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般的炮火都难以突破它的防线。
酋长帕德四面都有一个门,如同城门一样,在外面是看不到里面什么样子的,只有通过这道门进到内部,才能看到内中景色。
四道门都可以出入,但是出入的目的不一样。
左右两道,就要是毛利人自己日常生活使用,出去干活,搬运那些粮草等项,都从这里进来。
后面的那道门,寻常的时候不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前门不能走的时候,才从后面走,基本上就是逃命用。
当然秘密派人出去,也可以走后门。
前门是最正式的出入之处。
一般酋长出行,要从这里走出。
他返回酋长帕,也从这里进去。
还有,就是迎接毛利人的重要客人,也要打开前面。
比如,今天的三位客人,就是打开中门,高继瓴亲自躬身迎客。
只不过是第一道礼仪。
然后就是一道最重要礼仪。
那些年轻的毛利男女,列队跳舞欢迎客人。
高峰的时候,就是毛利人特有的“碰鼻礼”
就是有帕里最漂亮的姑娘,与客人用鼻子相碰。
而且不是一次,而是三次。
每次都要碰的准确到位,还是一项技术相当高的技术操作。
马尔科姆、约翰还好,大概受过操练,碰的很顺利。
可是南闲就相当惊险了。
跟南闲碰鼻的那个姑娘是帕里的选美冠军,看到南闲紧张,故意逗他。
不是向左右偏去,就是滑向了上下。
搞的南闲汗都冒出来了。
除了这些欢迎仪式外,高继瓴还给每个人赠送了礼物。
这也是毛利人的传统,既然做了贵客,当然要表示一下毛利人的意思。
于是每个人都得到了两件东西。
一个是木雕。
一个是石雕。
这是毛利人的两种最为有名的艺术作品。
木雕是一艘帆船的造型。
高继瓴说,这是毛利人祖先从苔湾过来的时候乘坐的那种航海设备,这个木雕严格按照原来实物的五百分之一雕刻而成。
石雕,是一个人像,就是毛利人。
高继瓴也介绍说,这个人实际上是高瓴的造型。
这是他们石雕成品的最主要一款,其它都是按照这个稍加修改而成。
欢迎礼仪、赠送礼物以后,就是到各处转悠。
三个人发现,这里人人都在干事,没有一个人闲着。
最多人是在雕刻,尤其是那些看上去年高者。
因为他们长寿的关系,也就比青壮年稍显沧桑一些。
但是,不是富有经验、心太沉稳的老者,还真干不了这种细活。
因为他们按照实物雕刻,妙到巅毫,丝毫不差。
那些看似妈妈、奶奶的妇人大多在缝补衣裳,有的在准备饭食。
小孩子都在游戏,青壮年练武的居多。
几个人发现,小孩子玩的游戏,和青壮年的练武,竟然有许多相似之处。
可是,转了半天,什么是让人长寿的秘诀呢?
。
845 趋之若鹜
三个人没有找到长寿的秘诀,当然不死心,继续找!
要知道人趋利避害,乃天然本性,绝不会因为他们的职务比较高就减弱分毫。
恰恰相反,反而会水涨船高。
如果是一般的小利,也就罢了。
但是长寿这事,是最根本的利益,职务越高,追求的更厉害,甚至依仗自己的职务之便,变本加厉地追求。
南闲、马尔科姆、约翰三个人转了一会儿,未能如愿,二话不说,继续转!
一定要找出长寿的原因!
否则,自己利用职务之便而搞来的这场捷足先登,岂不是白费了力气?
可是,一直转到最角落的地方,也依然没有见到什么令他们眼前一亮,可以长寿的东西。
时间过去了三个多小时,三人的兴致丝毫不减,已经把这个毛利帕的主要地方都过了一遍。
正待继续来第二遍,就听得高继瓴高声喊道:“吃饭了!”
在这个毛利帕中的所有的人,全都放下了手中的活计,聚拢过来,到了一处比较宽敞的地方,几个木桌摆放中间,上面都是各种坛坛罐罐,盆盆碗碗,这些器皿里面,都有一些看不出是什么的东西,应该是食物吧。
南闲等人也随着众人过来,吃饭是一件大事,也许里面另有千秋。
再说,这一通尽心尽力的寻寻觅觅,体力消耗不小,三个人也都饿了。
饭桌周围站了不少人,南闲粗略估计了一下,大约有三百多,都是刚才在这个帕里或劳作或玩耍的老老少少。
过了一会儿,又从左右两个边门进来一些人,大多是年轻力壮的小伙子,还有花枝招展的年轻姑娘。
他们应该是在外面劳动或者做别的事情,到了开饭时间,都来吃饭。
高继瓴见人都到齐,就带了大家做了谢饭祷告,所有人,包括马尔科姆和约翰都同声应道:“阿门!”
只有南闲目前还没有成为基督徒,所以没有吭声,但是动作却是和大家一致的。
文化一致,并不觉得信仰一致;同理,信仰不一致,也可以文化一致。
这样至少不会造成矛盾,连基本的生活秩序都受到影响。
祷告结束,大家井然有序地各自取了一份食物,到周围的空地上席地而坐,安静地进食。
只有高继瓴没有走,而是陪着南闲等三人围坐在桌子旁边,一边进食,一边帮助客人选取食物,一边为他们介绍这些食物。
包括名称、制作方法、味道、营养、功能等等。
虽然介绍的简单,这些基本信息还是有的。
比如营养和功能,每一样食品足以让人长篇大论了,但是到了高继瓴口里,就是吃了以后让人身强力壮!
