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侍女闻知哪吒知了真相,再不抱期望,齐齐夺门而出,哪吒也不管她们。
地涌夫人那对贼亮传神的小老鼠眼惊恐看着哪吒,哀求道:“若是三哥铁了心要杀小妹,小妹宁愿引颈受戮,但那孩子是无辜的,只盼三哥能放过孩子!”
哪吒道:“那孩子。。。。妖孽!”
哪吒还未说完,地涌夫人猛然窜出,却是要哪吒说话分神逃遁。
她这金鼻白毛鼠原身动起来快逾闪电,却又哪能快过哪吒混天绫,这混天绫可是三界闻名的法宝,战时可做软兵刃法宝,用它索拿神魔也是无往不利。
只听得哪吒怒喝一声,混天绫应声而出,一下将金鼻白毛鼠捆个结实。
哪吒冷笑道:“口口声声引颈就戮还逃,如此心口不一,这些年哪吒尽被你花言巧语所骗,好在终于知晓你真面目!今日哪吒就要杀尽你这一洞的妖精,让你这((荡))妇魂飞魄散!”
说着运法力,混天绫越收越紧,金鼻白毛鼠抵挡不住,被压迫的七窍流血,很快气绝身亡,元神出窍又要逃,被哪吒使风火轮上去一烧,魂魄哀嚎一声,很快烟消云散。
杀了地涌夫人,哪吒上了风火轮,持着火尖枪,斜套乾坤圈,手臂上飘着混天绫,面无表情的自那室内杀出,只见洞府中大乱,不少侍女携了细软法宝奔逃,哪吒四处追上,一枪刺死。
这侍女小妖更有数十个逃出洞外,前有悟空,后有悟空数百猴毛分身把门,一个个刚逃出来就被打死,比洞内的死的更快。
很快杀尽了一洞妖魔,哪吒出正门,只见悟空也抖身收了毫毛分身,哪吒苦笑道:“今日之事乃是哪吒家丑,望猴王莫要传扬出去,哪吒先谢过!”
悟空道:“老孙晓得!”
哪吒点点头道:“唐僧被哪吒暂放暗处,猴王随我去领来吧!”
说罢二人飞向玄奘打坐处,借着风火轮火光,只见玄奘脸色发白浑身哆嗦,双眼紧闭着嘴唇不停张合,却是在心中默默念经,洞中阴冷异常,玄奘锃亮的脑门上竟然见汗了。
哪吒试探的问道:“哪吒回来了!大师可还好?”
玄奘听得声音猛然睁开眼,只见双眼布满血丝,满脸苦相的诉道:“太子可算是回来了,这无边的黑暗死寂,可是唬煞贫僧了!”
玄奘说着就要起身,奈何腿软又怎么站得起来,悟空见状一把扶住。
玄奘道:“悟空,辛苦你先带贫僧出去吧,贫僧是一刻也不想在这鬼地方待着了。”
玄奘说着还一脸惊恐,似乎这黑暗比妖精更可怖一般。
悟空载着玄奘,与哪吒很快出了无底洞,看着头上满天的星光,玄奘直感恍如隔世。
哪吒笑道:“猴王!大师!就此别过!”
说着一抱拳,踩着风火轮自去了。
玄奘深吸几口气平静了下,这才向悟空问道:“悟空,你与三太子可降得那妖精了?”
悟空笑道:“这一洞妖精,已然一个不留尽数被打杀了!”
玄奘点点头道:“妖精吃人!永绝后患实为上策!”
悟空笑道:“这无底洞在地下纵横几百里,若不封禁日后难免滋养妖精,大师且稍待,待老孙堵了这洞口。
悟空说着擎出金箍棒,一棒将写着陷空山无底洞这六个大字的门楼打碎,将那些大块石头不管是带着雕花的还是带着残字的,尽数踢入洞口。
完后又驾起云来入山中,寻了一块三丈多高的万斤巨石,驾云背来后‘咚’的一声放在洞口上。
若是不将巨石搬起,再难发现下面洞口,玄奘再次被惊得目瞪口呆,赞道:“悟空好力气,如此才绝后患!”
