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眼前这几幅陈教授临摹的安德鲁·怀斯的作品,水准可以说是相当之高,而且还都模仿的是安德鲁·怀斯的代表作,金沐晨是越看越喜欢。
在看看另外一边陈教授的自创作品,这些都是他按照安德鲁怀斯的那种怀乡写实主义风格创作的画作,不过这些画作的主题,以及背景,都不是在美国,而是放到了中国。
题材主要是集中在国内西部的牧区,描写的都是西部乡村牧民们的生活,画是原创,但是风格上却带着强烈的模仿的味道,写实中掺杂着些许的抽象派的味道,但是却体现不出安德鲁油画中的那股诗意,看起来匠气更浓一些,并不能算是大师之作,不过正因为创作者的认真,却也能看出画作上的诚意。
金沐晨对这房间里的二十多幅作品都非常满意,扭头对陈教授说道。
“陈教授这些画,我都非常满意,如果您愿意出手的话,您就报个价吧!”
这陈教授也没想到金沐晨居然这么大方,一张口就想把他这些画包圆,这让他有些犹豫。
说实话他当年在美国学习的时候,可是那位安德鲁·怀斯的忠实粉丝,所以他才会努力学习安德鲁·怀斯的画风。
这房间里这些画,虽然有些是临摹,有些是自创,可是却可以说是他的心血之作,甚至有几幅,还是他的得意之作,想要自己保留下来做纪念的。
现在金沐晨想要包圆了这些画,这让他有些犹豫,好一会儿之后,他抬头和金沐晨说道:“金先生,这些画可以说都是我巅峰时期的画作,我知道我天赋平平,在想画出这样水平的画作,可能很难了,所以您能不能让我留下几幅?”
金沐晨点了点头,答应了很干脆:“当然没问题,您可以把您想留下的从墙上摘下来,然后把想买的留在墙上,咱们在商量一下价格。”
最后这陈教授从墙上摘下来了大概七八幅画,只留下了十五幅,这里面大概有十幅是临摹的画作,还有五幅是他原创的。
临摹的画作,尽管水平很高,但是却也不值太多的钱,这些画作,大概以均价五千的价格成交了。
而那几幅他原创的画作,价格则高了一点,不过也并不算特别高,也就是一万一幅左右,金沐晨也没讨价还价,直接就和他成交了。
其实这陈教授也并没胡乱要价,现在国内的油画收藏并不算很兴盛,而且他也不是什么知名的大画家,所以一万一幅的价格,对他这样水准的画师而言,已经算很合理了。
金沐晨转了账,然后让陈教授找人把那些画打包装车,送回到了酒店。
回到酒店,金沐晨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那几幅说不上来历的印象派油画,从包装里给拿了出来。
他打算给这几幅画,好好从新包装一些,换个画框,毕竟这些油画已经是二十多年前的画作了,当年陈教授从那老头手里买回来的时候,就是带画框的,后来回国之后,他也没换过画框。
在后来,他开了油画工坊之后,因为经常会把这些画拿出去当范例,让学生们来临摹,所以经常搬来搬去的,那画框早就已经磕伤,碰上无数了。
还好没有伤到画面,所以金沐晨临走的时候,和陈教授要了几幅画框,打算回酒店之后,把这几幅画给从新装裱一番。
可是这才把这几张画布从画框里拿下来,就看到画布的背面露出了一个龙飞凤舞的签名,还有这几幅画创作的年代。
当时陈教授介绍这些画的时候,可是说这些画都是长岛一个跳蚤市场上买画的无名老头画的,现在看到画的背面居然又画家的签名,金沐晨不由得对这老头来了兴趣。
仔细的看了上面的签名,和创作年代,这些画应该都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创作的,不过这个画家的名字倒是很拗口,并不像是典型的美国人的名字。
亚瑟·皮那让,金沐晨读出了这个画家的名字,怎么这么耳熟?
他连忙翻出电脑,谷歌了这个画家,这一查可是把他给吓了一跳,原来这个亚瑟·皮那让可不是什么简单人物。
他有个外号,可是美国的“梵高”,因为他和梵高一样,或者的时候一直是籍籍无名,死了之后却名声大噪,作品也获得了艺术界的认可。
不过这家伙活着的时候可过得挺悲催的,他是个亚美尼亚裔的美国人,在油画方面和出身艺术世家的安德鲁·怀斯不一样,他属于自学成才。
和他同时代的安德鲁·怀斯是年少成名,并且自创一派,是美国家喻户晓的大画家,而这皮那让的际遇,就差了许多。
他最早谋生的手段是给漫画公司话漫画,在这方面,他也创作了一些出彩的人物,只可惜和钢铁侠,超人,蜘蛛侠这类的大人物比起来,他创作的漫画人物,只能算小众,不过好歹也能让他混口饭吃。
而他平时最大的业余爱好就是创作油画,终其一生他创作了大概七万多幅作品,绝对能称得上是高产画家。
当然那些油画里面,大多数都并不能算是太成型的艺术油画创作,很多都是不值钱的草稿。
作为一名漫画家,兼一名不得志的油画家,皮那让可从来没有低估过自己,他一直认为自己就是美国当代的毕加索,他的作品应该被拿到纽约的富勒大厦里展示,因为他觉得只有在这幢摩天大楼里,才能展示他的才华。
只可惜他的夙愿一直到他1999年死去的时候,也没能实现。
2007年,两位房地产商买下了他在长岛的小木屋,打算改造成度假别墅后出手,结果在哪里发现了他的七万幅作品。
而这些作品在发布了一部分之后,很快就得到了美国艺术界的认可,亚瑟·皮那让这个名字,也迅速的在美国艺术节,尤其是印象派画界里风行了起来。
他那些画里的珍品,先后被美国国家画廊收藏,他的江湖地位算是得到了承认。
而在2013年3月,这位画家的遗愿终于得到了实现,他留下作品里面被精挑细选出五十五画作,在富乐大厦里举办了一个专门的画展,以表彰和纪念这位美国当代油画历史上,最有才华的印象派画家。
等了解到这位亚瑟皮那让的来历之后,金沐晨可以说是再也按捺不住心头的狂喜,这下可真是太好彩了,居然能够在中国大陆,捡到这位名家的画作。
眼看在结束中国之行之前,能够撞上这样的好运气,他都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自己此时此刻的感受了!
