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两百三十一章 水稻种子(95均定加更)
这个工人咬了咬牙,心一横,说道:“老板!我愿意干!”
林全微笑道:“很好,不过你可知道你的任务是什么?接受了这个工作对你意味着什么吗?”
工人点了点头,说道:“我知道,我会好好干的,只要有我在,他们休想偷懒,如果有人偷懒没有被我发现的话,我愿意接受处罚!”
林全点了点头,这个人还真的是个角色,居然这么快就能想明白,看来有点本事,可以观察他一段时间,看看他是不是可堪大用,如果可以的话,林全是想要收服这个人的,毕竟在非洲找人才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的!
“你叫什么名字?回头我让阿扎克帮你安排房间!”
既然是做了官,那就不能继续住在原来的宿舍了,阶级的分化有好有坏,对于林全来说,这是一件好事。
“老板,我叫泰格利阿姆浪奇!”
“嗯,阿姆浪奇,这个名字比较好记,好了,你的工作现在就开始了!”
林全拍了拍他的肩膀,鼓励了一番之后,便离开了。
“你这样做真的能行得通吗?”
丹尼丝刚才在一旁看得清清楚楚,她知道林全这么做的目的,但是对他这么做的效果不是很看好,在她看来,这样做似乎并没有太好的效果。
西方国家因为进入工业革命的时间比较早,所以他们的企业形成的时间也比世界上其他国家要早不少,因此,在西方国家,企业管理普遍都比较的发达,毕竟他们的发展时间比较长。
丹尼丝站在西方发达国家的成熟企业管理的角度来看待林全的做法,当然会觉得林全的这种做法不是很合理,在她看来这样的做法起不到太好的效果,不过对于林全而言,他自己是满怀信心的。
“嗯,我有信心能够达到我的目标,这些工人其实并不是铁板一块,他们之间虽然有联系,但是都是一些脆弱的联系,一旦涉及到个人自己的利益的时候,他们的这种脆弱的联系就很容易被破坏,而我的这种高压的管理手段,其实对他们是非常合适的!”
丹尼丝还是觉得林全的这种做法有哪里不合适,“那这样的话,岂不是很容易造成管理阶层跟底层的工人形成对立的局面吗?这样对我们农场的团结和稳定似乎不是什么好事吧?”
“嗯,这确实有一点问题,不过其实也不用太担心,我们农场内部的问题以后会被解决的,只要农场快速的发展,大家都能得到发展的红利,那么内部的问题就不算是什么呢!然后就是这些工人基本上都只能做基础性的工作,他们不是骨干人员,是可以替代掉的,而且你看到了,这一次从附近部落找到的这些人,他们的工作效率跟这些老工人相比简直是天差地别,在这种情况之下,我感觉我选择给他们机会,没有直接撵他们走,就已经是很照顾他们了,至于他们想不想的明白,那就不是我能管得了的事情了,如果他们想不明白的话,将来就这些部落人全部替代他们吧!那样说不定会更加稳定一些!”
种田并不是什么高技术的活计,随便找个人来,他们都会弄,就算是在农场里面种地稍稍有一点点的要求,这学起来其实也很快的,所以这个工作是很好找人的,越是高精尖的企业,他们对人才的要求也就越高,相应的也越是承担不起人才流失所造成的损失。
而林全的农场不属于这种行业,尽管目前很多农场的老板都会他农场的这些工人垂涎不已,甚至还有一些老板企图来挖角,这才引起了农场的这些老职工的恃宠而骄,他们以为农场的繁荣离不开他们,主要都是他们的功劳,所以态度开始变得傲慢起来了,工作也懈怠了起来。
去年的是,林全提出种活一棵树奖励1美元,大家还干劲十足,但是现在,这种办法效果已经不大了,之前他在会议上说要提高奖金,大家的反响就不如预期那么热烈。
所以他才会想出这样的办法,这种办法虽然看上去不太民主,毕竟现在的社会讲究人权民主什么的,他随意的开除工人,让人监督工人,这要是在西方,那估计会被工会组织大喷特喷,不过在非洲这边,这种事情没有什么人去管,尤其是在沙漠里面,林全说的话就是法律,谁也管不到他的头上来。
这种办法效果好,所以林全采用了这样的办法,等到这些工人改掉这个坏毛病之后,以后还是不使用这个办法,那还是不确定的事情。
丹尼丝不想在这件事情上跟林全争执,他们经常都有观点不一致的情况,要是天天都因为这个而吵架的话,那估计两人一见面就要吵架了。
“部落那边想要从我们这边拿一些种子回去,说是你去年给他们的那个水稻的种子很不错,他们想多要一些!”
“哪个部落?”
林全有些奇怪,他有些不记得了,自己什么时候给过他们水稻种子的?
“就是西边的那个部落!这一次他们送来了三十多个工人!”
“哦!是他们啊!”
林全一排脑袋,他去年从尼日尔南部收购了一批粮食,这批粮食中间有一部分的稻谷,他这边没有脱壳机,所以稻谷他肯定是吃不了的,去年也没养鸡,这东西自己留着没用,于是就随便赠送给了一个部落了。
没想到这个部落居然把这个东西拿去当种子种了下去,然后还获得了不错的收成,所以他们今年想要再要一些种子,扩大种植面积。
实际上林全收购的这批稻谷是尼日尔本地的稻谷,他们不是杂交稻,所以收获的种子是可以当做是种子播种的,而这些部落的人不知道这些情况,还以为林全给他们的是什么杂交水稻种子,所以在收获了之后,并没有留下任何的种子,全部当做粮食给吃掉了。
他们那边虽然没有脱壳机,但是有比较老旧的石墨,可以用驴或者是骡子进行拉磨,这样的话稻谷就可以比磨成稻米了。
PS:这周的推荐票只有70票。。。因此木有推荐加更,提前把95均定加更发出来了,虽然现在还没有95均。。。
第两百三十二章 这事有蹊跷
“他们的那些种子自己就可以种植啊,为什么还要种子啊?”
