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缘。
在西湖古今诸多大小桥梁中,断桥的名气最大。最早记载“断桥残雪”的是唐朝的张祜,他的《题西湖市孤山寺》诗云:楼台耸碧岑,一径入湖心; 不雨山长润,无云水自阴。断桥荒藓涩,空院落花深; 犹忆西窗月,钟声在北林。
断桥始建年早于唐代,桥体历代维修,现为单孔石拱桥,拱形半圆,条石砌筑,拱顶石上有“段家桥”字样。桥面为坡面,沥青铺面。
题刻“断桥残雪”的御碑位于断桥东端北侧,原碑为清康熙三十八年康熙帝巡游西湖、品题“西湖十景”、御书“断桥残雪”景名后勒石而立。
云水光中水榭是白堤的始点,葛岭的入口,位于断桥侧畔。云落和柳熏在此远眺外湖漾漾水色,近赏里湖连天荷叶,令人思绪悠远深长。云水光中水榭临湖而筑,黛瓦朱栏,是湖畔著名水榭之一。
宋人曾写过一首词,专咏这里的景色:水月光中,烟霞影里,涌出楼台。室外萧笙,云间笑话,人在蓬莱。天香暗逐风回,近十里荷花盛开,买个扁舟,山南游遍,山北归来。
云水光中旁有一敞亭,名曰藻思天成。伫立桥头,放眼四望,远山近水,尽收眼底。欣赏西湖雪景,断桥独有情钟。
柳熏喜欢与云落在一起的浪漫,没有其他的女孩,只有她和他,倒也是情深意切的。柳熏并不笨,知道云落对她的强势总是有些不乐意的,不过柳熏不在意。云落翩然君子的,与柳熏边走边聊着,断桥的各种典故信手捏来。
断桥之名得于唐朝,宋代称宝佑桥,传说元代因桥头居住着一对以卖酒为生的段姓夫妇,又称为段家桥。那时,西湖白沙堤从孤山蜿蜒至此,只有一座小木桥与湖岸紧紧相连。日晒雨淋,桥板经常烂断,游人十分不便。
段姓夫妇心地善良,手脚勤快,男的在湖里捕鱼为生,女的在门口摆个酒摊,卖家酿寡酒。但因酒味不佳,顾客很少上门,生意清淡。一天黄昏之时,有一衣衫褴褛之白发老人远道而来且身无分文,并求留宿一晚。
段家夫妇见他年老可怜,热情地留他住下,还烧了一条刚从西湖里捕来的鲤鱼,打上一碗家酿寡酒款待老人。老人毫不客气,连饮三大碗便倒在床上,呼呼入睡。
第二天早晨白发老人临别时取出三粒红红的药丸道:“谢谢你们好心款待,我这里有酒药三颗,可帮得你们酿出好酒。”说罢,告别而去。
段家夫妇将老人的三颗酒药放在酿酒缸里,酿出来的酒,颜色猩红,甜醇无比,香气袭人。从此,天天顾客盈门,段家猩红酒名扬西湖市,生意一天比一天兴隆。后来段家夫妇拆了茅舍,盖起了酒楼。他们为了感谢白发老人,积蓄了一笔钱,准备好好答谢他。
三年后的冬天,西湖大雪,白发老人又来到段家酒楼。夫妇俩一见恩人来到,喜出望外,款留老人长住他家。然而老人第二天却要告别。临别之时,段家夫妇取出银两送给老人。
老人笑着推辞说:“谢谢你们夫妇—片好心,我这孤单老人,要这么多银钱何用?你们还是用在最要紧的地方吧”说罢,便踏雪向小桥走去。
段家夫妇站在门口相送,只见老人刚跨上小木桥,脚下一滑,桥板断啦,老人也跌进了湖里。夫妇俩急忙跑去相救,忽见白发老人立于湖面,如履平地,微笑着向他们挥挥手,漂然而去。段家夫妇这才知道,白发老人不是凡人。
想起老人临别说的话,使用那笔银钱在原来的小木桥处,造起了一座高高的青石拱桥,从此,游西湖的人再不怕路滑桥塌。乡亲父老怀念段家夫妇行善造桥的好事,便把这桥称为段家桥。
因桥上有门,门上有檐,下雪时中间一段的雪都在门檐上,桥上只有两头有雪,远远望去桥像断了一样,所以又称作断桥。早先,“西湖十景”每一景边上都有一个御碑亭,亭中御碑正面是康熙题的景点名,背面是乾隆为景点题的一首诗。
