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策-第11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为了不那么引人瞩目,美国用编制改革打掩护。

不管怎么说,布吕歇尔带着部队上战场的时候,第1装甲师与第3步兵师的大兵手里拥有当时世界上唯一能够干掉DZ…31A的反坦克导弹。虽然俄罗斯当局在2037年的时候就声称,其研制的AT…32“黑管”反坦克导弹能够打穿DZ…31A的正面装甲,是世界上第一种能够摧毁DZ…31A的反坦克武器,但是根据采购了AT…32的伊朗陆军做的测试,因为俄罗斯的设计师忽略了被动反应装甲的防护能力,所以这种号称破甲能力超过2400毫米的反坦克导弹最多只能打穿DZ…31A的侧面装甲,而无法打穿其正面装甲。

当然,BGM…201也不是尽善尽美的反坦克导弹。

因为要采用高抛弹道,以瞄准坦克的顶甲,所以BGM…201只能在相对开阔且没有遮挡的地方使用(如果要在狭窄的空间内使用,就无法采用攻顶模式,只能采用直线瞄准攻击方式,从而失去击毁DZ…31A的能力)。更要命的是,因为采用的火箭发动机太小,弹道顶点的最大相对高度超过500米,所以在攻击目标的时候,要求战场上的云层相对高度在400米以上,不然就会影响到导弹的命中率。总而言之,BGM…201的使用条件非常苛刻,不然雷声公司也不会为其设置两种攻击模式。事实上,这也是BGM…201优先装备欧洲军团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欧洲地区以平原为主,而且气象条件比较理想。

万幸的是,扎格罗斯山区的高原非常开阔,而且初夏比较干燥,很少有较厚的云层。

双方刚刚接触,美国大兵就用几个毫无争议的战果证明了美国纳税人投入的120亿美元没有白白用掉。

遭到重创,霍梅尼师的先头部队立即停了下来,随后撤退了数千米。

此时,已经快凌晨4点了。

霍梅尼师的前线指挥官一面组织人员抢救受损坦克与伤亡官兵,一面向师部汇报遭到阻击的情况,要求获得远程火力支援。因为霍梅尼师的炮兵部队还没有找到阵地,能够提供支援的只有第一战斗单位留在苏菲安的炮兵旅。大概是不想显丑,霍梅尼师的少将师长没有请求炮火支援,而是派了2个步兵营上去,要求先头部队在步兵的掩护下发起进攻,争取尽快突破美军防线。

毋庸置疑,这是一个错上加错的决定。

第二轮进攻的结果没有好到哪里去,因为没有对美军进行炮火压制,所以美国大兵非常舒服的向冲来的坦克与战车发射了反坦克导弹,取得了第二批战果。

打到这个时候,霍梅尼师的师长才反应了过来,联系了前线指挥部。

袁晨皓没有耽搁任何时间,把霍梅尼师的火力支援请求直接转发给了第一战斗单位的炮兵旅,并且联系了联合司令部,希望部署在伊拉克北部地区的第十战斗单位的炮兵旅能够在适当的时候投入战斗。

问题是,这次充当炮火引导的不是共和国陆草的侦察兵,而是霍梅尼师的先头部队。

也就是说,炮火支援开始的时候,没人注意到一个营的美军装甲部队正在向霍梅尼师的东面突击。

事实上,一个营的装甲部队也很难引起重视。

不管怎么说,第一战斗单位炮兵旅的炮火支援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可以说,收到前线部队发回的消息,布吕歇尔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土军会在地面进攻开始前就土崩瓦解了。站在挨打者的立场上,共和国陆军的炮击,恐怕算得上是世界上最恐怖的火力打击了。

仅仅15分钟,5个炮兵营的120枚电磁炮就向面积仅有3平方千米的美军步兵营防御阵地投掷了21600枚重达200千克的炮弹,而且不是单一的高爆弹,而是多种炮弹。根据幸存的美国大兵回忆,那15分钟的炮击,就像15年那样漫长。炮击结束的时候,美军防御阵地已经变成了人间地狱!