现在四个人前面,各自放着一个盘子、一个饭盆、一个汤罐。
据高继瓴说,这是基本食谱,每个人都要吃的。
其它的盆盆罐罐里面的东西,都是另加的,有些是因为有个贵客才特意准备的。
对于这些食物,马尔科姆和约翰基本上是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约翰还好,毕竟新西兰的毛利族人比较多,他除了遵守犹太人的饮食律以外,没有太多的讲究。
而这些毛利人的食品,肯定没有猪肉,都是蔬菜和各种粮食作物,基本上和犹太人的饮食律没有冲突。
马尔科姆就勉为其难了。
他虽然没有这样那样的禁忌,但是他的食路非常狭窄。
主食基本上只吃面包,肉类只有牛肉、鸡肉。
因此,他看到面前的一塌糊涂,基本上都不敢动。
尽管饥肠辘辘,还得找到借口:“我早餐吃得太多,现在还饱得很!”
南闲暗中一笑,这小子看来和长寿无缘了。
对桌上的这些东西,南闲第一口就尝出是什么东西了。
盘子里的东西是烤白薯,饭盆里的东西是芋头粉,汤罐里的是山芋汤。
至于汤里的蔬菜,就是山芋的叶子。
其它盆盆罐罐里的东西,没有特别,都是这三种薯类作物的各种搭配。
只有在中间的一个极大的盘子里,又一只火鸡一样的大鸟,算是肉食荤菜。
马尔科姆还真以为是火鸡了,上去就割下来一块!
可是他一口咬下去的时候,又咧嘴了。
“这事什么东西?”
马尔科姆皱着眉头问。
高继瓴哈哈一笑,让后给大家介绍了一边这桌上唯一一道肉食。
原来这是新西兰独有的一种鸟,叫作“恐鸟”,是毛利人祖先来到这方土地就遇到一种更早的栖居者。
它们长相凶恶,性情也很凶恶,所以毛利祖先就是战胜了这样的天敌才得以生存的。
这样的恐鸟,也是毛利人祖先的食物来源。
现在这样的恐鸟已经不足以对毛利人造成威胁,只是在有重大庆典的时候,才去猎取一只,大家分而食之,缅怀先烈。
今天有三位贵客,尤其是南闲,带来先祖的信物,当然值得庆贺,所有才有这只恐鸟被呈上来。
意义重大,但是味道就很难恭维了。
它们可不是那些等死的火鸡,它们是森林中的战斗鸟,饿极了连虎豹都敢啄死吃掉!
因此,它们的鸟肉,都是极为坚韧的筋骨,等闲牙齿没有办法对付的!
南闲弄了一块吃,开始也没有特别重视,一咬之下,纹丝不动!
他急忙调集内力,认真对付,才将它降服,吃了下去。
还好整以暇地说:“嗯!好吃!再来一块!”
看得那些毛利人佩服不已。
原来他们也是只有顶尖的勇士才能来一块,不过只是一块!
这一块还要他们集中力量,一鼓作气吃掉。
第二块就力有不逮了。
吃完了饭,几个人的毛利帕探秘即告结束。
南闲虽然还想进一步探究,因为他感到了一股沛然而至的新鲜力量在他体内产生。
可是另外二位就不行了。
约翰感到没有收获,故而枯燥无味。
马尔科姆与约翰同感以外,还有饥肠辘辘。
再有那个高继瓴也得忙他的事情,要进行大规模接待,他们的事情也很多。
因此,第一次的帕中游,就到此为止。
三人下山,陡然发现,前来探秘的大军已经来到。
最先来的,都是新西兰本地人!
他们祖辈居住在这里,竟然不知道毛利帕中藏有长寿的秘诀!
这种天大的好处,岂能让别人捷足先登?
846 人满为患
人多意味着钱多,钱多意味着兴旺,兴旺让人高兴。
可是现在高继瓴钱也多,业务也兴旺,却不是很高兴,而是非常着急。
为啥着急?
因为人来的太多了。
本地人,新西兰人就非常多了,澳大利亚人也蜂拥而至。
关键是澳大利亚离新西兰才一千多海里,飞机一个小时就到了。
那些航空公司反正也不忙,人多了加个航班也属等闲,所以大队人马纷纷来到新西兰,就成了势不可挡的潮流。
还有不少人,本来在海上作业,有的捕鱼,有的捞虾,还有的在海上转圈玩,结果一听到毛利帕开放可以让人长寿的消息,纷纷调整了原来的安排,只奔新西兰了。
和其它事情比,不管什么事情,再重要也比不上长寿重要!
何况有些人实际上就没事,比如那些在海上转圈的,正式术语就是旅游的那些海上观光客,他们都是在那里消磨时间,闲得蛋疼。
新西兰第一,澳大利亚紧随,然后就是南亚的那些人。
那些人的方便程度,实际上不必澳大利亚差,所有那里的人脚前脚后就到了。
这些人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他们相信的程度,要比澳大利亚深得多!
南亚人的思维模式文化传统和毛利人有许多相似之处,毕竟毛利人祖先是苔湾的山地人。
许多人一听到毛利人的生活方式导致了他们的长寿,立刻拖儿带女全家出动,如同虔诚的信徒去朝拜一样,穿洋过海去找新西兰的毛利人古居所。
那个决心下得,什么时候不得到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