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水,濒水旷野
“冲啊!杀啊!”
战士们沸腾而起的喊杀声,洞穿了冷澈春空,一路向着远方的一个小山坡汹涌而去。
漫山遍野,到处都是人的身影,影影从从,看不出多少,莽荒大地如一锅煮开的水,沸腾出狂暴的炽烈。
山岗上那片壮阔的绿色原野,本该抒情诗画般静谧的风影线,如今被一片血光之潮肆虐纵横着。
一道人影站在马上傲然而立,正是浅水清。
远处的平野,到处都是护民军冲杀的身影,和自己的战士打成一团,地面上布满了碎落寒悸的死尸遗骸,溢弥着苍澜的殷殷血光,流漾成死亡的絮语。
“杀死浅水清!”
这样的喊杀声,已经持续了太久,呼喊了太多。
浅水清依然还活着,并沉着指挥着战斗。
自易星寒出兵之后,对着浅水清就施以穷追猛打之势毫不放松。北部战场地势开阔,无险可阻,无缝可钻,易星寒不顾伤亡,不怕队伍脱节,不断派出快速部队对准浅水清死咬,务必要和他进行决战。
浅水清一次又一次甩脱,却又一次又一次被他追上,这场原本计划中的捉迷藏作战,最终还是演变成了一场你死我活的沙场大战。
就连浅水清自己都想不到,他们会被易星寒一路追到天水来,再继续走下去,就能到蓝城了。
千里奔波,两支军队都付出了巨大的伤亡代价,一场场鏖战考验着双方将士的心。
在这里,浅水清终究不能不承认一个事实:
当战争发展到一个极限的时候,人们的思维会变得极端,甚至疯狂,以至于有时全无理性可言。
对于护民军来说,失去了大梁城,就再没有了可向天风帝国叫板的本钱。即使灭了浅水清,也同时断送了所有保国的希望。
以灭国为己任的浅水清,所思所想所做的一切,终究都是以最快速度打下整个国家为其目的,因此所计划的一切都是以此为中心。然而易星寒的目的却不是为了保家护国,他仅仅是为了报仇。
尽管连易星寒自己都说不出他和浅水清有什么仇。
假如说,赤水镇兵变之前的易星寒,还是一个以保卫人民为己任的热血青年,那么在他拥有了如今的实力之后,他的目标,其实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转向了。
曾经的为民护坝的英雄,在这场看不到希望的战争中,最终发展成了凭借一时义气行事的莽撞领袖。
只知报复,而全无大局观念。
一想到这,浅水清就忍不住想起自己父亲对自己说过的话来:
“人心若水,水深则浑,心大则浊。”
老人家一辈子做人,短短十二个字,却已经道尽人性。
浅水清不由苦笑:易星寒,现在的你,可还是当初的那个易星寒?
曾经为了保护百姓而去保卫大坝的你,曾几何时却已经被仇恨冲昏了头脑,不惜死伤千万,也要逞一时之快。
你可知道,如果没有你的反抗,止水灭国之战,本可以成为天下灭国战争中,死亡人数最少的一次。我挥屠刀而济世;虽杀戮天下而无愧于心。
你却以仁义之名再起战端,送葬了这止水以数十万计的精英人物。
你我之间,到底哪一个才是那真正的屠夫?
想到这,他微微笑了起来。
然后他轻声说:“至少我从未忘记,自己是为何而战的。”
此刻一名混身沾染着血迹,盔甲残破的将领匆匆跑回来大喝道:“将军,敌人在西线发起拉强攻,我们快要顶不住了!”
