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周卫国还不会傻到就从戒备森严的水门桥硬闯过去,而是各带了一个狙击小组和一个侦查小组从水门桥下游数公里的峡谷涉水了对岸,随后又辗转回到了公路附近。
就这样,周卫国等人沿着公路附近的山岭一直来到距古土里约1公里的地方,还是一无所获。
周卫国不死心,干脆决定就在这里过一夜,等天亮后再看看美军究竟在玩什么花招!
与此同时,美军的空投行动也有条不紊地展开。
12月7日早晨,第一批3架C…119运输机各载1个系有G…5降落伞的M2车辙桥构件从连浦机场起飞了。
上午9点30分左右,3架运输机抵达古土里上空。
在地面引导下,第一架运输机在两百多米高度投下了第1个M2车辙桥构件。
在离开货仓后,这个车辙桥构件的降落伞成功开伞,并在数十秒钟后(空投的降落速度约为5米/秒)安全落地。
尽管第一个车辙桥构件安全落地,但为了保证更多的缓冲时间,剩下2架运输机开始小幅爬升,到三百多米高度才投下了另两个车辙桥构件。
这两个车辙桥构件也是顺利开伞并安全落至美军古土里基地。
远远看着三个巨大无比的降落伞落下,跟随周卫国的几名战士都有些摸不着头脑,一个战士忍不住低声向周卫国问道:“营长,那是什么东西?”
周卫国摇了摇头,说:“我也不知道。”
不知为什么,看到这三个降落伞落地,周卫国心里不安的感觉越来越甚。
当天下午,又有5架运输机飞临古土里上空,空投下了5个车辙桥构件和4套木制车辙板。
这回的空投就没有上午顺利了。其中1个车辙桥构件和1个木制车辙板的降落伞没有打开,直接摔在地上,摔成了一堆废铁和木片。还有一个车辙桥构件虽然开伞成功,却被一阵突然刮来的风吹离了美军古土里基地,最后,落在了距古土里约有2公里的山岭间。
且不说将这个车辙桥构件从山里运回古土里的难度,光凭它距离古土里2公里的距离,就没有人愿意出去寻找它——大家都知道撤退很快就要开始,何况现在已经有了足够重建水门桥的6个M2车辙桥构件和3套木制车辙板,似乎也没有必要为了1个车辙桥构件就冒着遇上中国人的危险离开相对安全的古土里基地。
不过,这却给了周卫国一个天赐良机。他毫不犹豫就冒险带着四名战士离开了潜伏地点,寻找那个降落伞。
将近1小时后,周卫国等人在山里发现了那顶醒目的降落伞。
在确认降落伞附近没有危险后,周卫国率先来到降落伞边,开始扯动降落伞。随着降落伞最终被扯开,一根钢梁一样的东西出现在了周卫国的眼前。
光看这根钢梁的样子,就知道它的分量很重。在抓住钢梁一头用力搬动了一下后,周卫国证实了自己的猜测——这根钢梁至少有一千多公斤重!
而在仔细研究了这根钢梁的构造后,周卫国不由大惊失色——这分明就是一个简易桥梁的组成部分,两根这样的钢梁连接起来就足以超过水门桥的跨度。四根这样的钢梁,就足以搭起一座跨越水门桥宽度的简易桥梁的框架。而现在,美军已经获得了至少六根这样的钢梁。也就是说,他们已经获得了重建水门桥的材料。原来这两天美军一直在等待的,就是这些钢梁!
至此,周卫国对美军的后勤能力又有了新的认识,心中更是震撼不已——美军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准备好8根这样的钢梁本身并不算什么,但他们能将这8根重量超过一千公斤的钢梁全部通过空投这种最快的方式送到古土里,却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美军不愧是自己所遇上的实力最强的对手!
相信到目前为止,九兵团乃至整个志愿军从上到下都不会想到,被彻底炸毁的水门桥还有修复的可能。
而现在,美军通过空投获得那6根钢梁后,却使得短时间修复水门桥成了可能。
想明白这些后,周卫国立刻率其他四名战士往回赶。
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将这个情报迅速向兵团部汇报,否则,必将误战机!
至于眼前的这根钢梁,则既无破坏它必需的炸药,也无破坏它的必要,自然是置之不理。
好在古土里附近美军的大部分注意力都关注在这次空投行动上,所以周卫国这五人小分队有惊无险就循老路越过了峡谷回到了快反营宿营地。
回到宿营地,周卫国立刻找来电台操作员,命令他将美军空投修桥器材的情况向兵团部汇报。
很快,兵团部就发来回电:“各部目前正在重新集结整补,命你部不惜一切代价迟滞敌修复并通过水门桥。切切!”
九兵团各部目前都在重新集结整补,那么现在最靠近水门桥而又保留着战斗力的成建制部队就剩下快反营了。也就是说,快反营是整个九兵团目前可以用于阻击美军的唯——支部队!
快反营自成立以来,接到“不惜一切代价”的命令这还是第一次,由此可见这个命令的分量!
毫不夸张地说,整个战役发展到现在,水门桥已经变成了成败的关键。
如果在九兵团追击部队抵达时,美军还没有通过水门桥,那么这次战役志愿军就有可能实现至少全歼美军一个师(还是陆战1师这支美军王牌)的目的!而如果美军在九兵团追击部队抵达之前通过水门桥,那么这次战役就会由预定的歼灭战变成击溃战。对美军这样机动力和后勤能力都极其强大的军队来说,击溃战的意义实在有限,因为他们很快就可以恢复元气。相反,经此一役,九兵团已是元气大伤,在短时间内是不可能重返战场了。
说起来很复杂的事情,其实到最后都归结到了一点上,那就是快反营必卡住水门桥这个咽喉!
