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面封锁,从大的方面来说,一定会对新中国的各项建设事业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所习政府应该事先做好准备,力争将介入朝鲜战事后有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从小的方面来说,列强封锁中国后,我周家也将失去对海外生意的控制。失去对海外生意的控制对我周家来说固然是重大损失,对国家来说,也未尝不是一大损失。当然,政府在做出任何决策之前,首先考虑的都是国家利益,为此即使牺牲一部分人的个人利益也很正常。但是,现在如果有方法能够既不损害国家利益,甚至还能有利于国家,同时又兼顾个人利益,政府想必也不会反对吧?”
陈毅微笑道:“周卫国同志,你心里有什么想法,不妨大胆说出来。”
周卫国说:“陈市长,我最近准备派人去香港,直接接手周家在海外的全部生意。”
陈毅说:“这就是你今天要向我说的事?”
周卫国说:“是的。”
陈毅沉吟着说:“可是,这是你周家自己的私事啊,为什么一定要告诉我?”
周卫国正色道:“陈市长,我派人接手我周家在海外的全部生意虽然看起来只是我周家自己的事。但实际上并没有这么简单。也许,连您都不知道我周家在海外的生意究竟有多大,能发挥的力量又有多大。但这都不重要。您只要知道,一旦国家需要,周家所有的产业,都将唯国家号令是从!”
陈毅动容道:“周卫国同志,这个决定,你是否深思熟虑过?”
周卫国淡淡地说:“陈市长,所谓国家,必先有国,而后有家。父亲曾经教导我,‘个人得失荣辱,比诸国家利益,实在微不足道’,为了国家利益,我周卫国的性命尚且不惜,又怎么会在乎钱财这些身外之物?只是现在时间紧迫,如果陈市长相信我,我希望能得到您的帮助!”
陈毅断然道:“需要什么帮助,请说。”
周卫国说:“这次我准备派去香港的,是我家的老管家,叫周忠。”
陈毅说:“我知道这个人。听说周老先生殉国后,就是他掌管着周家的所有产业,最终又将这些产业归还给你。这样的一个人,的确无愧于‘忠’之一字。”
周卫国说:“是的。忠叔是我最信任的人,所以这次我才会派他去香港。不过,香港现在还在英国人手上,忠叔要进入香港还有困难。而我相信政府多少总有些秘密渠道进入香港的。”
陈毅说:“你的意思是,由政府帮助周忠进入香港?”
周卫国说:“是的。”
陈毅立刻说:“没问题。”
周卫国说:“谢谢陈市长。”
陈毅突然笑了笑,说:“香港现在虽然在英国人手上,但要说你周家连进入香港的秘密渠道都没有,我却是不相信的!”
周卫国笑了,说:“陈市长,您是不是怀疑我今天找您的动机?”
陈毅笑道:“我一点也不怀疑你的动机。因为我相信你!不过我也能猜到,你今天来找我只是为了借我之口向政府表明自己的态度。”
周卫国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这样的小花招自然瞒不过您的法眼。希望您能理解。”
陈毅正色说:“你的顾虑我明白,但是,周卫国同志,请你相信人民政府!尤其是像你这样的爱国商人,政府一定会尽全力帮助的。”
周卫国说:“这我就放心了。”
陈毅说:“对了,你准备什么时侯安排周忠出发。”
周卫国说:“越快越好,明天怎么样?”
陈毅说:“可以!安排好后,我会给你消息。”
周卫国说:“谢谢陈市长!”
陈毅突然说道:“周卫国同志,正好你在,有件事我想听听你的看法。”
周卫国说:“陈市长请说。”
陈毅说:“朝鲜这一打起来,美国人再明摆着支持南朝鲜,台湾的蒋介石也坐不住了,天天叫嚣着要反攻大陆。你也知道,蒋介石这个人虽然不会打仗,国民党军队的战斗力也不如我们解放军,但他得到的美国军事援助却是实打实的。而且,不怕你笑话,我们人民解放军的海军和空军都不如国民党军队,尤其是空军。要不然,起义的‘重庆号’巡洋舰、‘长治’、‘安东’、‘永绥’等舰也不会被国民党飞机炸沉或被迫自沉了。上海更不会屡次遭到国民党空军的轰炸!这几天,国民党军队对大陆的骚扰破坏活动明显增多,可以预见到的是,在美国全面介入亚洲事务这个大背景下,国民党在大陆的破坏活动一定会变得更加猖撅。而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首当其冲。如今我们虽然收复了舟山群岛,使得上海可以不像福建那样面临台湾方向的直接压力。但正如我前面所说的,国民党有着远比我们强大的海军和空军,而由于海空军极强的机动性,蒋匪军完全可昵尧开舟山甚至采用空降的方式直接在上海登陆。上海驻军虽然加强了戒备,但蒋匪军的骚扰都是小股部队活动,出动大批驻军总有点大炮打蚊子无从下手的感觉。而且反登陆、反空降对我们来说也是个全新的领域,我们没有经验。你曾经带过兵打过仗,抗战时在山东敌后又有丰富的游击战经验,当初也在德国军校学习过,近几年也去过欧洲,想来对欧美的一些最新的军事思想有所了解,不知在这方面能不能给我们有些建议?”
