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当梁左还准备继续划船往前,去找一些他目前能接受理解的知识,他整个人突然觉得有些困乏。
再次睁开眼,他发现自己再次回到了石柱子前。
“怎么样,很奇妙吧?”
六景看向他,一副了然的模样。
梁左下意识点点头。
听了他在里头的遭遇之后,六景点点头:“我和你的情况是一样的,也是身处一艘船上,红色海面上有很多光点,每一个光点都应该是一份知识,有的我们能够消化。也有一部分我们无法理解,你遇到的情况还算好,只是算是‘遗忘’的程度,有次我遇到了一盏绿油油的灯,当时我也是太贪,想着试试也不会有大问题,就去触碰了……”
六景脸上露出心有余悸的神色:“那种感觉很难描述,就像是死了一次一样,整个人的记忆都被搅乱,意识也都很模糊,出来之后我不得不连续捕猎了花姐的两个大夜魂手下,也被她记恨了……”
原来是这么回事。
梁左这才明白,因为这段时间接触六景他发现对方是一个十分守规矩的人,花姐说他偷猎大夜魂梁左之前还以为是“莫须有”。
“今天差不多就这样了,再强行进入我们都会意识受创,需要出去调整休息,还有进食。”
说着六景说:“离开。”
梁左赶紧也跟着他念。
眼前景色变得模糊起来。
世界再次变得清晰时俩人已经回到了方寸山第一层的无人之城。此时天色正在一点点变暗,六景在胳膊上做上日期的标记,带着梁左一路走回他们的根据地高塔。
“之前我一直想要给你讲关于方寸山本身的一些情况,只是要等到你适应了自己独自生存之后,没想到花姐来了一出,就给耽误了。”六景有些歉意道。
老实说梁左从没见过对自己这么客气的造法者,不管怎么说,自己也不过是个普通炼气士,在对方眼里随随便便就能捏死的小角色,那就只有一种解释,六景天性如此。
“进入方寸山,稍微解决了生存的能量供应问题之后我就一直在考虑和假设这里,当然一切重点都是为了出去。接着就在‘太阳’落山的那处阵法那里发现了镇守者,水平大概在造法者状态,赢过他一次可以进入第二层‘石柱书馆’。不过在石柱书馆一般只能够阅读到一盏灯,在红海上飘荡时间越长消耗精神越大,如果运气特别好能够一次性阅读到两盏合适的灯,不过一般来说进入之后能够得到一盏灯就很不错了。”
太阳终于彻底落山,地下的夜魂们一个个钻出来,在城市间晃荡,就仿佛是古代传说中的百鬼之城。
六景看了看下方一个个散发着荧光的幽灵们,继续说:“你也应该明白了,里头那些灯都代表着一个个前人总结出的知识点与经验,这些东西十分珍贵,结合第一层的空旷城市,我想了想,大概是方寸山建设者用来延续某种文明传承的。眼下看起来更像是一个避难所。”
梁左很同意六景的推论。
古代有过方舟救世的传说,里头就是将人、各种动物装在巨大的诺亚方舟之中,等待着漫天大水消失,再次繁衍生存。
方寸山这里表现出来的就是一个适宜定居的场所,有空间有房屋,有文明储备最重要的知识库存,唯一消失的是最重要物种……其中缘由依旧不得而知。
并不知道梁左心中所想的六景依旧按照自己的思路讲述着:“除去应付镇守者比较麻烦,石柱书馆里头的确是个好地方,我找到了很多意外的知识,老实讲……如果能够一直呆在第二层,我觉得还不错。见识到了第二层的情况,我就开始想,方寸山到底是怎样的?你有没有发现,方寸山第二层比起地表的城市要小很多,可是价值反而要高很多?”
梁左一愣。这个角度他还没有想到。
“下面是我的一个私人想法,目前还没有证据,不过八哥的说法也能够证实一点……”
擅长模型架构的六景将方寸山假设为一座倒悬“无妄界”的山状空间。第一层“无人之城”最为宽阔也最不设防,进来之后就落在第一层里,这里是一座无人的半成品城市,目的不言而喻,是用来容纳很多居民的。第二层“石柱书馆”用来储备知识,根据不同人的接受度能够接受不同程度的知识传承,这是一种具有梯度化又科学的传授方式。
那么在此基础上,会不会有第三层,第四层,第五层呢?
六景设想是有的。
前两层已经将方寸山的一些作用显现了出来,六景还未想到剩下的层数还有什么东西会比多年积淀的知识还要重要。不过从八哥的话锋中已经透露出,第三层是有的,而且那里摆满了盛装尸体的棺材。至于里头的尸体是方寸山的建造者,还是别的什么人,就需要进一步探索后得出结论。
倒悬山峰状态的“方寸山”在某种程度上也符合一般居民点的特征。
比如说,最外围的是普通民众的居民区,越是往里资源越多。
毫无疑问,方寸山越是往下越有价值。它这个奇特空间的控制方式和枢纽必定在最深处,那是动力之源。而灰衣人极可能就是如今控制它的舵手。
第333章 具象化形(一)
第二日夜俩人再次按照八哥所说来到他的地盘,八哥依旧躺在那张巨大的床上,只是仰起头,看着天上飞行的白头鹰,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八哥。”
六景喊了一声。
“到了?”八哥仰起头:“这就送你们过去。”
梁左趁此机会突然说:“八哥,有句话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说。”
“你这条裤子有点帅,和你的胡子很搭。”
梁左夸起人来也是脸都不红——以前户外旅行时他有时候会预算不足没法住在旅行社,就会考虑去住名宿,这时候嘴甜就很重要了。
“我也是这么想的。”
八哥大喇喇地仰坐起来,摸了摸自己的两撇小胡子:“毕竟我是方寸山第一帅。”
梁左惊了。
他还是第一次听到将“第一帅”这种词给自己的人,不过扭头一想好想还真是这么回事。这里能够化作男性形象的人之前就八哥一人,说他是第一帅也无可厚非,没有对手啊。
“的确如此。”
六景也一脸正直夸奖。
更让梁左惊讶的是六景的拍马屁丝毫不比自己差。他不由想起六景另一个身份,他是金身童子,李慕染的大弟子,当徒弟的日常夸师傅给师傅戴高帽简直理所当然。
八哥懒洋洋说:“是有什么要问的吧,说。”
他可一点也不傻,几句话不要想糊弄。
六景也不再拐弯抹角:“上次八哥你说,方寸山还有第三层,那么第三层到底要怎么进去?还有第四层第五层吗?”
