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平之的身形,瞬息不曾离开,手中更扣着两枚黑漆漆的十字镖……
第一百五十九章 妙招跌出
眼看三十招已过,秃鹰不耐烦再与令狐冲和余人彦纠缠,右手刀势更盛数分,同时左掌频频击出。
他是嵩山旁支出身,无论内功心法还是外功招式,均与嵩山正统大不相同,这掌法招式精简迅捷,与嵩山的大嵩阳神掌截然不同,而且掌力如刀,明显与刀法甚为匹配,二者相合,威力倍增。
令狐冲不敢怠慢,急忙将神照经的纯阳内力运至极限,剑招愈发迅疾,隐隐有风雷之声,直让秃鹰大为惊讶,心道:全真教内功或中正平和,或沉稳凝重,未料还有这等阳刚沛然的内力,难道是岳不群潜修多年自创的功夫?
而余人彦一见秃鹰出掌,也毫不犹豫的左掌蓄力,间或使出升级版摧心掌,淡黑掌风所及,更让秃鹰心生忌惮:青城派的摧心掌阴狠有余,威势不足,绝不是这般模样!
但他一身近五十年的浑厚功力并非白给,钢刀寒芒湛湛,疾如白虹,不仅将令狐冲的剑招尽数破去,还有余力斩破余人彦的掌风。刀锋屡屡逼得余人彦收掌不迭,白白耗费掌力。
而秃鹰的左手掌力却比余人彦老辣的多,毫无顾忌的切入余人彦的剑招,多次拍中其剑脊,令其剑招走形,后招变化难以为继。
好在余人彦心志坚毅沉稳,练剑时极重根基,诸多精简剑招尽皆熟极而流,即使一招被破,也能借势展开另一招自救或反攻。
否则换了一般年轻剑手,早就被秃鹰的掌势打击的意志全无,心浮气躁了!
纵然如此,也让躲在暗处的余沧海捏了把汗,好几次险些忍不住出手援助自己的儿子。
又是二三十招,面对秃鹰仗着丰富的阅历,屡屡以快刀击破自己的剑招,令狐冲的剑术天赋愈发显露,诸多全真和华山的上乘剑法一一拈来,流畅自然,间或夹杂着衡山幻剑,以快打快,以攻对攻。
岳不群暗地里收他为徒,固然存心不纯,但对于教导他的剑术之上,还是颇为尽心。
除了封不平日常传授的诸多华山上乘剑法,岳不群还根据令狐冲性格灵动的特点,适当的传授他一些全真剑法、衡山剑法、恒山剑法里的快剑路数。
这般因材施教,再加上十余年的神照经纯阳内力,如此内外兼修,令狐冲一身武功已然勉强触及一流高手的下限,成为全真教首席弟子乃是实至名归,绝无虚假。
只不过这些年江湖上无甚大风大浪,各大势力或是舔砥伤口,或是沉心积蓄实力,江湖偶有风波,也是些无关痛痒的小事。
以令狐冲的惹祸能力,行走江湖三五载,也没跟哪个老一辈高手正式较量过,最多就是跟青城四秀、史登达等年轻一辈斗完嘴再切磋一番。
如此一来,令狐冲的一身武功从来没有极限发挥过,到底缺少了诸多锤炼,略显虚浮。远不如岳不群当年收复华山地盘时,隔三岔五激斗不断,仅二十岁时就已久经厮杀,双手染血无数,一身剑术千锤百炼,狠辣犀利,杀气腾腾。
此时面对秃鹰这等老一辈高手毫不留手的猛攻,令狐冲越挫越强,渐渐发挥出了真实实力,出剑愈发灵动自然,同时心下对于师父所教导的“活学活用,不可拘泥”、“行云流水,任意所至”等等剑术义理感悟更深,乃至融入剑法,学以致用。
秃鹰发觉令狐冲的剑法威力增强,攻势更盛,只得分出更多精力应付令狐冲,对于余人彦的压力就小了许多。
余人彦暗暗松了口气之余,也是加紧以摧心掌力袭击秃鹰胸腹要害。
但秃鹰对这种专门伤人内腑的阴狠掌力极为忌惮,防备严密,使得余人彦的掌力仍旧无法建功。
