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鉴了,就看南寺公社的领导有没有魄力把这二个厂往外承包了,要是搞承包责任制,自己就有机会争取了。
这时,就听有人敲门,王永梁说了声“请进”,见赵兰进来说:“永梁,王书记来了,还有公社里一个干部。”
“快请。”
赵兰出门招呼一声,就见王祥帮陪着一个年纪约在三十多岁的年轻人走了进来。
“哟,帮叔,哪股风把你给吹来了?”王永梁笑道。
“哈哈,是改革的春风把我给吹来的。”王祥帮笑着回道,言中似有暗示之意。
“永梁,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公社乡镇企业办的付主任。”
“付主任,你好!”永梁赶紧过来握手。
“本人付强,姓付,但却是正主任。”付主任幽默地说道。
“付主任,要是你的副手姓郑,那可就热闹了!”永梁笑着回道。
“那我就下个规定,职务必须叫全称,我叫付正主任,他么,就叫郑副主任。”付强还是秉承幽默的语言风格。
三人哈哈大笑。
落座后,永梁跟赵兰说:“给帮叔和付主任每人沏一杯大红袍”。
赵兰答应一声,拿出大红袍沏上。这个茶他是在王吉安那里顺的。
“这个茶只是听说过,真没喝过哩。”王祥帮说着,端起杯子喝了一口,随后评价说:“名气挺大,不怎么好喝,跟红薯叶子一个味。”
“老王,你真是外行了,这是极品大红袍,我在都城上大学时,在我同学那里喝过一回,我那同学他老爸可是部级干部啊。还红薯叶子味,你这是牛嚼牡丹啊。”付强看来跟王祥帮很熟,随意地调侃道。
“这是我在一个长辈那里顺来的,付主任要是喜欢,走的时候给你包上一两,我这也不多,别嫌少啊。至于帮叔,兰姐,给他拿二斤茉莉花茶。”永梁吩咐道。
“那敢情好,过年我不用买茶了。”王祥帮满意地说。
付强和王永梁哈哈大笑,付强指着王祥帮说:“你真是不知好歹,你知道我这一两能顶你那茉莉花茶多少吗?”
“多少?”
“十斤也不止啊。”
“是吗?这茶这么贵?那我也不换,咱喝不了那个,还是茉莉花喝着带劲,香!”王祥帮就这点好,容易知足,不要虚名,只要实惠。
“付主任,在都城上的什么大学啊?”王永梁问。
“不是什么好大学,农业工程大学,农业机械设计制造专业。”付强答道。
“付主任谦虚了,你可是咱们国家恢复高考后第一批大学生,才学肯定是很高的。”王永梁知道,现在国家正推行干部“四化”,即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付强正赶上好时候,只要不在未来几年的大争论中站错队,他很可能会大幅度得到提拔,毕竟这个时候,大学生还是凤毛麟角。心想,如果这个人值得结交,不妨指点他几句。
“过奖了,你年方弱冠,就创下如此大的基业,而且紧跟国家政策,足以说明眼光不凡,这才是大才啊!”付强恭维了永梁几句。
“不知今天到厂里来有何指教啊?”
“谈不上指教,就是来找你聊聊天。”付强神情淡然,一点也不表露真实来意,王永梁倒是真来了几分兴致。
第55章 王永水失踪
王永梁才不信付强只是来聊天的,这就过年了,都忙得不得了,公事私事一大堆,谁有闲工夫聊天啊。肯定有他的目的,但他不说明来意,永梁也不会主动去问。所以只是低头喝茶,偶尔和王祥帮说一些村里的家长里短。
付强见永梁气度沉稳,心里也是暗服,觉得他一点不毛躁,是个干大事的料,想到此,他也就不再试探,主动挑起了话题。
“永梁,你对目前农村的形势怎么看?”付强想看看永梁的眼光怎么样,先开口问道。
“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业、农村、农民都将爆发前所未有的积极性,呈现蓬勃向上的活力,这是可以肯定的。我刚在报纸上看到,说全国的粮棉产量比去年增长5%。要我看,可能远远高于这个数字。将来种子改良、农业机械化程度提高,更会大大提高农业产量,不出几年,农民就会完全解决温饱问题。”永梁答道。
“看来,你对农村的未来是完全看好的?”付强又问道。
“也不尽然。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生产力,同时也会造成生产力过剩,将来会有大量的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如何安排这些人,却是政府的一大难题。”
“哦?”付强显然没有想过这处问题。“会有大量劳动力解放?现在可是劳动力不够用啊?”
“是啊,现在是部分存在这个问题,但家中劳动力多的就不存在。用不几年,农民就会开始自己养牛、养驴,再以后就会自己购买小型拖拉机,这些都会取代传统的耕作方式,就会解放大量劳动力。”
“这个时期会有多长?”
“不出五年。如果时间再长一点,到九十年代,估计会出现家家都有农业机械的局面。”
“会吗?”
“肯定会,我对此非常有信心。”
“那你觉得,这些闲置的劳动力会流向何方?”付强被永梁的思路带动了。
“劳动密集型产业。具体地说,就是城市或经济发达的地区。”
“那要留住这些人,政府应该怎么办?”
