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到时候我会赴宴的,还有什么事情么?”
王朗想了想,他要处理的事情很多,忽然想到什么,道,“大王,你要找的那几个人,在十年前有了些眉目,黑山老妖出现在东胜神州冀州,和冀州的一个修炼门派起了冲突,后来逃遁,不知所踪。”
“哦?除了黑山老妖,还有其它人呢?”宁无缺连忙追问,“宁无双,宁伯武找到没有?”
“宁无双有些眉目,我们收拢的探子根据大王提供的天魔道消息,偶然得到一个消息,天魔道尊拜的魔祖已经转世,而且,这位魔祖还有个名字,就是宁无双!”
魔祖?宁无双?
宁无缺怔了怔,想起那个黑皮肤的少年,竟然是魔祖转世?
第四百七十四章为人父母
宁无双是魔祖转世?
有了家室、孩子,宁无缺性格沉稳许多,至少,泰山崩而脸色不变的境界还是有的,可此时听到这个消息,还是有些震惊。
所谓魔祖,乃是魔道开宗的几位至强者,并非代表一个人,譬如上古罗睺,也称为魔祖,而与黄帝争夺天下的蚩尤,也被称为魔祖!
这个“祖”是一种辈分仙象征,并不是实力的代表,不过,能够被称为魔祖的,无一不是开创了魔道一脉之辈,天魔道、阴魂道、拜月门这些魔道的开创祖师,就是魔祖,就如白莲门若是得到天下认可,其开创之人,也会被尊为魔祖!
东胜神州道门六道,正三道是正道门派,而邪三道就是魔道了,天魔道的创始之人乃是蚩尤,阴魂道的是罗睺,而合欢道的魔祖极为神秘,很少出现,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强大的魔道修士,也被尊以“祖”的称号,而能够被尊崇为魔祖的,无一不是绝世强者!
宁无双竟然被天魔道认为是魔祖蚩尤转世,实在是让宁无缺觉得匪夷所思。
不过,想到自己在东胜神州听到的一些传闻,宁无缺就确定这个消息一定是真的,若斯这样的话,宁无双的实力恐怕也不弱,宁无缺心中便没那么担忧。
除了宁无双,还有宁伯武,当年地仙界,金华山上的非丘子收宁伯武为徒,以他们的实力,带着宁伯武飞升四大部洲是轻而易举的,或许正在东胜神州哪个地方潜心修炼。
他前往东胜神州,最主要的就是寻找宁无双和宁伯武,如今有了些消息,放心不少,朝王朗道,“现在东胜神州商队过来,要严防有探子混进来。而且,对他们运送的东西一定要多加盘查,若是违背了黑风山的规定,就一定要严惩,人类贪婪,却也会敬畏,要让这些人类敬畏黑风山。同时也要给这些商人一些好处,这样他们回去后向东胜神州的亲人朋友讲述自己经历时,就会提到黑风山,对以后我们行事会方便许多。”
王朗颌首,“是,大王!”
“若是那些人类闹事。也不必轻饶,若是黑风山上的妖怪先挑事,那就按山规来。”宁无缺交待道。
王朗点头,有些疑惑,莫非宁无缺又要出远门,要不然这些事情交待得这么仔细?
似乎看出王朗疑惑,宁无缺笑了笑。道,“我和百花仙子、孔雀仙子商量过,准备带宁风和宁莹到凡间去,换一个成长的环境,黑风山的环境太好了,不利于他们的成长,无法感受到真正的人生百态、红尘疾苦。”
在宁风和宁莹出生后,宁无缺就做出了这样的打算。黑风山不该成为孩子的牢笼,要让他们看到更远的地方,看到更广阔的东西,太多的阿谀奉承,会让他们迷失自己!