情势如此,余人彦心知,一者自己的掌法造诣不如秃鹰,很难打中他,二者自己的功力所限,掌力掌风威力不足,易被秃鹰的刀法和掌力击散。
若是父亲余沧海亲自出手,单以摧心掌就可轻易敌住秃鹰的刀法和掌法,绝不会如此无力。
眼看着令狐冲剑术愈发挥洒自如,几不输于江湖第一流剑手,秃鹰心下震惊,同时不可抑制的生出重重杀意——决不可任由如此英才继续成长下去,否则过不了几年,又是嵩山一个大敌。
在秃鹰将更多精力都转移到对令狐冲的攻势之时,余人彦敏锐的察觉到了几分秃鹰的心思,但却不动声色的维持着之前的章法,并未扩大攻势,而暗中却是开始凝神聚气,运转三花聚顶掌的心诀。
此掌法乃是王重阳亲创,当年全真教的最强掌法,若是王重阳以先天功施展出来,足以与洪七公的降龙十八掌硬撼。
所谓“三花聚顶”,乃是道门内丹练气的上乘状态,精气神混而为一,聚于玄关一窍,若非练气功夫精深至极,绝对无法达到。
而王重阳给掌法取名“三花聚顶”,则是暗指此掌法需要精气神相辅相成,凝聚饱满,才能发挥威力,乃是重掌力而不重招式的内家掌法,朴实厚重,沛然难当。
这是岳不群见余人彦深受自己和封不平的影响,凡事谋而后动,沉稳有度,极为适合全真剑法和泰山剑法这般的古朴拙重的武功,特意教授三花聚顶掌给余人彦作为关键时刻的一击必杀之用。
感觉掌间内劲蓄足,余人彦踏步进掌,身形犹如强弓满月,浑身精神力气尽数聚于一掌,随着精光灼灼的目光,直击秃鹰侧腰。
秃鹰见他发掌,本来以为这又是一记散而不凝的摧心掌力,却不想其发掌默默无声,但浑厚凝实的掌力竟缭绕凝实,敛而不散。心头一惊,就准备回刀护身,劈散余人彦的掌力。
可令狐冲此时剑法挥洒酣畅,正与他对攻不休,寸步不让。秃鹰刚一撤刀,令狐冲立时乘隙而进,不仅拖住了他的刀招,更逼得他躲闪不灵,只来得及左掌稍稍蓄力,仓促迎上余人彦的一掌……
如此一幕,可教暗地里的余沧海心头一颤,暗忖余人彦不知天高地厚,只盼秃鹰掌力不足,儿子吃的亏小一些,千万别受了内伤。
却不想,余人彦与秃鹰这一对掌的结果大大出人意料。
砰的闷响声中,掌劲四溢,余人彦固然如遭电击,身形蹬蹬蹬连退三步,脚下踩翻不少泥土。站定后脸色通红,胸中气血翻腾。
而秃鹰同样身形一颤,闷哼一声,内息滞涩,连着右手的刀招都顿了一顿,被令狐冲趁机一剑刺中右肩。
即使秃鹰仗着深厚的内力护体,卸开令狐冲剑上的劲气,但右肩负伤,到底影响到施展刀法。
令狐冲的神照经纯阳内力颇有火候,剑剑灌注真力,本就不惧秃鹰犀利掌力,只被他快刀压制。
此时他刀法稍稍迟缓,令狐冲立时精神抖擞,挥剑猛攻不迭,一时间刀来剑往,竟勉强斗了个势均力敌。
而余人彦主修的峨嵋九阳功虽说稍稍不如神照经,可也是当世上乘内功中的佼佼者,自有其精妙之处,此时仅运气三个周天,即调顺气血,通红的脸色恢复如常,当下再次挥剑扑向秃鹰。
此消彼长之下,秃鹰再也不能完全压制住二人,眼看二人在他手下越战越勇,武功颇有长进,可教秃鹰郁闷不已。
而另一边,白头仙翁与陆守痕、林平之的战况可就完全不同。
算上之前跟嵩山派狄修打的那一架,此次不过是林平之初出江湖的第二战,就碰上白头仙翁这种老一辈高,可被打击的够呛。
特别是白头仙翁刀法既快,攻势既猛,时机拿捏得又老辣异常,往往简单轻巧的一招,就险些把林平之迫入窘境,与林平之在华山与师兄弟们切磋时的情况完全不同。