后来因种种变故,平湖秋月、断桥残雪、雷峰夕照、花港观鱼、柳浪闻莺、三潭印月、双峰插云等七块御碑不见踪影,目前只剩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南屏晚钟这三块御碑。
第四八五节 竹茶有印古时来
微风清扬,云落与柳熏漫游西湖,顺湖滨漫行,不过西泠桥而右转,在孤山公园大门前右侧,走进了掩映于绿树浓荫中的一座中西合璧的两层楼建筑:华国印学博物馆。
华国印学博物馆是由西泠印社筹建的第一座集文献收藏、文物展示、学术交流于一体的印学专业博物馆。浓郁的学术氛围和宜人的自然风光相融合,使之成为一座国家级的园林式博物馆。
云落看着这里,就想到了秦仁给的那块顶级玻璃种的蓝水翡翠制成的竹茶印,柳熏一心修行,对印章之学是不懂的,不过跟着云落,倒也有趣。
在重檐翘角,台楼环廊的正门西侧赫然矗立着一尊汉白玉龙钮巨印,边款为已故西泠印社社长的七个大字“华国印学博物馆”。有“天下第一印”之美誉,是印学博物馆的馆标。
博物馆后面依山势建回廊连接西泠印社孤山社址,与印社原有的人文景观融为一体,相得益彰,是国内独特的园林式博物馆之一。
柳熏当前拉着云落由正门步入大厅,迎面是一扇花岗岩浮雕玄关,上面镌刻着数枚细腻精致、典雅富丽的印章,浓缩了印学三千年的历史,这便是“历代玺印厅”。
一方方雕刻精美、古朴雄劲的印章,在蒙蒙的光线下,显得更加神秘和悠远。精品展示柜和展示橱窗却分外明亮,恰如众星烘托的“秦时明月”,使人置身于华国印学发展的时空长廊。
随着脚步的挪动,历史从远古的商殷时代开始流淌,那一件件弥足珍贵的实物,向人们娓娓诉说着印章伴随着文字的出现。从捺印纹样到作为凭信器物的演变过程,随着历史的变革,玺印在形制、印材、情趣及铸凿工艺等方面的不同而呈现出的迥异风貌。
云落细细看过,和柳熏步入二楼的“流派印章厅”,这里名家汇集,流派纷呈。明清时代。由于作者审美追求、书法修养、刀法技巧的各异,遂形成了风格不同的印学流派,并各有千秋、各领,印章艺术由此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同时,对古文字的研究和引用、印谱的集录编纂,逐渐成为一种具有丰富内涵和独立的艺术样式——篆刻,与此相适应的印史、印学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发展成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印学。
印章,它从“信物的凭证”和“权威的象征”。发展到篆刻艺术,历经三千七百多年漫长的演变过程,如今已发展到了繁盛时期,在方寸之间给人们带来了无穷的艺术享受。
所谓篆刻艺术,乃于金属、象牙、犀角、玉、石等质材之上雕刻以篆体文字之艺术。因以制作印章为主,又称印章艺术。作为国粹之一,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形成了一以贯之、厚重的悠久传统。
篆刻工艺的材料有水晶、玉、金属、兽角、象牙、竹、木、石料等。其中。使用最广泛的是石料。华国的篆刻艺术之所以丰富多彩、流派纷呈,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入印文字的形体美在起作用。
由于千百年来的演变和发展,华国文字的书体复杂多变,具有丰富的艺术性。从体式来看,分为真、草、隶、篆;从艺术来看,各种体式又有不同的书写风格。
