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迷梦-第2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就是这些票房已经远远超过了香港本埠的票房了。向先生一直在操心自己的电影帝国应该如何发展,以前看,似乎只有北上一条路,现在即使有心进军东洋,他的手上的牌似乎也不够。
  香港毕竟是个小地方。培养不出来太多的顶级明星。香港电影圈的顶级明星,杰克成已经是英煌的合伙人了,杰特李跳出香港电影圈子,即使回来也是回归大陆;小马哥也肯定不会再回香港这个小水潭,只会去大陆;周星星更不要说,四个人里面他是混的最好最有前途的,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他的作品的质量也是最有保障的。在《少林足球》之后,在春日的帮助下,他已经彻底走上了全球化的道路,加上他自己早就自己当老板了,合作的可能性尚且低得可怜,更不要说当自己手上的牌了。
  向先生数来数去,发现自己手上除了张芝芝之外,一张有用的牌都没有,连杨守诚都比不过。对方这些年来着力于捧年轻的男女明星,几乎垄断了新生代资源,虽然这些人没有什么演技和水平,但是作为偶像知名度高,可以刷脸。到了这个时候,似乎再回去后悔自己公司的发展战略已经太晚了。不过向先生心中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想法,那就是继续努力进入大陆市场,没有人手就用资本来争取合作地位。
  与此同时,沈正辉也完成了自己的电影宣传,在自己的老爸的指点下,一个一个地拜山头。
  《新警察故事》在国内的发行不是沈正辉推动做的,但是作为这部片子的导演有时候必须承情。毕竟说不准下一部片子会怎么样。沈兴国现在常年在平京打混,按照他的说法是这段时间拜访他的电影局官员有不少,打的旗号都是想和沈正辉聊聊。
  于是沈正辉不得不跟着自己父亲去一一拜访这些大佬。
  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情,无非是这样:新的一届政府正式上台了,这一届政府主打开明这张牌,努力要在形式上表现得比上届政府更加自由一些,反映在电影领域,就是一帮94年被封的第六代导演的解禁问题。这帮年轻人开始执导的时候,正赶上国家体制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电影市场发生了巨大的转折,支持电影发展的国家力量开始衰退,于是刚刚走出校门的他们不得不用自己的力量在市场化的大潮中拍摄自己的电影,而不是像之前的导演那样能够在体制内实现自己的艺术理想。于是这一代导演所表现和记录的乃是这个国家历史转折中他们所看到的真实、丑恶、震荡的一面,在这个历史的转型期,艺术思想界和政治思想的混乱让他们的这种表达深为执政者所忌讳。而这种真实、丑恶和震荡的表现以艺术的名义在国际上获得了认可,第六代导演也获得了从体制外筹钱拍片同时在国家外发行的技巧,于是被政府电影管理部门直截了当地封禁了。
  2003年,政府换届,领导人做出了开明的姿态来,与此同时,WTO条约的签订,电影市场的开放变成了一柄悬空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经过了几年的观察,中国的商业电影在外国大片面前毫无抵抗力几乎是一个事实了,于是几方面的原因综合,让上面做出了招安第六代的决定。
  这和沈正辉本来是不相干的。但是这几年时间,沈正辉的电影在中国电影市场上的呼风唤雨让人印象深刻,所以即使招安了一帮地下电影导演,中国电影还是要面临这样一种情况:商业电影该如何发展?这方面沈正辉做出了一个非典型的示范。在商业上他甚至击败了国师张导演,他的电影的三观奇正无比,在电影的海外发行商也取得了惊人的成就,特别是最后一点。在海外取得了影响力,这就是意味着中国文化的影响力走了出去,站在这个角度上看,无论如何都不能不把沈正辉当作是中国电影的代表人物。特别是之前两会的时候,他提交出来的关于中国电影的发展的提案。经过了一两年的观察,他很多惊人的预言越发地显示出他的远见来。
  于是电影局不管是做出一种姿态还是真的准备在他身上刷业绩,电影局都想要和他接触一下。从另外一方面将,在招安那帮刺头的时候,电影局的领导算是吃了苦了,有些送脸上门挨打的意味,转眼,他们就希望能够在沈正辉这里挽回一局来。
  这一次和沈正辉的座谈会安排的也很巧妙,同样是平京电影学院的会议室,电影局的领导都来了,甚至通知了一批导演和电影圈的大佬们,第六代导演中的不少人被邀请来旁听和参与讨论,最著名的张、冯、陈导演也来了,还有不少业内的前辈,挤满了一个会议室。
  之前沈正辉就已经将自己以前的提案写了一个稿子,将稿子提前送交给了电影局的领导,但是这些领导收到了稿子之后还是决定开这样一个会议。而且这个会议的盛况是沈正辉根本没有预料到的。在场的人也许怀着想要从沈正辉这里探讨商业电影的技巧和思路,也许想着趁这个机会对商业电影做出一番批判,为艺术电影站台等等。当沈正辉和自己的父亲到达开会的地方的时候,很为这种盛况吃了一惊。电影局说会通知一些导演,但是意料之外的是“一些”导演居然这么多。
  官方主持人的发言异常简短,无非是说明了一下沈正辉的成绩,这成绩说起来简直触目惊心,他们甚至将沈正辉投资,刘欣制作的几部动画片的成绩都算到了沈正辉的身上,于是很多还对沈正辉不了解的听到了那均是以亿为单位计价的票房,有的眼睛红了,有的脸色青了。然后领导开始发言,轻描淡写地说很荣幸邀请到亚洲第一商业导演来和电影局直接对话,也顺便和大陆的同行作交流,并表示今天大家可以畅所欲言,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电影局面临着新的形势下的管理任务,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为中国电影的发展保驾护航云云。
  沈正辉是真的没有想到现场有这么多绿汪汪的眼睛注视着自己,这里面也就几个大导演和大佬看自己的眼神正常一点,个别极端的电影导演如果目光可以杀人的话,自己早就被洞穿心肺了。于是他拿出了讲稿,这作为会议材料实际上早就发给现场的参会人员了。
  于是马上就有人叫道,“沈导演,你写的东西我们都看过了,我能够直接问你一些问题吗?”
