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问镜-第6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说它最后的效果如何,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这部法门中,确实有一系列相关的法门、技巧。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通过“自己信奉自己”这种看似荒诞的手段,形成一个自我封闭的体系。
  无量虚空神主没有“三方虚空”封绝的“机缘”,但却通过这种方式,部分达到了这一要求。
  具体的法理如何,余慈没有细究,但怎么样去“自信”,余慈出于好奇,当然,更多还是出于现实的考虑,很是下了一番工夫钻研。如今就是他验证的时候了。
  结果出奇地顺利。
  当“碧落通幽十二重天”的心法启动时,由分化念头集合而成的投影分身,便与本体发生了真切的互动感应,其实对于深入体会了神主之道的余慈来说,这真的不难。
  有精妙的心法牵引,他要做的,也只是做一个微不足道的心理建设,让自己的分身“臣服”于自我的核心意识,扯出一道似是而非的信力联系。
  当然,这个联系渠道,在日后需要用相当的时间巩固和深化,其中涉及的心法变化,要复杂得多,但就目前来说,已经足够了。
  在信力渠道搭建成功的瞬间,本体已经收到了他的请求,已经磨炼成种子真符的玄黄剑符,投影过来,形成了那枚鲜红的符箓,悬在分身头顶。
  之所以是这种模式,却是余慈注意到,他与三阳劫火“关系”复杂,将玄黄剑意引进来,说不好会出什么状况,干脆放在身外,虽是模拟剑意,本质还是符箓,自然有符箓的一切特性,用以辅助,并不怎么碍眼——自然,对玄黄除外。
  对同源而出的剑意符箓,玄黄杀剑便是只余本能,也生出感应。相应的,余慈既然引来了玄黄杀剑的“注意”,也就受到了冲击,这时正是玄黄杀剑威能全开的时候,便是杨朱都不敢直面锋芒,他不免也要吃点儿苦头。
  在锋刃掉转的刹那,他分身的呼吸为之一窒,由三方元气凝化的肌体,如波浪般抖动,多处开裂,硬是被澎湃的剑压冲回近百丈,还好,在剑符的护持下,玄黄杀剑倒没有将凶戾的杀意倾注,那令人望而变色的阴影,并没有覆在他身上。
  目前的狼狈倒又验证了余慈一个判断,就算有所仗恃,在全无意识的玄黄杀剑威能之下,硬顶上去,也讨不了好,那么……
  他的视线转向玄黄杀剑之后,那一个越发稀淡的黑影。
  余慈不认识那人,之前倒是听杨朱叫了一声“韦师叔”,貌似还是四明宗一个颇有地位的前辈,那就是二代弟子了。余慈不关心这人为何会落到这步田地,看他想驾驭玄黄杀剑,却反被剑器控制的惨状,他已经有了一个设想。
  他开始有意识地对符箓进行控制,调整其气机感应的强度,相应的,玄黄杀剑的锋刃则摇摆不定,其狂暴的本能,很自然地将这同源的气机忽略掉。
  余慈在血海中沉浮几次,倒是把两边的距离又拉开了一些,这期间,他闭住呼吸,调匀气机流转,同时还剑入鞘,甚至把太初无形剑都收了回来,避免与玄黄杀剑形成不必要的对抗。
  他的准备也只到此为止,因为这一刻,一直缀在玄黄凶剑之后的“韦师叔”,终于抵挡不住剑仙级别的恐怖损耗,在嘶哑的吼声中,最后一点儿形影,也被炽燃的血海焚化。在彻底吞噬了其生机之后,玄黄杀剑的威能,立时攀上了巅峰。
  而巅峰之后,毫无疑问必是一路下行……
  杨朱、盖大先生都捕捉到了这个微妙的节点,也自发调整气机,准备应对接下来的变化。
  也在此时,余慈顶门之上,鲜红符箓微微涨开一圈儿,甚至锵然鸣响,其外烁的剑意,已经开动到了所能控制的极限。这下子,别说玄黄杀剑,就是杨朱和盖大先生,都觉出几分异样,视线二度投注过来。
  但比他们的视线更直接的,则是玄黄杀剑的冲击!
