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我为书狂-第1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凡,以后你在这里要认真读书,明天爸妈就回去了。”
  黄远拍了拍黄一凡的肩膀,说道。
  “嗯,好,爸妈,你们放心,我一定认真读书,绝对不给您老丢脸。”
  “混小子,丢什么脸,老爹能有你这样的好儿子走到哪都开心。不过,不要骄傲。”
  “是,爸,您说的都对。”
  “哈哈,小凡,你这是人越大越是油嘴滑舌起来,小时候还天天顶嘴呢。”
  母亲李淑华却是边上打趣地笑道。
  “哪能呀,妈,以前不是怕您闷嘛,跟你多说说话。”
  “好,好,好,你长大了,妈很多大道理也不懂,你自己要好好照顾自己。”
  “好。”
  “乖儿子。”
  一边说,一边笑,一行三人高兴的返回酒店。
  “对了,爸妈,下午你们还想去哪里?”
  回到酒店,黄一凡问起了父亲。
  “不去了,燕京各个地方都去了,我和你爸也累了,想休息一下。”
  李淑华摇摇头,表示哪里也不去,就到酒店休息,明天就回家。
  “哦,对了,听说那个大型话剧窦娥冤要来燕京表演了,下午好像就在燕京大剧院。”
  这时,黄远突然说道。
  “爸,你也观注这个呀。”
  “可不是,这几天新闻里天天都在说,说是好多人都说这个话剧好看。当年年轻的时候,你妈就特喜欢看话剧。不过,我们铁石口地方太小,连电影院都没有,更不用说话剧了。”
  “哎哎哎,小凡,别听你爸乱扯,哪是我喜欢看,分明是你爸喜欢看。当时呀,铁石口没有话剧,还骗你妈我去赣市看呢。我说,你羞不羞呀,怎么扯到我身上。”
  “哈哈哈,哈哈哈。”
  黄远也是哈哈大笑。
  看着爸妈这么开心,黄一凡也是乐了,“行,那就这样,下午我们不逛了。这里离燕京大剧院也不远,一会我们就去看窦娥冤。”
  “那敢情好。”
  黄远第一个赞同。
  不过,点头之后,黄远却是摇摇头,“算了,算了,还是不去看了。”
  “爸,怎么了,怎么不去看了?”
  “听新闻上说,这个窦娥冤很火,前几天魔都那里买票,都排了几百米的队。有的人排了十几个小时,也没买到。这会儿才来燕京,估计又是火爆的不得了。我们现在才想去看,估计什么票也买不到了。”
  “唉,你这老头子也不早说。”
  李淑华瞪了黄远一眼。
  “我就说嘛,你妈喜欢看话剧吧。不过,我早说也没用呀。之前这个窦娥冤是在魔都表演,谁知道他们会来燕京。早知道他们会来燕京,我们提前买好票了。”
  “反正就怪你。”
  “爸妈,既然你们爱看,走,我们现在就去。”
  看出爸妈是真心喜欢话剧,黄一凡打开门,直接就要带着父母直奔燕京大剧院。
  “哎哎,小凡,你干嘛,说了买不到票,你去也没用。”
  母亲李淑华一把拉过黄一凡说道。
  “妈,不会,既然你们想看,做儿子的不管用什么办法,我也给你们将票给买回来。走吧。”
  不由分说,拉着二老上了出租车,往燕京大剧院而去。
  “这排队的队伍,也太长了吧。”
  来到燕京大剧院,母亲李淑华被排队的队伍吓了一跳。
  “这真是里三层,外三层的,简直像过年一样。”
  “我说吧,小凡,这么多人,算了,我们不排了,买也买不到票。”
  看到这翻场景,李淑华只好催着黄一凡回去。
  “爸妈,放心,我打个电话。”
  拿出电话,黄一凡打给了窦娥冤导演陆睿恒。
  十几分钟之后,黄一凡拿到了三张票。
  看着儿子像变戏法一样的拿出了三张票,父母一下子傻了。
  “儿子,你说,你这是从哪里买的票?”
  进入燕京大剧院,父亲黄远有些惊讶,也有一些疑惑的问道。
  “爸,有些不好意思跟您说,其实,这窦娥冤的话剧剧本,是您儿子我写的。”
  黄远愣了愣,拿着票,看着上面编剧凡尘的名字。
  黄远知道,当年儿子用过这个笔名写过稿子。身体有一些颤抖,一把抱住了黄一凡。
  “好儿子,加油。”


第二百零九章 天下为公
  燕京大剧院是华国最大的剧院,也是亚洲最大的剧院,一次可容纳3600多人。
  不过,哪怕如此,因为窦娥冤太过于火爆,仍有很多的人没有买到票。
  对于此,黄一凡也没有办法。
  话剧以前从来就没有人看,突然一部剧火了,这就造成人扎堆的进来。
  而且,这也是受制于话剧不能与电影可以持续重复演出,基本上,一天能演三场已经算是拼了老命。造成这样的火爆局面,也正常了。
  带着父母,黄一凡找到了自己的坐位。
  此时,燕京剧院买到票的观众也陆续登场。
  刚坐下,这时,黄一凡边上突然坐过来一个身穿黑色西装的男子。
  这个人看起来普普通通,但却随时观察四周,估计是保镖之类吧。
  “唉,这个世界的人真怕死,连出门看个话剧都要带保镖。”
  心里滴沽了一句,随后不在观注这一边,静心看话剧。
  说实话,看话剧的效果完全没有看电影来得刺激。
  如果位置不好,太远的地方,你完全看不到话剧演员的脸部表情。
  不过,话剧有个好处,那就是真人表演,虽然没有电影清晰,但胜在真实。
  这也倒至,越是剧情到高潮的时候,越是能调动大家气氛。
  哪怕就是身为剧本编写者的黄一凡,当剧情到达高潮时,亦是情不自禁的一度紧张。
  这亦反应出了窦娥冤这一部戏的经典之处。
  当血溅白练,六月飞雪,赤地百里,三件事一一实现之后,众多观众都是惊得站了起来。
  惊天的掌声,尖叫声,此起彼伏。
  过了好一段时间,这才停下。
  就在黄一凡以为,这部戏到此结束之后,黄一凡却发现,后面居然还有。
  怎么回事?
