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把自己的创意和想法推销出去,获得投资,做成产品,赚取利润,回馈投资商。
这么想的话,就不会感觉难为情了。
贾章柯虽然在社会上混过,却还有些矜持,不过他非常想把《小山回家》拍摄出来,如果能有充足的资金支持的话,就不会这么困难了。
他想了一个晚上,最后决定拿着剧本去找林子轩,像一个真正的电影人一样去拉投资。
林子轩看了剧本,和林晓玲说的差不多,《小山回家》的剧情很沉重,不过形式非常新颖,中间穿插着不少报纸上的报到和电视新闻,还有各种流行歌曲。
采用的是伪纪录片的形式,给人很真实的感觉。
它用这种拍摄方式记录了这一年京城的面貌和状态。
其中有一段剧情,王小山到火车站去买票,火车站都是排队的人群,他找到一个做票贩子的老乡,两人在各个火车站晃悠,还是没有弄到回家的车票。
随着打工潮的兴起,流动人口逐年递增,“春运”成为了媒体的焦点。
“这个剧本很有意思,你需要多少资金?”林子轩直接问道。
这部短片注定不会在影院放映,只能是一部地下电影,或者说是学生作品,投资没办法得到回报,这点林子轩非常清楚。
正如当初在香江,闻隽对投资商说的那样,我们投资的是姜闻这个人,而不是影片。
林子轩投资的是贾章柯这个人,不是这部短片。
“三万块。”贾章柯回答道。
他原本想说五万的,有五万块的话资金相对充足些,拍摄的时候不会那么拮据,此时的贾章柯还没有那么多电影运作的经验。
“那就三万块好了,我提供拍摄器材给你,你可以用公司的剪辑室,后期制作不用担心。”林子轩说明道。
这样的话又可以节省一笔资金,三万块足够了。
“谢谢林哥,你来做这部片子的制片人吧?”贾章柯邀请道。
“不用了,你们自己耍吧,按照你自己的想法拍就行。”林子轩婉拒道,“等你以后毕业了,真的拍电影的时候,有了制片人和监制,想要拍自己喜欢的影片就难了。”
这倒是实话,就算是张亿谋也会受到投资方的限制,没有绝对的创作自由。
两人聊了一会,林子轩把贾章柯送走。
这是一笔不大的投资,他并没有放在心上,他更为关注的是《卧虎藏龙》的拍摄状况,或者说是陈导明在剧组的情况。
关于陈导明,冯晓刚说过一句话,他说陈导明是一个清高得只肯在戏里低头的人。
也就是说,陈导明在生活中给人难以相处的感觉,不爱认错,宁愿吃亏也不愿意低头,还不怎么给别人面子,说话直接,不留余地。
他之所以愿意接这部戏,是看上了李慕白这个人物。
陈导明觉得李慕白内心的纠结和无奈很有意思,和以往的侠客不同,这是一个受到传统道德束缚的人,更像是一个儒家的信徒。
他在爱情和生活中苦苦挣扎,得不到解脱,在出世和入世之间徘徊不定。
李慕白想要隐居起来,做一个逍遥自在的隐士,但现实的各种压力铺天盖地而来,他不得不臣服于生活,继续在刀光剑影中生存。
林子轩不担心陈导明的演技,他担心的是陈导明能不能融入到剧组中去。
第二百八十五章 成长性
《卧虎藏龙》开机的当天,林子轩和冯晓刚一起去看了。
第一场戏是外景,在京城郊区拍摄,玉娇龙从关外返回京城,在路上被大盗罗小虎劫持。
早上,两人开车到地方的时候还没有开拍,剧组的工作人员正在现场调试机器,要把一片荒野拍出大漠风光来,后期制作会加入几个沙漠的镜头进去。
一旁的群众演员穿戴整齐,有扮作轿夫的,有扮作马匪的,互相闲聊,等着开拍。
拍戏就是这样,有时候会等上很久,是个很费时间的工作。
“林哥,冯导。”扮演罗小虎的演员和他们打招呼。
这人是夏宇,林子轩让他过来试镜,被张纪钟选上了。
夏宇虽然有着威尼斯影帝的光环,但拍过的电影只有一部《阳光灿烂的日子》,没有太多的表演经验,今年刚满十八岁,准备明年报考京城戏剧学院。
他的优点是不浮躁,听从导演的安排,愿意学习,有上进心。
此时《阳光灿烂的日子》正在全国热映,票房破纪录,他已经很红了,可在剧组里并没有张扬,要求特殊待遇,反而很低调。
这和个人的性格有关。
原本这段时间对他挺重要,明年要参加高考,就算能顺利通过戏剧学院的专业课考试,也要高考不落榜才行。
但林子轩和他说了这部戏,他没有犹豫就过来了。
夏宇觉得当初是姜闻和林子轩把他招进《阳光灿烂的日子》的剧组,还拿到了威尼斯电影节的最佳男主角,现在林子轩找到他,他没有拒绝的理由。
而且,他相信林子轩不会糊弄他,大家相处这么久,有这份信任和情分。
林子轩选择徐晶蕾和夏宇倒不是认为他们现在就能把握住玉娇龙和罗小虎这样的角色,演绎出角色的神韵来。
毕竟他们的表演经验不足,还很青涩,能中规中矩的演完就不错了,不能期望太高。
他看重的是两人未来的可塑性和成长性。
只要几年后夏宇和徐晶蕾通过学习和锻炼能够演出这两个角色就够了。
这部电视剧只是电影的预演,林子轩是在打造电影的演员班底,他希望拍电影的时候还是用原班人马最好,这需要用几年的时间来准备和打磨。