时间已经非常紧迫,在留下足够的警戒力量后,周卫国将全营官兵召集了起来开会——快反营接下来将要执行的几乎就是一个有死无生的任务,他有责任至少让快反营的每个人都清楚自己牺牲的价值。
首先,周卫国向全营官兵简单分析了一下目前的形势,并把美军已经得到修复水门桥器材的情况告诉了大家,接着,周卫国宣布了兵团部的命令。
讲完这一切,周卫国略作了一下停顿。
他想要知道全营官兵的反应。
但是,出乎他意料的是,官兵们的脸上并没有露出非常激动的神色。
相反,所有人都显得很平静。
就在这平静之中,一连连长孙大胆首先开口,他淡淡地对周卫国说道:“营长,您下命令吧!快反营没有孬种!”
二连连长田大海也说道:“营长,美军陆战1师号称王牌,好嘛,咱们快反营打的就是王牌!这仗打下来,大不了就是个死,当兵的不死在战场上,难道还死在婆娘肚子上吗?我田大海话先放在这里,只要我田大海还有一口气在,美国鬼子就别想前进一步!”
三连连长何兵也操着湖南腔说道:“营长,快反营都是有卵子的男人,没有一个怕死。要死卵朝天,不死又过年,搞死美国鬼子!”
周卫国突然觉得眼角有些湿润。
他知道,自己之前错了——这是一群真正的军人,他们根本就不需要动员!
周卫国默默地举起右手,向全营官兵敬了个军礼,全营官兵也举起了右手,向周卫国回礼。
会后,周卫国向全营下达命令:每连抽调两个狙击小组,前推至距水门桥五百米处;炮排前推至距水门桥2公里处;全营前推至距水门桥3公里处,并在从那里开始,直到真兴里为止的这段公路两旁的所有山岭构筑工事,准备战斗。
如果能够阻止美军架桥,把美军卡在水门桥这个咽喉部位,当然是最理想的结果,但面对火力强大,空地协同完善的美军,却更需要做好打硬仗的准备。
以快反营四百多人的兵力,要想挡住数以万计的美军,就必须依靠地形,而长津湖地区的最后一片山地,就到真兴里为止。
所以,如果说水门桥是快反营阻击的起点,那么,真兴里就是快反营阻击的终点!
【第四十二章 阻击】
第一节
12月7日晚10点,随着陆战1师的最后一支部队从下隅里撤入古土里,整个战场终于平静了下来。随着纷纷扬扬的雪花飘下,天地之间更添肃杀。
当然,无论是美军还是志愿军都明白,这样的平静只是表象,只是双方正在为下一步的爆发积蓄力量时达成的一种脆弱而又微妙的平衡。
不过,这一夜对于快反营来说却并不轻松。
除了前出的狙击小组和炮排,快反营剩余所有人员都趁着寒潮来袭土地封冻之前投入到了一项艰苦而枯燥的工作中——构筑工事。
一夜之间,快反营就在离水门桥3公里开始,至真兴里为止将近7公里长的公路两侧山岭构筑了无数连排规模的简易表面工事。而在最靠近水门桥的阵地,则开始构筑坑道工事。炮排和第一道阻击阵地之间的电话线也铺设完毕。
天亮之前,在周卫国的特地关照下,布朗中尉被两名战士押送转移至远离水门桥的某座山的一个石洞里。
在转移之前,布朗也意识到了一丝异样,所以见到两名战士面色不善地走向他时,就起身想要说话。但两名负责押送他的战士却没给他机会发问,直接将一块毛巾塞进他嘴里,又给他套上头套,随后就带他上了吉普车。
等到了那个石洞里,两名战士拿开布朗的头套和嘴里的毛巾,惊魂甫定的布朗忍不住大发牢骚,两名战士却都装作不懂英语不再理他。到最后颇感无趣的布朗也只好安静了下来。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快反营的阻击战最早打响的地方竟然不是水门桥而是真兴里方向。
在水门桥与真兴里之间长长的山路尽头,是一段长约2公里的“U”形公路。公路依山势而建,一边是峭壁,另一边则为悬崖,公路宽度仅容一车通过,自北向南呈陡降之势,高度落差将近500米!在这段“U”形公路包绕之下,有几座连绵的山峰,最高峰标高1081公尺,被美军命名为1081高地。从1081高地可以俯瞰整段2公里长的公路,也就是说,如果1081高地上有志愿军,即使古土里美军足够幸运重建水门桥并安全撤到这里,他们也将在这长达2公里的行军中遭到来自1081高地火力的打击,毫无疑问,这对撤退路上的美军来说将是个灾难。
而现在,1081高地正好就驻扎着快反营3连。
原本以周卫国的猜测,美军的主攻方向肯定是来自古土里和水门桥方向。所以他只在真兴里方向留下了3连作为警戒兵力,并作为全营的预备队。而7日快反营对真兴里的侦察结果也显示,真兴里的防守兵力只有美军一个营(陆战1团1营)。周卫国不相信美军敢从一个营守军里再抽调部队向一个未知的地域展开进攻。
但美军早就意识到了1081高地的重要性,在陆战1师决定突围后,驻守在真兴里的陆战1团1营就被赋予了攻占1081高地,保障陆战1师撤退的重任。周卫国并不知道,为了让陆战1团1营从真兴里抽身而出,美军第10军特地抽调陆军第3师第7团3营、第92野战炮兵营及部分工兵、通信兵组成一支特遣队,由第3师副师长Armisted D。Mead(阿米斯特·米德)准将指挥,于7日深夜抵达真兴里,接替了陆战1团1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