  自己为了给他们写20分钟的话剧,可是精简了的,将窦娥父亲高中回来给窦娥平冤的剧情给省略了。因为黄一凡感觉窦娥父亲实在是一点都不出彩,用黄一凡写作的术语来说,那就是败笔。这丫的去科举考试因为没钱,居然将女儿卖给了蔡婆婆,然后十几年都不回来。直到后来高中了,才回起女儿了。可回来一看,尼玛,女儿都死了。这样的父亲,写不写都无所谓。
  可不想,黄一凡没写这样的剧情,这波戏居然接了一段。
  接下去的一段当然不是原版窦娥冤里父亲回来给女儿平冤,却是将父亲改为了皇帝。
  皇帝得知楚州赤地百里,亢旱三年,派人严查,结果这一查,就查到了窦娥被冤一事。
  后来派了钦差,这才给窦娥平冤。
  只是,看到这里,黄一凡却是眉头一皱。
  虽然这戏接的是没问题,甚至比原版的窦娥冤接的还要好。
  但这般接法,黄一凡总是感觉哪里有问题。
  只是想来想去,黄一凡也没感觉这问题出在哪里。
  “小兄弟,你觉得这戏如何?”
  正想着窦娥冤被续一事,这时,边上突然有一人换了一个坐位。
  原来一位看起来是保镖样子的人坐了过去,另一位老者却是坐到了黄一凡边上。
  因为剧院看戏灯光都关掉了,有些黑,黄一凡也没看清这人是谁,只能估计出是一位老者,但岁数应该不算很老。就是气场有些大,黄一凡眉头一皱,心里暗道,难道这一些有钱人气场就这么大。想来自己也是赚了个几千万,也算是有钱人了,怎么一点气场也没有。
  当然,这只是黄一凡的随意吐槽,对方问及,黄一凡却是脱口而出,“前面演的还是比较好的,就是后面皇帝出现了,感觉是败笔。”
  “哦,这怎么说?皇帝给窦娥平冤,窦娥也算是大仇得报,这有何不好?”
  “这个,我想想。”
  刚才黄一凡也在想这个问题,只是没有想明白。
  被这老者一问,黄一凡脑海飞速运转。
  终于,黄一凡想明白了。
  “表面上来看,皇帝给窦娥平冤,这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这也很符合广大民众的心愿。因为人民都希望看到那些贪官得到惩罚,正义得到伸张。只是,我觉得是败笔的原因,并不是皇帝给窦娥平冤不好,而是我认为,单单只靠皇帝给窦娥平冤,这远远不够。事实上,整个华国,不仅仅只有一个窦娥,还有千千万万个窦娥。可惜,皇帝只有一个……”
  “有见地。”
  老者想了想,最后点头,“说的确实是,古代皇帝只有一个,皇帝能平一个冤,平不了两个冤。那你认为,既然如此,那该怎么办?”
  “一个是靠制度,一个是靠德治。”
  制度,德治?
  老者一愣,想了想,又说道,“制度倒是好理解,确实,平冤不能靠皇帝一个人,必需建立一个完善的反贪制度。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与约束,这样才能让那些贪官,不敢贪,不能贪。”
  “老先生说的也很有见地,只是,这应该是国家考虑的事。而且,国家哪怕用尽所有努力,也只能做到不能贪,或者不敢贪。但,如何做到不想贪呢?”
  “不想贪?”
  老者又一愣。
  “人都有私念,‘不敢’与‘不能’切断了他们贪的来源,但私欲一起,不能与不敢都可能越界。所以,我们才更应该重视德治。”
  “小兄弟,我有些明白你说的意思了。就如秋水先生说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如果能提高大家的德行,自然,他们就不会想贪。”
  “是呀,也是这个理。人民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只患不公。如果能让所有人明白,人人生而平等,天下为公的思想,那么,大同社会也不远了。当然,要做到这一步,几乎不可能,也许需要一百年,甚至一千年。不过,如果能够多多提高所有民众的觉悟,德行,我想,不想贪的官将会越来越多,最后形成一种风气,天下大同也未必不可能实现。”
  这是前世儒家所提倡的天下为公的思想。
  “人人生而平等,天下为公。”
  老者反复念叨着这一句。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多谢。”
  “客气了,老先生,这只是我的一点浅见,而且,也太过理想化了。”
  “小兄弟不要妄自菲薄,对了,您在哪里工作?”
  “正来北上读书。”
  “读书?以您这翻见解,恐怕没几个老师能教你了吧。哈哈哈,好,今天与小兄弟聊得很投机,不过,还有些事,就与小兄弟聊到这。也许,我们还有机会见面。”
  “您忙。”
  说着,老者与刚才那位中年人换回了位置。过了几分钟,窦娥冤话剧也圆满结束。


第二百一十章 我倒是不骚,就是比较浪
  “人民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只患不公。”
  “人人生而平等,天下为公,是为大同。”
  离开燕京大剧院后,老者却是喃喃自语。
  “蒋平,这个年轻人的远见不一般呀。”
  “首长,这个年轻人刚才我们查了一下,他就是窦娥冤的作者。”
  “哦,窦娥冤的作者?”
  老者有些惊讶,随后却是点了点头,说了一声好字。
  只是,说完这一声好字,过了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