正是雷火。
浅水清沉声道:“我看见了,命令你的部队稍稍后撤,和冯将军的部队逞夹角之势进行反击,我会命章秀易将军协助你,务必守住战场西侧。”
沉稳的声音略带了些嘶哑,这些日子,他不眠不休指挥作战,几乎已经将自己的体力透支到了极限。
“是!”雷火大叫着离去。
浅水清的眼神在那刻穿透苍茫,眼望着这一片刀枪戢丛,心中却是无比的冷静从容。
看淡了生死的人,无谓别人的生死,也无谓自己的生死。
如今,整个平原战场,天风军两万人被对手八万兵力所包围,大战打得如火如荼,其惨烈之处远超过人们所经历过的任何一场战役。
天风军之所以能支撑到现在,靠得不是高昂的士气,不是士兵们优秀的素质,而是浅水清出神入化的指挥水准。
旷野上,天风军结成了一个大圆阵,他们并肩而立,手持长矛坚盾,看上却象一个厚实的大石块。
护民军则象撒豆子般洒满整片旷野,看上去疏松而庞大散乱。
双方都在利用自己的特长作战。
护民军人多势战,擅长于乱战而非阵战。
天风军人数虽少,却都是训练有素的正规军,擅长于指挥下的阵地作战,而非无头苍蝇乱打一气。
处于进攻态势中的护民军就象一道狂潮海浪,一拨又一拨的对准敌人进行强行冲击,而防守的一方则象是那拦海大坝,任你惊涛骇浪冲天而起,我自巍然不动,屹立如山。
进攻的大潮中夹带着凶猛的冲击力量,每一轮的冲击总能将这大坝削去许多的防御力量,血水纵横里,浇灌出一片红色土地。然而这大坝也不是任人欺负的主,每一次浪潮的来袭,总要将相当部分的激流永久地留在这里,使其无法回流。
铁狮营,这支军队中最为中坚的力量,在这刻担负起了救火队的任务。
在雷火的率领下,他们真正打出了天风军人的水准与能量。
西侧,是邵华飞亲自率领的敢死队在这里发动的死亡式冲锋。
这些敢死队员宛如一道道流掠而过的死亡风雷,接二连三地扎入天风军的阵营之中,用最蛮野血烈的疯狂冲击掀起了一蓬凄颤惊觫的血雨。生命在这里成为一个无意义的数字,所有的勇敢,奉献与献身精神都成为这场战斗中两个首脑人物争锋较量的牺牲品。
面对这种可怕的自杀式攻击,铁狮营战士用他们最传统的龟壳战术建立起一道铁壁防御线。
战士们就地蹲下,前排和侧翼的步兵将大塔盾高高竖立,后排战士将手中的盾牌翻腕横举,覆于头顶,构成屋檐,将整个方阵用盾牌严严实实地裹起来。
无数长矛从盾后的夹缝中伸出,戳出一片枪林,森亮的矛尖在日光下照射出阴寒铁光。
这不仅是一支大乌龟,同时也是一只大刺猬。
一只同时生长了龟壳与利刺的可怕铁壳大怪物。
然而面对敌人的不要命式的强攻硬打,再坚强的守护也会变得力不从心。
挥舞着重型兵器的敢死队员用生命去堵塞对手的长矛,用铁锤去砸烂对手的龟壳,将这道铁壁防御线砸出千疮百孔,被剥离出阵型的战士在顷刻间就会受到对手的绞杀。
浅水清的命令下得准确而及时。
面对邵华飞亲自指挥的自杀式攻击,铁狮营开始稍稍后撤。
整个天风军结成的大圆阵,在这刻有序的后撤中的,渐渐凹下了一角,成为一个半圆形的凹面。
敢死队步步紧逼,务必要在这里杀出一个缺口,却渐渐忽略了身旁。
一支步兵队从侧翼对对手发起了进攻,如一柄利剑横切进敢死队的阵营之中,将整个队伍切成两断,正是冯然的队伍。与此同时,章秀易的部队从另一侧开始补位,代替铁狮营展开了最前沿的防御。
一转眼间,勇悍的敢死队员们被浅水清的变阵套在阵中,两支军队对其进行交相绞杀,片刻就将对手杀得干干净净。
交插换位,引敌入槲,这一轮较量中,护民军再次失去了数千名优秀战士。
远处的易星寒,脸色阴冷,一如这天边的阴霾。
良久,他才说道:“若论战术指挥能力,天下怕无人能与浅水清相比。但是大局已定,又岂是小小局部战场上的胜利可以扭转的。我护民军固然无力可以回天,他浅水清也同样无法打赢根本不可能打赢的战争。此战,浅水清终是输定!”