  四尺青锋凭空化虹,或者更像是一道电光,直奔那个方向而去。
  当血红的光芒向这里倾泄而至的时候,余慈在心中最后一遍温习剑法诀要,他毕竟不是纯粹的剑修,尤其是进入还丹境界后,用符的机会总比用剑多出不少,一些剑修的常备技巧,他很少用到,还要临阵磨枪才行。
  但话又说回来,对眼下可谓是“剑气冲霄”的分身来说,只要不超过现有的层次,一些技巧,只在心头流转一遍,就如练习千百次一般,熟极而流,全无滞碍。
  比如,剑遁!
  玄黄杀剑距他已不足一里,吞吐的剑芒,可以催化前方的一切,而余慈的身形也在虚化,仿佛下一刻就要燃烧起来。
  可没等真正“燃烧”,四尺青锋贯胸而入!
  当然,这绝不是真正的“贯胸”,在杨朱和盖大先生的注目之下,在玄黄杀剑穿透的瞬间,余慈化为了一团近乎同色的血雾,直视忽视了咆哮而过的剑风,以不可思议的粘着力,飞落那燃烧的剑芒之中。
  玄黄杀剑之外,倏地绽开一个闪灭不定的光圈,将肆意喷洒的血杀之气阻了一阻,虽然转瞬之后,就有九成以上的力量冲破了光圈,在虚空中继续那狂暴的舞蹈,可终究有一部分,受到控制,具备了些许法度。
  玄黄杀剑的剑啸声,有了细微的变化,而其前进的轨迹,也偏移了微小的角度。
  角度虽然小,但在动辙数里的高速移动中,在一贯狂暴的“行为”之后,突然来了这样一个可称为诡异的变化,瞒得过普通人,却瞒不过这片天域,两位步入长生的大高手。
  无论是杨朱,还是盖大先生,在他们眼中,之前的冲击,将玄黄杀剑的凶悍发挥得淋漓尽致,可在余慈血雾附着之后,极致微小的变化,则带着专属于人的灵性。
  一位劫法宗师,一个长生真人,都是戒心大起,摆出防御姿态,可就在他们的注目之下,玄黄杀剑就此化为一道天外虹影,从那个方向突出去,再不回头。在七河尖城肆虐的燃烧血海,则掀起巨浪,如影随形,呼啸而走,所过之处,满目疮痍。
  但没多久,这血海巨浪就拍天而起,跟随着高跃云霄的剑虹,倒似一团火烧云,往东而去。
  杨朱愕然。
  在他身后十余里外,盖大先生则是抬头,看向天空。正是他所感应的那样,青、红、白三轮日影,已然化实,分布在真正的骄阳周围,天空中四日并行,恍如上古神话重现。
  也在此时,盖大先生心神激颤,王座上的阳神鬼躯,忽有火光冒出。他闷哼一声,却没有抵挡,直到鬼躯额头位置,显出一圈日纹印记。
  “三阳魂印。”
  这是三阳劫真正可怕之处,三阳之劫,如日之经天,普照万物,想要避过,几无可能,尤其是三阳魂印一下,便证明天地法则意志已将目标锁定,无论那人如何逃遁,三阳之劫都是如影随形,便是在一地停留的时间长了、照的太阳多了,都能可引来劫火烧身。
  盖大先生本不至于被此印困扰,却是因为余慈死魔神通,被老天爷揪住了破绽,这才遭难。且有一点可以肯定,他逃不过去,玄黄杀剑,还有余慈,也定然逃不掉这三阳魂印的困锁。
  不管他们逃到哪儿去!
