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难报前辈大恩。”
一听这话,飞扬顿时就是明白了,原来这管仲获得修炼功法纯属机缘巧合,只有到金丹期的功法,却没有后续的,虽然之前借助功德的力量,修为突飞猛进,可没有后续功法,因此在金丹期上一困就是数十年。
而这时,飞扬顿时就是双眼放光,死死地盯着管仲,他玄家想要大兴,必须要有许许多多的人才,而这管仲,可是一个十分合适的人选。
这管仲乃是姬氏管姓名夷吾,为周穆王的后代,可是被誉为“法家先驱”、“圣人之师”、“千古第一相”的传奇人物,他在齐桓公时代可是担任丞相,齐国在那个时代之所以能够称霸,有一部分是因为齐国地处东海海滨,十分繁华,而另外绝大部分,都是他的功劳。
他在任期间内大兴改革,即管仲改革,富国强兵,重视商业,并因开创国营娼妓而被日后性服务业供奉为保护神,日后的朝代当中,书院当中供奉孔子之像,黑帮当中供奉关羽之像,至于妓院当中可是供奉着他的像。
而正是因为有了他那次改革,齐国才能够称霸,他才被尊为千古第一相,留下了尊王攘夷,管鲍之交,楚国购鹿,智过鬼泣谷等等典故。
若是他玄家能有这样的弟子,那何愁不兴,而飞扬要付出的,仅仅只是一部修炼功法而已,当即,他便对着这管仲说道,“管仲,这法不可轻传,要我赐下功法也行,不过必须拜我为师。”
在听到飞扬前半句话的时候,管仲忍不住一阵失望,然而,当他听到后面那半句话时,一瞬间惊喜交加,老迈的身子险些撑不住了。
要知道,洪荒之中那个不想拜飞扬为师,那子罕和晏子仅仅只是记名弟子而已,然而一个执掌稷下学宫,一个当人齐国宰相,此外两人又修炼有成,在凡人眼里都是通天彻底的仙人。
可以说,管仲若是能够拜飞扬为师,那他就立马能够获得诸多好处,首先,便是修炼功法了,飞扬身上的功法,最高的都可以支撑他修炼到太乙金仙,其次便是修炼资源了,飞扬对于弟子从不吝啬,各种修炼需求都是尽可能满足。
接下来就是地位了,现如今也许人们都不记得管仲是谁了,但只要他说自己是飞扬弟子,走到哪里都能获得最大程度上的尊敬,还有那玄家现如今数百个门人,见了他都得恭恭敬敬唤他一声师叔或者师叔祖。
“管仲拜见师尊。”管仲当即就三跪九叩了起来。
“你不得唤我‘师尊’,现如今的你,只得做我的记名弟子,何时你修炼成金仙,才可正式拜入我的门下,我非道门之人,因此也不必给你取什么道号,你更不用守什么清规纪律,然而,入门下,需得答应我三条,一是不得欺师灭祖、同门相残,二是不得做出伤天害理、涂炭生灵之事,你若是违反这两条,为师必定将你挫骨扬灰,元神打入九幽之下,叫你永世不得超生,至于第三天,为我门下弟子,当以广大我玄家为己任,你可能做到。”
第一百八十四回 交易
“弟子能够做到,弟子管仲拜见老师。”记名弟子就记名弟子吧!总比现如今老死来得强。
飞扬当即满意地点了点头,当即说道,“你现如今肉身已经老朽不堪,就算得到了修炼功法,恐怕也没有进阶的可能,这个玉瓶当中装着的乃是西王母赠与为师的不死药,前两份给了你的两个师兄,这一份便给你吧!此药乃是无上神药,哪怕是半点法力都没有的凡人服下了,都能够立马羽化成仙,省去数千年的苦修,就连成仙所要面对的天劫也免了,此药便赠你吧。”
“多谢师尊。”一瞬间,这管仲激动之情难以言说,西昆仑不死药的大名,他可是老早就听过了,毕竟传说当中,嫦娥便是服下了此药,这才一下子羽化成仙,飞到了月星当中,他却是没有想到他在有生之年也能服下此等神药,一下子成为天仙,自此长生不老。
