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笑傲尘世-第1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不知道这是平伯祥惯用的拉拢手段,还是顾忌自己身后的张文燕,要说他对自己真有什么兄弟感情,那才是胡扯呢,所以心下也有些警惕。

    “平县长,以后我一定紧紧团结在您的周围,不给您丢脸。”永梁必须表态,但他表示的忠诚却是有限度的。

    平伯祥似乎没有听出永梁话中疏离之意,摆摆手说道:“别给我弄这么正式!工作之外咱就是兄弟,这么客套就远了啊。”

    “您是县长,我可不敢跟您称兄道弟,让人知道了,得说我不知天高地厚了。”永梁谦虚地说道。

    “行,随你,在领导身边呆惯了,就是谨慎,我深有同感。我在跟李主席当秘书之前,就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愣小子,跟了他几年,性子这才稳下来。不过,要是工作或者生活中有什么困难,千万不要跟我客气。”平伯祥说道。

    他口中的李主席,指的是市高官李东征。

    “那是自然。如果有什么困难,我不找您找谁?”

    “这就对喽。”

    ……




第一百章 走访大崔(一)

    永梁从县政府出来,没有回镇政府,让黎洪林开车去了诚发铜业的建设工地。

    王永梁不知道刘加树从哪里着手,不知道他的手段如何。但永梁知道,要彻底否定这个项目,必须从环保入手。他还没有看诚发铜业的环评报告,不知道他们对废气、废液、废渣准备如何处理,有没有相应的环保设备?

    让刘加树去吸引明面火力,自己暗中做一些调查,如果能找到一击毙命的证据,那就太好了。

    至于对刘加树的保护,他也有筹划,实在不行,就去求张文燕,也不能让这样的好干部下场凄凉。现在显然不是最佳时机,甫一上任,就去寻求支持和保护,显得自己太过无能,况且,对手是谁?对手要采取什么样的反制措施?对手有什么把柄?这些都是未知数,找到张文燕她也无计可施。

    所以,目前张文燕作为奥援,只是象征意义上的,并不能发挥实质作用。

    ……

    王永梁让黎洪林开着车,围着正在建设中的诚发铜业转了一圈。

    诚发铜业在国道以北,占地约二百亩,已经盖起了一排厂房,自备电厂的凉水塔已经修了一半。

    永梁看到这种情况,心中忧虑更甚:诚发铜业的建设速度够快的,如果不能及时制止,等到他建成投产,再要关闭它,受到的阻力将会更大!此中理由,不说便知。

    转到厂子北面时,永梁发现紧挨着厂子有一个村子,他让洪林把车开到这个村子的村口,停了下来。

    下了车,永梁站在村口往南望去,见村南是一片麦地,村西有一条路与诚发铜业相通,村西的麦地里有三辆挖掘机在作业,像是在挖大坑。永梁估计,这应该就是修建尾矿库。

    永梁往村里走去,想找大队干部了解一下情况。根据村民的介绍,这个村子叫大崔,大队书记崔大忠不在家,永梁根据村民的指点来到村主任王致富的家。

    王致富倒是在家,听了王永梁的自我介绍,连忙热情地把他让进屋里,给永梁沏上茶,招呼老婆杀鸡炒菜,要留永梁吃午饭。

    永梁连忙制止:“王主任,不要客气,我了解了解情况,一会儿就回镇上,还有工作要忙。”

    “镇长不会是嫌弃我们农民的饭不好吃吧?”王致富没说什么,他老婆李桂花在旁边答话了。

    “嫂子,可别这么说,我家就是农村的,我娘就是农民,咱也不是银环那样‘城里头下来的学生’,怎么会是嫌弃呢?确实是有事。”面对这个泼辣的妇女,永梁呵呵笑着答话,中间还用了豫剧《朝阳沟》里的唱词。

    永梁这话一说,李桂花笑了:“镇长,你没骗俺,一听这话就是农村出来的。”

    “瞎jb咧咧,我跟镇长谈工作,你一边呆着去。”王致富冲老婆一瞪眼。

    “咱又没有啥秘密工作,嫂子听听也没事。”永梁对这个泼辣的妇女颇有好感,这种对话气氛,跟回到自家村里的感觉一样。

    “听到没有?人家镇长都这样说了,你一个尾巴靠着眼的小官,还拿起官架子了?!要不是人家崔大忠看你老实好捏巴,能让你当村主任?”李桂花说道。

    王永梁从李桂花这番话里得到的信息可不少,见王致富还要往外撵她,连忙说道:“王主任,让嫂子在这吧,有些事我还想听听嫂子的意见哩。”

    王致富无奈,只好让李桂花留在屋里。

    “王主任,诚发铜业是占的你们村里的地吧?”

    “是,二百多亩地,全是俺村的。”

    “给了多少征地款?”

    “一亩地两万块钱。”

    永梁一听才两万块钱,心说怎么这么便宜?这可是城边子上的地,分到村民手里,怎么也得四万五到五万,这里边肯定有问题。

    谈到这里,李桂花在旁边搭话了:“镇长,你是不知道,这里边有黑……。”

    “你一个熊逼娘们家胡说啥哩?!”李桂花还要接着往下说,却被王致富给打断了。李桂花见王致富真急了,这才不敢往下说。

    永梁微微一笑,也不往下问,他知道,即使有黑幕,李桂花也不会知道得太详细,顶多就是臆测。

    “王主任,在你们村南建电解铜厂,你们村欢迎吗?”永梁问道。

    “村民一开始是反对的,担心污染,后来崔大忠说没啥污染,就是灰尘大点,噪音大点,其它的没啥,还说厂里已经承诺,村里的青壮以后可以去厂里上班。他一表态支持,大家都没话说了。”王致富说道。

    “哼!他敢怎是赞成!征地款他要没贪污,我俩眼扣一对!还有,人家厂里答应让他打二百多眼井,他吃得饱饱的,怎么会反对?”李桂花不顾王致富的一再暗示加瞪眼,不管不顾地把这些秘密说了出来。

    “厂里打二百多眼井?做什么用?”永梁问道。

    “当然是用水。据说一眼井深好几百米呢,崔大忠的儿子崔俊波成立了一个打井公司,专门给他厂里打井。”王致富说道。

    李桂花一提到打井,永梁立即想起前世听到的一种传言,说废液污染严重的企业,根本不把废液排放到尾矿库或者污水处理厂,因为要上大型污水处理设备,成本太大。为了降低成本,他们就把废水废液排放到井里去!

