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海龙递上两份DNA图谱,不无兴奋地说:“二位领导,刚来实习的小刘办事不认真,把一条无关的DNA信息上传进了公安部失踪儿童及其父母DNA数据库,没想到歪打正着比对出这个。”
“什么意思?”程文明看到这些,直接问重点。
“程大,这份是您去年从东山带回来的无名尸的DNA分型,这份是浙省一个失踪儿童父亲的DNA分型。”
程文明一愣,顿时欣喜若狂!
4。19案,当年“一竹篙”插出来的命案,为查清水漂尸体的身份,千里走单骑查大半年,结果历尽千辛万苦查清被害人叫蒋小红,却对破案没起到任何帮助,曾因为这件事在很长一段时间成为同志们的笑柄。
程文明定定心神,急切地问:“比对上了,是同一个人?”
“不是。”
方海龙指着图谱解释道:“这两份DNA分析有许多相似之处,从遗传学角度看他们应该有血缘关系。二位领导当时没调到支队,可能不知道我们实验室协助侦破过的第一起命案,设备刚到家时韩局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成功锁定一个杀人犯的。”
浙省有一个孩子失踪,极可能被人贩子拐卖了,所以公安机关采集其父母的DNA,便于寻找并确认被拐儿童身份。
失踪儿童很多,中国又这么大,建立“打拐DNA数据库”又很高,能不能通过这种方式找到孩子,让心急如焚的父母跟孩子团聚,真的靠运气。
但自2000年全国公安机关开展专项“打拐”斗争,建立“失踪儿童及其父母DNA数据库”以来,一共检验过几万样品,最终为233名被拐卖儿童找到了亲生父母。
这些并不重要,至少对此刻的程文明而言不重要。
困扰他几年,或许也一直困扰韩博几年的谜团此刻终于揭开了,他紧攥着DNA图谱,用几乎颤抖地声音说:“周支队,我以前好像跟你提过良庄派出所曾遇到的那起蹊跷的水漂案。从口音上分析那个带着蒋小红私奔,蒋小红遇害后却莫名其妙失踪的邹某应该是浙省人。
从方主任的这两份图谱上我们能判定东山同行去年发现的那具尸骸也应该是浙省人,而当年在东山走访询问时了解到一个情况,邹某本来是跟另一个同乡一起走街串户弹棉花的,后来说那个同乡有事回家了,才找当时闲在家里没事干的蒋小红帮忙,才帮出感情一起私奔的。”
“邹某跟村里人说了假话,另一个弹棉花的没回家,真相是被他杀了,把尸体埋在被害人家附近!”
“所以他带蒋小红私奔之后一直鬼鬼祟祟,所以发现蒋小红失踪或遇害之后不敢报警,而是选择逃之夭夭。”
一个几乎让他得魔怔的疑案终于有了眉目,周素英打心眼为他高兴,不禁笑道:“案中有案,这个案子是挺蹊跷的。”
程文明越想越合理,越想越激动:“有这份东西在,我们能找到失踪儿童的父母,只要找到失踪儿童的父母,那么搞清邹某身份应该不难。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他跑得了一时跑不了一世,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第七百二十七章 案中案(二)
这么大喜讯当然要第一时间跟老领导分享!
程文明顾不上韩博到底在什么地方,抓起座机直接拨通韩博手机,但拨通之后却发现自己太急躁了。
“韩局,我程文明,不好意思,你现在忙不忙,说话方不方便?”
他跟在丝织总厂看大门的姜科长一样,没特别重要的事不会轻易打电话,何况刚到香港,刚住进酒店,确实不忙,韩博回头看看正在窗前兴高采烈欣赏海景的妻子,笑道:“方便,说吧。”
“水漂案有进展,重大进展!海龙立了大功,帮了我们大忙!”
“什么进展?”
“事情是这样的……”程文明简明扼要介绍完,一个劲儿埋怨起自己:“两个人一起弹棉花,结果只剩下一个人,这么简单的事我早该想到的,结果先入为主,稀里糊涂钻几年牛角尖,一直以为是邹某杀了被害人蒋小红的丈夫耿国庆,或者耿国庆为报夺妻之恨杀了邹某。”
有些警察一生破案无数,有些警察一生只破一个案子,甚至无怨无悔的查一个案子结果一辈子都没能查出眉目。
作为市局副局长,不能光想着一个案子,但韩博却觉得真不能以破案多少论英雄,觉得作为一个称职的人民警察就应该有“程疯子”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
“何止你先入为主,我也一样。”
回想起警察生涯中遇到的第一起命案,韩博轻叹道:“当年我们确实太主观,以为邹某不住旅馆,不打电话,不去银行存钱,不去邮政储蓄给老家汇钱,是担心带着蒋小红私奔涉嫌重婚。”
“是啊,从当时掌握的情况上看,他跟蒋小红是有感情的,而且感情很深。如果知道蒋小红被人奸…杀,他不可能不站出来;如果以为蒋小红只是失踪,也应该在柳下、良庄附近找找,不可能莫名其妙的一走了之。”
“归根结底,还是当时没经验。后来积累到一些经验,思维又因为之前的判断固化了,至少在这个案子上你我做不到旁观者清。”
“你我做不到旁观者清,别人又不管不问,不然绝不会让邹某逍遥法外到今天!”