  站起来的是著名的国际华人导演贾元,论电影圈内的国际声望,他完爆沈正辉,沈正辉只有在提到作品的时候才被别人所认识,他在威尼斯电影节上刷的奖很大程度上被视作是威尼斯为了保持影响力对于商业电影的妥协,谁也没有把这个奖当回事,包括沈正辉本人。
  主持人在看到领导额首之后有些补救地说道,“这个交流发言的时候请大家遵守秩序,举手向我示意。讨论的时候也请保持良好的秩序和风度。”
  贾元等主持人说完了这句话,便迫不及待地问道,“沈导演,我看过你对中国电影市场的分析和预测,也知道你的拍片的经历。很多人觉得你非常了解中国电影市场,也很了解商业片,但是我觉得你实际上根本不了解中国电影人的历史和现状。”他滔滔不绝地说道,“我们这一代和你一开始就有充足的资金起步不同,我们出来工作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拍片子的机会,组织不给机会,也没有钱,好不容易自己筹集到了拍摄资金之后,国内根本不给上映,送到国际市场上卖点钱,马上国内就给禁止再拍电影了,”他带着某种冷笑,“无论怎么说,电影都是一门实践的艺术,你觉得以中国目前电影的产片量,该如何培养导演呢?导演又怎么活下去呢?”
  坐在主桌的领导有些恼怒地拍了拍桌子,“我们谈谈现状和将来,过去的事情就不要说了,扯不清楚的。”
  贾元拧着脖子说道,“不谈过去怎么谈现在?产片量难道是一夜之间就涨起来的吗?导演是一夜之间都培养出来的吗?人才配套什么的跟不上,想要提升拍片的数量怎么可能?”他一边说一边摇头,“好不容易拍了也不给上映,几年的心血全部打了水漂,导演要成长,练手的机会都没有,要说现状的话,现状不就是这样的吗?领导能够给个解决方法吗?”他扫了一圈领导,又看了看沈正辉,“沈导演你有解决的方法吗?”
  沈正辉被这第六代导演的领军人物噎了一下,有些发愣了。


第274章 我的理念
  贾元的表现可以说是咄咄逼人,他甚至带着某种悲壮的气势,当然,他们自然也有足够的理由。这一代导演糟糕的经历几乎可以和沈正辉父辈相提并论了,好不容易学成了出来愕然地发现整个国家的电影体制完全改变了,找不到拍电影的工作,即使能拍电影也不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拍电影。他们和已经依靠国家的力量拍片从而在国际上成名的第五代导演不同,必须从一个新起点自己开始,艰难地拉投资、拍片、跑发行。从一条夹缝中艰难地挣扎寻求自己的道路。
  这一代导演几乎都是这样艰难地白手起步,完全依靠自己拉资金,找关系,做计划,拍电影,然后还不得不扫尾电影拍成了之后的一系列的发行工作。因为很多时候大陆不能上映,于是这一代和第五代最大的不同是他们不是在国家的支持下国际化的,而是相反,他们本身已开始走的就是国际化的道路。也就是说,他们的电影一开始就是拍给外国人看的。
  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这个世界上必然有着对于别国世界感兴趣好奇的观众,对于异国他乡的故事的兴趣远远胜过了身边的日常,于是所谓的艺术的电影并非没有市场。物质生活越是丰富,对于精神生活的要求也就越高,于是最商业化最主流的东西有时候反而会被追求更高精神生活的人抵制,一些非主流的东西会获得固定的人群的追捧。市场细分到了这样的程度,即使做小众的东西也能够赚钱。因为非主流的东西的投资收益的方式和主流的东西是不同的。
  市场化的情况下,国家能够管理到非主流小众兴趣爱好的层面上吗?严格来说,他们是可以的,他们可以通过种种方式,让非主流的东西不能公开上映。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上,在市场化加上全球化的时代里,政府部门的管理力量只能体现在他被法律授予的方面和层面上。就好像民国时期躲在租界里面的进步作家一样,甚至第六代导演的境况还要更好一些。他们和当局以及主流电影圈还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2003年不就解禁了吗?相对而言,中国的艺术家都必须挟洋自重。毕竟泱泱大国、处处领先的天朝已经完全不存在了。在这样一个频繁交流,思想动荡的时代里,顺之者不一定昌,但是逆之者一定亡。
  电影局在国内电影产业逐渐萎缩,产片量不高,票房也不行的内需不旺的现实情况下,在WTO之后,国外大片步步紧逼的外部威胁形势下,一方面,和第六代导演缓和关系,拉拢人才,另外一方面,又把沈正辉扯出来做拉大旗作虎皮。今天的会议实际上很有意思,叫做中国电影的发展探讨会,电影局的主要想法无非是借用沈正辉这个票房奇迹好好压一压国内年轻导演的心气。别以为官老爷们在形势的逼迫下对你们让了步,你们从此就可以不服管教了,你们看看这位大牛,票房不知道是你们的几百倍几千倍,人家是怎么想的。你们不要拍出来电影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