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龙套传奇-第1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徐浩签约过后,也就安心呆在怀柔影视基地了。
  9月9号晚上,剧组导演吴伟才请客,把所有前来培训的演员,都叫到了饭店里搓一顿。徐浩也把今后将要合作的演员,全都认识了一遍,互相问声好打个招呼。
  小制作就是小制作,这群演员,竟然没有一个是大牌,全都是二三线的小明星而已。还有一个主要配角,比徐浩的资历还要浅,竟然是纯新人。这让徐浩觉得,这部《夜幕人》的前途,再度蒙上了一层阴霾。
  没有大阵容,挑大梁的演员也没有,更没有大投资,估计最终也就是在地方电视台来回播放几遍,接着默默无闻了。
  现在徐浩也懂了一些影视制作行业的内幕,巨和传媒拍这部《夜幕人》,未尝没有别的意义。因为从头到尾,徐浩听李珊说,巨和传媒公司的老板,都没露面过一次,只是然制片人楼禹成和导演吴伟才负责筹备而已。
  据说这部《夜幕人》还是巨和传媒的年度大戏,这么不受重视的年度大戏,奇葩的很。
  徐浩猜测,可能巨和传媒拍戏是个幌子,背地里拿这部戏,做一些金融上的文章。所以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公司不管片子怎么拍,只要拍了就行了。
  业内很多片子都是这么情况。
  中国每年要拍大约3。4万集电视剧送去广电审批,其中广电能通过的大约1。7万集,这1。7万集只有6000至8000集被电视台购买,其中黄金时段播出3000集左右。譬如2014年全年热播剧大概是7500集。
  也就是说,能被大家在电视台看到的电视剧,是7500集,以一部电视剧30集来计算,每年被播出的电视剧大概有250部,但每年可能拍摄的电视剧,超过1000部,四分之一的概率能卖给电视台播出而已。
  剩下的那些,结局可想而知。
  但就是这种产能严重过剩的情况下,依然有大批的电视剧争相立项,每个月的广电公布过审剧本,都超过百部。这里面的内幕,细细挖掘的话,绝对是大有文章的。毕竟娱乐圈的利益牵扯可高可低,太多热钱想通过影视制作漂白了。
  当然来,巨和传媒投资的《夜幕人》是不是这个情况,徐浩也只是猜测。
  不管真的还是假的,这部戏都已经开始拍摄了。
  至少在制片、导演、演员,全体剧组成员们眼中,这部剧是未来几个月时间里,大家为之奋斗的工作。圈外人可以不管艺术,随便投资一部戏用来做文章;圈内人,却始终是要靠艺术吃饭。
  戏不拍好,就有可能砸饭碗。
  戏拍好了,才能皆大欢喜。
  “安心拍戏,我管它能不能播出呢,我也不是主演。”徐浩想得很开,自己还年轻,不能总奢望拍一部两部戏的配角,就忽然走红了。
  那些一部戏两部戏就走红的明星,大多都是有庞大的公关团队,为他们出谋划策,找准时机推波助澜。这种明星是捧出来的,徐浩没这个好运气,被别人这样捧,只能靠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来。
  未来的日子里,他会越来越优秀,演技越来越牛比。
  累积了足够的行业资历,找到一部合适的剧本,同样能一飞冲天,就像是吴秀波,以前也是一直演反派,直到四十多岁了,接了《黎明之前》才忽然红了起来,随后又接到了《北京爱上西雅图》,一下子成为暖男大叔的代表。
  徐浩不认为自己会像吴秀波一样蹉跎到中年才红,但是他喜欢这种靠自己一步一步打拼上来的红。