————————————
且不提悟空驾云载着玄奘回那镇海禅林寺,却说哪吒一路回了天宫,入了云楼宫,在那大殿之中,不见太白金星,却见托塔天王一脸喜色。
天王喜悦之下并未注意到哪吒异样,反是在哪吒进来后欣喜道:“哈哈哈哈!我儿回来了,今日乃是万千之喜!喜从天降也!哈哈哈哈!!!那金星老儿终于松口,愿以真武大帝部下上天做纠察灵官为交换,孩儿你荣升天河水军元帅再无阻碍!真乃天随人愿也!哈哈哈哈!”
哪吒听后也不言语,手一挥,大殿的大门一下关死了,天王心中一惊,急急持了桌案上的宝塔问道:“我儿这是何意?”
哪吒平淡道:“义妹死了!”
天王怒道:“是哪个妖魔吃了天胆敢杀我李家女眷?你可曾杀了妖魔为你义妹报仇?”
哪吒随口回道:“那金鼻白毛老鼠精是我所杀!”
天王惊怒交加,气道:“哪吒!你不顾手足之情,兄妹相残却是何意?不说清楚,看为父不家法伺候!”
哪吒冷笑道:“哪吒早已剔骨还父剔肉还母!家法?!我与那妖精的手足之情不需你李天王过问!你可知我为何杀她?”
天王听的心惊,脸色数变,最终还是忍不住问道:“你为何要杀她?”
哪吒冷冷的说道:“义父义女苟合,还有了孽种!此举置哪吒这义兄人子于何地?一对狗男女,总要死一两个的。”
————————————
PS:第五卷完了,下一章就是第六卷:风吹鹅笼摇!(未完待续。)
第一百一十九章金星力荐!
哪吒一番话,李靖老脸一红,心中羞怒交加。
羞得是这密乱人伦5之事被亲子揭穿。
怒的是,那半截观音深得他喜欢,不想却被哪吒杀了,有心要严惩这逆子,问题在于李靖还真打不过哪吒。
哪吒说完,也不管天王脸色如何,转身就走,门无风自开,哪吒大步踏出,留下一脸凝重的托塔天王。
——————————————
次日一早,凌霄宝殿朝会,玉帝高坐九龙榻,下面有木德星君奏道:“启奏大天尊,天河水军元帅一职空置多年,天河兵将也日渐懒散,少有操练,操练也多为敷衍了事,又有许多犯事者,以至天军各部多有效仿者,军务懒散成风,长此以往,若有妖魔聚众作乱,恐天兵天将再无力降服。”
那二十八宿今日轮到角木蛟上殿,角木蛟一听也出列奏道:“启奏玉帝,臣附议星君所言,水军元帅不宜再空置下去。”
四大天师中的许旌阳奏道:“启奏大天尊,水军元帅之职不宜空置下去,这军务之事更急,臣以为该当封个纠察灵官,领执法兵将,严惩懒散兵将与犯事者,有代大天尊行赏罚之权,如此才能遏制懒散闹事之风。”
见下面仙官多有附议者,玉帝开金口道:“诸卿所言有理,可有举荐人选?”
角木蛟又道:“臣举荐井木轩做纠察灵官,他嫉恶如仇又刚正不阿,最能震慑犯事者!”
张道陵慌忙奏道:“那井宿性急,下手又太过狠辣,若他做纠察官,各部兵将还不大乱?”
托塔天王道:“启奏大天尊!末将附议天师所奏,若井宿上任,怕是会引起兵将哗变!”
“末将举荐葛天师!”有天将奏道。
张道陵又道:“胡闹!葛洪老好人一个,三界谁人不知?让他当纠察官,怕只会更乱!”
被张天师一番训斥,天将红着脸退回队列,那葛天师更是拢着袖子动都没动。
仙官天将多有举荐闲职神仙,奈何不管举荐哪一个都是反对众,附议者少。
太白金星出列奏道:“启奏大天尊,老臣以为天宫众神仙与天将多有交情,不管是哪位神仙上位,都难行纠察之责,陛下何不自下界寻一位有道行有名望的神仙封上天来,一来双方不熟好执法,二来也算招安,给下界神魔一个录仙纂登仙界的机会,三来若从下界势力抽人,却也算是暗中削藩。”
太白金星的提议可就有些出格了,自古最难削藩,此时出声若传扬出去,最为各方势力所恨,仙官天将谁也不敢出言反对或附议。
玉帝沉吟半晌开口问道:“金星可有举荐人选?”
