杀死了张昌宗!我杀死了张昌宗!”
数十名骑兵瞬间奔至,将夏忠团团包围,李臻也飞马奔来,他看了看夏忠手上的人头,喝令手下道:“传我命令,包围长生殿,任何人不准进入!”
他调转马头,带着数十名亲卫向东宫方向奔去,此时明德门和应天门的战斗已经结束,武懿宗被羽林军士兵乱刀砍为肉酱,其余监门卫士兵纷纷投降。
东宫内也发现了异动,张黎率领四千内卫士兵占领了重光门和北面的光华门,将太平公主和她的党羽困在东宫内。
直到此时,太平公主还不知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她已经听见太初宫内传来的喊杀声,她猜到或许是李臻和张氏兄弟发生火并了,此时她心中一片冰凉,不由握紧了高戬的手。
这时,四周宫墙上出现了密密麻麻上万羽林军士兵,吓得太平府武士们纷纷后退,原本支持太平公主千余名内卫士兵也投靠了张离,足足有一万六七千人包围了不足千人的太平武士。
一阵吱嘎嘎声,明德门缓缓开启,数百骑兵从宫内涌出,手执火把,将明德门前照如白昼,为首正是大将军李臻,太平公主头脑里‘嗡!’的一声,她知道二张已经完了,太平公主颤抖着声音问道:“大将军是来……迎接我的吗?”
这时,李臻身后传来一个清朗的声音,“皇妹,是孤来迎接你。”
只见一人从李臻身后出现,火光中他的相貌越来越明显,太平公主和所有的人都惊呆了,谁也想不到,庐陵王李显竟然会出现这里。
“皇兄,你……你不是遁入佛门了吗?”
李显淡淡一笑,“若不是遁入佛门,母亲怎么可能放过我?你又怎么会放过我?皇妹,你害死了重润,这一天我等了三年。”
太平公主后退几步,脸色惨白,颤抖着声音道:“皇兄,你不肯……放过我吗?”
李显叹了口气,“皇妹,你自己决定吧!”
太平公主的目光又投向李臻,恳请他替自己说情,但李臻的目光却避开了,庐陵王这一天等了二十年,岂是他李臻能说情?
太平公主绝望了,她咬牙道:“也罢!胜者为王败者寇,我认了。”
她高声道:“皇兄,请容我妆容。”
李显面无表情地看着她,一言不发,太平公主惨然一笑,又对高戬,“高郎可愿陪我?”
高戬深深看了一眼李臻,李臻默默点了点头,高戬仰天大笑道:“人生已为相,无憾矣!”
他深情地注视太平公主,“公主,我陪你上路。”
两人牵着手,转身向宫中走去,东宫内一片寂静,谁也没有说话,都呆呆地等待着,约一刻钟后,一名宦官奔了出来,悲声道:“殿下,公主去了!”
李显微微松了口气,回头对羽林将军李湛冷冷道:“赐武攸暨自尽,他们的子女一个不留!”
说完,李显转身向太初宫而去,李臻听得清清楚楚,他目光渐渐变得深邃起来。
……
时间渐渐到了三更,李显从长生殿走了出来,他目光复杂地看了一眼李臻,低声对他道:“圣上让你进去。”
李臻快步走上了台阶,一直走进了病房,武则天的病榻前坐着上官婉儿,握着武则天的手,她见李臻进来,立刻站起身,小声道:“婉儿去外面等候。”
她快步走了出去,房间里只剩下李臻和病榻上的武则天。
“大将军过来!”武则天声音低微道。
李臻走上前单膝跪下,“微臣参见陛下。”
“朕已经不是陛下了,庐陵王才是。”
李臻低下头,一句话不说,武则天轻轻叹了口气,“冤孽啊!朕竟被他欺瞒了二十年,还以为他真的看破红尘。”
她看了一眼李臻,又笑道:“其实朕知道你加入兴唐会,也早清楚你的真实身份,是先帝告诉我,骆宾王逃去敦煌,朕就知道他是去找你了。”
李臻浑身一震,心中乱成一团,其实她早就知道,她却不杀自己。
“你知道朕为什么不杀你吗?”
“微臣不知!”
“因为朕知道会有今天,不是旦儿就是显儿,假如天下大乱,只要有你在,你就是大唐的中流砥柱,你不会让大唐走向动乱,这就是你存在的意义。”
“微臣让陛下失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