  ……
  拍戏前的培训,主要是配合武术指导,进行动作戏的演练。《夜幕人》是一部武打戏,请来了香港的武术指导王伟红,王伟红师从元家班的元宝,这些年在内地淘金,不少电视剧都担任过武术指导。
  一遍一遍的动作设计与调整,对演员来说,是一项幸苦的体力活,遭罪。
  但是对徐浩来说,却十分来电,不但会认真完成王伟红布置的动作,还会经常冒出一些奇思妙想的点子,跟王伟红讨论。譬如什么样的动作符合他朱厚照的霸气,什么样的招式更加的帅气等等。
  “你小子对武术动作,想法挺多,是个不错的苗子,怎么样,演员这碗饭不好吃,有没有兴趣转行当武术指导?”王伟红有些爱才的说。
  徐浩此时此刻忽然就想到了白百合和郭晓冬拍的益达广告,郭晓冬一副行家的样子:“你很有想法,跟我学做菜吧。”
  然后白百合一脸的欠奉:“你谁啊,大叔。”
  徐浩当然不会学白百合,而是笑着婉拒:“王老师,我还想靠演技吃几年饭呢。”
  “也是,你小子长着一张能吃饭的脸,让你做幕后,你肯定不愿意。”王伟红便没有再提这件事了。
  其实他也就是看到徐浩勤奋好学有头脑,起了爱才的心思,顺嘴说了说而已。他本人也才四十岁出头,还有很长一段时间可以打拼,没到找徒弟传衣钵的年纪。
  训练了足足两个小时,王伟红让大家都去休息十分钟。
  徐浩立刻走回自己的椅子上。
  助理华霞立刻递过来毛巾和矿泉水,秋老虎的威力依然显赫,徐浩早已经一身汗了。擦擦汗,喝口水,坐下来,华霞已经拿起电动电风扇,为徐浩吹起了风。
  以前这些事都是徐浩自己来做的,现在有了助理,平常的琐事,全都不需要他操心,有华霞代劳。
  “老大,晚上在剧组吃盒饭吗?”华霞问。
  徐浩挑了挑眉:“晚上盒饭,有说是什么菜吗?”
  “有鸡和鱼。”
  “不喜欢吃鸡,想吃红烧肉了,晚上不在剧组吃,去对门的饭店。”
  对于吃的,徐浩现在是非常注重,因为他还要兼修金钟罩和铁布衫,需要大量的营养。加上他还处在长身体的阶段,所需要摄取的营养就更多了。中午和晚上是无肉不欢,就连早晨,都要吃肉包子、咸鸭蛋这些带荤的。
  晚上训练结束,徐浩就带着华霞去了饭店,两个人吃,点了五个菜,其中三道菜是荤菜,红烧肉、牛肉、鲫鱼。
  徐浩吃得是不亦乐乎,但华霞则有些无语。
  能吃到荤菜,自然是生活质量的一个硬指标,她做助理,并不管饭的,平时可以去剧组吃,或者自己买饭吃。
  徐浩请客,这是徐浩这个老板人好。
  但是她毕竟是个女孩子,吃菜还是以素菜为主。倒不是说她不喜欢吃荤菜,而是担心体重的问题,别看她长得普通,对身材还是很在意的。像徐浩这样,一顿饭五道菜,三道荤菜,剩下一道汤里面还是加了肉丝的,另一盘素菜也是肉丝小炒。
  怎么吃都是营养超标的问题啊。
  “老板,你整天吃这么多荤菜,不感觉营养过剩吗?”华霞挑着小炒中的青菜吃。
  徐浩诧异:“过剩?我还觉得营养不够呢,你知道练武有多消耗体力吗,特别是硬气功,穷文富武,练武就得舍得花钱吃喝,不然哪有精力练下去。”
  “那也不至于,一顿饭全都是荤菜吧。”
  “赶紧吃吧,有荤菜吃,已经是人生最大的幸福了。想想西部人民还在吃草,大陆的大部分人竟然连茶叶蛋都吃不起,现在该感恩戴德了。”徐浩笑哈哈的说着网上的老梗,对自己身为肉食动物,他并没什么特殊感觉。
  如果不是嫌麻烦,徐浩真想请一个专门做饭的保姆,为他做《修正版金钟罩》附带的各种药膳,那些药膳才真正能进补,能跟好的配合他修炼金钟罩和铁布衫。
  自从跟陈俊比武胜出后,徐浩就对金钟罩、铁布衫的效果,抱了更大的期待。