太白金星道:“东华大帝弟子东方朔,善辨又熟通律法,若执法必能服众,最适合纠察之职!真武大帝座下佑使王善,虽是魔头归正,如今却刚正不阿,又有几分神勇,也可当此职。”
别的玉帝不在乎,太白金星那句有几分神勇却让玉帝上心了。
那真武大帝又号九天荡魔祖师,在下界威慑群邪,盛名直逼玉帝,手下能人又多,若抽调几个有大法力的,却不正合了削藩心愿?
玉帝开口道:“东方朔文人出身,恐难伏军中兵痞,拟旨,宣调王善上天做纠察官!”
玉帝金旨书就之后,着邱弘济带了旨意下界宣人去了。
玉帝问道:“纠察官已有人选,天河水军元帅谁可担当?”
太白金星奏道:“老臣举荐哪吒!。。。。”
不待太白金星说完,托塔天王出列道:“不可!哪吒有闹海经历,恐引起下界龙神恐慌,若有哗变,反为不美!况且末将已经执掌十万天兵天将,若大天尊再圣恩眷顾李家,末将不胜惶恐!”
那闹海之事,本是上次托塔天王手下巨灵神上奏,让哪吒暂代天河水军元帅时,金星出言反对的措辞,不想今日太白金星反过来举荐哪吒了,托塔天王反而反对起来了,还是拿金星以前的那般措词!一时这凌霄宝殿透着一股诡异气氛,众仙心里都转不过弯来,这是闹哪般?
太白金星反驳道:“闹海之事已然过去千年,哪吒也已身死一次,已然平了龙族怒火,哪吒神勇,又有诸多法宝,如何当不得水军元帅?至于圣恩眷顾李家,哪吒人品众位神仙尽知,他可是徇私贪权之辈?哪吒为水军元帅有何不可?”
天王道:“虽然哪吒修行千年,奈何还是孩童身体,更是孩童心性,若贸然执掌大权,恐多生事端,若出事必为滔天大祸!”
金星道:“天王此言差唉!有天河众将领辅佐,如今三界平定,又无兵事,哪吒为元帅只是威慑下界妖魔,即不兴兵如何闯祸!”
。。。。。
。。。。。。
太白金星与托塔天王各执一词,比之往日里托塔天王部下举荐哪吒时吵的更凶,玉帝不胜其烦,气道:“二位卿家莫要说了!此事日后再议!退朝!”
只是力挺和坚决反对的人的角色互换也就罢了,偏偏还吵得更凶了,难怪玉帝生气了。
邱弘济真人到了真武大帝的武当山,宣了玉帝金旨,天尊欣然放人,只见王善腰胯左右各有一条金鞭,随着邱天师一路驾云上了天宫。
刚踏进凌霄宝殿,就听得玉帝喊退朝,邱真人不明所以,一愣后慌忙高声奏道:“启奏玉帝,臣奉旨宣王善上天,这一路顺利,真武大帝也痛快放人,如今王善正在殿外候旨听宣!”
玉帝本来起身欲行,闻言坐回九龙榻,和颜悦色道:“宣王善!”
许旌阳出殿唱到:“大天尊有旨!宣王善觐见!”
唱罢笑道:“恭喜荣升,请吧!”
王善首次上天,不知这领人的乃是天师,随口客气道:“请!”
到得殿内,王善单膝跪道:“下界地仙王善,拜见大天尊!大天尊万岁万岁万万岁!”
王善跪拜,自他一路走来玉帝就凝神看着,只见这人相貌平平,走路虽不疾不徐,却慷锵有力,怎么看都像是忠正之人,行事果敢坚定之辈。
玉帝看的欣喜,和颜悦色的笑道:“今日天宫有纠察灵官一职空缺,朕放权可监察赏罚天军各部,太白金星力荐了你,朕听后特意将你宣来!若有意在天任职,即刻就可上任!”
王善也不废话,一口应承道:“王善愿意!”
这王善成纠察灵官之后,当真是赏罚分明,天军风气果然向好。
以王善为先例,天庭着下界城隍土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