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燕儿九岁了,已懂生死,知道她的父亲再也回不来了,此时见娘又哭了,她也跟着哭了起来。
永梁知道赵春花现在需要的是一个肩膀,好好地哭一哭,诉说诉说,并不十分需要言语安慰,于是轻轻地拍着赵春花的肩膀,并没说话。果然,哭了一阵,她情绪安静下来,擦了一把眼泪,又给燕儿把眼泪擦干,让永梁坐下。
“永梁,这两天我一直在想,女人啊,没了男人,这个家就算散了,以后我也不要那么强了,一个女人有什么好强的。有燕儿陪着,我也不想再嫁。再说有你给我的股份,足够我把燕儿养大。这么着,暂时我还在厂里干着,等你去高平念高中,我就跟你去,给你做做饭,洗洗衣服,等你和彩云结了婚,有了孩子,我帮你带。我就一个愿望,把燕儿培养成材。行吗?”赵春花说道。
“行,姐,燕儿的事你交给我就是了,等她大了,就让她考大学,考不上也没关系,咱拿钱让她去外国上,怎么也能把她培养成材。你以后就好好生活,怎么快乐怎么来,怎么漂亮怎么来!你现在还年轻,不要考虑独身的事,再嫁又不丢人。至于看孩子,那更没问题了,我会生好多孩子,可够你累的了!”永梁笑着说。
“行,有本事你就生,生多少我也给你带。你别撂下姐,姐就你一个依靠了。”
“行,别说了。姐,眼看快过年了,你家里什么也没有,我让萍儿给你送点年货。”王永梁道。按风俗,有丧事的一家,过年的时候不能去别人家串门,自己家也大门紧闭,谢绝访客。
“好吧。你事情那么多,不要管我们了,我过两天就没事了。”赵春花说道。
。。。。。。
永梁从赵春花家出来,回家嘱咐娘想着给赵春花送点年货吃食,就又回到食品厂。
刚走到食品厂大门口,就见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头,手里提着一个大提包,在厂门口徘徊,还不时地向厂子里张望。
王永梁停下车,问道:“大爷,你有什么事吗?”
老头见是一个开车的年轻人和自己搭话,忙说到:“是有点事,想求厂长帮忙,但又怕人家不帮,这不是犹豫哩吗?”
“那你跟我进来吧,我领你去见厂长。”永梁说完,跟门卫室的老爷爷王传道说了一声,开车进了厂。
永梁进了办公室,就见赵兰手托香腮在发呆,永梁进来也没什么反应。
永梁在她眼前晃晃手,问道:“怎么了?想家了?”
“别闹,人家在想厂里的事。”赵兰白了永梁一眼,继续说道:“你不是前几天刚给家里又打了二千块钱?我爹也能生活处理了,还有什么可挂念的?”
“厂里的事过了年再想,我刚从家出来,娘可说了,年三十中午饭可全指望你了,你可别想偷懒。”
“当然是我的事了。要不,萍儿那个小馋猫还不得找到厂里来?”赵兰心中一片温馨。
“有个老头说找厂长有事,又怕不帮忙,在厂门口犹豫好久,我让他进来了。你看着处理一下,能帮就帮吧。”永梁说完,坐到沙发上喝功夫茶。
不一会儿,那个老头迟迟疑疑地走进了办公室,见赵兰坐在办公室桌后面,知道这是厂长,连忙上前说道:“你是厂长吧?”
“我是厂长,老人家,有事吗?”赵兰忙站起来,把老人让到永梁对面的沙发上,然后又倒了一杯水,放到他面前。
“厂长,麻烦你看看这个。”老人把手里的提包递给赵兰。
赵兰打开提包一看,愣住了,原来里面全是荣誉证书和奖状!赵兰翻了翻,《伤残军人证书》、《五好社员奖状》、《优秀党员证书》、《学习著作先进分子》、《大炼钢铁积极分子》等等,几乎每个重大的历史事件中,他都有荣誉证书,看来这是一个紧跟党走的老模范、老党员,不知道他拿这些出来是什么意思?