  以前他看过河南卫视的《武林风》有一集,里面的少林武僧一龙,跟对手打的时候,把双手伸出去,任凭对方拳头打在身上。
  虽然这种行为看上去比较脑残,但是配合当时在台上的情形,真的十分装比,狂霸炫酷叼炸天。
  “哎,华霞,你说,老大我要不要去参加《武林风》露露脸?我感觉我的本事也不错啊,在武林风上面打几场,应该没问题吧。”吃饱喝足,徐浩一边用手揉肚子,一边随意的问华霞。
  他揉肚子这招,是铁布衫中的一招锻炼招式,餐后用手劲帮助肠胃蠕动,在锻炼肠胃肌肉的同时,也能帮助消化。
  练武在勤,不是说非要每天抽固定时间去练习,平常随时随地都可以练习。
  华霞惊讶的说:“老大,你又不是专业打拳的,去《武林风》能行吗?我也看过几集《武林风》,那里面好像是真的在打拳,有时候都能把脸打破了,老大你还得靠脸吃饭呢。”
  徐浩琢磨说:“也对哦,我还得靠脸吃饭,万一破相了,拍戏就不好接了。不过,我现在练武练出来一身本事,不找机会宣扬出去,总感觉没人知道呀……”


第240章 女友嫁人了
  河南卫视的《武林风》,江苏卫视的《昆仑决》,可以说是中国格斗搏击类节目,收视最好的两个。
  徐浩以前对武术的兴趣,不算很大,偶尔会看看《武林风》。
  自从自己也练武了,倒是喜欢上这种格斗类节目了,不是为家乡电视台说话,他真感觉到《昆仑决》明显比《武林风》要高了一个档次,而且没有明显的偏哨。有时候看节目的时候,一时间热血沸腾了,徐浩真的想自己上去打。
  不过,他还算是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只是一个初学者,就算是把陈俊打倒了,也不意味着他就能上节目跟别人对攻了。
  陈俊的水平,不过是武行之上的水准而已,跟职业打拳击的选手,不是一个档次。
  所以对于徐浩来说,说想上《武林风》,不过是随口一说。
  在没有把金钟罩、铁布衫练到炉火纯青,徐浩不敢轻易下场去跟别人打拳,别人从小就开始连对攻,节奏、经验、技巧,都不是他这种自学的人能比拟的。
  但,徐浩也有徐浩的长处,来自未来的武术,《修正版金钟罩》和《修正版铁布衫》可以说是最好的硬气功,第五代简明军体拳也是非常强大的拳法,练好这三门功夫,再去打格斗赛,勉强就够格了……
  在北京怀柔影视基地的拍戏生活,没有多少波澜。
  白天拍戏,积极完成导演布置的任务,尽最大的演技去演好一个正邪交织的朱厚照,尽可能的把武术指导安排的动作,完美的施展出来。徐海对演戏的投入,让他成为剧组NG次数最少的演员。
  加上他性格也不错,尊重长辈,不骄傲,会耍贱,嘴皮子也利索,又是年轻人,在剧组的人缘不要太好。
  他还很会玩,每次拍戏都带上几幅扑克,在休息的时候,就卖弄一下自己从《简易魔术新编》中学来的小魔术。还别说,这一手对别人的吸引力很强,有时候导演都会跑过来,看徐浩耍扑克牌。
  徐浩的扑克牌技艺,也在一点一点圆融成熟,手速几乎可以媲美上过春晚的刘谦了。
  《夜幕人》剧组也不是天天有他的戏,没戏的时候,徐浩就学习,练拳一天也不塌下,练歌每天都要,声台形表没事就琢磨。偶尔一整天都没戏,徐浩就会背上画板,或者带上速写本,出门逛北京城。
  和横店那种骑个车,半个小时转一圈的小镇子不同,北京太大了,可以去的地方太多了,这里的建筑,那种历史的厚重感不是横店能翻拍出来的。
  每次出门,徐浩都会画几幅画,然后用手机拍照,上传到自己的微博上面。
  微博是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