此时正在一旁的齐庄公在见到这不死药后,口水都快流出来了,若不是他有子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根本抢不到,而就算抢到了,也会使得他乃至是整个齐国万劫不复,因此也就只能强行忍下心中这份贪婪。
而在将不死药给了管仲后,飞扬当即就是问道,“管仲,你所编著的《管子》原稿可还在手上。”
“启禀老师,弟子知道此物不凡,没敢弄丢。”当即,管仲将那《管子》的原稿取出,递给了飞扬,飞扬见到后,顿时就是立马将此书从头到尾看了一遍,随后才对管仲说道,“你这本《管子》在获得了天道降下的功德后,已经是一件中品的功德仙器,可以为他玄家镇压气运。”
“弟子愿将此宝献给老师。”
“不必了,这是你的宝物,还由你执掌,你只需将此书气运与我玄家气运相连,就能够镇压我玄家气运,另外我传你炼化此宝之法,等你成仙后,便可将此宝炼化。”
“多谢老师。”管仲在拜谢之后,当即就在下人的带领下,在稷下学宫当中住下了,他时日无多,必须尽快借助这不死药修成天仙,因此他从今日开始,会闭关炼化不死药,一日没能成仙,他就一日不会出去。
在管仲走后,飞扬目光看向眼前的齐庄公,当即就是说道,“齐王,在下有一事相求,不知齐王能否相助。”
“先贤但说无妨,晚辈在所不辞。”
“那好,我这里有一个名单,这里面的人有的已经出生了,有的应该还没有出生,你派人去寻访各国,找到他们,密切监视他们,我要知道他们的一举一动。”
“什么叫有的已经出生了,有的应该还没有出生。”齐庄公一听这话,起初还一愣,不过很快就反应过来了,眼前这位可不是普通人,未卜先知的本事还是有的,当即就是立马应下,保证到,“先贤放心,晚辈会派遣大量手下前往各国,一旦发现上面这些人的下落,便立马来告知先贤。”
“很好,我这有一颗延寿丹,凡人吃了可以延寿五年,便赠与齐王吧。”当即,飞扬抛出一颗对他来说一点用处都没有,不过却能够为凡人延寿五年的丹药,作为那齐庄公为自己效劳的奖赏。
一听飞扬说这丹药可以延寿五年,齐庄公立马就是双眼放光,死死地盯着这丹药,仿佛一匹饿狼似的,对于他这种大诸侯国的国君来说,最想要做的莫过于两件事,一就是统一各国,然后取代周天子,二便是获得更加长久的寿命了,毕竟,他们一个个拥有无比尊贵的地位还有享之不尽的财宝,当然是希望自己能够拥有漫长的时间去享受这些。
“多谢先贤赏赐,先贤放心,晚辈一定会处理好先贤交代的事情的。”
“你去吧。”
等齐庄公走后,飞扬不禁沉思了起来,他在考虑一件事,这管仲可以说是法家的第一人,要不要让他立下法家,占据日后法家的功德和气运。
不过飞扬想了一下后,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毕竟这种行为实在是太过下作了,会坏了韩非子以及一干法家之人的机缘,而且最重要的是,玄家现如今还是家,一个家是不能容纳另外一个家的,就如同一个教不能容纳另外一个教一般,只有一个教才能同时容纳多个家。
“这件事还是算了吧!否则管仲一立下法家,就得立马脱离我玄家,对于玄家来说反而不是什么好事,就像后来韩非子本事荀子的弟子,可是荀子因为韩非子患有十分严重的口吃,因此瞧不起他,后来韩非子索性叛出了儒家,自创了法家,致使荀子沦为了笑柄。现如今还是闭关吧!争取再编著出一本书籍,也好进一步壮大我玄家气运。”
当即,飞扬跟以往一般,离开了稷下学宫,来到了都城外的那座荒山上,在此地再度进行了闭关。
话说那孔子四十而不惑的时候,鲁国季氏家臣阳虎擅权日重,孔子称之为“陪臣执国命”。所以孔子不为官,隐居修著了《诗》、《书》、《礼》、《乐》,这四本书他不是原作者,他只不过是收集、整理还有修改。
