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韩警官-第2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介绍对象就介绍对象,关工作什么事。

  李晓蕾揪住丈夫耳朵,咬牙切齿说:“韩博,你们公安怎么这么自私,耽误人佳琪好几年,人已经把一个女孩子最宝贵的青春献给了公安事业,你们难道还要人家献终生。”

  “疼。”

  “哪儿疼?”

  韩博装出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说:“耳朵。”

  李晓蕾松开手,摸着胸口道:“你耳朵疼,我心疼,心疼人佳琪。”

  现在28,再过几个月29,要是明年再耽误,李佳琪就是30岁的女人。现在已经很难找了,一到30岁估计只能找二婚的。

  韩博挠挠头,倍感无奈苦笑道:“好吧,你打电话问问他有没有时间。”

  “算你有良心,这还差不多。”

  又有机会做红娘,李晓蕾乐得心花怒放,拿起丈夫的手机,翻出田学文的号码拨了过去。

  老同学不忙,嘟两声就通了,先聊了一会儿下午刚去香港的江妹妹,不无沮丧地说起他接下来的打算。

  硕士研究生在其它地方挺吃香,在首都实在算不上什么。随便找家医院容易,想留在协和医院或去另外几家国内最著名的医院比较难。

  总之,想在医生这个行当里干出点名堂,必须拿个博士学位。

  医生对学历要求是最高的,本科都比其它专业多念一年,韩博很“同情”他的遭遇,考虑到他现在不一定有兴趣谈情说爱,在妻子的“淫…威”的下笑道:“学文,你应该先调整下状态,比如出来走走,散散心。反正要读博,又不差一两个星期。”

  “去哪儿?”田学文心不在焉问。

  “来南港,看看长江,波澜壮阔,心胸都跟着开阔。我家就在长江边上,打开窗户就能看见。”

  田学文实在提不起游山玩水的心情,婉拒道:“韩哥,不麻烦了,以后有机会再去。”

  李晓蕾急了,一个劲打手势。

  孕妇发威,不能开玩笑,韩博连忙道:“麻烦什么,学文,其实我想麻烦你。我们单位要采购一台基因分析仪,正在跟代理商谈判,已经谈差不多了,估计三五天就能谈下来。我有其它事,一时半会顾不上,我一走单位没人会操作。

  我们公安经费紧张,采购这么贵的仪器设备非常不容易,几百万买回来不能当摆设。你能不能过来帮几天忙,要是有检材帮我检验一下,没有检材需要检验帮我培训几个人。不会让你白帮忙,来回机票全报,每天有补贴。”

  “帮忙?”

  “真需要你帮忙,没跟你开玩笑。”

  读研究生这几年,三天两头去他家吃饭。李总不知道送了多少件衣服,不是旧的,是她们集团的服装。

  好朋友求助,不能不帮忙,何况现在有的是时间,田学文毫不犹豫答应道:“急不急,要是急,我明天就过去。”

  “急,十万火急,明天就过来,我去机场接你。”

  ……

  书呆子就是好骗,李晓蕾笑得花枝乱颤,韩博正色道:“老婆,我没跟他开玩笑,我要去BJ跑经费,单位确实需要一个专业人士帮助培训几天。本来打算请二所的小刘,看来没必要了。”

  “物证鉴定,他会不会?”

  韩博笑了笑,指着论文解释道:“知道我为什么要研究‘碱基错配对核酸稳定性及其解链温度的影响’,因为把刑事科学技术或法庭科学作为一门学科是‘不科学’的,研究刑事科学技术或法庭科学拿不到学位。

  痕迹检验、文件检验、声像检验这些全是以物理、化学等知识为后盾的,只是一门技术,只是其他行业研究成果的应用,并非科学。有一年自然科学基础,一年操作培训就可以上岗。

  包括大多人认为很高科技的DNA检验,理科学生培训两个月足够了,如果是化学或医学专业更快。对学文而言,DNA物证检验属于最简单是实验之一。让他来干这个,真是大材小用。”

第三百一十章 第一枪!

  未来的肿瘤专家来得很快,为了给医生和法医创造机会,韩博和李晓蕾走得也很急。

  韩博坐飞机去BJ,李晓蕾开车去思岗,顺便把老卢稍回去。不仅把滨江小区的部署让给二人,连商务车一起让给了会开车的田学文。

  BJ来的专家,必须热情接待。

  走前私下里打过招呼,教导员韦绍文、副大队长陈其文和法医室主任老吕,刻意调整作息时间,让李佳琪给专家当助手,顺便学学怎么进行DNA检验。

  至于会不会被给拐走,丫头马上29岁,共事这么多年,个个替她着急,能嫁出去就行,其它事顾不上。

  搞DNA物证检验,市局准备好几年,其实不准备对基因分析仪一样不陌生。

  推销警用装备的业务员跟卖保险似的几乎天天来,只要在国内销售过的基因分析仪,在警务保障处、科技处、刑侦支队和技术大队几乎全能找到。

  以前不管有没有意向采购,只要他们来就坐下来谈谈,谈三四年,不知道谈过多少家,再向建有DNA物证实验室的兄弟省市公安局打听打听,价格已经非常透明。

  韩博提出几个参数和性能要求,指定必须是“国际法医组织推荐和认可”的,陈局笔头动动,警务保障处就把事情办了。

  一台电脑、一台打印机和一台跟小配电柜差不多的仪器竟然高达两百多万,三大队所有家当加起来都没它值钱,三大队轰动、支队轰动,连分管副局长都亲自驾临,想知道这玩意到底有多神。

  售后服务人员调试完毕,把一大叠说明书交给田学文,问要不要测试一下。

  刚收拾出来的实验室挤进这么多人,这还是实验室吗?