“张大爷,你这是什么意思啊?”赵兰疑惑地问。老人叫张大河。
“厂长,我拿这些来就是想证明我不是坏人,我一直听党的话,一直跟党走,可刚刚改革开放几年啊,人心怎么就变了呢?我生活很困难,想起人家说厂长是个品德高尚的人,我就来看看,能不能给我一份工作?”。张大河虽然有求于人,但他并没有看低自己的意思,目光非常坚定。
“怎么人心就变了?为什么生活困难?家里没地吗?”赵兰问道。
“唉,一言难尽啊,全是我教育孩子之过,真叫人难以启齿。”张大河一脸羞惭地说起了自己的事情。
原来,张大河是南寺村人,四七年大参军时参加了解放军,随后在淮海战役中被打残了左臂,无奈只好复员回家,那时候人们都有英雄情结,他虽然左臂伤残,但不缺乏爱慕者,在组织介绍下,他娶了妻子,妻子给他生了一个儿子后不久就因病去世。他生性倔强,并不服输,一个人带着儿子艰难过活,儿子长大成人,他东拼西凑盖了四间新屋,给儿子娶了媳妇,不想这个媳妇进门以后,开始还好,这几年开始逐渐嫌弃他,常骂他老残废、不中用,儿子是个老实的,也不敢替父亲撑腰子,张大河好强一辈子,不愿意让媳妇骂骂咧咧,愤而离家,出了门才想起并没有去处。听人说了王永梁助老扶困的事迹,这才起了到食品厂找份工作的心思。
听完张大河的话,赵兰看向永梁,永梁见她没了主意,就开口对张大河说:“张大爷,你先在厂里住下,管吃管住,等你儿子儿媳把你接回去,厂里每月给你发10块钱,虽然不多,但一般生活问题也能解决了,你看怎么样?”
“那敢情好!不过,我儿子能接我回去?”张大河不信。
“放心吧,我有办法。”永梁说道。
第71章 姑嫂斗法
赵兰叫来范芝,让她给张大河安排住处和吃饭事宜,张大河千恩万谢地跟范芝走了。
见张大河出去了,永梁叫来姜秀莲,核实张大河的事。
姜秀莲今天一早就来报了到,正在收拾办公室,见永梁相召,不知什么事,连忙过来,问道:“永梁,你找我有事?”
赵兰把张大河的事说一遍。姜秀莲一蹙眉,说道:“张大河说的倒是真的,他儿子老实,媳妇太泼辣,确实不大像话。不过,咱这虽然是在做好事,但也不能成为惯例,要不,是个困难户都来咱厂里要求扶助,怎么办?咱又不是民政局。”
姜秀莲能想到此节,也算难能可贵,关键是她肯站在厂子利益的角度考虑问题,看来,大队书记的闺女也不简单啊。
赵兰点点头,微微一笑:“你放心,咱们这位是眼里容不得沙子的,他能吃这个亏?”
“你想怎么办?”姜秀莲问道。
“我这就给姜书记打电话,张大河食品厂养了,他的房子和地就不归他了,厂子要收回,希望南寺大队配合。”永梁说道。
赵兰和姜秀莲略一思忖,眼前一亮,是啊,这办法太绝了!张大河的儿子儿媳肯定不愿意把房子和地让出来,那么就只有把张大河接回去,况且王永梁还许他每月10块钱生活费,一家人生活全解决了。王永梁每月损失10块钱,却得了一个好名声,而且还一劳永逸,也不用担心有人再依此办理,因为张大河儿子儿媳的名声可就臭了。
两人想透前后,对王永梁由衷地佩服。
王永梁拿起电话要通了姜庆岱:“庆岱叔,你们村有个张大河,是个老党员、老模范,是吧?”
