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因为皇帝们对这种沉香木雕刻的喜爱,所以明清两代的宫廷造办处,都曾经广收天下明料,然后请雕刻大家专门制作,这样的精美摆件,置放于皇帝的书桌案头。
而这样的名贵雕刻品,在明清两代的宫廷史书上面都曾经有过明文记载。
再有就是光是看这座屏上面的雕工,这样精美繁复的技艺,就不是普通人家能够请雕刻师制造出来的。
所以只不过瞄了几眼,金沐晨就已经断定这肯定是皇家用物。
而通过这座屏上面雕刻的图案,以及人物造像,金沐晨这时候基本已经推断,这座座屏,应该就是清代时期的作品了。
要知道蝙蝠这种动物,出现在各种瓷器,以及雕刻品之上,早年就有,可真正开始大行其道,并且为皇家广为接纳的时代,还是在清朝。
而且还是从清朝的康熙皇帝开始的,因为康熙是个长寿皇帝,在他当政的中晚期,每年的生日贺宴上,都会有皇子皇孙和其他王公贵族给他送礼。
而那些礼物上面就有蝙蝠的造像,而因为蝙蝠的名字里面带一个蝠字,本意就是谐音为福,所以蝙蝠在清朝的贵族眼里看来,可是一种非常吉利的吉祥物。
而康熙本人对这种吉祥物也非常喜欢,这也是他用过的很多瓷器,和摆件上面会出现很多蝙蝠造像的主要原因。
而在他之后,清朝历代皇帝所用的器物之上,蝙蝠就成了常客,这一点在乾隆皇帝时期更是达到了顶峰。
所以光是看着座屏上面的蝙蝠造像,金沐晨就基本已经断定,这尊座屏应该是清代皇家的用物了。
再加上这座屏里面的画片,上面可都是西洋人物的效果图,要知道在明代的时候,那时候的朝廷才不过刚刚开始和西洋人接触而已,皇宫里面的皇帝,更喜欢的是豹房,炼丹什么的,对于西洋文化,他们可没什么兴趣。
而到了清朝,因为和西洋世界的广泛沟通,清朝的两任皇帝,康熙和乾隆,身边就有不少来至西洋的重臣。
所以他们喜欢的一些东西,当然也就顺其自然的会带有一些西洋艺术品的特征了。
就比如圆明园里的十二铜首,其实就是请来西洋技师,按照西方雕塑的技法来雕刻制造的。
而对西洋文化和艺术最为了解和痴迷的,就当然是哪位一辈子喜欢玩古董和文玩的乾隆皇帝了。
要知道金沐晨之前收藏的那两尊清代的大坐钟,就是当年乾隆皇帝的御藏,在看看眼前这尊沉香座屏,金沐晨心里估摸着,这尊座屏应该也是哪位乾隆皇帝的藏品,是八九不离十了。
心里有了基本的判断,金沐晨看着这尊座屏的目光是越看越痴迷,越看越喜欢。
看了好一会儿,这才想起,自己这还是在人家苏丹的餐厅里,这才转过身,不过这一转过身,才发现坐在另外一边的苏丹陛下,这时候正似笑非笑的看着自己。
“怎么?金先生,你很喜欢这尊沉香座屏吗?”
“是啊!这尊座屏真的是太漂亮的,抛开它高昂的用料成本,光是看它上面的雕工,就可以说这是一件划时代的艺术精品,你看它上面运用了很多中国传统的雕刻机巧,镂空,浮雕,阴雕,阳雕……这些技法运用的炉火纯青,雕刻风格也是浑圆自如,这样的艺术品,我敢断定,肯定是出自当年的皇家御用。而且根据上面雕刻的图案造像,我推断这应该是清朝时期的皇宫御藏,甚至有很大的可能就是清朝乾隆皇帝的御藏!”