“目前,国家对私有制还是打压的态度,最起码是不支持。所以,大力发展乡村企业,是目前唯一的出路。以咱们南寺公社来说,如果乡村企业发展得好,就会留住这些外流人员,再乐观一点,也会吸引外地人员进入,那样的话,咱们南寺就会真正实现经济腾飞。”
“可是,咱公社的乡村企业,除了你这里红红火火,基本都是亏损。”付强陈述了一个事实。
“人浮于事,体制僵化,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差一个样,这样的情况下要是能挣钱,那才是怪事哩。”
“你有什么好的办法吗?”付强问道。
“哈哈,付正主任,你不是已经有办法了吗?这个问题不用问我吧?”永梁见他还在装傻,就开了一句玩笑。
“哈哈,你真是聪明。是的,我也想对镇办企业进行改革,实行承包责任制,改变如今僵化的体制,这不,想听听你的意见。”付强见永梁捅破了他的心思,也就不再装傻。
“这个思路完全正确,不改,只有死。”
“那要是让你来承包食品厂,你会怎么做?”
“不瞒你说,我还真研究了咱公社的这二家企业。如果承包给我,当然我有自己一套管理方法和思路,这就不细说了,但有一条我可以给出答案,当年实现盈利,三年以内利润实现一百万元。”王永梁给付强一个美好的画面,把付强激动得目光炯炯,他想,如果镇办企业在自己手里实现扭亏为盈,别说一百万元,就是二十万元,那也是一个大大的政绩啊。
“我相信你有这个能力,要不今天我也不会来这里找你。大过年的,哪有闲工夫聊天啊,是不?”付强倒是非常沉稳,不慌不忙地说道。
“永梁,如果你来承包,有什么条件?”
“我的要价可高,你不一定给得起哟。”永梁笑道。
“说说看,我当然做不了主,但可以给党委提建议嘛。”付强说道。
“好,那我说说我的条件。”永梁喝了一口茶,理了理思路。
“第一,原有的管理层中属于公社的人一个不留,我可不想干事时还有个婆婆在一旁指手划脚。厂里我说了算,人事、工资、计划、生产的权利全部下放给我。公社可以定期或不定期派员对国有资产进行监督。”
“第二,分配形式是利润分成,分成比例不能低于80%。”
目前承包责任制的分配形式主要有二种,一种是工资总额与贡献量挂钩,一种是利润分成,也就是参照企业三年来的经营情况,如果三年来一直盈利,那么按最后一年的利润加三年平均增长率,作为下一年度的承包额,超出部分分成。如果企业一直亏损,出包方和承包方协商一个利润额,超出部分分成。
如果是第一种形式,纯粹是为了高工资,王永梁是不会感兴趣的,如果是第二种形式,则看分成比例高低,如果很低,他也不会感兴趣。
“第三,如果我对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公社必须提供相应的资金,可以贷款,由厂里负责贷款利息;如果公社不能提供资金,我可以自筹资金,但这部分资金应该参与分成。”
“第四,合同最低一定三年,三年以内不能改变。”
永梁说完,喝了一口茶,补充说道:“目前,我就想到这些。好多事还得调查研究以后才能拿出意见。不过,就这些,说句得罪的话,付主任,你也够作难的吧?”
“永梁,说实在的,现在公社党委里面确实存在不同的声音,思想老化,认为国有资产,就是烂了,也不能承包出去。这是什么道理啊?不过,张书记还是很支持的,他对你很有信心,这次来,就是他让我来的。我回去后立即给他汇报,看能不能在党委会上通过。”
“好吧。付主任,你也别有压力。说实在话,你今天不来找我,可能我自己就要上一个食品厂了,规模小一点不要紧,等政策宽松了,再慢慢上规模。所以,成不成的对于我来说无所谓。”永梁说道。好多事你越是在乎,越难办,你越是无所谓,反而更好办,这个道理他自是很懂。
“对,我们村里现在也有钱,你们要是不包给永梁,我们村就上一个,村办企业上头还是支持的。”王祥帮适时地插话了,这话还真不是纯粹想给永梁增加谈判砝码,如果永梁承包镇办食品厂失败,他还真有心办个食品厂,刚才永梁描绘的前景他确实心动不已。
“好。大过年的都挺忙,我就回去了。”付强站起来,跟永梁握手。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永梁,我有一个请求,不知道行不行?”
“你说。”
“我想把你刚才说的话整理成一篇文章,就是关于三农问题的看法、预判和解决方法,我想往报纸上投投稿,可以吗?”付强说道。
还别说,付强这一番话说出来,永梁对他真是刮目相看了。这个人有政治眼光,也有魄力,看来前途不可限量啊。
“当然可以。不过,现在政治气候有点敏感,如果你不介意的话,写好以后我先拜读一下如何?”王永梁也是怕他文章中出现过于敏感激进的字眼词句,寄出前自己把把关还是有必要的。
“那是自然,还得你给把把关嘛。”付强说完就告辞走了,临走时赵兰给他包了一小包大红袍,给王祥帮拿了二斤茉莉花茶。
他们走后,王永梁还在消化刚才的事情,想着下一步如何操作,忽然办公室的门被猛地推开,永梁一愣,敢用这样的开门方式,在厂里还真没有几个人。抬眼一看,只见赵春花一脸惶急地走了进来。
“永梁,不好了,王永水失踪了!”
“什么?怎么回事?”王永梁一下子站了起来。
“你看,秋月给我发的电报。”赵春花说着,递给永梁一份电报。
永梁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