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万分摊到全国的各大影院,每家影院实际上拿到的并不多。
这就是一部好莱坞大片票房分账的明细表,从中可以看出华影公司拿到了最大的份额。
当然,华影公司肩负着很多任务,比如对放映国产片亏损的院线进行补贴,对于国家重大电影题材提供基金补助,在农村组织各种义务的电影放映活动等等。
这些都需要资金,引进好莱坞大片就是一块肥肉,他们不可能放弃。
对于国有制片厂和华影公司之间的博弈,林子轩不会傻傻的参与其中,民营影视公司的个头太小,经不起折腾。
无论是得罪了哪一方,以后的日子都不会好过。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在这个圈子里讨生活就很难避开这些是是非非。
以前好梦公司不被人重视,现在《甲方乙方》票房大卖,林子轩在电影圈子里也算得上小有名气了,就有人来问他的意见。
想让他冲在最前面,抵制好莱坞大片。
“他们觉得我有那么傻么?”林子轩不忿道,“这明显是总局的意思,华影公司不过是执行上面的文件,里面牵涉的利益太多了,想让我当出头鸟,真不知道这帮人是怎么想的。”
在送走了一拨电影行业的前辈后,林子轩发着牢骚。
“可能是你太年轻了,他们就觉得你容易冲动。”慕姗姗笑着说道,“我听他们说的挺激烈的,好像没有活路一样,好莱坞大片对国产电影真有那么大的影响?”
慕姗姗毕竟不是电影圈子里的人,隔岸观火,看的不很清楚。
“对国有制片厂的影响挺大的,对民营影视公司说不定还有好处。”林子轩回答道。
国有制片厂体制陈旧、投入不足、技术落后、资金匮乏、产量滑坡,好莱坞大片对国有制片厂产生强烈冲击,如果不改革的话,恐怕只有破产倒闭了。
只是改革谈何容易,国企改革一向是个老大难的问题。
他们首先要做的是放下架子,引入社会上的资金,调整创作思路,拍摄一批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影片,这样才能具有竞争力。
对于民营影视公司来说,没有负担,可以灵活应对。
好莱坞大片刺激了国内的电影市场,让国内观众有了进电影院看电影的兴趣,观影人数逐渐增加,这就是培养了市场。
院线方面看到放映好莱坞大片有利可图,为了尽可能多的放映好莱坞大片,就会改造影院,甚至是兴建新的电影院。
再者说,看到了好莱坞大片,会给国内电影人带来触动,有借鉴的意义。
这都是给国产电影行业带来好处的方面,并非一味的只有坏处。
只要林子轩他们拍的电影有诚意,有看点,不粗制滥造,就能吸引观众,获得高票房。
“那你打算怎么办?”慕姗姗担心道。
这帮人来找林子轩有个目的,就是要联名上书给总局,以好莱坞大片对国产故事片上座率造成冲击为由,认为长此以往,会给民族电影带来灭顶之灾。
他们还攻击华影公司的总经理商人习气浓厚,只注重利益,不顾国产电影的未来。
甚至是影射总局的政策有问题,质疑国内电影改革的方向。
林子轩怎么可能跟着他们乱来,这可不是闹着玩的,没办法,只能是得罪这些人了。
“这是大势,阻挡不了。”林子轩摇头道。
这帮人或许是为了国产电影考虑,或许是为了各自利益考虑,但引进好莱坞大片不是他们想抵制就能抵制的,这是大势所趋。
华国正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作为一个开放的市场,很难拒绝其他国家的电影进入。
这是迟早的事情,在这种背景下,如果不能积极的面对,那国产电影就真的没希望了。
不管外界如何争论,好梦公司正在有条不紊的筹备着第二部电影。
这一次剧组的班底以艺术中心的人员为主,这批人曾经跟着林子轩到美国拍摄《京城人在纽约》,有在国外拍片的经验,不至于手忙脚乱。
同时,在关键的岗位他请了业内的知名人士,比如摄影师和道具师。
《不见不散》这么大的投资,更要精益求精,要确保公司制作的电影都是诚意之作,不糊弄观众,观众才会买账。
他们把拍摄地点选在了洛杉矶,相对于纽约,洛杉矶才是美国电影的中心。
纽约盛产艺术电影,洛杉矶制造商业电影,在洛杉矶拍电影无论是租赁器材,还是寻找外景地和群众演员,都相当的便利。
好莱坞大片进军国内,他们却要向着好莱坞进发。
第二百六十二章 同一部电影
四月二十日,好莱坞大片《真实的谎言》在京城上映。
林子轩和慕姗姗一起去看电影,放映厅内坐满了观众,以年轻人为主,大家都很兴奋。
说实话,二十元的票价对于国内的观众稍显贵了点,但抵挡不住好莱坞大片的吸引力。
这是一部标准的宣扬美国个人英雄主义的大片,展现了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的主题。
电影中出现了大量飞车追逐,激烈交火,甚至是飞机横扫大楼玻璃幕墙的惊险场面,即便是在好莱坞大片中,也属于顶级制作。
这给国内的观众带来了强烈的震撼,影院内不时传出惊呼声。
整部电影从头到尾都让观众处在一种兴奋的状态之中,并不是一味的打斗,还夹杂着美式的幽默,引人发笑。
看完电影,林子轩和慕姗姗走出影院,听到周围的人都在热烈的议论。