王朗自然不可能会反对,这是宁无缺的家事,他是宁无缺的手下。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情就行了,王朗很是恪守本分,宁无缺将他从镇妖塔带出来,又带他走上修炼之路。这份恩情,无异于再造之恩,而宁无缺和他又是同族,他对宁无缺就更是忠心。
“黑风山的事情,还是要你多操心操心,我们都是从地仙界出来的,算来,在这四大部洲,我最信任的手下就是你和鹰妖了。”
“这是属下的职责!”王朗恭敬道。
几天后,宁无缺带着百花仙子、孔雀仙子、宁风、宁莹一起离开了黑风山。
对于离开后黑风山的安全,宁无缺并不担忧,黑风山已经不是以前那个黑风山了,无论是妖王的数量,还是妖兵的质量,都比以前强太多,同时,如今妖盟庇护下,还没有谁会来这里找死。
而且,宁无缺要去的地方离这里也不是很远,是黑风山庇护下的乌斯藏国界之中的一个城市。
乌斯藏位于黑风山偏北三百多里,是个千里之国,相比东胜神州的国家而言,只是一个小国家,而福陵山、黑风山、浮屠山都算是在乌斯藏国界内,高老庄也是乌斯藏的一个村子。
乌斯藏是一个信佛的国度,不过,这里的佛,和最西边的佛又有些不一样,这里的佛属于密宗,修习的是金刚秘法,就如浮屠山上的乌巢禅师,他修炼的是禅,一个体系内的几大分支,就和道门里分为正邪魔一样。
乌斯藏如今也算是百家争鸣了,自从佛门放弃经营这里后,这里的佛寺失去了上面的支持,渐渐衰落,其它流派兴起,有修炼妖道的、魔道的、儒道的,甚至还有武道、巫师、祭祀出现,当然,这些修炼都是小道,至多强身健体、养神修性,延年益寿,无法成仙得道。
就算有着修炼法诀,也并非人人都可以修炼,芸芸众生,能够修炼的都算是人中龙凤,而能够修炼有成的,那就是龙凤之中的天才,因此,总体来说,乌斯藏还只是一个凡人国家。
撒加是乌斯藏的的国都,坐落于群山之间,乌斯藏是个多山的国度,群山连绵,国家内交通不便,又有妖物出没,因此乌斯藏的皇室对下面城池也没有太多掌控力,若是把“国”这个字去掉,乌斯藏也就是个文明定居的村落城镇连盟。
宁无缺一家来到了撒加,准备在这里渡过宁风、宁莹的童年时期,撒加城并不巍峨,也不高大,显得普普通通,在这里,你就算修建再宏伟的城池也没用,挡不住真想作乱的妖王,还不如修建得平凡一点,低调一点,或许还免遭妖怪祸害。
城内,用青石铺就的街道,街旁是古香古色的建筑,作为国都,除了中央那座有些高大的皇宫外,撒加也和其他城市没什么两样。
宁无缺、百花仙子、孔雀仙子都已经变化了模样,很是平常,就如同村子里进城的寻常夫妻,带着孩子,并不引人注意。
这是宁无缺希望有的效果,不愿意让自己孩子生活在瞩目之中,生活在各种光环之下。
第四百七十五章凡间生活
宁无缺他们没有惊动什么人,在撒加城北买了间住宅。
住宅不是什么三进大院,也仅仅只是四间厢房,一个小院,栽种着一些兰花,也算是环境幽静。
这住宅原先是一个商户的宅院,老家出了事后,急于转手,恰好遇上要买的宁无缺,此时,那商户还在搬着行李,几大箱子抬上马车。
因为走得急,院子里很多家具也没有搬走,而商户见宁无缺拖家带口的,也好心,就一起让给了宁无缺,省了宁无缺不少麻烦。
一番折腾后,宁无缺、百花仙子、孔雀仙子住进了新家,来了新的邻居,左邻右舍自然过来拜访,宁无缺也上街买了些酒食,招待这些邻居,算是乔迁之喜。
住宅左侧是个铁匠家庭,也是个铁匠铺,卖些农具,也卖刀剑,姓李,一家五口,李家夫妻带了些日用品过来。
