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比如有的欧洲国家有保护动物的条例,那么电影中就不能出现残杀动物的镜头。
正因为如此,林子轩不会随便找一家代理商,而是要找一家有实力和信誉的代理公司,否则代理商把电影版权卖出去却拖欠着不给钱,还要到国外来打官司,那就麻烦了。
意大利电影人马克穆勒给他们介绍了一家法国的电影代理公司,谈妥了电影欧洲和北美的版权代理销售事宜。
至于东南亚的版权,闻隽准备交给香江的电影公司运作。
这些代理商还有一个作用,那就是有能力左右电影节的奖项。
为了让他们代理的电影卖个好价钱,他们会通过各种关系让电影获奖,增加知名度。
那些大奖左右起来比较困难,需要投入的资源太多,得不偿失,但一些小奖项还是能操作一下的,每一届电影节都会设置附属单元,有各种可有可无的奖项。
所以说,无论是国内的电影节还是国外的电影节,都有各种猫腻存在。
和代理商签了合同之后,林子轩不用面对片商,轻松多了。
通过这件事,他意识到国内的电影公司必须要建立一套成熟的电影发行体系,这样才能让国产电影尽快的走向世界,也不会被外国的代理商从中牟利。
但现在,只能选择和代理商合作。
接下来的几天除了等待着颁奖,就是和各国和地区的电影人交流。
香江和宝岛也有影片参加电影节,能来威尼斯电影节的基本上都是文艺片。
这个电影节的传统正是聚焦各国的电影实验者,鼓励拍摄形式新颖、手法独特的影片。
林子轩看了几部文艺片,大多非常的沉闷,或许很艺术,可就是看的不舒畅。
这让他想到了国内的电影市场,第五代导演还在孜孜不倦的拍着文艺片,期望来到这种电影节上拿大奖。
可光靠文艺片没办法提振电影市场,商业片才更容易拉动票房,把观众吸引进电影院。
他拍《甲方乙方》就是想让国内的导演看看这类商业片能赚钱,效仿的导演多了,电影市场就会慢慢的好起来。
不过这只能带动小成本喜剧电影的流行,还是没办法彻底改变华国艺术片占主导的形势。
还有一个办法就是拍大投资的电影,也就是所谓的大片。
华宜广告的王钟军正在国内的报纸上普及好莱坞大片的常识,这对他来说很容易,只要把好莱坞电影杂志上的文章整合一下就好了。
他不仅不用花钱,还能拿到报社的稿费。
林子轩想的是拍一部大片,大投资、大明星、大导演和大场面,只要票房成功了,国内的电影公司就会觉得这是一条出路。
这就是榜样的力量。
华国的电影行业会迎来一个大片时代。
只是想拍这样的大片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资金,这不是一百万美金的问题,而是上千万美金的问题,以前林子轩没想到如何筹集资金,现在倒是有了一个办法,那就是找国外的电影公司预售海外的版权。
有了资金才能找大导演和大明星加盟,才能拍摄大片。
他心里已经有了一部电影,虽然筹备起来可能会很艰难,或许要用上几年的时间,不过一旦成功,就可能改变国内的电影市场。
姜闻这几天过的很放松,《阳光灿烂的日子》在电影节上广受好评,获奖的呼声很高。
这是他自从拍这部片子以来最为快活的时光,他就等着颁奖开始,然后载誉而归了。
酒店里,他和林子轩住在一个房间,他推门进来的时候看到林子轩正在写着什么。
“弄什么呢?新本子?”姜闻好奇道。
“武侠片,你没兴趣。”林子轩随口道。
“武侠啊?这可难说,要看故事有没有看头了,香江的那些武侠片可不行。”姜闻一边说着,一边走过去,看着林子轩面前的稿纸,“《卧虎藏龙》,这名字有点意思。”
第二百三十七章 武侠
林子轩刚刚写了一个大纲,包括故事背景和人物关系。
姜闻看了看就没有了兴趣,他感觉这只是一个传统的武侠故事。
他感兴趣的是那种有历史感的题材,尤其是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下人物所面临的艰难抉择。
空闲的时候,他和林子轩探讨过几个拍摄题材。
其中有个是讲一个叛徒的故事,那个叛徒叫做汪经纬,姜闻觉得这人的一生充满了矛盾,能挖掘出不少东西来。
林子轩劝他最好不要动这种念头,拍出来吃力不讨好,容易出问题。
他们这种学院派出身的人总想着拍敏感题材,搞个大新闻,展现自己的与众不同。
林子轩收起稿纸,放到行李箱内,《卧虎藏龙》这件事不急,要一步步的来。
在好莱坞,电影公司拍摄一部投资超过千万美元的大片都会经过充分的准备,前期的市场调查,为了避免风险向外部的融资,导演和演员的挑选等等。
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可能要筹备几年的时间。
对于《卧虎藏龙》来说,在林子轩的那个世界,这不光是一部电影那么简单,它的来源是五部互相有牵连的武侠小说。
包括《鹤惊昆仑》、《宝剑金钗》、《剑气珠光》、《卧虎藏龙》和《铁骑银瓶》。
这五部小说出自武侠小说家王度庐的笔下,讲述了几代人的恩怨纠葛,每部小说的故事情节互相联系,又各自独立。
