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韩警官-第5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保不保护版权,打不打击盗版,这要看国情!

  法不责众,一直以来都是抓大放小,一年搞一次专项行动,打击几个比较猖獗的,对于其他的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光文化部门如此,工商部门同样如此,如果光盯着这个,其它工作不用干了?

  然而,今天是特殊情况,确切地说是特殊行动。

  这小子不知道得罪过哪个领导,上级要求查他,副大队长才不管属不属于选择性执法,脸色一沉:“人家是人家,你是你。再说这是专项行动,查完你这儿其它地方也要去。里面太挤,上车,有几个字过来签一下。”

  ……

  趁王云海被支进面包里的空档,参与联合执法的两个公安民警戴上手套,开始翻箱倒柜,检查小店里有可能隐藏物品的死角。

  把旧办公桌挪开,把旧柜台挪开,把架子挪开。

  就在文化稽查人员现一箱黄…色光盘的同时,民警从架子与左墙的缝隙里,现一把锈迹斑斑的水果刀。

  “韩处,应支队!”

  民警惊呼一声,韩博和应成文挤了进来,尽管之前推测店里极可能有凶器或血衣,但看到凶器还是大吃一惊。

  这个案子不同于其它案件,办案程序必须经得起推敲。

  应支队深吸口气,抬头道:“先拍照,徐主任,钱科长,麻烦您给我们作个见证,等会儿在现场勘查报告上帮我们签个字。”

  徐主任是区里一个事业单位的主任,钱科长是附近银行的保卫科长,他们单位离这儿不远,请他们过来就是作见证的。

  之前打过招呼,这里生的一切必须要保密。

  二人探头看看掉在地上的水果刀,微微点了下头,又退到一边。刑警从裤兜里掏出塑料袋,将水果刀小心翼翼放进去,应成文接过证物袋,塞进采访包。

  分局刑警大队副大队长杨勇把过程全拍摄下来,一声不吭,表面上很平静,心中却七上八下,不禁回头看了年轻的省厅刑侦总队领导一眼。

  推测得到证实,韩博终于松下口气,走到柜台边拿起一张黄…色光盘,回头道:“应支队,有这些就好办了。”

  租售盗版光盘归文化部门管,租售黄…色…***光盘公安就有权管了,这属于治安案件!

  应成文拿起租借记录随便翻了翻,转身道:“陈彬,按计划行动。”

  “是!”

  刑警捧着一箱黄…色光盘走出门外,生怕凑热闹的左邻右舍看不清楚,在门口故意挺了一下,等周围商铺的老板和老板娘知道生了什么事,上前敲敲面包车门,“王云海,这是什么,从哪儿来的?”

  果然被抄到了,王云海如丧考妣,紧张得不知道该怎么解释,这种事也没法解释。

  刑警一把将他拉下车,朝车里说道:“赵队长,他要跟我们去一趟所里,等我们处理完你们再处理其它问题。”

  “行,你们先来。”

  “这里交给你们了,走时帮他把门锁上,王云海,钥匙呢?”

  公安把人押上警车,记者跟着拍照摄像,刚放进警车后备箱的纸箱里全是黄…色光盘,周围邻居七嘴八舌议论起来,一时间甚是热闹。

  “老黄,别躲啊,你天天往他店里跑,那些光盘你肯定看过,他要是交代出来,你也跑不掉。”

  “看过又怎么样,在家跟老婆一起看的,又不是开录像厅。”

  “公安才不管跟谁一起看的,只要看就要罚款。”

  ……

  原来这里有黄…色光盘的事堪称公开的秘密,韩博一句没听懂,办成摄影师的杨勇全听懂了。

  现在不比以前,两口子在家看这些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只要不去传播,公安对此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真要是管,真要是上纲上线,会被老百姓在背后戳脊梁骨。不过现在可没心情想这些,钻进轿车,同韩博和应支队一起跟着前面的警车,拉响警笛直奔最近的刑警中队。

  “孟书记,搜到了,韩处判断的非常精致,凶手真正想嫁祸的应该是王云海,那个‘武疯子’翻动尸体,身上沾有被害人血迹极可能只是巧合。”一上车,应成文就掏出手机给远在省城的政法委书记兼公安局长汇报。

  判断精准,不服不行。

  孟卫东揉揉涨的头,低声问:“能够确认这个王云海是被栽赃嫁祸的?”

  应成文回头看看韩博,阴沉着脸说:“孟书记,虽然王云海与被害人有矛盾,但不至于对一个已经被他教训过的流浪汉痛下杀手。如果他真是凶手,也不可能把凶器藏在自己的店里。”

  “能确定是凶器?”

  “我们正在去刑警三大队的路上,一到三大队,就让杨勇同志和另一个民警把搜到的凶器送省厅刑技中心做dna鉴定,上面有血迹,如果能与被害人的比对上就能确认。”

  “好,赶紧送过来。”

  应成文向孟卫东书记汇报完,接着给宋文副局长汇报。

  韩博能听懂但现在没时间听,从上车就开始研究王云海出租影碟的记录。

  几月几日,租出那张影碟,黄…色的用英文符合标注,押金多少,什么时候归还的,收多少租金,记录得清清楚楚,且很有条理。

  从账本上看,他生意实在算不上好。

  多的时候一天租出十来张,少的时候一两张,由此可推算出他的收入,可见他所说的“养家糊口”没撒谎。

  收入不多,又被文化部门和公安机关查抄了,对坐在前面警车里的王云海来说不是什么好事,对韩博而言却不是什么坏事。

  合上账本,抬头道:“应支队,他生意不算好,接触的人不多,谁光顾过他应该有点印象。”

  “可惜周支队和小倪走了,如果没走,如果能给他测测谎,我们心里会更有底。”

  应成文流露出遗憾的神情,韩博觉得有些好笑,他对待测谎的态度变化未免太快了,昨天谈虎色变,今天却想测测。8



第六百五十章 又限期破案


  大案要案,特事特办!