右侧是个织户,是个守寡的寡妇,带着一个八岁的小男孩,心肠极好,手又巧,织出来的布如天上云锦,很受欢迎,街坊邻居称为张寡妇,带着儿子捧着一匹布上门,都是母亲,又都是女人,百花仙子和张寡妇倒是谈得来,孔雀仙子对张寡妇能织出那么漂亮的布匹很羡慕,在一旁讨教。
对门的是个皮货商,姓王,家境不错,高宅大院,很富足,只是让管家过来意思意思,算是赏个脸面。
不一样的环境,不一样的小社会,宁无缺会在这里生活不短的时间,自然要和这些邻居打好关系。
李铁匠好酒,为人豪气,宁无缺酒量那没的说,真不想醉,还真没法喝醉,男人。酒桌上三杯酒下肚,就开始称兄道弟了。
宁无缺变化的是一个三十岁左右的中年男子,颇为儒雅,虽然变化了,可那种气质还是难以遮掩的,由于乌斯藏国的丞相白玉昆喜好儒道,也就是百花蛇怪在凡间的化名。如今撒加城内也是儒家盛行,王管家自己就是个儒生,有些学识,他原本只是奉命来拜访的,可此时和宁无缺谈论起来,发现宁无缺谈吐不凡。不由放下心中轻视,认真交谈起来。
第一次见面,宁无缺一家给这些邻居留下了不错的印象,和睦的邻里关系,有利于孩子的成长,为了宁风和宁莹,宁无缺可付出了不少。这和他前世今生的经历远远分不开,他经历过的,自然不愿让自己孩子再经历。
在撒加城内定居下来,宁无缺开始自己平凡的生活,陪着妻子、孩子。
要在凡间生活,自然不会再用法力,要平凡的生活,对普通人而言。养活一家五口,可是个不小的责任,还有两个嗷嗷待哺的小家伙,宁无缺需要谋生,经营这个家庭。
所幸,百花仙子和孔雀仙子都不是那种娇贵的仙女,百花仙子会酿酒。孔雀仙子则是在张寡妇那里做了学徒,跟着张寡妇学织布,也有一定的经济来源。
宁无缺也不缺工作,李铁匠想让宁无缺跟他学打铁。一席谈话,王管家觉得宁无缺有些才华,王家是富户,王商人娶了两房夫人,三房小妾,有几个年龄不一的孩子,到了学习的年龄,王管家就推荐宁无缺去做个教书先生,一个月的钱足够家用的。
对于打铁这份伟大而又神圣的事业,宁无缺觉得自己还无法胜任,委婉的拒绝了李铁匠,李铁匠表示很遗憾,当然,宁无缺怀疑李铁匠遗憾的是自己又少了个酒友,李铁匠两个大儿子都是身强力壮的小伙了,继承了李铁匠的事业,因此李铁匠就把自己的时间浪费在了酒上,时不时还会诗兴大发,作两首诗以自娱。
铁匠会作诗?宁无缺迎来的是李铁匠愤怒的目光,带着醉意,振振有词道来自己祖上乃是何等文采,号称文曲星下凡,只因家道中落,才沦为铁匠的故事。
这个故事宁无缺听了很多遍了,每次李铁匠来找宁无缺喝完酒,就会说这些,然后长声大叹,“呜呼哉,生不逢时矣,时不待我!”
李铁匠也是个有故事的人,宁无缺静静看着被两个儿子背回家的醉倒的李铁匠,平凡的生活,让他看到了世界的另一番景象,这些他曾经经历过,现在再次经历,犹如回忆一遍般,这让宁无缺有了新的感悟,不一样的感觉。
经过了王夫人的测试和考验,宁无缺成了王家的教书先生,王商人因为是皮货商,最近和东胜神州过来的商队搭上线,正在进入深山村子里收购毛皮、灵草,很少归家,王夫人就是一家之主了。
王管家是王夫人弟弟,而王管家又对宁无缺有些好感,这样的关系下,宁无缺坐在了王家办的书塾里,成为八个孩子老师。
这样的书塾在撒加城内很常见,是白玉昆(即是百花蛇怪)兴起的,他崇尚儒术,城内富户为了自己小孩学习方便,都会办一个书塾,找一些街坊亲戚的小孩和自家孩子一起学习,成为玩伴。
除了王家的四个孩子,还有两个王家亲戚的孩子,一个张寡妇家的小孩,一个李铁匠家的小孩,最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