第231章 万事俱备
这次可算是捡了大洋落了,在中国居然能够弄到美国印象派大师的画作,这运气用好到逆天来形容,都不为过。
这亚瑟·皮那让在2007年被发现的7万幅作品,有拍卖公司也进行过估价,当时他们给出的价位,可是按照最低标准核算的,估价大概在三千万美元左右。
可是那些画作里,有一大部分都是信手涂鸦之作,有很多根本就不能算作油画,只能算作是草稿。
而真正值钱的也就那么几百幅而已,现在几年的时间过去了,艺术品价值可一直在上涨。
这主要也是和通货膨胀的因素有很大的关系,最近几年,尤其是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之后,美国一直采取货币量化宽松的政策。
可以说是在狂印美元,然后通过美元世界货币的地位,在像全世界输出经济危机,减缓国内的经济下行的压力。
而这一套政策,也导致了全世界各国政府,为了减缓美元过多带来的压力,跟着美国政府一道,狂印货币,来给世界的货币市场注水。
所以有钱的人们,为了保证自己的财富不缩水,就有很多都选择大手笔的购入艺术品来保值的办法,来保全自己的资产,这也导致了国际艺术品市场日趋火爆,艺术品交易价格陡增的趋势。
尤其是皮那让这样的名家所创作的油画,在国际市场上更受追捧,金沐晨大概查了一下这皮那让作品的价格,八年前他的画,精品大概在几十万到一百万美元左右的价位,这还得看尺寸。
而现在在他的江湖地位已经彻底奠定之后,他的作品的价格,可以说是水涨船高,比起几年前,最起码也翻了三倍。
而自己手上这四幅他的画,光是看这气质,就绝对属于精品范畴,而且尺寸也不大不小刚刚好,正好属于藏家们最喜欢的范畴那种作品,按照目前的市场趋势,金沐晨估摸着,这几幅画最低也得值七八百万美元左右,甚至更高。
一想到这些,金沐晨就忍不住心头的狂喜,这一晚上基本就没怎么睡觉。
先是拉着坎迪斯出去逛了逛街,给她买了不少小礼物,然后又带着她去体验了一把中国式的卡拉OK。吼到凌晨三点,又找了个地方吃了点宵夜。之后回到酒店啪啪直到凌晨。
第二天醒来的时候,都已经是傍晚时分了,接下来的几天,基本已经完成了今次中国之行采购任务的金沐晨,可以说是无事一身轻,专门带着坎迪斯好好的玩了一遍江南。
在浦海逗留了几天,然后又去了古代的两座天堂级城市,把整个江南最具特色的文化圈都逛了一番,这才恋恋不舍的带着坎迪斯回了老家。
父亲和母亲看到金沐晨带了女朋友回来也很是高兴,虽然坎迪斯是一个典型的金发碧眼的大洋马,但是父母对于金沐晨感情方面的事,到并不干预,只要他喜欢就成。
这段时间他们家的元气也恢复的差不多了,父亲在王学明的曙光公司,也算是站稳了脚跟。
多年来在锦城打下的人脉基础,这时候也发挥了关键的作用,再加上有背景雄厚神秘的曙光公司做后盾,现在父亲无论是走到哪里,锦城的各界人士,都得卖他几分面子。
而高铁站建设的项目,现在已经是顺利的完成了审批,在锦城这边因为父亲帮忙开路,所以进展也是相当快。
这短短时间父亲,感觉好像年轻了几岁,又回到了当年意气风发的时代。
方伯回锦城也有段时间了,这段时间就住在金沐晨的家里,平时没事就找个地方钓鱼下棋,要不就出去会会老朋友,日子过得也是逍遥快活。
而坎迪斯对金沐晨才家乡也是充满了好奇,在金沐晨的陪同下,她是把锦城大大小小的地方都转了个遍。
一转眼就在家里又待了二十多天,时间已经来到了七月份,还有一个多月,坎迪斯就要开学了,而纽约那边也传来了消息,说金沐晨的房子已经装修的差不多了,就等他回去之后验收了。
金沐晨这才辞别了父母,带着坎迪斯和方伯一起登上了飞往美国的飞机。
因为父亲的事业,母亲只能选择留下来照顾他,不过二老还是答应,等锦城这边的事情忙完了,他们一定到美国去转转。
这次他们的飞机没有降落在JFK机场,而是降落在了纽瓦克,时间也刚好是上午十点,下了飞机三人直接回到了法拉盛。
先把坎迪斯送回到了她家,然后和方伯在方伯的店里休整了一番,下午和维恩以及监理公司的人约好了时间,两人就出发直奔曼哈顿。
他们到了房子那里的时候,维恩和监理公司的马修,早就已经在那里等着他们了。
两人都知道这个中国人可是大主顾,所以态度非常认真,不敢有半分马虎。
几个人先后打了招呼,然后来到了房前,不过并没有急着进去,金沐晨先是站在房子外面,查看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