    永梁不想把人想得那样坏,为了自己的利益,宁肯牺牲大多数人的身体健康或者生命,但资本的性质是血淋淋的,马克思那段关于资本的著名论述,永梁是信服的——资本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会铤而走险;如果有百分之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人间的一切法律;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下任何罪行,甚至冒着被绞死的危险,当然,也就不介意绞死别人了。

    所以说,诚发铜业如果把废水废液通过深井直接排到地下,从资本的性质来看,是极有可能的,当然,它既然可以践踏人间的一切法律,就绝对超出了道德衡量的范围。




第一百零一章 走访大崔(二)

    废水、废液、废气,加上村西的尾矿库,永梁估计,不久之后,村民就会拿着那些少得可怜的征地补偿款去城里买房,没钱搬迁的,只好在粉尘满天、气味呛鼻的恶劣环境里生活,看着庄稼死去的同时,自己的身体健康也会一天不如一天,久而久之,这个名叫大崔的村子将不复存在。

    可怜朴实的农民兄弟,因为信息的不对称,没有意识到这个厂子对村子的危害会有如此之大,盲目地听信某些宣传,他们的反应是如此的迟钝,即使有抗争,也是零散的,不成组织的。等到事实既成,以个人的力量去碰撞强大的利益集团,结果可想而知。

    崔大忠作为村里的带头人,显然已经被厂家收买了,征地款、打井公司,厂家给他的利益已经足以让他出卖自己的乡亲,出卖自己的灵魂。——当然,这只是永梁的臆测,但凭直觉,永梁觉得他的臆测肯定无限地接近事实。

    永梁没有把自己心里想像的大崔村的可怕前景图讲出来,他怕一旦讲出来,会引起村民的强烈反应,自己没有做好准备之前,不能贸然行事。

    “崔大忠家族很大吗?”永梁问道。

    “他兄弟三个,儿子侄子有五个,号称‘七狼八虎’,村里没人敢惹。”说这话的还是李桂花。

    “大崔共有崔王两姓,崔是大姓,我们姓王的只有三分之一不到。让我当主任,也是为了安抚王姓人。否则,主任一职,肯定也是姓崔的。”王致富见妻子已经把话说得很直白,言语中的不满显露无遗,自己也就不再顾忌什么了。

    “致富同志,你是村主任,不应该怨天尤人,更不应该消极等待什么,恰恰相反,我看你应该积极地参与到村里的事务中去,这样更容易发现问题,以便于更好地为村民有服务。你说是不是这个理?”王永梁不好明确说什么,但暗示他一下还是可以的,就看王致富是否有悟性了。

    王致富作为大崔村王姓带头人,自然不是笨的,他听永梁的话中没有提配合崔大忠,却让自己去“发现问题”,心里一动,看向永梁,发现永梁两眼炯炯有神,似乎在暗示自己什么,他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王镇长,如果发现什么问题,我可不可以直接跟你汇报?说心里话,镇上的其他领导,我真信不过。”王致富是直肠子,想到什么说什么。

    “这是我的电话号码,如果有什么事,可以打电话给我,当然,直接去我办公室找我更好。”永梁拿过公文包,从包里拿出纸笔,写下一串数字,交给王致富。

    王永梁对王致富根本谈不上了解,只是随意下了一步闲棋,至于王致富这颗棋子能不能发挥作用,就看他的能力和悟性了。

    ……

    永梁回到镇政府,让许小奎把闫光银找来,待闫光银匆匆赶来,永梁问他:“闫镇长,你那里有没有诚发铜业的基本资料和环评报告?”

    “基本资料有,但环评报告在王镇长手里。”闫光银道。

    “那好,你把基本资料给我拿来,另外通知王镇长带诚发铜业的环评报告到我这里来一下。”

    “好。”

    闫光银说完就出去了。

    不一会儿,闫光银和王学勤连袂来到永梁的办公室。两人把手里的资料递给王永梁,永梁接过来,拿出一盒茶叶和两包中华烟:“喝茶你们自个下,烟一人一包。我先看看这些资料,你俩等一会儿。”

    “好唻,镇长的好茶好烟当然得喝,当然得抽。”王学勤笑着过来拿了茶和烟,扔给闫光银一包,自己则把手里的烟打开,分给闫光银一包,然后拿水杯沏茶。

    永梁先看了诚发铜业的基本资料,资料显示:法人代表贾诚,南方某省人,注册资金三亿元,另外还有三名股东,李艺琳、初梅、徐浩,这三名股东却是本地人。四人的出资额分别为二亿三千五百万元、一千万元、五百万元、五千万元。

    永梁拿过诚发铜业的环评报告。这份环评报告大约有一百多页,永梁根据目录直接找到废气、废水、废液和废渣处理方法,这是他需要了解的重点。

    电解铜需要消耗大量的电,所以自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