“嘿,你们俩,走都没学好就要学飞了。”八哥吸了吸鼻子,用手指捏了捏自己的两撇小胡子:“第三层对你们价值不大,有一些棺材,里头都装着死人,别多想,真正的死人,里头就剩下一些还未消散的生前形态,我打开过一个棺材,一打开里头就消失了。整个第三层就是这东西,没有别的。不像第二层,看起来小,其实柱子里头东西多着呢。”
他停下拨弄胡子的手指:“至于第四层第五层,我是没有去过,我们是被限制进入三层以下的地方的。不过第四层至少是有的,你们不是看过灰衣人吗?据我所知,他们应该就在第四层,那里不是中枢就是别的什么玩意儿,总之是控制方寸山的东西。只是我也不知道怎么进去,你们就更别想了。至少要进入破法者层次,再去考虑那些。现在你们还是好好在第二层里头学东西,别一天东想西想,乱搞,惹出灰衣服,到时候出事可没人保得住你们。”
说完八哥直接扒拉出到第二层的通道,闭上眼,迅速进入轻轻打鼾的睡觉状态。
无论他是否真的进入睡眠,至少已经表示了自己态度。
俩人也算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内容,相继前后走入黑洞之中。
照例俩人还是分开来,各自触碰石柱子,进入海上模式。
梁左今天一来就全神贯注,就像是一个出海的老渔夫,时刻警惕地张往四周。只是他在意的并不是可能随时到来的风暴,而是那些来去规律无迹可寻的智慧之灯。这一日的运气格外的差,梁左始终没有看到一个光点,他拼命划着木筏朝着红海深处赶去,越是快速进行,他越是感觉到自己精神上疲倦,连周遭的红色海水似乎都散发出一股甜腻的腥味,夹杂着仿佛老人身体上自带的腐烂味。
海水颜色也变得越来越浓,越来越粘稠,木筏的进行十分困难,就像是身陷在看不见边际的沥青大池子中一般。
迷迷糊糊,梁左看到有一盏灯朝着自己飘了过来。
它颜色泛青,火焰偏冷,不大,就像是一团小小的萤火虫,一点点漂浮到了木筏旁,随着红色海水的波动轻轻摇晃着。
梁左一把抓住它,只觉得一股透心凉从手心钻入了手臂,沿着胳膊一直冲入大脑。
他睁大了眼。
《‘借象化形’的形态含义与造法者之间的潜意识关联》
这个题目让本就疲倦的梁左强自打起精神,努力跟上里头信息的传递内容。
此次换了一个女声:“‘借象化形’一直是被看做炼气士进入‘造法者’阶段的标志,对于这一点炼气士群体几乎没有质疑过。那么今天就由我来验证一下这个过程是否真的和造法者间有必然的关联,讲的不断还请诸位指正,欢迎批评交流。”
她轻轻笑了一下,声音中带着活泼,想必年纪并不大。
“首先我们先明确‘借象化形’的概念,虽然不同流派对于这个现象描述有细微差异,不过最终表现出的共同特征是一致的。要能够利用‘气’这种基础微粒来构建出一种稳固独有的形态,该形态被赋予某种特定的作用或者展现方式,形态和使用者本身具有密切关联,这三个就是统一的表量尺。暂且将他们简化为固态、特型、关联三个词。先从第一点固态说起。”
“固态,即固定稳定的形态,这种形态可以是真实世界存在的,也可以是从未有过的,或者处于两者之间的,比如说它可以是最常见的一把长棍,一块石头,一滴水,一片指甲,也可以是刀剑,这些都是真实世界存在过的,不存在的,比如说一些被黏合各种奇异特性的生灵,像较为出名的独角马,巨人,龙,这三者在各种文明中都不断反复出现,因而也可以算是处于一种可能和不可能之间的形态……当然也有可能它们是存在的,只是无法被我们现在的智慧所目击和证实。现在的结论都是建立在如今的认知上,如果以后有所发现,当然也欢迎将过去的概念推翻。这里做一个简单补充解释,下面不再赘述这一点。”
“造法者炼气士必定会有被称之为‘宝具’的奇异造物,这种可以随时在能量环境下被他们塑性使用的过程就是‘借象化形’的实际应用。借象化形只是一个过程的称呼,它本身不具备什么能量,关键在于实际应用。就像是无数年来战斗史记载中那样的,看似弱小的‘宝具’频频战胜强悍‘宝具’,这其中除去人本身对弱者的移情心理导致记忆深刻外,也可以说明,借象化形并无高下之分,重在如何使它们的作用最大化……”
解说者稍微顿了顿,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