“是啊,永梁,怎么了?”姜庆岱在电话里问道。
“他刚才来我办公室了,拿了一大堆奖状、证书,然后说他儿子儿媳不孝顺,把他赶出来了,他无处可去,想到我的厂子来上班。”永梁说道。
“永梁,这事我真不知道。我这就去把他叫回来。”姜庆岱说道。他以为永梁不好处理这事呢。
“庆岱叔,不用。这是个老党员,老模范,如果落到没人管的境地,对你这个大队书记的面上也不好看啊。我看这样,这个人我们厂子里养了,但他的房子和地,也得归厂子所有,所以,请你派人通知他儿子儿媳,搬家腾房。”
“好的,永梁,我明白了。”永梁一说完,姜庆岱就明白了永梁的用意,心说,这小子真聪明啊。
后续事情的发展的确如王永梁所料,姜庆岱对永梁交待的事那是积极的狠,让大队民兵把张大河的儿子儿媳叫到大队部,扇了一巴掌,骂了一顿,把男的绑到大队部外的大树上示众,让女的回去立即搬家腾房,否则就送交派出所。
有人可能要问,大队书记有什么权力打人绑人?还有人权吗?你还别说,那时候大队书记的权力就这么大,真就可以这么干,这还真不是作者杜撰。
话说张大河的儿媳百般无计,只好到食品厂找到公公下跪,承认错误,恳求原谅,并表态以后会好好孝顺,再也不敢有不孝之举了。张大河心软了,恳求永梁、姜庆岱放过他儿子儿媳,王永梁和姜庆岱又训了他儿子儿媳一顿,也就允了。从此后,张大河的儿子儿媳果然痛改前非,对他非常孝顺,也成就一段佳话。当然这是后话。
永梁处理完张大河事件,就给自己放了假。
回家拉上王永萍,到闫庄叫上闫彩云,三人开车去了水北,在水北最大的百货大楼人民商场,给二个大小美女买了不少衣服、吃食,把两个爱臭美的小妮子高兴地直跳。闫彩云心细,给永梁挑了不少衣服,同时给王祥科、齐光荣也各买了一件,当然,掏钱的还是王永梁。见彩云懂事,王永梁心里也是美滋滋的。
永梁开车到了闫庄村头,天已经快黑了,彩云坐在副驾驶,往后一看,王永萍已经睡着了,忙叫永梁停车。永梁不知她是什么意思,连忙停车,彩云目光灼灼,说:“萍儿睡着了。”永梁瞬间明白她的意思,随即把她搂过亲起嘴来。两人正在情浓,就听萍儿叫道:“你们有完没完啊?不害羞!守着人呢?”
这一下,把两人羞坏了,王永梁还好点,闫彩云羞得捂着脸趴在膝上,一动不动。
王永梁知道自己这个妹妹聪明,此时发难,肯定又要敲诈。
“王永萍,你故意捣乱是吧?”
“王永梁同志,我只是假装睡着,谁知道你们这么不害羞啊?也不侦察侦察敌情,太急了吧?”
“少废话,什么条件?”
“二百!”
“不行,我今天给你买了这么多衣服呢?”
“一百!”
“不行,太多!”
“八十!不要再讲价了啊。”
“成交!”没办法,王永梁只好订了城下之盟,正要掏钱交保密费。
这时闫彩云才反应过来,一把摁住永梁掏钱的手:“不行,凭什么啊?”
“你要不给,我就告诉咱爹咱娘。”
“你爱告诉就告诉,嘁,这有什么啊?我和王永梁同志是恋爱关系,光明正大,你爱出去说就出去说,实在不过瘾,你弄个大喇叭去喊也没关系。这有什么好丢人的?”闫彩云无所谓地道。
“也是啊,这有什么啊?差点上了鬼子的当。”王永梁说着就把钱往口袋里装。
“王永梁同志,这媳妇还没进门,就这么听话?”萍儿一见敲诈不成,转而挑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