  悬空楼台上,仝续站起来之后,就再没坐下。只是死盯着水镜,不曾须臾眨眼,当他看到水镜上那道远去的虹光,忽然就开口道:“我记得有一件事,哎呀,火烧眉毛,要先走一步。”
  说着,他便学杨朱,直接跃出窗外。
  刚刚看你兴致勃勃打赌的时候,可没一点儿眉毛着火的模样。
  众修士的腹诽,也没有阻挡仝续离开,但看着这人飞腾而去,一群人你看我,我看你,心头却是陆续被灵光照亮。
  有一就有二,当下便又有人叫嚷道:“我也有件事情……”
  “咳,身体有恙,先行告辞。”
  “走也走也。”
  不管是有理由的、没理由的,楼台中人,顷刻去了大半,一时间,人声鼎沸的楼台上,只剩下三五个人,对此,倒没有谁感到惊讶,就是作为主家的夏夫人,也是如此。
  她请来的这些人物,不管是长生真人也好,步虚高手也罢,大半都是北地三湖区域名头响亮之辈,很自然的,也就在洗玉盟的各门各派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这些人中,能驾驭玄黄杀剑的,可说是一个人也无,但若能抓住玄黄杀剑从巅峰滑落的机会,借助宗门力量,周密布局,以禁锢封印为目的,还是可以考虑的。
  至于到手之后如何处理……
  偌大的论剑轩摆在那儿,当世第一等的门阀大宗,还怕淘换不出好东西吗?
  别说他们,就是夏夫人,心中已有了成算。唯一不同的是,她不会和论剑轩做买卖,巫门和剑宗,从来都是死对头,就算是数万年过去,沧海桑田,也不会有什么改变。
  重重帘幕之后,夏夫人放出了一连串指令,而这一切,又是与她的温文笑语同步进行:“游春赏景,有此变化,也算多一番趣味。张真人、伊师,赵掌门……请!”
  向仍在座的五人依次唤名敬酒,语气没有任何变化,这种不动声色的沉稳气度,也是洗玉盟对夏夫人形成高度评价的原由之一。
  在座人中,赵掌门之流,在这一场游春宴中,只属凑数一类,对玄黄杀剑再怎么眼红,也没有资格凑热闹。剩下两位长生真人,张法常是外来者,也是得道全真,对外物不甚看重,伊觉则向来是孤家寡人,且性情古怪,也对玄黄杀剑没兴趣。
  不过另一方面,伊觉对那位颠倒乾坤的年轻剑手,也是爱才之心愈重,见余慈真敢驭剑而走,又赞又恼,情绪上来,便是重重放下酒杯,嚷道:“能够驾驭玄黄杀剑,就算是仅有一息,这剑道造诣,也绝不比论剑轩的那些所谓剑道天才逊色……可恨他胆大包天,不知死活,这等凶器,也是区区小辈,所能沾染的?”
  或许也是起了谈兴,一直稳居帘后的夏夫人,竟也罕有地评价道:“这一位离尘弃徒,若是放在各宗四代弟子之间,已经是出类拔萃,便是在步虚层次里,也是最出色的那一批。二十年不鸣,一鸣惊人,伊师动了爱才之心,倒也理所应当。”
  伊常就哈哈大笑:“动了爱才之心的,是夫人才对。”
  夏夫人用沉默来应对,而这绝不是否认的意思。可以想见,在接下来这段时日,她的态度会以最快的速度轰传四方,就算楼台中仅存的这几位,没有一个是多嘴之人,也不会有什么改变。
  北地三湖谁人不知,夏夫人最喜延揽各方名家,所谓“门下三千客”,绝非是一个虚指,而是确有这个数目,且是医星卜相,无所不包,相较于论剑轩的“聚仙桥”,或许失于芜杂,但多年以来,飞魂城在东海之畔,根基愈发稳固,各类产业日益兴旺,多有赖于此。
  张法常则是慨叹一声“二十年不鸣,一鸣惊人”,算是给这番谈话做了结语。
  不过,不管是张法常,还是伊觉,也包括夏夫人在内,所有人都小觑了他们口中的年轻剑手、剑道天才,所造成的影响。
  一位颇有名气的散修,在他手书的一本札记中,记录了那段时间,北地三湖某地的混乱场面:“……至三月,气清景明,吾与友人游于中湖,忽见云气自西而来,其色如血,横斥千里,莫视其极。湖水映赤如污,是时也,湖上游人厥逆者数百……及于岸边,又见湖畔寺庙宫观数十,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