他这边话音一落,另外一边就响起了一阵啪啪啪的掌声。
“果然不愧是纽约的新晋古董鉴定大师,只是这么一看就能看出这尊座屏的来历。你说的还真没错,其实这尊座屏的全名,应该叫做沉香雕仙山楼阁嵌西洋镜座屏!正是当年清朝的乾隆皇帝的御藏之一,平时里就摆放在他的密室里,根本不轻易对外开放。这也是我当年在欧洲的一次拍卖会上拍下来的,当年可是花了我五百多万美元呢!那都是十几年前的事情了!”
听哈桑努尔苏丹这么一说,金沐晨不由得在心里暗骂了一句,你这可是拣着了。
这样的好东西,才花了五百多万美元,现在十几年过去了,这尊座屏的价格,最起码也得翻了三番了,尤其是现在中国藏家对沉香的疯狂追逐的情况下。
“这尊座屏,据我当年的投资顾问和我说,他专门找了一个懂中国雕刻的古董专家做的鉴定,肯定是乾隆皇帝的御藏是没错了。乾隆皇帝退位之前,对西方的艺术是格外的痴迷,因为他身边有一个西方的传教士郎世宁,他对西方艺术的喜好,深受这位传教士的影像。后来就让他找来了几名西方的技师,来负责帮忙雕刻这件作品,同时还有几名中国雕刻大家在旁帮工,于是这才有了我们面前这尊中西合璧的传世佳作……”
没想到这哈桑努尔苏丹,并不是那种叶公好龙的主,说起中国古董来,还真就能说得头头是道,这还真是让金沐晨不得不高看他一眼。
第499章 完美的残缺品
“你很喜欢这尊座屏吗?”
哈桑努尔略带几分得意的介绍完了他的这件藏品之后,突然问了金沐晨一句。
金沐晨根本就来不多想,就直接回答道:“喜欢啊!当然喜欢啦,和陛下您一样,我也很喜欢这尊座屏的中西合璧的风格,而且这座屏的用料和雕工,都是顶尖制作,这样的沉香木作品,而且器型还这么大的,在这年头可并不多见。”
“那既然你喜欢,就送给你好了。”
哈桑努尔苏丹接下来的一句话,直接把金沐晨给听得是目瞪口呆。
大佬,这可不是几十块,几百块的东西,我知道你老人家有钱,但这可是价值上千万美元的艺术精品,您居然能舍得说送就送了?
难道有钱人的世界,就真的这么难以理解吗?
金沐晨这时候真的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了,人家苏丹说要把这东西送给他,如果他要是说不喜欢这件东西,那他就是矫情。
可是如果真的二话不说就要了的话,那是不是显得自己太那个了?
“苏丹陛下,我知道您也是一番好意,可是这毕竟不是什么便宜的东西,十几年前这尊座屏就价值五百多万美元,现在十几年过去了,沉香在世界收藏界的地位,尤其是在中国收藏界的地位,我向您应该知道的吧!这尊座雕如果按照现在的行情来看,最起码也应该增值了两倍以上,您现在要把它送给我,这份礼物实在是太贵重了,恕我不能接受。”
金沐晨说这番话的时候,也是心里犹豫再三,这才咬着牙说出来的,其实这时候他心里对这尊座屏的喜爱,可以说是喜欢的要死。
明明很喜欢,可最后却不能接受,这样的结果,对他来说其实也是相当残酷的。
可没想到,他这番推拒,人家苏丹那边根本就没当回事。
“哈哈,你说的这些我都知道,这尊座屏这几年确实增值了不少,可是在我眼里,它并不能算是顶尖的宝贝。这尊座屏其实是我在法国的一个拍卖会上拍来的,它出自一个法国的旧贵族家庭,其实这东西就是他们从你们中国抢掠去的。而且这尊座屏,其实并不是一个完整的作品,它只不过是一套作品中的一部分而已。我曾经亲眼在那位法国银行家的家里,看到过这一整套的沉香木作品,当时那人也是因为投资失败,极度缺乏资金,这才把那套沉香木作品中的一件拿出来拍卖而已,其实当时我更想把他家的那一整套沉香木雕刻全都买下来,可惜当时无论我开出什么样的高价,他都不愿意买。所以后来,我才只买下来这么一件座屏,这尊座屏在你眼里看来,也许是完美无缺的顶级作品,可是在我眼里看来,它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它只是一整套作品中的一部分而已,所以在我看来他就是残缺的,哪怕它现在已经增值了不少,并且还有不少的升值空间,可是它在我眼里看来,也依旧是残缺的,所以随着时间越来越久,我对这尊雕刻的欣赏程度就是在逐年下降。现在你既然喜欢,那就送给你好了,希望你不要拒绝。”
哈桑努尔苏丹接下来的这番话,可是把金沐晨听得是五味杂陈。
原来在自己眼里完美无缺的沉香木座屏,居然只不过是一系列作品中的一件而已!