如此猛烈的炮击,在打垮了美国步兵的同时,也给伊朗军队制造了麻烦。

别的不说,2000多枚子母弹就向美军阵地投撒了大约20万枚反人员子弹药,另外还有大约1000枚子母弹投撒了2万枚反装甲子弹药。也就是说,炮击结束之后,伊朗陆军的进攻部队首先得派出扫雷车。

这也不能怪第一战斗单位的炮兵旅,而是伊朗的炮火引导员犯了错误。

在请求炮火支援的时候,伊朗的炮火引导员大概是语言上的障碍,提出了“全面火力支援”的要求,而按照共和国陆军的标准,不但要用最大强度开火,还得在打击的同时考虑迟滞敌人的反击行动,也就得使用具有阻挡进攻能力的子母弹。事实上,伊朗的炮火引导员应该提出“全面火力压制”要求,而不是“全面火力支援”,这一个词,两个字的差别,就给伊朗军队造成了不可想象的麻烦。

同样的,也带来了一场灾难。

炮击结束后大约30分钟,也就是战场时间5点左右,美军装甲营机动到位。

此时,霍梅尼师半数以上的装甲力量集中在美军步兵营的阵地前沿,等待扫雷车开辟出一条安全通道,另外半数装甲力量则跟随师部留在北面大约20千米外,充当此轮进攻的战术预备队。也就是说,之前不考虑预备队的伊朗将军终于想到了预备队的重要性。也正是如此,霍梅尼师的先头部队与主力部队之间有大约10千米宽的缝隙。更要命的是,在霍梅尼师停下来的时候,一直在其东面活动的阿瓦士师也放慢了速度,从而使得两个师之间的结合部宽达20千米。

毋庸置疑,这是两个非常致命的漏洞。

别说杜奇威与布吕歇尔,就连美军装甲营的少校营长在收到无人侦察机发来的战场信息后,都有点不敢相信,运气会这么好,竞然遇到了一支如此不堪一击的军队。

打到这个时候,中东战争的第一场装甲战终于要开始了。

    卷十二 大战前奏

第92章 装甲比拼

如果说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因为最强大的敌人突然土崩瓦解,以及几场顺风顺水的地区战争让美国尝到了甜头,降低了装甲部队的重要程度的话,那么2015年之后几场地区战争、特别是半岛战争与印度战争,让美国当局再次重视装甲部队的建设,把装甲部队放在了地面军事力量的首要位置上。

从某种意义上讲,半岛战争是美国陆军永远的伤痛。

虽然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就在同一个地点输掉了一场本不应该输的战争,但是那次战争美国输得并不可耻,因为5万多美国大兵交换了60多万志愿军(共和国公布的相关数字是37万),阵亡交换比高达12,而且美军最终死死守在了三八线上,没让志愿军攻入韩国境内。与之相比,半岛战争就是彻头彻尾的惨败,不但3万多美军阵亡,数万美军被俘,还丢掉了韩国。

按照美国当局的战后总结,导致美军惨败的几大因素中,缺乏足够强大的装甲力量排在第二位,仅次于缺少快速高效的战略投送能力。

从此开始,美国加快了装甲兵的建设力度。

事实上,半岛战争之后,美国陆军与陆战队除了把所有的M1系列主战坦克送进垃圾回收站之外,还对M24主战坦克进行了全面改进,并且联手开发M…X主战坦克。问题是,这个关系到陆军与陆战队作战能力的关键项目,在大萧条的风暴中,没能获得美国国会议员的一贯支持。在大萧条结束前,M…X项目先后三次被取消、又三次上马。直到2035年初,才取得第一个成果,即第一辆M32主战坦克的原形车在底特律的克莱斯勒重型地面装备公司正式面世。

非常遗憾的是,M32诞生就落后!