“越说越远了,老程,你是老同志,已经走上管理岗位的老同志,应该清楚立案侦查要有依据,当时我们什么都没掌握,思岗县局和新庵县局怎么立案侦查?何况这起命案发生在东山,思岗县局和新庵县局对案件都没有管辖权。”
发了一句牢骚,老领导竟一针见血地指出接下来必须面对的事。
查这么多年,当年为查这个案子真是吃尽苦头,好不容易查出眉目,程文明想有始有终,不想就这么把线索移交给东山同行,看看对面的周素英,愁眉苦脸说:“韩局,我不好意思跟新庵县局开口了,也不好意思跟思岗县局提,你认为接下来该怎么查?”
韩博岂能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不禁笑道:“向领导汇报啊,老程啊老程,你怎么总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相信我,立即向局领导汇报,局领导肯定会支持你的。”
“真的?”
“不信我们可以打赌。”
抢功劳不积极,脑子有问题!
这边一挂断电话,周素英便忍不住笑道:“程大,我全听见了,韩局说到对,查到这个份上,离成功只剩临门一脚,不管要花多少经费局领导都会支持你。”
“可是我们没案件管辖权。”
“领导说有就有,再说这个案子当年是思岗县局先立案侦查的。”
一级英模再立新功,锲而不舍地追查,破获六起年前的案中案,这么露脸的事局领导怎么可能错过。
钟小明醍醐灌顶般明白过来,咧嘴笑道:“师傅,这是您的案子,全市公安系统谁不知道。”
“我试试,我先向领导汇报。”
……
正如韩博预料的一样,支队长听完汇报不仅当即同意立案侦查,同意从熟悉案情的思岗县局抽调民警参与侦破,而且第一时间向陈局汇报。
一个市局总要树立几个典型,总要破几起具有代表性的案件。
陈局听完汇报很高兴,亲自打来电话,热情洋溢说:“程文明同志,情况我刚了解,正应了那句俗话,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这么多年一直没放弃,一直在锲而不舍的查,不容易。”
“陈局,其实我只是打打电话,留意留意相关线索。邹某极可能杀过人这个重要情况是dna实验室发现的,我可不敢居功。”
“话不能这么说,dna实验室的重大发现,是建立在你锲而不舍调查基础之上的,要不是你去年执意去东山,请东山同行从被害人尸骸上提取检材带回来检验分析,他们能有这个重大发现。从这件事上也可以看出,基础信息采集尤其现场勘查的重要性。”
又是这样!
一发生重大案件,侦查就管技术要线索,有没有提取到指纹,有没有足迹,有没有嫌疑人的dna?
破了案,功劳是侦查的,技术靠边站。
陈局声音很高,方海龙站在一边听的清清楚楚,心里真有些郁闷。
刑事技术也好,技术侦察也罢,全是支持全警办案的,作为主管刑事科学技术的副支队长,周素英早习以为常,微笑着拍拍他胳膊。
至少顶头上司知道自己不容易,方海龙心情好了很多。
程文明正在兴头上,想不到这些,紧握着电话激动不已地说:“陈局放心,没线索没办法,有线索我一定会查个水落石出。等会儿就联系思岗县局,从思岗县局刑警大队和良庄派出所抽调熟悉案情的民警参与侦破。”
“对,就应该这样,既然有线索就应该快侦快破。”
人走茶凉,别人平时不会想起筹建完刑技中心紧接着又筹建过禁毒支队的韩博,作为“伯乐”陈局却记忆犹新,又叹道:“可惜韩博调走了,要是没调走,这个案子肯定是你们这对老搭档一起组织侦破。”
第七百二十八章 兵分两路
兵贵神速,程文明顾不上请老战友吃饭,打电话致了个歉,便联系思岗县局抽调人员。
领导重视,经费和车辆全有保证。
钟小明去财务那儿借来五万块钱,开支队临时配给“4。19专案组”的警车,去师傅家帮着拿行李。
严格意义上来说另一个弹棉花的遇害跟蒋小红被强…奸杀害是两个案子,但在南港公安看来是一个案子,毕竟嫌疑人邹某与七年前遇害的蒋小红关系非同一般,且在蒋小红遇害后又离奇消失。作为侦办这起命案的办案单位,有责任有义务把所有疑点搞清楚。
11点12分,院子里多了两辆警车,办公室里多了三个人。
中等身材、神情严肃的二级警督是思岗县公安局党委委员、刑警大队长王解放,一头精神的短发、脸上有几颗雀斑,却显得英姿飒爽的警花在全市公安系统有点名气,赫然是思岗县公安局良庄派出所教导员王燕。
身材魁梧、四肢有力,看上去“很公安”,一脸想笑又不敢笑的一级警司任忠年不是从思岗县局抽调的,他早调到市局,现在是缉毒中队长。全是老面孔,全是程文明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老同事老战友甚至老上级。
“王大,王教导员,喝水。”这两位全是师傅曾经的领导,钱中明不敢怠慢,干脆当起服务生。
“不客气。”王解放把茶杯放到一边,笑道:“老程,我们全听你的,该怎么查,下命令吧。”
对于他们的到来程文明真有些手足无措,哭笑不得问:“让老邱来就行了,这点事用得着你们俩亲自出马?”
小钱是他的“关门弟子”,算不上外人。
王燕噗嗤一笑,很随意地说:“程大,你们走的走,飞的飞,把我一个人扔良庄。屁股大点地方,呆腻了,好不容易有个机会出来见见世面,你难不成还想赶我回去?”
“良庄挺好的,再说你都正科了,还是正科实职!”
“没对比就没伤害,我这个正科跟你们能比吗?想想我当年多傻,明明有机会出来闯闯,结果被领导一忽悠,居然傻乎乎答应留在良庄帮你们看家。”
不得不承认,她当年真有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