想想倒也说的过去,乾隆那个收藏成痴的皇帝,无论是收藏什么样的艺术品,那都是喜欢收藏最为顶级的那种。
沉香木雕刻这种东西,在普通富贵人家眼里,能有那么一小块摆件,就已经不错了,可是对于那位痴迷于收藏的皇帝来说,根本就不算什么大事,而且要是他喜欢,他绝对会收藏最好,最顶级的沉香木作品。
而且这东西,据清廷的史料记载,一般乾隆皇帝都是放在他自己的书房密室里面,自己独自欣赏的,平时而秘而不宣。
他的很多宝贝,都是在他死了之后,才被后来的继任者所了解知道的。
只是他的几个继任者,好像都并不太喜欢用死人的东西,于是他有很多顶级的收藏品,在他驾崩归天之后,都被嘉庆皇帝一股脑的送进了圆明园。
而那些宝贝最终的结局,就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被英法强盗抢了个精光,抢不走的更是一把火烧了个精光。
而那哈桑努尔陛下口中的一整套沉香雕刻摆件,恐怕就是那个法国银行家的祖辈,从圆明园里抢回去的。
一想到这些,金沐晨的心里就是一阵没有来的反酸,当年咱们祖辈留下来的精华艺术品,承载着多少中华文明的记忆,可是现在却成了某些欧美收藏家的私人收藏精品。
我们这些后世传人,想要看一眼都没机会,就比如眼前的这尊座屏,如果不是今天在哈桑努尔苏丹的私人收藏里看到,恐怕自己一辈子都不知道世界上还有这样一件,我们祖辈制造的宝贝吧!
在一想到这点,突然金沐晨对于哈桑努尔陛下要把这尊座雕送给自己的事情,就没那么抵触了。
这东西对自己而言,对中国人而言是无比珍贵的国宝,可是在人家苏丹的眼里看来,哪怕它自己品相完好,可也就是一件残缺不全的孤品而已。
所以人家看腻了,也玩腻了,对它不感兴趣了。
虽然苏丹陛下还不至于做出焚琴煮鹤的事情,但是谁也保不准那天这位苏丹陛下,突然看这件座屏不顺眼,然后就拿他当了出气筒。
上千万美元的东西,对他而言,不过就是一个可以玩完即毁的玩具而已。
再者说就算苏丹没有毁了他,可是今天自己如果不要,说不定苏丹那天就会把这东西送给别人,与其那样,那还不如今天自己厚脸皮一点,要了算了。
“那就谢谢苏丹陛下你的美意喽!”
金沐晨这样的回答,让哈桑努尔非常的满意,他哈哈一笑,拍了拍金沐晨的肩膀。
“这样就对喽,其实你完全不用和我客气,你毕竟救了我们父女的性命,我们两个的性命,难道还不如这些几百年前的古董值钱吗?”
金沐晨这次则是满头大汗,没有直接回答,虽然他心里很想回答,你们两个的性命,在我看来,确实没有这间古董值钱。
不过在一想到,人家苏丹上千亿美元的身家,这话他可说不出口。
这顿晚饭最后就在这样一幅皆大欢喜的局面当中收了场,该吃的也吃了,该住的也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