正因为华国文字具有这些特点,才使得篆刻这门以文字书写形式为表现内容的传统艺术。有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入印文字的采用,一般以大篆、小篆和汉篆为主。宋元之后,用字范围渐有拓宽,隶书、楷书,甚至行楷等。有时也被引人印章。即以篆书入印而言,流派印章兴起之后,所取范围也日趋广泛。
诸如甲骨、兵器、石鼓、诏版、泉布、瓦当等实物上的文字,无一不在篆刻创作的文字取资之内。特别是明清之际,流派作家中的几位巨将,能成功地以自己独具风貌的篆书入印,使篆刻入印文字的借取空前广博,而这也正是形成印章各家各派的基因之一。
以真、草、隶、篆中的一种——篆书来说,就有好多门类。秦以前的统称大篆;秦统一后的文字,称小篆,汉代则出现了一种专用于摹印的书体称缪篆。属大篆范畴的,有金文、石鼓文、籀文;秦篆类的包括诏版、权量书体;汉篆则还有汉砖、碑额书体。
而且在篆书中,一个字往往出现多种写法,有的甚至多达百余种。但是不论篆书有多少类别和多少写法,归根结底却“万变不离其宗”。
篆刻艺术是书法和镌刻相结合的工艺美术,用印章特定形式表现的一门工艺美术。是将汉字书法的美,与章法表现的美、刀法展现的美及金石自然美为一体,以独立欣赏的表现性艺术,篆刻艺术从明清流派算起已有五百年的历史。
而明清流派篆刻是由古代印章发展而来的。古代印章以独特的风貌和实用艺术的表现性,为篆刻艺术奠定了深厚的基础。所以,篆刻艺术史可追溯到三千七百多年前的以青铜质为主的“周玺”时代。殷商时代,便盛行刻字艺术。
篆刻艺术,刻刀的刀法与书法艺术,毛笔的笔法一样,经历了一个由实用艺术转化为纯表现性艺术的历史过程。依据史料所知,古代印章中最早的是古玺,大多属于战国时期。
古玺分官、私两类,当时不分尊卑都称为玺。古玺是由专门工匠制作,或凿或铸,玺文精细,章法生动。
玺文分朱文和白文两种,其特征是:朱文玺边栏宽阔,白文玺有界格。内容有官职、姓名、吉语和肖形图案等。古玺的形状,大小不一,有长方形、方形、圆形和其他各种异形。
古玺是古代人们在交往时,做为权力和凭证的信物,反映了社会实用生活习俗和朴素的审美价值观。在殷墟曾发现三枚类似的实物,据此有人推断古玺的起源当在商代,但尚须进一步探讨。前三方只有图案记号,第四方为战国古陶文“甘司徒”。
到了秦代,皇帝的印称玺,一般人的则称印。秦印文字是秦书八体之一的摹印篆,与秦小篆相近,印文庄重秀丽。在方形的官印上加“口”字格和“田” 字格,在长方形印上加“日”字格,是秦印显著的特点。
秦印除官印、私印之外,还有以成语入印的,这种表现形式是后世闲章印的先导。汉代是玺印发展空前辉煌的时期,更明确约定除帝王印仍称玺外,其余都称印。在官印中有的称章或印章,私印中有的称信印或印信。
汉印无论从内容到形式比以前都更为丰富,以缪篆体入印,这种字体与汉代隶书的兴起有关系,结体简化,笔画平整方直。汉印中还有以鸟虫书入印的,装饰性很强,是古代的一种美术字体。汉印分铸、凿两种。西汉印章多为铸造,其中以新莽时期的印章制作最为精美。
东汉印章以凿印最有特色。因社会动荡,战乱不已,文武官员常调动,封拜频繁,印章来不及铸造,就在印坯上临时刻凿,印文不加修饰,便为急就章。汉代铸印庄重雄浑,凿印健拔奇肆,这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都对后世的篆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古代使用玺印时还出现一种封泥,又名泥封。封泥初发现时,曾被误认为印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