不过由于这四本书在日后成为四书五经当中五经的四本,成为历代学子必读的书籍,得到了历代统治者的推崇,因此天道有感之下,降下了无量功德,四件灵宝全部都成了下品功德灵宝。
随后,众多弟子跟着孔子走遍各国,跟随他学习,阳虎欲见孔子,孔子却不想见阳虎,后来二人在路上相遇,阳虎劝孔子出仕,孔子没有明确表态,随后当了小司空这个官。
五年后,孔子升为鲁国大司寇,诛杀奸臣少正卯,将其曝尸三日,致使鲁国大治,随后,孔子为了削弱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世卿,采取了隳三都的措施,只不过后来半途而废,他们之间的矛盾也随之暴露。
第一百八十五回 《飞子影杀篇》
次年,齐国受到了飞扬的吩咐,送八十名美女到鲁国,季桓子接受了这些美女,君臣迷恋歌舞,多日不理朝政,令孔子非常失望,不久后,鲁国举行郊祭,祭祀后按惯例送祭肉给大夫们,别人都送了,唯独不给孔子,这表明季氏不想在任用他了,孔子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离开鲁国,到外国去寻找出路,开始了周游列国的旅程,这一年,孔子五十五岁了。
孔子带弟子先到了卫国,卫灵公开始非常尊重孔子,按照鲁国的俸禄标准发给孔子俸粟六万,但并没给他什么官职,没让他参与政事,孔子在卫国住了大约十个月,因有人在卫灵公面前进谗言,卫灵公对孔子起了疑心,派人公开监视孔子的行动,因此孔子带弟子离开卫国,打算去陈国。
接下来,孔子周游列国十四年,走遍了十来个国家,本希望得到这些国家国君的重用,只可惜,这些国君有的给孔子优厚的俸禄,却不给他参政的机会,还有的国君甚至厌恶孔子,将孔子从自己的国家中赶走。
孔子六十八岁的时候,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他被迎回鲁国,但仍是得到了足够的尊重,却得不到重用,只得继续从事教育及整理文献工作,编著出了五经最后一经《春秋》。
接下来的日子里,却是孔子一生最为黑暗的时期,先是孔子夫人亓官氏病死,随后他的儿子孔鲤也先他而去,接下来是孔子最为器重的弟子颜回去世,随后又是得意门生子路死于卫国内乱,而且还被剁成肉酱。
在经过这一系列的打击后,孔子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这日,子贡来见孔子,孔子柱杖依于门前遥遥相望,大叫道,“你为何来得这么晚?”随后不禁悲泣道,“泰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
子贡在听到这话后,不禁潸然泪下,当即就红着眼睛说道,“老师,不如前往稷下学宫求见飞扬先贤,求取一个长生之法。”
孔子一听这话,顿时也心动了,飞扬乃是仙人,自从殷商时代就一直存活至今,就连他的弟子几十年过去了,容貌也丝毫不变,与其见着自己身边之人一个一个老死,还不如去找飞扬求一个长生之法。
当即,孔子就带着诸多弟子,前去稷下学宫想要求见飞扬,而飞扬差不多在这个时候也就出关了,他这次闭关,并没有想象之中那么顺利,刚开始几年,都想不出该从哪方面入手,也不知该从何写起。
而在数年之后,飞扬突然想起在春秋战国时代,有一种职业也十分出名,那就是刺客,虽然这不是多么高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