前面已经提到,因为缺乏几种关键原料,所以美国无法生产DZ…31A主战坦克采用的那种高强度合金装甲。更重要的是,M32研制的时候,美国方面对高强度合金装甲的了解并不多,也就没有考虑使用。

结果很简单,美国陆军直接放弃了M32,要求克莱斯勒公司开发改进型号。

万幸的是,美国陆军提出这个要求址时候,CIA已经获得了DZ…31A主战坦克的装甲碎片,对高强度合金装甲有了了解与认识,美国的巴斯钢铁公司也有能力生产性能稍差的合金装甲。因为美国陆军急需一种用来替代M24,能够与DZ…31系列主战坦克对抗的先进主战装备,所以在征求了巴斯钢铁公司的意见之后,美国陆军提出了两项改进要求。

一是装甲防护水平在M32的基础上提高50%,不需要达到DZ…31A的水平,只要超过在DZ…31A之前诞生的主战坦克就行。二是采用最先进的电磁炮,必须确保在2000米以内击穿DZ…31A正面装甲的能力。最好在现有电磁炮的基础上改进而来,因为巴斯钢铁公司表示能在2年内交付第一批合金装甲,所以美国陆军在与克莱斯勒公司签订合同的时候,把在2年之内交付第一批样车列在了基本条款内。

必须承认,美国拥有极其强大的工业基础。

因为M32是美国陆军第一种采用模块化设计原理的地面主战平台,所以针对性改进工作非常简单。严格说来,克莱斯勒公司只是系统总承包商,除了负责基础平台的开发与制造工作之外,还负责系统集成,也就是组装工作。坦克的装甲由巴斯钢铁集团提供,火炮部分由通用电器公司旗下的伯里兹公司提供,观瞄系统由爱立信公司旗下的一家子公司负责,其他的行走机构、动力系统等等都有专门的公司负责。也就是说,改进的时候,负责各系统的公司只需要遵守接口规范(某些系统需要保证尺寸不做太大变动),不用考虑太多,并且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决定对哪些系统进行改进。

这也是DZ…31系列主战坦克与DB…30系列步兵战车的设计思想。

由此可见,M32的基础设计思想不比DZ…31差,只是在各自系统上,特别是最关键的防护、火力与动力自系统上不如DZ…31。正是如此,在制订改进方案的时候,美国陆军提出的要求非常明确,那就是按照火力、防护与机动的顺序,优先确保火力,然后是防护,最后才是机动能力。

机动能力不是大问题,美国有3家企业可以生产功率在1000千瓦以上的军用超导电动机(关键还是看功率密度,即功率与质量的比值),按照1辆坦克配2台电动机来算,M32的机动能力不会比DZ…31差多少,基本上旗鼓相当。因为美国陆军没有提出过高的防护耍求,只是让克莱斯勒公司采用巴斯钢铁公司开发的合金装甲,并且在战斗全重范围内合理分配装甲,所以很难在防护能力上超过DZ…31A。按照美国陆军的想法,防护上不去,就得在火力方面赶上对手,绝不能吃亏。

正是如此,M32的改进集中在了火力上。

如果不是伯利兹公司在开发螺旋电磁炮的时候遇到了技术难题,导致整个项目三次被椎迟的话,以及美国陆军急于想要得到一种能够与DZ…31抗衡的主战坦克,M32很有可能成为世界上第一种装备螺旋电磁炮的主战坦克。

严格说来,轨道电磁炮仅仅解决了电磁炮的有无问题。

要想让电磁炮完全取代火炮,乃至战术导弹等等武器系统,只能把希望寄托在螺旋电磁炮的身上。

原因很简单,轨道电磁炮的缺陷太多了。

别的不说,轨道电磁炮的效能就很是问题。

因为在使用的时候,高达数万、甚至数十万安培的电流需要从弹药经过,所以轨道电磋炮所使用的弹药必须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在电磁炮的输出能量还不是很大的情况下,这个问题还比较好解决,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