周卫国沉吟片刻后,说道:“陈市长,如您不介意,我倒有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供您参考。”
陈毅说:“哦?愿闻其详。”
周卫国说:“第一,加强情报搜集,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如果能在敌人发动袭击之前就充分了解敌人的意图,那我们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第二,增加雷达设施,加强对空及对海警戒,以期先敌发现。第三,加强防空,这一点,上海己经做得很好了(实际上,从1950年3月开始,苏联空军就开始逐步接手上海的防空,此后,由于苏联空军的出色表现和人民解放军防空部队的成长,国民党空军从1950年6月起基本取消了对上海的空袭)。第四,将上海驻军的驻地放在方便机动的地方,习随时出击。第五,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从上海驻军中抽调精锐,组建一支直接隶属于上海卫戍区的快速反应部队,随时待命。这支部队要配备充足的摩托车、吉普车和汽车等交通工具,还要配备一定的具有机动能力的重火力。以确保一旦发现敌人,就可以用最快的速度接敌,并拖住敌人,为后续部队反击争取时间。当然,如果敌人的规模不大,单单这支快速反应部队就足以击败敌人。”
陈毅想了想,说:“你觉得你所说的这支快速反应部队以多大规模为宜?”
周卫国说:“在目前来说,如果只是应对国民党军队的骚扰,一个营足够了。”
陈毅说:“一个营?”
周卫国说:“是的,这支快速反应部队可不单是把部队抽调出来那么简单,说白了,就是新建一支特种部队。”
陈毅说:“特种部队?”
周卫国说:“所谓特种部队,就是配备精良的武器,经过特殊训练,执行特殊任务的部队,是一支全新的部队。其实这样的尝试早在抗战时我就做过。事实证明,如果有一个营这样的部队,又使用得当,那么其作战效果将远远超过一个团甚至一个师。尤其当敌方采取小股部队频繁骚扰战术时,这样的部队更加具有针对性,而且有足够的灵活性。”
陈毅心中一动,说:“我记得去年那次刺杀案,你那个保镖表现就很不错。我还听孙大胆说过,你的保镖个个都身手不凡,还都是你自己亲自训练的?”
周卫国说:“是的。”
陈毅说:“你总共有多少名保镖?”
周卫国一呆,说:“六十名。”
陈毅沉吟着说:“六十个人,可不是个小数目。”
周卫国一震,说:“陈市长,我也知道留着这样一支武装是不对的,回头我就把他们都解散了。”
陈毅一愣,说:“解散?为什么要解散?”
随即才明白过来,笑着摆了摆手,说:“周卫国同志,我看你是误会了。你这个组建快速反应部队的建议我认为可行,一个营的规模也比较合适。而且我觉得,你既然能把六十个保镖个个都训练得身手不凡,训练一个营总不会是问题吧?”
周卫国一下子愣住了,过了好一会儿,才说道:“陈市长,您的意思是……?”
陈毅说:“周卫国同志,二十七军的鲁震明当年是你的部下吧?他可总是夸你会带兵,你的经历也证实了他的这个评价是正确的。抗战时先在国军中干,短短几个月就凭战功从少校连长升到上校团长。南京沦陷后参加八路军,此后在山东虎头山领导抗日,任虎头山独立团团长,即使在山东抗战最艰苦的那段时间,虎头山根据地的抗日局面仍然保持得很好。抗战胜利后,又随山东部队出关,在平息通岭反革命暴乱中立有大功,升任东北民主联军十二旅旅长!辽沈战役时,最惨烈的一战就是塔山阻击战,而在塔山阻击战中打得最顽强的就是你以前带过的十二旅,后来的十二师,一个师就出了两个英雄团!不愧是带兵有方啊!组建快速反应部队的建议又是你首先提出来的,怎么样,有没有兴趣再带一次兵?为我们训练这第一个营的快速反应部队?”
周卫国沉默了。
说实话,他从未想过自己在有生之年还能再穿上军装。虽然在刚刚提出组建上海快速反应部队的时候,他对于指挥这样的一支部队也有些心动,但这也仅仅是心动而己。真要让他再穿上军装,他还是有顾虑的。
陈毅似乎看穿了他心中所想,呵呵一笑,说:“周卫国同志,你还有什么顾虑吗?”
周卫国说:“陈市长,我……”
却不知该从何说起。
陈毅说:“你的档案我看过,当初你在东北复员的原因,我也了解过。周卫国同志,组织上让你受委屈了。”
周卫国鼻子不由一阵发酸。
这么多年来,他虽然在商场上如鱼得水,所向无敌,但在他的内心最深处,却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曾经是名军人,更深以自己脱下军装为憾。他本以为自己这一辈子再也不可能穿上军装,可是现在,机会一下子就来了,就在眼前,伸手就可以得到。他又该如何选择?
第四节
在思考了很长一段时间后,周卫国还是说道:“陈市长,这个问题我现在恐怕还没法回答您。”
陈毅理解地点点头,说:“当然,以你现在的身份,我这提议的确难为了你。”
周卫国摇了摇头,说:“陈市长,这倒不是因为我自己的身份,而是因为我妻子现在怀孕了,我想在家多陪陪她。”
陈毅笑着说:“原来是这样。恭喜恭喜!既然是这个原因,那我就不好勉强你了。”
周卫国又想了想,说:“这样吧,陈市长,这事您容我考虑几天,回头我再给您一个明确的答复好吗?”
陈毅说:“当然可以。就我个人来说,自然是希望你答应。但若要你因此不顾家庭,这种事我却是做不出的。所以,最重要的是再征求一下你妻子的意见。”
周卫国有些尴尬地说:“我会的。谢谢您能理解我。您工作繁忙,我就不打扰您了。”
陈毅说:“也好。以后你有什么事,可习随时找我。”
周卫国说:“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