从故事的情节到惊险的场面,基本上是一面倒的好评。
看了《亡命天涯》,他们觉得这已经正宗的美国大片了,可今天看了《真实的谎言》才发现以前还是太天真了,这才是真正的大片。
“一亿美金啊,美国人可真舍得花钱,不过物有所值,看了这部片子再去看国内的电影就像是吃了一顿美味再去啃窝窝头一样。”慕姗姗评价道。
从观众的角度看,这是相当中肯的评价了。
一亿美金够林子轩拍摄100部《不见不散》了,但这部好莱坞大片反映的不光是资金的问题,还有拍摄手法和特效技术。
在以后这类高科技大片的制作中,特效将占据越来越重的比例。
国产电影在商业大片的制作中无论是拍摄理念还是技术上都远远落后于好莱坞。
第二天的报纸上对《真实的谎言》这部电影的评价呈现两极化的趋势。
一帮人痛批,另一帮人盛赞,好像他们看的不是同一部电影一样。
痛批的人不用说,还是学院派,他们认为这种美国式的个人英雄主义就是崇尚暴力,一个人可以搞定所有的事情,那还要警察干什么。
他们还把好莱坞大片提升到了文化入侵的角度,认为这类电影宣扬美国至上的思想,有诱导国内年轻人的嫌疑。
盛赞的人觉得这样的电影才是真正的娱乐片,能让观众感受到惊险和刺激。
至于个人英雄主义啊,文化入侵啊,都是老观念了,现在国家开放了,要勇于接受新的事物,认识到差距,才能迎头追赶。
无论报纸上是痛批还是盛赞,都挡不住观众观影的热情。
大家像是过年一样,沉浸在好莱坞大片带来的狂欢之中,即便票价被票贩子炒到了六十块钱,还是供不应求。
林子轩看着影院外边排队的长龙,什么时候国产电影也能有这种影响力就好了。
“不得不说,这个叫卡梅隆的就是牛,他知道观众想看什么,节奏把握的非常流畅,从头到尾就没有让人不耐烦的地方。”冯晓刚称赞道。
“好看是好看,就是感觉缺了点什么,看的时候觉得不错,看完后没什么值得回味的地方,过些天就给忘了。”葛尤琢磨道。
“这就叫爆米花电影,在国外看这类电影吃爆米花喝可乐是标准配置。”林子轩解释道,“等看完电影吃完爆米花也就结束了,娱乐片就是消遣来着,没什么内涵。”
“花一亿美金拍一部这么单纯消遣的片子,我觉得太浪费了。咱们国家去年的电影总票房也才十几亿人民币吧,还不够人家拍两部美国大片的呢。”葛尤感叹道,“他们能收回成本么?”
“人家追求的是全球票房,现在都讲全球化了。这种片子全世界的人都看得懂,不存在文化差异,就算没有字幕,光看打斗场面也过瘾。”冯晓刚介绍道,“咱们拍的《甲方乙方》为什么在南方票房低,就是因为有文化差异,你想想,一个国家的南方和北方都有文化差异,老美拍的片子愣是把这种差异给弄没了,这还不厉害么?”
“冯哥说得对,这次《不见不散》到美国拍摄,就是为了争取南方各大城市的票房,让南方的观众逐渐适应京味的电影。”林子轩计划道。
不光是他们三个,华国国内电影行业的人大多都在讨论这部电影。
有人提出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拍出这种大制作的电影,或者说我们离好莱坞大片还有多远的距离,讨论的结果很不乐观。
大家提出了各种可行性,也给自己找了很多的理由。
普遍认为华国的电影产业落后,想要弥补和好莱坞的差距需要多年的时间。
在《真实的谎言》火爆的时候,林子轩看到了另一种情况。
他看到了盗版的《真实的谎言》的影碟,就在京城的大街上售卖。
进入1995年,华国南方出现了十几家制作VCD播放机的工厂,在这些厂家残酷的市场竞争下,VCD播放机的价格从三千元降到了八百元。
这种价格足以让普通的城镇居民有能力购买这种电子消费产品了。
在去年还不被人所知的VCD播放机开始走进千家万户,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盗版光碟。
这些光碟是从香江和东南亚地区进入内地,价格便宜,五六块钱就能看一部电影。
以前大家可能买的起录像机,却买不起录像带,一盒录像带要几十块钱,所以都是租录像带来看,这导致国外的电影没办法在华国国内普及。
当然,这种盗版光碟的质量很差,也就是俗称的枪版。
就是有人拿着摄像机在电影院里直接拍下来,迅速的翻录后进行销售,在这种枪版的碟片中还能听到观众的笑声,甚至还有人从前面一晃而过。
不过因为价格便宜,很受老百姓的欢迎。
想想看,到电影院看一场好莱坞大片是20块钱,买一张碟片不到10块钱,还能反复的观看,自然是后者更为划算。
这时候,国内的观众还不会追求更高的观影质量,价格成了衡量的标准。
这就造成了一个奇特的现象,一部分观众跑进电影院感受美国大片带来的震撼,一部分人在家里围着VCD播放机看着枪版的电影。
他们看的是同一部电影,同样看的津津有味。
第二百六十三章 顽疾
1995年,盗版光碟才刚刚盛行,在南方沿海地区较为普遍,北方还相对少见。
这是很有意思的一种现象,科技的发展首先催生的是盗版产业。
在香江和宝岛,制作一张盗版光碟的成本价很便宜,不到一块钱,加上翻录和运输的费用,不会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