  田学文很反感是个人就往实验室钻,也不习惯被这么多人围观,直言不讳说:“崔局长,能不能出去几个人。实验室不是办公室,更不是会议室,对环境要求非常高,按道理应该是无尘的,进来应该换鞋换衣服。”

  前些年搞个微机室都无尘,这设备比电脑昂贵,操作台上放满试管,看样子等会儿要用吸管往里面滴试剂,要是掉进点东西不就不灵了。

  崔副局长从善若流,回头道:“正在培训的同志留下,其他同志全出去,以后也不要进来了。”

  想看个热闹都看不成,警务保障处、科技处和支队领导只能悻悻的走出实验室。

  “几位稍等。”

  公安局领导要看演示,当然要找点检材,田学文笑道:“各位领导,我需要几位志愿者,提供头发或者吐液。麻烦外面的同志帮我采集一下,吐液用棉签采集,完了之后在证物袋上编号,我来检验其统一性。”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DNAS分析仪,真正的鸟枪换炮。陈其文兴高采烈,扒在门边问:“田医生,采几个样?”

  “多才采几个,您看着办。”

  “行,马上。”

  过来帮忙的,不能给韩哥丢脸。

  田学文扶扶眼镜,把说明书放一边,麻利地戴上乳胶手套,指着仪器介绍道:“这是自动灌胶装置,在分析一个样品前,泵会自动冲掉上一次分析用过的胶,灌入新胶;这是样品盘,把待测样品放到自动进样器,由计算机程序控制自动进样……

  这是应用试剂盒,应用软件刚才我们装了。这是用于亲子鉴定和个体识别的试剂盒,这是用于真菌鉴定分型的测序试剂盒,这是用于器官移植配型分析的基因测序试剂盒,这是遗传分析仪性能表。”

  设备商售后服务人员倍感意外,不禁笑道:“田医生,我们的设备在国际上也是比较先进的,您以前是不是用过?”

  “我用过比这更先进的。”

  行家一开口便知有没有,不愧是“韩打击”从BJ专门请来的专家。崔副局长乐了,好奇问:“田医生,小韩会不会?”

  这个问题太搞笑,田学文回头道:“这是荧光测序、自动测序,相当于傻瓜相机。如果单纯做DNA同一性检验,不用考虑效率,他根本用不着这么昂贵的仪器,他可以做银染测试。”

  “他会就好,不然你一走我们就抓瞎了。”

  “崔局长,其实没那么难,用不了多长时间,这几位全会。”

  检材送进来,一共十四个样品。

  田学文接过样品,进入工作状态,一丝不苟提取、扩增、检验。沉寂在工作中的男人最有魅力,想起前晚李晓蕾说得那些话,李佳琪觉得脸颊发烫,急忙深吸几口气,紧盯着他操作。

  测试仪器的,不是做司法鉴定,用不着做两次确认检验结果不会出差错。

  尽管已经很快很快了,仍用了一个上午。

  崔副局长后悔不迭,等得很不耐烦,幸好结果终于出来了。

  田学文站半天,换过不知道多少根吸管,换过好几双手套,再次看了看图谱,在检验报告上写下鉴定结果,如释重负说:“崔局长,您可以出去验证验证。”

  十四个样品,只有两个比对上属于同一个人。其中两个样品不属于人类,应该是什么动物。

  检验他做的,可他是韩队请来的。

  第一炮要是打不响,正在BJ跑经费的韩队肯定会受影响,李佳琪真替他捏把汗。

  “崔局,结果出来了?”

  “出来了。”

  实验室不能抽烟,崔副局长憋一上午,先掏出根香烟点上,美美吸了一口,拿起检验报告问:“8号检材和11号检材是不是属于同一个人?”

  “是,是我的。”韦支队长举起手,露出会心的笑容。

  “2号检材和7号检材怎么回事?”

  “崔局,这也能检验出来!”

  “先说怎么回事?”

  想看看“韩打击”找来的眼镜会不会出洋相,没想到居然检验出来了,这个高科技不得不服气,禁毒大队长钱晋龙嘿嘿笑道:“报告崔局,小李养了一只猫,我用棉签塞进猫嘴里掏了掏;7号检材不是猫,是我让人去前面食堂用棉签在猪肉上沾沾。”

  四十好几的人,搞什么恶作剧。

  新鲜事物,个个好奇,搞搞恶作剧也正常,并且能测试出仪器管不管用,崔副局长没放在心上,又问道:“其他全一个人的,没同一个的人了?”

  “没有,就8号和11号检材具有同一性。”

  “好,成功!”

  一上午时间没白耗,崔副局长很高兴,侧身笑道:“老韦,我打电话向陈局汇报。田医生站好几个小时,做好几个小时实验,很辛苦,中午搞丰盛点。我没时间,你亲自作陪。”

  “崔局,我已经安排好了。”

  “安排好就行,对了田医生,我们上午这个检验,成本大概花多少钱?”

  早上看过耗材的报价单,田学文回头看看用掉多少试剂,暗暗盘算了一下,笑道:“2000左右。”

  “这么多,今天是测试,下不为例,以后就不要乱试了。”

  做一个测试花2000,要是检验100个嫌疑人的血样那要花多少钱!

  看样子以后遇到有生物检材的大案要案,前期工作还是不能少,必须缩小到一定范围才能采集血样过来比对。

  韦支队正琢磨着高科技破案的成本,手机突然响了,摁下通话键,只听见对方在急切地说:“韦支队,我指挥中心金至诚,23分钟前,东港县城东镇一个农民在该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