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万仙主宰-第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苗师兄。”聂秋点了点头,表现的倒是不卑不亢,但却尊敬有加。不免的让那苗千秋多看了聂秋几眼,二人年纪相仿,只是这苗师兄,隐隐的便比自己更有一股气势!
    聂秋距离他很近,但却和师傅唐渡厄一样,觉察不到这苗千秋身上有任何修为造诣。只是能够隐隐的感觉到自己的丹田识海之中,那金色的舍利子微微颤动。觉察的道这苗千秋身上一股隐隐冷若冰霜一般的气息在流转。
    真气。
    聂秋眯着眼睛,心中感叹,这等真气没有刻意的去隐藏,但是却隐隐的浮在苗千秋的身体周围,虽然不及自己师父唐渡厄那般雄浑,但隐隐的却冷若冰刀,没有两三年的苦修,绝修不出这等真气。
    看着苗千秋,聂秋站在一旁,这才知道,这泥犁宗,这十方山,这千岁寒峰,比起朔州城俨然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自己真是当了十七年的枯井青蛙,不知道这天下竟然如此之大,自己这师兄只不过比自己大个半岁,竟然有如此精纯的真气,而自己却还只是一个小小的淬体境,聂秋不免的心里一阵羡慕嫉妒恨。
    正当聂秋神游的时候,一旁的唐渡厄缓步的朝着那千岁寒峰顶的内堂走去。
    要说这千岁寒峰顶,虽然没有修在那雪线之上,但却气候寒冷,堪称滴水成冰。很难想象得到,这等苦寒之地是怎么住人的。
    但虽说如此,但千岁寒峰顶之上,却是花朵盛开。
    跟着唐渡厄和那苗千秋一路前行,走向这峰顶的深处。亭台楼阁,碧瓦清水,却是好似皇家园林一般气派精致。
    旁的有那火红色的红叶树,根部盘根错节,扎根在那泥土之中,将整个千岁寒峰顶点缀的姹紫嫣红,分外惹眼。
    峰顶南北两旁是二十间厢房,均是冲着南方,一整排阳光肆无忌惮的投射进了那厢房之中,看的让人心暖。而那厢房的中央是那刑堂法坛的所在。
    大堂之内,六根圆柱环立,供奉泥犁宗七位祖师!角落燃着沉香木,聂秋仔细去闻,却是闻到了一股子沁人心脾的香味,顿时让人耳目清明,心旷神怡。
    只是这偌大的刑堂之中,却不见其他的修士师兄弟,只有聂秋三人,缓步而行。
    唐渡厄走到了刑堂中央,缓缓坐下。
    那苗千秋似乎很懂自家师傅的脾性,当下便泡了一壶南天茶,端到了唐渡厄的面前。
    “师傅用茶。”苗千秋说完,便站到了一旁。这一切动作安静,规矩,严谨。候在一旁,安静的好似一个不会说话的木头一般。
    “千秋,为师不在星峰的这些日子,十方山中可有什么事情?”翻开一本名为《泥犁业障问集》,看似漫不经心的翻着,但实际上眉宇之间却散发着一股严谨认真。
    “回禀师傅,传言河间地血盟领内有妖孽半夜伤人,短短十天已有五人丧命,血盟领的诸侯便请了一位诸侯策士前来,想请师傅过府一叙,商讨诛妖一事。”
    那血盟领,位于河间地,是由一位拥兵自重的诸侯掌管。因为河间地地处中原腹地,距离十方山也只有一月路程。这等事情不管是大唐,还是其他的国家,都无力应付。那诸侯虽说拥兵自重,但是对付那流落民间的妖门余孽,却也只能请泥犁宗的修士出山诛杀。
    苗千秋手中没有任何的书籍笔记,却有一颗好脑袋,一五一十的全部将那脑袋里记着的大事件,条理清晰的说了出来。
    “恶人榜上第二十七位的朱鹤顶出现在了西蜀巴山,伤了蜀山剑派的一个门外弟子。碰巧被我泥犁宗的修士所救,如今就在山中疗伤。”
    “还有那渭河旁前朝地宫坍塌,有那一把流传天下的先民匕首出世,但却被全真派占了先机,得到了。只是那全真派得了宝贝,却引来了地宫之内邪祟现世,索性小师叔出山,平息了渭河地宫的邪祟,如今那邪祟就镇压在水牢之中。”
    不知道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唐渡厄一直没有和聂秋说一句话,也没有让聂秋下去一旁休息。而是让聂秋站在一边,听完了苗千秋的回报。
    但虽然只不过是一些宗门琐事和一些江湖上的事情,和自己并无关系,但聂秋却也是听得格外认真,一字不落的全部进了自己的脑袋当中。
    “哦,还有一件事情。”苗千秋突然想到了什么,转过头来看向聂秋和师傅唐渡厄,道:“盛京长安前些天派了前来,说是那长安首相塔来的人。要找小师弟。”
    “找我?”聂秋指了指自己,眨了眨眼。
    “没错,是找你。只是师尊不在家,我也并不知道你家师尊收你为徒,便没有让那人上山,而是在十方山下停留歇息,已有五日了,那人仍然未曾离去。”
    唐渡厄眨了眨眼镜,挑眉看向聂秋,道;“你何时与那长安首相塔的人有过联系了?”