到了现在,林平之也不敢在纠结于精妙繁复的玉箫剑法了,转而尽量使用所学的华山、全真、峨眉、衡山诸派剑法中的精简剑招。
倒是陆守痕一直发挥稳定,经验丰富,不仅护得自身无虞,还屡屡照应和援助林平之。
他可没有像林平之那样涉猎诸多剑法路数,但却将朝阳一气剑及玉女剑法这两种上乘剑术练得精熟无比。
特别是注重应变有方、谋而后动的玉女剑法,只要经验丰富,见识广博,面对天下任何剑法、刀法,总能有效应对。
因而白头仙翁刀招虽快,但在被陆守痕熟悉他的刀法路数之后,依玉女剑法的心诀悄然变化剑招,不论防守还是反击都大为得力。
白头仙翁当然发现了这点儿,感觉陆守痕即使在二流高手里也算得上出类拔萃,离着一流高手差不多只差了一线,是个硬茬子……
所以他并未想要短时间拿下对方,只保持压制即可,反而将一半精力都放在嫩的出水的林平之身上,盘算着突然爆发,一举擒下林平之。
只可惜林平之固然经验差,但就是各种各样的剑法招数层出不穷,似乎各派失传的很多剑招都有学过,尽管华而不实,可也让白头仙翁大为吃惊。
最让他感觉不忿的是,林平之没用那套精妙异常的剑法之后,又转而用了一种不知名的内家运劲之法,附在剑招之中,令他数次爆发内力的猛击都做了无用功,只将将逼退林平之几步而已。
他却不知,此乃岳不群授予林平之应对内功高手的飞絮劲,是九阴真经所载的最擅卸力的内家巧劲。
即使林平之的飞絮劲火候不足,但面对他这种所知上乘武学有限,只凭着年纪堆积起来的江湖阅历和深厚功力混饭吃的老古董,也能勉强卸开他钢刀上的四五成劲力,让他有力无处使。
可白头仙翁到底与秃鹰不同,武功刀法上二人或许不相伯仲,但性格头脑方面,秃鹰有些一根筋,暴躁刚烈,而白头仙翁则机警奸诈,心思细腻。
眼看仅凭刀法、掌法狂打猛攻拿不下陆守痕和林平之,白头仙翁便开始琢磨着使诈,林平之经验不足的表现就相当于把容易受骗几个字写在脸上……
第一百六十章 一片金黄
白头仙翁忽然一声厉喝,刀光泼洒如疾风骤雨,逼得陆守痕和林平之步步后退。
趁着陆、林二人之间的距离稍稍拉开,白头仙翁又刀势一变,大开大合起来。
连续两刀劈得退林平之后退数步,他侧身一掌拍开陆守痕刺来的长剑,刀刀横劈竖砍,硬生生荡开陆守痕的剑招,中宫直进,刀势直逼陆守痕脖颈、胸膛等要害。
这般疯狂打发不可谓不猛,陆守痕剑势难以护得自身周全,只得左手施展拳掌弥补。
好在陆守痕虽然没有获传三花聚顶掌、升级版摧心掌等绝学,却也用心练过华山的劈石破玉拳及鹰爪手等上乘空手功夫,更兼一身抱元劲内功根基扎实,拳爪威力兀自不凡,短时间尚可自保无虞。
原时空,数十年后袁承志的师兄归辛树,便是靠着抱元劲和劈石破玉拳纵横江湖,赢得“神拳无敌”的美名,可见这两门武功之莫大威力,实乃沉稳坚实的上乘武功。
每次林平之挥剑攻来,白头仙翁都会狠狠几刀将其劈退,继而又紧追着陆守痕狂攻猛打,刀、掌齐出,交相呼应,逼得陆守痕不得不一招一退,卸力换气,以最精简的招式勉力抵挡攻势。
但在林平之眼里,陆守痕已是剑势散乱、拳爪无措,不住后退,岌岌可危。心切之下,林平之顾不得自身剑招的章法尺度,长剑直击白头仙翁的背心、后腰等要害,试图以围魏救赵之法,逼得白头仙翁分心。
但白头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