其中人物最多,情节最复杂,展示社会风貌最为广阔生动的当属《卧虎藏龙》。
这个故事和电影不尽相同。
在小说里,玉娇龙身为九门提督之女,虽爱大盗罗小虎,但为维护父兄官誉却不得不嫁给丑翰林鲁君佩,玉、鲁大喜之日罗小虎闹婚,玉娇龙出走。
她倚仗盗来的青冥剑之利横行江湖,又因盗“九华秘籍”而受制于女贼耿六娘,为此遭李慕白、俞秀莲等侠义之士的围攻。
后来,她得知母死家败,借机巧施跳崖之计,遁迹后与罗小虎相见。
但又碍于封建门第观念,认为侯门之女终究不能委身盗匪,遂于一夜温存之后,仍然孤剑单骑,远走大漠。
可以说,《卧虎藏龙》这部小说的主角就是玉娇龙。
她是刁蛮任性、为所欲为的侯门之女,又是敢爱敢恨、豪情万丈的江湖女侠。
她既具争强好胜的叛逆性格,不服输不信邪,所以敢于盗剑,敢于向俞秀莲挑战,却又冲不破传统名教观念的束缚,不敢“败坏门风”,只能怀着一颗破碎之心黯然离开。
如果把五部小说联系起来看,就是一个牵扯到几代江湖儿女的侠义故事。
《鹤惊昆仑》讲的是李慕白的师傅江小鹤成长和复仇的故事。
《宝剑金钗》和《剑气珠光》讲的是侠士李慕白和侠女俞秀莲的爱情故事。
《铁骑银瓶》讲的是玉娇龙的儿子行走江湖的故事。
林子轩打算把这五部武侠小说写出来,这是为了培养观众基础。
一般来说,看过原著小说的读者更愿意到电影院看电影,如果这五部武侠小说能在国内受到欢迎,接下来才是改编成电影剧本。
等到小说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后,他寻找拍摄资金就会容易的多。
否则,他单单拿着《卧虎藏龙》的剧本,别人连听都没听过这个故事,不知道拍出来会怎么样,谁愿意冒着这么大风险投资啊。
就观众而言,没有原著小说也很难理解电影里的人物关系。
只不过,目前的武侠电影市场并不景气,尤其是传统武侠。
这也是姜闻没有兴趣的原因,武侠片已经被香江的电影人拍烂了,现在香江出众的武侠片很少,更别说是原创了,想要拍出新意来很难。
武侠电影在香江经历了几个阶段。
刚开始是单纯的武侠,讲的是武林中人的恩怨情仇,可以称之为传统武侠电影。
后来是现代武侠,从武侠变成了武打,以打斗为主,这种类型的武侠电影在美国很受欢迎,又叫做功夫片。
现在的香江武侠电影则倾向于脱离传统武侠的范畴,加入了家国情怀,把侠客和国家的兴衰命运联系到一起,有了一种新的发展。
虽然说每个华人心中都有一个侠客梦,但不得不说,香江的武侠电影进入了瓶颈。
《卧虎藏龙》这部电影属于人文武侠,或者说是文人心目中的武侠世界。
这个武侠世界不是快意恩仇,也不是家国情怀,而是侠者自身的困境,直指本心。
叛逆的玉娇龙在理想和现实之间难以抉择,传统的李慕白和俞秀莲为了道德,为了群体而活,挣扎在感情和道义之间。
如何看破,什么是本心,道德的困境和悲悯的情怀,这是电影传达出的一点信息。
王度庐以写悲情武侠著称,他生活在京城,行文中自然流露出一股京味儿,语言朴拙,或者说是粗糙,却有一种意境之美。
他不擅长写武打,小说中最绝顶的武技就是点穴。
他的书里没有过于离奇的情节,没有神秘技艺,甚至是各种帮派,看起来平平无奇。
小说中的人物也不是叱咤风云的江湖好汉,而是常常唉声叹气,困在自己的一方天地里。
林子轩清楚这样的武侠小说不会像香江那种快意恩仇的小说流行,受到青年人的追捧,但它更具有人文内涵,只要能看进去,就会让人感同身受。
写小说只是整个计划的开端,如何让小说火爆,如何改编电影,如何拉投资……
这是一次难得的历练,如果林子轩能完成这个计划,那么他在电影行业就站稳了脚跟,他会成为一名国际性的制片人。
这和拍摄《京城人在纽约》一样,都是他人生中的一次挑战。
威尼斯电影节接近尾声,林子轩和姜闻参加了颁奖仪式,欧洲的电影节颁奖都很简单,不像奥斯卡那么的花哨。
《阳光灿烂的日子》拿到了最佳男主角奖,姜闻代表夏宇上去领奖。
由于这部电影在威尼斯反响很热烈,他乐观的估计能拿到两到三个奖项。
他满心希望能再拿一个最佳导演或者金狮奖,就算是银狮奖和评委会大奖也好,可惜最后都没有,这让他有点泄气,感觉不太完美。
不过在回到酒店之后,姜闻就放下了,他一向是个拿得起放得下的人。
第二百三十八章 踏实
九月中旬,京城国际机场。
林子轩和姜闻刚出机场通道就见到几名记者围了上来,他停下脚步,落在后面。
这时候,姜闻才是主角。
《阳光灿烂的日子》虽然只拿了一个最佳男主角,却让夏宇成了威尼斯最年轻的影帝。
国内的媒体对于这种打破记录的东西尤为感兴趣,消息刚传到国内,就有记者到青岛采访了正在上学的夏宇。
夏宇对这个奖项比较懵懂,还不太明白威尼斯影帝对他的重要性。
想想看,葛尤跑了十年龙套才拿了一个戛纳影帝,他参演第一部电影就拿了威尼斯影帝。
华国男演员想在欧洲三大电影节上拿影帝非常的困难,这基本上是欧洲人的主场,但在这一年,出了两名影帝。
葛尤那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