    聂秋抱拳拱手,道:“回禀师傅,这事情我并不知情,我也不认识什么长安首相塔的人。”
    唐渡厄听罢,挥了挥手对苗千秋道:“可知道那人姓甚名谁?”
    苗千秋点了点头,道:“我只记得那人前来,带了七八个侍从,均是习武之人,修为虽然不高,但却也是身经百战之徒。听那些侍从嘴里念叨,那个找小师弟的人名叫:鱼朝思。
    听到鱼朝思的名字,唐渡厄的抬起头来,看向聂秋,眉头皱成了一个川字。却是让一旁的苗千秋深感好奇,他从未见过自己的师傅有过这样的紧张。
    “聂秋,你真的不认得这个叫鱼朝思的人?”唐渡厄追问,聂秋却脑袋摇的像是一个拨浪鼓一样,道:“师傅,我真的不认得那人,听都没有听过。”
    言罢,聂秋看向唐渡厄,问道:“师傅,这鱼朝思是何人?”
    一旁的苗千秋没有多嘴,但却也看向了自家师傅唐渡厄,显然对于这个古怪的名字,他也并不知道多少。
    倒是那唐渡厄,轻轻捋过下巴上的青色胡须,一百三十岁的高龄,此时此刻眼神之中却仍然满含精芒,丝毫在他的脸上见不到那一百三十岁老人应有的沧桑和迟暮。
    “这个鱼朝思在长安却也是一大红人,在长安,人们更喜欢叫他——八爪蜘蛛,鱼朝思。”
    
    第一百一十章 大太监
    
    听闻鱼朝思的名字,唐渡厄那张严肃的老脸上顿时生了许多的疑惑。一旁刚认识的师兄苗千秋,却也是上下打量着这个新晋的徒弟。苗千秋谈不上阅人无数,但最起码也在江湖上闯荡过写年月,却是怎么也看不出来,眼前的聂秋不像是一个盛京长安来的贵族子弟。他又是怎么结识那朝中闻名,长安无人不知的八爪蜘蛛鱼朝思的?
    “那鱼朝思现在何处?”唐渡厄问一旁的苗千秋。
    “一干人等均被安排在了十方山下的温良阁中落脚。”苗千秋回答道。
    “千秋你亲自带聂秋下山看看,这首相塔的来人到底是为何事?”