  东萍市公安局有重要物证送省厅刑技中心检验,物证还在路上,电话已经到了,邢志纲总队长一口同意道:“我给刑技中心打招呼,优先检验分析,争取明天? ”

  “谢谢邢总队,我请东萍市局领导给送检的同志再打个电话,让他们别那么急,别开那么快,路上注意安全。”

  “嗯,越是这个时候越不慌。”

  邢志纲抬头看看刚走进来的政委,握着电话又问道:“韩博同志,这几起案件已经惊动了林书记,你心里有没有底,一周内能不能破获?”

  林书记哪儿都好,唯一让人很难接受的是一遇到大案要案,就要求办案单位在规定期限内破案。

  凤仪县的那起特大诈骗案如此,新阳市生的一家四口氰…化…氢中毒案如此,对东萍市生的这一系列命案同样如此。

  限期破案,谁不想破案,关键警察是人不是神。

  就算是无所不知的神仙,光知道谁是凶手也远远不够,上级对证据的要求越来越高,没证据一样束手无策。

  韩博再次看看刑警三大队询问室里正在接受应支队和闻讯赶来的费主任盘问的王云海,走到楼道尽头说:“四起命案,有那么多规律,有那么多共同点,如果真是同一个人所为,那这个案子不难破。东萍就这么大,凶手又不太可能是流窜作案,摸底排队,交叉比对,把他捞出来不难。”

  “我也是这么分析的,现在就担心不是同一个人所为。”

  “邢总队,老苗同志刚给我打过电话,他上午又去勘查过两个案现场,结合当时勘查时拍摄的照片,他和余科长一致认为多人作案的可能性较大。”

  “多人作案?”这真不是一个好消息,邢总队大吃一惊。

  “正因为如此,对能否在一星期内破案,我心里真没底。毕竟凶手的犯罪动机不太好分析,既不太可能是仇杀,更不可能是财杀和情杀。这边由老费参加询问,我打算也去几个现场看看。”

  “去吧,等你的好消息。”

  如果只有一个凶手,那么可假设为变…态杀人狂,专门猎杀流浪汉。

  如果是多人作案,这个假设就很难成立,存在一个变…态杀人狂已经很骇人听闻了,实在算不上大的东萍市怎么可能同时出现几个。

  苗文韬破案无数,经验丰富。

  余科长虽然是技术出身,但不知道出过多少次现场,韩博相信他们的判断,可真要是多人作案,他们的动机是什么?

  现在考虑这些似乎太早,但要是能解开这个谜团,就能给案件侦破指明方向。

  去现场的路上,韩博看着车窗外的街道和行人,苦思冥想。

  他沉默不语,小王不敢吱声,快到红绿灯时轻踩刹车,尽可能停稳点,生怕惊醒正在思考问题的省厅刑侦总队领导。

  耳边传来刺耳的警笛声,没让小伙子拉警报,韩博缓过神,抬头一看,只见几辆11o涂装的警车一辆接着一辆从前面路口疾驰而过,沿线车辆纷纷避让。

  “小王,出什么事了?”职业习惯,韩博下意识问了句。

  “不知道,肯定是出警。”

  出警也用不着出动六七辆,市局巡警支队几乎倾巢出动。

  小王也觉得有些奇怪,打开车载电台,顺手抓起通话器问:“指挥中心指挥中心,我刑警支队王鑫,巡警支队几辆车刚从屏东路与人民路交叉口经过,省厅刑侦总队韩处想知道生什么事。”

  “请报告总队领导,指挥中心刚接到群众报警,城西区新洋化工厂附近的树林内正生一起械斗,估计有近百人。”

  “什么人?”

  “应该是学生。”

  现在有好多学生无法无天,好的不学坏的学,拉帮结派,组建具有黑…社…会性质的团伙,从校内闹到校外,经常打群架,去年两帮臭小子械斗还死了一个人。

  王鑫放下通话器不知道该怎么解释。

  韩博也不需要他解释。

  贵省不是江省,这里民风彪悍,经济落后,许多家长外出打工,孩子留在老家没人管,滋生一系列社会问题。

  这种情况东萍市各区县存在,雨山同样存在,去年搞了一次“严打”,抓了一批,全送进了少管所,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得到一定扼制,但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光靠公安打击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全社会关注。

  11o警车一辆接着一辆过去了,交警指挥东西方向的车辆可以通行。

  小王挂上档继续往前开,手机突然响,正稀里糊涂想到雨山的韩博,居然接到一个从雨山打来的电话。

  “小韩,我卢惠生,晓蕾说你回来上班了,你人在不在新阳?”

  大嗓门,中气十足,震得人耳膜疼,哪像一个患有白血病的人。

  韩博腹诽了一句,把手机往边上挪了挪,故作轻松地用老家话问:“卢书记,我在东萍出差,有什么事,您和王大姐是不是到新阳了?”

  “一年之计在于春,桑苗一车一车运过来,正忙着呢,我哪有时间去新阳!”

  他这个雨山县人民政府经济顾问,现在几乎成了分管农业的副县长,整天忙着搞蚕桑推广,而且在雨山享受着前所未有的尊重,正在拼命挥余热,确实不太可能有时间去省城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