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韩警官-第1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说说笑笑,手机响了,掏出一看,原来是交警大队马大队长的手机号码。

  韩博摆摆手,大家伙很有默契的禁声,摁下通话键,只听见对方热情洋溢地说:“韩所,我交警队马红新,老余他们搞七八天终于搞完了。在铁的事实面前,三名嫌疑人对肇事逃逸供认不讳,我安排人去协助他们押解,协助他们把肇事卡车开回来。

  要不是你们提供线索,这个案子真不好查。谢谢,非常感谢,回头请你吃饭。今天先跟你说一声,你可以安排人通知死者家属,省得她们再去你们所里闹。”

  “马大,说感谢的应该是我们,大年初一让余大他们出去办案,直到现在都没能回家,一个春节没过好,我很内疚,不知道该怎么感谢。”

  “案子本来就是我们的,你用不着内疚。再说吃这碗饭,就注定过不上安生日子。换作你们所里有案子,又赶上春节,你一样别想过好年。”

  …………………

  ps:有些书友感觉总写这些琐事,感觉枯燥无味。

  再次解释一下,我们这本书偏写实,基层民警干的就是这些琐事,大案要案偶尔有机会参与,但不是很多,并且过程漫长,一个案件查一两年是常有的事。

  还有书友认为韩警官运气太好了,破案这么容易,其实很多案件并不复杂,只要有足够资源尤其是经费去查,就这么简单。福尔摩斯那是,一环套一环那是影视剧。8



第一百八十五章 团聚(求订阅,求月票)


  迟迟没见着人,不放心打电话问,韩总说刚过江。

  暂时没接到他们,建工集团汪总和长期在东海施工的三位项目经理居然先到了。三辆轿车,停在派出所门口打着双闪,甚是威风。

  自老卢穿针引线让两位老总合流以来,相互之间联系非常频繁,不用问就知道是韩总给他们打过电话。

  几个全有钱人,长期呆在外地,用不着求派出所。

  确切地说不愿意搭理甚至有些瞧不起刚并过来的丁湖派出所民警,摁下车窗打了个招呼,就这么呆在车里抽烟聊天。

  所长“名声不好”但处事公正,为什么抓你,为什么罚你,全按法律法规办。抓人有手续,罚款给收据,钱交到银行没落个人口袋。对坏人更是毫不手软、绝不留情,老百姓既怕他又有那么点服气。

  丁湖派出所不一样,干过太多烂事,老百姓只讨厌不服气。

  人为什么不愿意进来,陈维光心知肚明。

  自家事自己清楚,张晓翔、常海涛等丁湖过来的人尴尬不已,没心情再看“新娘子”,各自找借口纷纷开溜。

  李庄永阳比丁湖好不了多少,心里同样不是滋味儿,干脆也跟着走了。

  如何扭转他们在辖区群众心目中的形象,看来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这点小事不能烦所长,陈维光若无其事问:“韩所,汪总怎么过来了?”

  “接我爸的,他们是好朋友。”

  韩博笑了笑,低声解释道:“工程队工人多,搞土建,工资低。我爸工人不够就管工程队借,按照装潢的工资跟工程队结算。对老爸而言虽然没省什么钱,却省去很多事。比如水电安装工,专门养十几个不划算,去马路边找的大多连电工证都没有,工程队的人既专业又听话,用他们放心。

  又比如贴瓷砖之类的瓦工活,我爸手下主要是木工,养瓦工不划算。打个电话,工程队立马安排人过去。

  对工程队来说,安排几个人去帮忙,一天能从一个人身上净赚4o,积少成多,一个月下来也好几千。并且工地不是天天有活儿干,既不影响工程又有外快工人又高兴,何乐而不为。”

  “难怪人家说搞装潢有钱,原来工资相差一倍。”

  “装修全小活,不像土建一个工程几百万。除此之外,他们有业务上的合作。工程队在建的几个小区,经常有业主去看房子。施工员、安全员、会计、保管员天天呆在工地,闲着也是闲着,跑过去跟人搭搭讪,从工程质量聊到装修,就这么帮我爸揽活。

  刚开始打电话,叫我爸赶快去工地跟人谈。现在展到在工地里搞间办公室,门口张贴海报,脚手架上拉横幅,业务员常驻工地。我爸当然不能让人白帮忙,接一个活儿给一个活儿的提成。”

  搞家装算不上什么大事业,来钱度却不慢。只要能揽到活儿就有钱,真正的投资少、见效快。

  丝河镇的木匠,估计有一半在老爸手下干。

  大伯小叔、几个堂伯堂叔、大舅二舅、大姑父二姑父三姑父四姑父五姑父……现在全成了经典装饰工程公司的职工,二舅和三姑父等几位能说会道、能写会算的全部走上“领导岗位”。

  聊起老韩的事业,韩博比自己当上副科级大所所长都有成就感。

  “闲杂人等”全走了,汪总笑容满面推开车门:“小韩,刚电话问过,你爸估计要一个好了,走,去柳下宾馆等。”

  副乡长职务年前被免掉了,他现在无官一身轻,既是建工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也是建工集团第一大私人股东。

  事实上包括自己在内,派出所老人几乎全是建工集团股东。

  老卢非要干部职工入股,乡里几个企业建筑站效益最好,老汪这个董事长兼总经理最能干,入股建工集团自然是选,傻子才会去当什么“良庄人自己银行”的股东。

  韩博回头看看王燕等人,苦笑着说:“汪总,这怎么好意思,这不太合适。”

  “有什么不合适的,陈教导员,所里这么多人,有什么不放心的,一起去。”老汪虽然没行政职务,语气依然不容置疑。

  老卢走了,在良庄,他身份最然。

  股份制企业的董事长兼总经理,股东大会选出来的,不是镇里任命的。与建筑站有关的事,焦书记要跟他商量着办,陈镇长等外来和尚想借车去个什么地方,要看他心情好不好。

  股份制就要按照股份制的规矩办!