    “谨遵师命!”苗千秋抱拳拱手,说罢便带着聂秋走出了千岁寒星峰的主峰大殿。
    通往山下的路曲径通幽,山路陡峭,却也是极为不好走。聂秋跟在苗千秋的后面,一路上倒是问东问西,知道了不少这千岁寒峰的刑堂规矩。
    泥犁宗的十方山共有二十七峰,被世人称之为二十七星峰。宗门被七大长老掌管,光明顶便是泥犁宗的山门主峰所在,住着泥犁宗的大祭酒,平日里没有要事,哪怕是真传弟子也不得随便进入光明顶的主峰。
    七大长老各司其职,却实际上如今的七大长老,便是早年泥犁七大老祖一脉相承的真传弟子。赫连燎原和唐渡厄便是七大长老之一。
    其他的星峰均是归属于十方山,各司其职,有的安排的有那泥犁宗的守山大阵的节点,也有的是那经阁,兵库的所在。
    “若是你要从十方山山门走到后山,不依靠宗门在山中饲养的灵兽,光靠双脚就需走整整一月。更别提若是想徒步走完这二十七星峰了,怎么的也得有半年光景不可。”
    走在下山的路上,苗千秋这师兄倒是称职,一边走着一边给聂秋介绍着。
    “我千岁寒星峰上的规矩就是泥犁宗的规矩,其实没什么特别。和另外的六个仙宗的戒律一样,不得滥杀无辜,不得持枪凌弱,不得奸女,不得为祸人间,不得修炼魔功。”
    似乎是离开了唐渡厄之后苗千秋也放松了不少,话也逐渐多了起来:“当然,咱们泥犁宗虽说万年之前乃是佛宗一脉,但咱毕竟不是佛门,所以,咱们大可吃肉喝酒。就好比六长老的茱萸峰上,就有一个师兄,二百斤重,每日十斤生肉,白酒,好不洒脱。”
    苗千秋啧了一声,摇着头一边说着,道。
    聂秋跟在后面,像是一只猫儿一般夹着尾巴。
    “师兄,为何千岁寒峰上不见其他的师兄?”聂秋走在后面,问了一个上山之后就一直困扰着自己的问题。
    “大师兄乃白袍铁卫,负责当今圣上安全,常驻长安府,一年到头来在山中的日子一双手都数的过来。二师兄喜好附庸风雅,是则游戏人间,这个时间应该去找三长老峰上的师妹们聊琴去了。我是老三,负责刑堂日常事务。其他的师兄弟,都在山中修行,回头自然有机会介绍你认识。”
    听完苗千秋这话,聂秋怔了一下。对于大师兄和二师兄却也有了一个印象。
    他本就是一个细心之人,善于察言观色。看那苗千秋谈及大师兄和二师兄的时候,眉宇之间有着微妙的变化。
    比如说起他师兄的时候,苗千秋眉宇满是敬畏,那感觉丝毫不输他在师傅唐渡厄身边的时候。而说起二师兄,则是一脸欢喜平常,显然,这三师兄苗千秋和那二师兄的关系走的更近。
    而再听到那大师兄如今是大唐皇帝身边的白衣铁卫,却也是聂秋更是心头一震!
    白衣铁卫的名望天下闻名,可谓是天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更是许多向往武道少年的向往!
    一百年前太宗之父立了国号,圣宗用了五十年为大唐立下了根基,这才有了五十年之后太宗立国的盛世景象。
    太宗南征北伐的戎马岁月,便设立九兵侍卫,拱卫自己安全。但这之后,大唐立国九兵侍卫年迈,无人传承。太宗晚年便将九兵侍卫改为白衣铁卫,一共也是九人,其中四个人由天策府的高手担任,其他四人则是一些贵族世家子弟,而天下七大宗门同样有一个名额,那边是宗门之中出类拔萃者。
    而大师兄归为白衣铁卫,且不论这地位,单说实力,也应该是七大宗门之中真传弟子之中的佼佼者。
    “大师兄能成为白衣铁卫,在七大宗门的真传弟子之中,修为应该能排得上第一吧。”聂秋问了一个让苗千秋觉得很白痴的问题。
    “虽然我也很想老大是,可惜老大他不是。”苗千秋摇了摇头。
    聂秋有些失望,本来他还以为自家的大师兄是一条大腿可一抱一抱,但听三师兄苗千秋的口气,老大的修为实力在七大宗门的真传弟子当中,并不能算得上是那绝对出类拔萃的。
    “这七大宗门的水还真深啊。”聂秋念叨了一句,努力的掩盖尴尬的气氛。他很想问一问七大宗门之中,实力最高的真传弟子是谁,可想了想,自己还是别去碰这个霉头最好,免得三师兄一个不开心便把自己一脚踹下山去。
    说话间,师兄弟二人已经走下了山。
    温良阁就在那千岁寒峰的山脚下,这里气候比起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