林全有些不解,问了一句,丹尼丝摇了摇头,“具体的情况我也不知道,我其实也很好奇的,他们那边怎么能够种植水稻,这里可是沙漠的腹地哎!”
林全之前没想到这个问题,这个时候被丹尼丝这么一说,他这才突然回味了过来。
这个事情是不是太奇怪了?沙漠地区最缺的就是水了,而水稻这两个字是“水”在前面,“稻”在后面,这说明了水的重要性,而在沙漠地区种植水稻?哪来的水?水足够吗?
这是一个问题,因此林全的好奇心一下子就被勾了起来了!
“有点意思,这样吧!我明天过去一趟,看一看他们那边是什么情况,你不说我还没有反应过来,他们说他们那边的水稻产量不错,但是我记得尼日尔的水稻的亩产量只有几百斤,产量并不是很高的!”
中国的水稻产量一直都是世界最高的,这里是总量,中国的水稻总产量在2亿吨左右,而第二水稻大国是印度,年产量在1。65亿吨左右,看上去数据相差不大,但是如果考虑到具体的情况的话,这个差别还是非常大的。
很多人都不知道中国自己的水稻到底有多么的牛B,中国的水稻普遍都是种植的杂交稻,这被称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产物,国内的水稻亩产量可以达到500…600公斤每亩,像一些超级稻,其亩产量甚至达到了1000公斤每亩,当然了,这些都是在试验田里面种植出来的,还没有大面积的推广,所以这个数据并不具有参考价值,因此就取平均的数值作比较就好了。
而反观印度,印度的位置位于南亚次大陆,他们整个国家都受到热带季风气候影响,印度的降雨量因此变得非常的丰富,气温更高,关照充足,所以适合种植水稻,而他们的水稻种植面积达到4。5亿公顷,这个数字可比国内的多出很多,不过印度的水稻的产量比较磕碜,只有3600公斤/公顷,差不多是260公斤每亩。
这个数字比国内的要差很远,就算是比起世界的水稻平均亩产量也不占优势,其主要的原因还是他们的水稻品种吃了亏。
印度目前的粮食压力比中国大,而他们的人口增长速度远比中国快,所以未来印度的粮食压力比较大,而人口稳定下来的中国,搞不好未来还会成为印度的粮食供应商!
而尼日尔的农业水平跟印度比都比不上,印度至少因为炼油工业是有的,所以他们有比较充足的化肥,尽管很多地方因为人民不用化肥,或者说不习惯买化肥,所以拉低了他们的粮食平均产量,但是至少他们是有化肥这个东西的。
而反观尼日尔,他们的沙漠下面有石油,但是这些石油没有开采出来之前他们就啥也没有,而没有石油也就没有石油化工工业,尼日尔于是就没了化肥,化肥这东西是从石油里面提炼分解出来的,虽然没有石油值钱,但是这东西比石油可要重要多了!
没了石油,人类的工业会受到影响,但是没了化肥,人的肚子就会受到影响,举个栗子:宇宙第一强国的北方兄弟!
他们的农业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苏联解体之后,一下子倒退了好几十年,就是因为苏联解体了没人支援他们,石油没了之后,机械开不动了,化肥也没了,于是大家都只能苦难行军了……
尼日尔不像北棒那样受到大家的制裁,他们是可以对外进口石油和化肥的,不过因为国家太穷,所以进口的东西用不起,因此,明明知道这样做可以提高自己的粮食产量,但是就是没办法大规模的引进,就好像一个快要中毒身亡的人,看到解药就在自己的跟前,却没有力气够着它一样的无奈!
尼日尔的石油不是没有,就是开采难度很大,所以大家都不愿意过来,像那些石油企业,他们在尼日尔出售的石油,多半都是从邻国运过来的,比如说利比亚,比说南苏丹!
而就在这个时候,脚踏七彩祥云,身披五色圣衣的中国有人来了!尼日尔上上下下一片欢腾!
2008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启动了在尼东南部的阿加德姆油田上下游一体化项目。此后短短三年间,中国人披荆斩棘、挥汗如雨,在广袤的撒哈拉沙漠中建成了一个年产100万吨的原油开发基地、462公里的输油管道和一座年加工能力100万吨的现代化炼厂。2011年11月28日,阿加德姆项目投产庆典在尼日尔第二大城市津德尔举行,正式标志着尼跻身产油国行列。那一刻,尼能源部长加多激动地欢呼:“这将被永载史册!尼中合作万岁!”
不只是尼日尔能源部长在欢呼,他们的农业部长也在欢呼,去年的时候,当中石油的这个炼油场开始投产的时候,李想他们的地位一下子提高了不少,尼日尔上上下下看到他们之后,都恨不得给他们一个热情的拥抱,无论是他们走到哪里,都会成为最受欢迎的人群!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这个年产量一百万吨的原有开发基地,每年可以为尼日尔生产大量的化肥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