第八十七章 最后的疯狂(2)
阳光下不仅有美丽的花朵,同样也有肮脏的污泥,阴险的毒蛇,和凶猛贪婪的猛兽……圣威尔联合公国诗人爱得兰斯卡。
一样土育百样人,在天风帝国攻打止水过程中,仅管人们看到了许许多多各种各样的英雄,如抱飞雪,商有龙,邹白永和易星寒等国之义士,但同样不缺乏楚鑫林,碧空晴,冯然等这类为了自身利益而出卖国家的奸臣。
当一个国家贫瘠,国主懦弱,百姓对其失望到顶点的时候,国民意志涣散,真正能够站起来为国出力的人便已少之又少。
尽管易星寒纠集了数十万的大军,却是他从北到南一路搜集号召而来,最终这点兵力之比,在全国范围比起来,依然是少到可怜的数字。
在这种情况下,真正是有多少人反抗,就有多少人投降。
有一位先哲说得好:在一场侵略战争中,通常会有百分之十的人奋起反抗,会有百分之十的人倒戈相向,但是更多的人,会选择沉默,选择明哲保身。
尽管我们看到的,听到的,都是那些关于英雄的传奇,但是真实的现实,更多的是冷漠与无奈,是鲜血与背叛,是残忍与血性。
一个手里握着一把水果刀的匪徒,可以威胁十余个大汉乖乖就缚,并将他们一一杀死,三个拿着枪的军人,就可以屠杀整个村子,无一活口。在一个国家被灭亡之前,从来都不缺乏足够的降卒成为侵略国的一支主要作战力量。
当然,假如侵略方胜利了,那么降卒就是倒戈军,是义军。
假如侵略方失败了,那么降卒就是叛军,是伪军,是走狗,是典型的卖国贼和某奸。
天风人攻打止水的战争里,至少拥有一个大义名份……统一之战。
因为这两个国家,至少在根源上是属于同一个民族,曾经建立起过同一个国家,没有那种先天性的族外人侵略攻伐的对待,因此只要持以平和之势,总是能较为容易的取得当地人民的谅解和支持。因此天风人打止水,可以视作是秦始皇一统六国似的战争,虽同样充满暴力与血腥,却并分不可调和之矛盾。
相比之下,类似日本侵华这样的异族入侵所引起的反抗力度就要大得多。可即使如此,也仍然无法掩盖二百万日军压制住四万万国民和曾经拥有数以百万计的伪军事实。
究其原因,就在于那多数人的一方,大部分中依然是选择了沉默与明哲保身,尽管我们看到的,是那无数慷慨赴死的英烈,却正如海明威所说的那样……冰山之所以壮观,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于水面。
在这样的对比中,止水降卒的可利用性也就不显奇怪了。(早在蓝城利用降卒作战时,就有人对浅水清使用王者之气收服降卒感到不满,尽管我做出部分解释,但直到现在,才算完整解释出来,等到这一刻,我的心也有些累了。)
所以,尽管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是历史上却从来不乏以降卒和雇佣军为主力,并取得大胜的例子。
纵向看,远到武王伐纣,近到太平起义,都有降卒为主,最终成为主战力量的事实。
横向看,汉尼拔讨伐罗马帝国,用的几乎都是雇佣兵,却创造了战无不胜的奇迹。
因此,我们不能不承认一件事……人的复杂性,远超过一切想象,有多少英雄豪杰,也就有多少狗熊混蛋。
但是谁要是以为,英雄豪杰一定能取得最后的胜利,那他就大错特错了。
一首好歌之所以壮丽,首先是因为它是一曲悲歌。
所以,无论驭用降卒看上去是怎样的不可思议,但是在这饥苦的大时代里,这其实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