  事实上不光建筑站,“良庄人自己的银行”、建材机械厂、榨油厂和砖瓦厂同样如此。

  联想到马主席、崔副书记、牛部长等老良庄干部现在的职务,可见良庄经济命脉仍死死抓在良庄人手中,或者说仍受老卢影响。从丁湖李庄永阳调来的镇领导想染指这几个效益不错的企业,三五年内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盛情难却,一起去。

  建筑站是柳下宾馆的大客户,为此,人家专门让厨师和服务员晚一个小时下班。在大包厢里聊了一会儿,守在十字路口的建筑站司机,将韩总一行带到宾馆大院,

  看见老韩,韩博差点被雷倒。

  本以为他会跟老卢穿一样的行头,没想到比老卢更夸张,披着一件深蓝色呢子衣,脖子里挂着一条白围巾,哥的架势,一看就知道从东海滩来的。

  他搞得很拉风很夸张,姐夫李泰鹏和一起来江北乡下玩玩的沙副总,不光夸张而且很搞笑。

  一个穿着立领的中山装,一个西装革履外面同样披大衣脖子里同样挂围巾。一老一少,一左一右,跟两个马仔似的,再加上身后几位雍容华贵的女眷,看上去很排场很威风。

  “老朋友”相聚,老总经理们好不热情,握手招呼,相互拜晚年问好。

  韩博插不上话,先跟沙副总的爱人祁阿姨打招呼,然后抱上小睿睿,走到未婚妻和初次见面的大姨子面前。

  “笑什么,介绍啊!”从小到大没出来这么玩过,从东海下火车到现在一直享受高规格礼遇,李晓慧玩得乐不思蜀,对妹妹未来的家庭和家人很满意,禁不住用胳膊肘捅了捅。

  “韩博,你未来妹夫。我姐,李晓慧。”正式介绍,李晓蕾感觉很不好意思,急忙把小睿睿抱了过去,似乎想掩饰什么。

  “姐姐好,欢迎姐姐来我们这个穷山僻壤。”

  “不穷,”李晓慧同妹妹上次来一样,一脸不可思议说:“一路上好多小洋楼小别墅,条件比我家好多了,我家到现在还窝在胡同里呢。”

  谁不喜欢别人说自己家乡好,韩博真为自己是江省人而骄傲,一边招呼她坐,一边笑问道:“姐,第一次来南方习不习惯?”

  “习惯,叔叔阿姨和韩芳姐人那么好,不习惯也习惯。”

  “对不起,我应该去趟BJ的,可是,可是……”

  “别说了,知道你工作忙,而且我爸那人思想特封建,现在去反而不好。放心吧,我会帮你们的,保证你十月份前顺顺利利把我妹娶回家。”李晓慧大包大揽,一副我可以做主的架势。

  真是拿人家的手段,吃人家的嘴软,就这么把自己妹妹给卖了。李晓蕾彻底服了自己的老姐,尴尬得恨不得找条地缝钻进去,急忙装着什么没听见一般继续逗小睿睿。

  韩芳一直留意这边的动静,趁她们两姐妹不注意做了个鬼脸。似乎在说“放心吧,搞定了”。韩博悄悄竖起大拇指,由衷感谢姐姐为自己所做的一切。

  …………………8



第一百八十七章 决心(求订阅,求月票)


  去首都开分公司只是为把儿媳妇娶进门,根本没奢望能在首都赚到钱。

  “木匠之家”在东海发达的,东海是根本。

  正在事业上升期,韩总不敢擅离东海。思前想后决定委托沙副总探路,让女儿女婿跟着去。小睿睿由老伴带,亲戚多的是,做饭不愁没人。

  沙副总人老心不老,东海舞伴太多,祁阿姨为这事不知道跟他吵过多少次,非常支持韩总这个决定,兴高采烈跟沙副总一起去。

  她的任务不是开拓首都家装市场,是执行“家长之间的事家长解决”计划,协助已彻底倒向“木匠之家”的李晓蕾姐妹,搞定韩总的亲家公。

  未婚妻和大姨子同他们一起走了,七天假期也结束了。即将展开新一轮打击行动,韩博先来局里见领导。

  在思岗政府各部门中,几乎每个部门都会有一两个重点培养、前途无量的年轻干部。

  比如现在的副检察长周胜男,就曾是检察院的风云人物。刚分到思岗时办过几起大案,纠正过一起错案,声名鹊起,成为全县政法系统的“明星人物”。

  现在的县委常委、县委办刘主任,年前去良庄挂职副镇长的审计局副局长张辉,包括良庄现任镇党委书记焦汉东都曾是风云人物。

  在年轻干部培养上,公安局相形见绌,一直论资排辈,新同志很难出头。

  上上下下提倡干部年轻化,局党委不是没尝试过给年轻同志机会。

  比如刑警四中队长程文明,当普通干警时很拼很努力,曾为抓捕一个嫌犯在臭气熏天的猪窝里蹲守近两天。先后荣立过两次三等功和一次二等功,破格提拔为中队长,结果也就这样。

  刑警副大队长王解放是第二个,学历挺高,大专。工作很认真很努力,做事很稳重,不像程文明那么油腔滑调,可惜缺乏独当一面的能力。

  眼前这位小伙子填补了这一空白,尽管他算不上公安局培养的。

  人家来时就是正股级,就是县委组织部的后备干部,副科是老卢借乡镇撤并极力争取到的。细想起来局里只提供了一个舞台,并且任命他为良庄乡公安特派员的初衷实在有些难以启齿。

  24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