“小夏,怎么样?张导没让你吃苦头吧?”林子轩说笑道。
“就跟玩儿似的,骑马射箭都没问题。”夏宇自信道。
夏宇从小玩滑板,有很强的运动天赋,在剧组人员的指导下能很快适应武侠剧的节奏。
或许是听到了外边的谈话,徐晶蕾从棚子里走了出来,棚子是临时搭建,供演员换衣服和化妆,是个临时休息的场所。
她的话不多,打过招呼就在一旁安静的听着。
夏宇的性子较为活泼,对扮演这个大盗很有兴趣,不过和徐晶蕾在一起有点小尴尬。
两人在剧中要扮演一对类似欢喜冤家一样的恋人。
罗小虎在大漠劫持了玉娇龙,对她有了好感,又把她送了回去,送回去之后想了想不甘心,又跑到京城大闹了一场,想把玉娇龙再抢回来。
一个颇为俗套的故事。
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宁菁比夏宇大了四岁,现在徐晶蕾还是比他年岁大,这让他有点放不开,不过演戏就是要克服自身的障碍,投入到角色中去。
今天没有陈导明和俞菲鸿的戏份,两人还是来到了现场。
他们主要是看看其他演员的表现,熟悉导演的工作方式,和剧组人员认识一下。
张纪钟做好了部署,先让演员们排练排练,再正式拍摄。
徐晶蕾换上古装,有种大家闺秀的范儿,在化妆师的努力下,她的脸上呈现出小麦色,看起来透着健康的神采。
玉娇龙来自西北大漠,不是江南水乡,稍微黑一点对人物造型并不影响。
她坐进轿子里,轿夫抬起轿子从远处朝镜头前走来,旁边还跟着丫鬟仆人和几名骑马的护卫,一行十几人走在荒漠之中。
此时,大盗罗小虎带人冲了出来。
现场有三台摄像机,一台拍远景,一台拍近景,也就是拍摄轿子里玉娇龙的表情。
还有一台一直跟着人物在动,拍摄双方打斗的场景,要把紧张搏杀的氛围拍出来。
排演了两遍,张纪钟不太满意,没有达到他想要的效果。
在一旁的陈导明脸上没什么表情,在这部戏里罗小虎的戏份不重,玉娇龙才是主角,他就是过来看看最后进剧组的这个叫徐晶蕾的女演员。
剧组里有传言说,徐晶蕾是加塞进来的,既没从学校毕业,也没演过戏。
俞菲鸿从小就开始演戏,还拍过美国的电影,表演经验丰富,夏宇虽说只拍了一部戏,却拿了个影帝,这两人都有一定的经验。
如果徐晶蕾的演技实在不行,陈导明肯定会要求换人,要不然他就不演了。
在一部电视剧里,只要有一个演员不合拍,就可能毁掉一部戏,更何况徐晶蕾还是主角。
要不是林子轩以前选择的演员最后都证明是合适的人选,他早就反对了。
这几年从林子轩手底下走出来的演员不少,几乎没有走过眼,给大家一种林子轩看人很准,很会挑演员的感觉。
张纪钟还在忙碌,这场戏一时半会是完成不了了。
这很正常,剧组在刚开始都会有一段磨合期,进度不会快,等捋顺关系之后就好了。
到了中午,林子轩和冯晓刚离开,一起走的还有陈导明和俞菲鸿。
大家找了个饭馆吃饭,随意的闲聊。
“这部戏我是打算做成一个系列,下一部重点讲的是李慕白和俞秀莲,还有李慕白的师傅,以及玉娇龙儿子的故事。”林子轩叙说道,“争取拍摄超过百集的长篇武侠剧。”
这件事大家都知道,新的故事已经在《古今传奇》上连载了。
讲的是李慕白年轻时闯荡江湖,和俞秀莲相识相知的故事,这个系列的武侠小说逐渐被国内的读者接受,甚至在港台地区都有了一定的影响。
“拍完电视剧,我还准备拍电影。”林子轩继续道,“要拍摄一部武侠大片。”
这是他第一次把计划告诉陈导明和俞菲鸿,冯晓刚早就知道了。
第二百八十六章 指导
香江盛产武侠电影,在座的四人对武侠电影都不陌生。
这几年香江的武侠电影推陈出新,拍了多部娱乐性强,高票房的片子,徐客正是其中的佼佼者,他改变了武侠电影的面貌。
说起来很简单,就是一根钢丝。
徐客用一根钢丝改变了武侠片的方向,以前的武侠片打的再好,也是在地上,徐客让它打到了天上,以前做不到的事情现在做到了。
这种钢丝在香江叫做“威亚”。
影片后期使用电脑制作的时候,可以把画面中的钢丝去掉,科技的发展给电影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也就是电脑特效。
徐客不是一个崇尚写实风格的导演,他的电影带着浓重的浪漫色彩。
他把传统的武侠电影进一步神奇化和梦幻化,创作出一种似梦似幻的视觉效果。
在徐客等人的努力下,现在香江的武侠片动作设计更为讲究,拍摄过程中技术含量越来越高,视觉冲击越来越强。
武打设计已经超过了写实的层面,加入了唯美和浪漫的元素。
高难度的武打动作层出不穷,一浪高过一浪,镜头拍摄角度多变,花样不断翻新。
经过多年的实践,香江电影人摸索出了一套专门用于武打电影的剪辑法则,更加突出影像的冲击力,让电影更具有娱乐性和观赏性。
相比较而言,内地的武侠片还处在写实的阶段。
两地电影人对于武侠片的认知有很大不同。
内地导演认为香江的武侠电影太过夸张